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耕作的牛群

去耕作的牛群

特羅揚的風景畫上的自然景色的語言比較含蓄,《去耕作的牛群》是特羅容最著名的作品,這幅無與倫比的農村景物與動物畫,是足以反映畫家個性的代表作。畫面展現的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朝霞初起,在清晨溫暖的陽光下,一個農夫正趕著牛群從地平線的遠處徐徐迎面走來。大地好像還未甦醒,空氣中充滿著朝露的水氣。牛群走過揚起的塵土和還沒有散盡的晨霧在陽光中融合在一起,襯托著牛群的身影。幾道霞光,將牛群的陰影投射在蹄下,土地則被描繪得帶有感情,它的棕褐色的調子使人感到親切。

基本介紹

作品賞析,畫家簡介,

作品賞析

整個畫面樸素而單純,除了遠處隱約地有幾棵樹和另一群牛群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陪襯。這使觀眾必然地將注意力集中到畫的中心,那前進中的牛群和農夫的鞭子。這是農村中常見的清晨上工的景象,從畫面,我們幾乎可以聽到牛的雜亂的踏蹄聲、呼喘聲和農夫的吆喝聲。這是農村中一天的開始,是緊張勞動的開始,也是現實迫使農夫們必須去辛勞以求溫飽的生活的開始。 這樣的“風景”,如果在十八世紀法國或者荷蘭的風景畫中是找不到的。十八世紀以前的法國風景畫不以自然為對象,畫的是想像中構成的圖景。在那些貴族及其“高貴”的夫人的眼裡,沒有華麗的建築,沒有輝煌的海洋,沒有繽紛的花圃,沒有令人心醉的“情調”和值得回味的某些人的“隱私”性質的情節,是算不了風景的。
但是巴比松派的畫家們正要摒棄這一切上流社會的庸俗,他們認為只有法國農村這些最普通,最樸素的景物才是純潔的。但是他們絕不是純客觀地去對待自然,他們以自己的感受注入自然。又以自己所感到的美,再現在畫面上,構成藝術的美。巴比松畫派的代表畫家柯羅說過:“讓感受指導我們,藝術中的美就是我們從大自然感受到的美。” 特羅容筆下的畫,就正如柯羅所說的那樣,是他對充滿光與空氣感中的牛群產生了強烈的感情,這才畫出了如此清新、舒曠的《去耕作的牛群》。

畫家簡介

康斯坦·特羅容(Troyon Constant,1810--1865)法國畫家,他最早是個陶瓷裝飾畫家,師從於古典主義畫家貝爾坦。19世紀30年代才開始獨立創作風景畫,之後成為巴比松畫派的主要畫家。在1833年沙龍展出的風景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已受到加入巴比松畫派的狄亞茲和杜普雷的影響。1847年到1848年間,他去荷蘭旅行,對倫勃朗的作品格外傾心,回國以後,風景畫中常常出現對農夫和家畜,尤其是牛的描繪。代表作有《水邊牛群》、《去耕作的牛群》、《回到村莊》和《休息的牛群》等。晚年轉向了海景作品,畫面的生動和自由,影響了莫奈和榮金德。特羅容的晚年,是在法國西部諾曼第度過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