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葉蟲絨繭蜂

卷葉蟲絨繭蜂

卷葉蟲絨繭蜂,為棉大卷葉蟲和棉小捲葉蛾的寄生性天敵,多於害蟲幼蟲1~2齡時寄生於體內,待卵孵化後在寄主體內取食體液,直至寄主老熟。該峰於7~8月寄生較多,分布於湖北,湖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卷葉蟲絨繭蜂
  • 拉丁學名:Apanteles derogatae Watanabe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膜翅目
  • 繭蜂科
  • 亞科:小腹繭蜂亞科
  • 分布區域:湖北,湖南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卷葉蟲絨繭蜂
拉丁學名:Apanteles derogatae Watanabe
綱:昆蟲綱
目:膜翅目
科:繭蜂科
亞科:小腹繭蜂亞科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寄主昆蟲:棉大卷葉蟲、棉小捲葉蛾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9~3.3毫米,黑色。頭部顏面中央縱隆起,兩側稍凹陷,唇基成弧形拱起。觸角柄節梗節棕黃色,柄節末端褐色,鞭節自基至端部由黃褐色至深褐色,倒數2~5節顯著短小。顏面、唇基和頰具網狀皺紋,上唇黃色,上顎深褐色,下唇和下顎須黃白色。後單眼與複眼距為兩後單眼距的1.5倍,頭頂有細而淺的刻點,無後頭脊。中胸背板稍膨起,上具網狀刻紋,小盾片三角形,刻紋少而淺,平滑有反光,並胸腹節具網狀皺紋,有中縱脊和側脊,中區為一大五邊形。翅比體稍長,與觸角約相等,基片深褐色,翅痣褐色,其它翅脈黃褐色,翅痣長為寬的2.3倍, 比痣後脈約短五分之一,徑脈第一段長為肘間橫脈的2倍,稍短於翅痣的寬度,兩脈相連處呈弧形,回脈長為肘間橫脈的1.75倍,肘脈第一段的端段長為肘脈第二段的1.83倍,呈棕黃色。前足和中足基部、爪和爪墊褐色,後足基節光滑,黑色(除端部黃褐),腿節、脛節和1、2、3、5跗節端部黑色,脛節距一長一短,長距為第一跗節長的二分之一。腹部與胸長相等,第一腹節背板長形,伸達第二腹節背板的中部,長為寬的1.75倍。將腹部取下從背面觀,第一腹節背板呈花瓶狀,基部為頸狀的瓶口,中部較寬,兩側緣平行,末端向後折曲為瓶底,底的中部稍內凹。從側面看,基部向下傾斜,端半部中央呈瘤狀隆起,背板兩側黃色,第二節背板甚短,僅為第一腹節背板的四分之一,但寬為它的1.43倍。第二節背板的基半部呈梯形,深褐色,前緣靠近第一腹節背板後緣,並與之相等,中部略呈弧形突出,端半部呈長方形,橙黃色。第二節背板恰似花瓶的底座,兩側和第三腹節背板以及第一至三節腹面黃色,其它腹節均為黑色。產卵管鞘深褐色,長為腹部的0.73倍。
卵長0.2毫米左右,白色,長橢圓形。
幼蟲初孵出時白色,後變淡黃綠色,近老熟時體長4.51毫米,寬0.86毫米左右,淡黃褐色,體中有黃褐色顆粒狀內容物,尾端具泡狀突起,突起一般縮入體內。
蛹淡黃色,錐形,尾端尖削,長約3.5毫米左右,觸角僅達腹的中部。

生物學特性

此蜂寄生於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體內,也寄生於棉小捲葉蛾幼蟲,系單寄生,以7~8月發生較多。當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分散卷葉時,此蜂便從卷葉外向內速刺,產卵於寄主幼蟲體內,動作非常敏捷。卵孵化後,幼蟲取食寄主體液,直到老熟,然後鑽出,在寄主體旁結成長而硬的白繭,繭的一端還堆聚著寄主幼蟲的糞便。此蜂對棉大卷葉蟲1~2齡幼蟲的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