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康修爾猿

原康修爾猿

古猿化石,僅產於東非早中新統(距今約1800萬年)。1931年A.T.霍普伍德在肯亞的科魯發現兩種這類化石,1933年他命名為Proconsul africanus及Xenopithecus koruensis。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原康修爾猿
  • :動物界
  • 亞科:原康修爾猿科
  • :森林古猿
  • 亞屬:原康修爾猿
  • 分布區域:肯亞的卡維隆渡灣,魯辛加島
簡介,研究成果,

簡介

1939~1940年間在肯亞的卡維隆渡灣一帶又發現了這類化石,1950年W.E.L.G.克拉克和L.利基將它們命名為Proconsulmajor和Procsul nyanzae。

研究成果

1963和1970年分別在烏干達及肯亞又發現此類化石。40年間共發現100多個頜骨及牙齒,三具頭骨和多種肢骨。最近肯亞國家博物館工作人員在過去魯辛加島發現的龜化石中找到兩片原康修爾猿的頭骨破片,復原後,推算這類猿的體重約為11千克,腦量約為167.3毫升,比現生猿類都大。1965年E.L.西蒙斯和D.皮爾比姆將這類化石作為森林古猿屬的原康修爾猿亞屬,包括三個種,即將P. africanus及X.koruensis歸併為Dryopithecus ( Proconsul) africanus 和D.( P.)nyanzae、D.( P.) major。P. africanus的頭骨較完整,對其了解的較多:其顱骨的骨嵴及隆凸不發達;相對頜骨及齒系,腦顱較小;由腦膜印痕反映出腦較原始;吻部窄而前突;頭骨近於圓形,輕巧、纖細,與舊大陸猴較相似。從肢骨結構看,它可能是樹棲的四足攀爬動物,但不能在樹叢間迅速跳躍或懸盪。齒繫結構基本具有猿類的性質。前部齒不大,頰齒齒冠原始。P.africanus 的抹刀形上中門齒及下門齒相似於人科的同類齒;頰齒尺寸相似於黑猩猩,特別上臼齒舌側齒帶的特徵在黑猩猩中也經常可以發現。P.major的下頜及下頜齒與大猩猩的較相似。P.nyanzae的前部齒及第一臼齒較小,顯得較原始。個體大小上, P. africanus最小; P.nyanzae居於中間; P.major最大。P.africanus可能是黑猩猩的祖先。P.nyanzae與P.major較相似,但前者較原始,可能是P.major的祖先。至2018年也有人提出P.nyanzae可能與Ramapithecus的祖先有關。原康修爾猿與非洲的西瓦古猿可能有共同的祖先,與印度的西瓦古猿也有密切關係。
原康修爾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