參術湯(《蘭室秘藏》卷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參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上。具有清熱燥濕,益氣昇陽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悶。症見懶言,惡食,痞滿,身重,食後昏沉者。臨床常用於補中益氣湯證,濕熱、氣滯較重者。

基本介紹

  • 名稱:參術湯
  • 別名:參芪湯(《萬病回春》卷二)、補氣湯(《嵩崖尊生傘二悸》卷九)
  • 出處:《蘭室秘藏》卷上
  • 組成:黃柏、當歸、柴胡、升麻、人參、陳皮、青皮、曲末、甘草、蒼朮、黃芪
  • 功用:清熱燥濕,益氣昇陽
  • 主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悶
組成,用法用量,製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方,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組成

黃柏(酒浸)、當歸各二分(0.6g),柴胡、升麻各三分(1g),人參、陳皮、青皮各五分(1.5g),神曲末七分(2.1g),炙甘草、蒼朮各一錢(3g),黃芪二錢(6g)。

用法用量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食遠服。

製法

水煎,去滓。

功用

清熱燥濕,益氣昇陽。

主治

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悶。

方義

本方為補中益氣湯加昧而成,兼有清濕熱、行氣滯之功。本證乃脾胃虛弱,中氣不運,故用補中益氣湯補中氣,升清陽,白朮易蒼朮燥濕,加青皮、神曲和胃消食,黃柏清濕熱。

運用

診斷要點:症見懶言,惡食,痞滿,身重,食後昏沉者。
臨床常用於補中益氣湯證,濕熱、氣滯較重者。

附方

名稱:柴胡參術湯
組成:柴胡三分,人參、炒白朮、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半,炙甘草八分,川芎七分,當歸二錢,青皮四分
用法:水煎,食遠服
主治:主治怒傷元陰元陽而致的暴盲
出處:《審視瑤函》卷五方
功用:疏肝理氣,補養氣血
名稱:參術湯
組成:人參、白朮、枳殼(去瓤,麩炒)、赤茯苓(去黑皮)各二兩,檳榔(煨,銼)三分,肉豆蔻(去殼)四枚,柴胡(去苗)一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一個(擘破),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主治:妊娠心腹痛,脅肋脹滿,煩躁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名稱:參術湯
組成:人參、白朮、山梔、香附
主治:虛疝,脈豁大者
出處:《脈因症治》卷下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蘭室秘藏》:“參術湯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悶。黃柏酒浸,當歸以上各二分,柴胡、升麻以上各三分,人參、陳皮、青皮以上各五分,神曲末七分,炙甘草、蒼朮以上各一錢,黃芪二錢。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食遠服。”

各家論述

李杲:黃芪湯,可補胃除濕。和血益血,滋養元氣;參術湯,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深重、食後昏悶等;葛花解酲湯,治飲食太過;人參飲子,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人參補氣湯,治四肢懶倦、自汗無力;上清湯,可清利頭目、寬快胸膈等。此外,黑豆湯也是一種具有醫療效用的飲料,“以黑豆二合炒熟,甘草二寸,炒黃色,以水一盞,時時服之”。可醫治時疫。(《中國飲食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