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三首(夏完淳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即事三首》是明末詩人夏完淳創作的組詩。三首詩都抒發了自己的亡國之恨和雪恥光復的雄心壯志。由於是寫作者自己的悲壯而沉痛的經歷和感受,又能緊扣當時的環境,流露出強烈的滅清復明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十分感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即事三首》
  • 創作年代:清順治三年(1646年)
  • 作品出處:《夏完淳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夏完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即事三首
其一
復楚情何極,亡秦氣未平。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
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臨城。
其二
戰苦難酬國,仇深敢憶家?一身存漢臘,滿目渺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劍花。六軍渾散盡,半夜起悲笳。
其三
一旅同仇誼,三秋故主懷。將星沉左輔,卿月隱中台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月明笳鼓切,今夜為誰哀。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復楚”二句:暗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語意。復楚,暗指復明。亡秦,暗指亡清。
⑵雄風:指義軍的軍威。清角勁:清越的號角聲悲壯有力。
⑶落日:指夕陽斜暉。大旗:指義軍的軍旗。
⑷縞素:指白色的孝服。酬家國:報家國之仇。家仇,指作者之父夏允彝於1645年兵敗,投水殉國。國讎,指明朝滅亡。
⑸戈船:戰船,指義軍的水師。
⑹胡笳:古代管樂器。這句指清軍勢大。
⑺“戰苦”一句:意思是強敵當前,形勢艱苦,報仇雪恨實非易事。
⑻敢:這裡是豈敢、不敢之意。
⑼漢臘:這裡用以表示要畢身忠於明王朝。以漢代明。臘,從周代開始的一種歲中祭祀活動。
⑽胡沙:胡人占領下滿目荒涼的土地。
⑾劍花:劍上的霜花。
⑿六軍:天子有六軍,見《周禮》,這裡泛指軍隊。渾:全。
⒀一旅:《左傳·哀公元年》:“有眾一旅”註:“五百人為旅”。
⒁“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煤山自縊,1646年作者入吳易義軍,前後三年整,故稱三秋。故主懷,“懷故主”的倒裝句。故主,指明思宗。
⒂“將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死難。將星,古代認為帝王將相都上應天星。左輔,這裡指揚州。
⒃“卿月”一句:這裡卿月比喻賢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謂司徒,這裡指朝廷。此句是指馬士英、阮大鋮等奸佞當權,朝政敗壞,賢良之士盡皆隱蔽。
⒄東閣:語出《漢書·公孫弘傳》:“於是起賓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塵:玷污。賓幕:即幕賓。
⒅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賦》。

白話譯文

其一
復國的願望多么急切難禁,消滅敵人的志氣在心頭熱烈奔騰。大風送來清脆而雄勁的角聲,夕陽的餘輝照在大旗上,紅艷鮮明。我全身縞素,立誓要報國讎家恨,指揮兵船跟敵人拼個你死我生。聽到胡笳聲,激起我滿腔無限的悲憤;抬頭見明月已上城頭,一片光明。
其二
戰鬥萬分艱苦,報國真是談何容易。國讎如此深重,豈敢再顧念妻子兒女?我終身只承認大明中國的正朔和傳統,但滿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敵人蹂躪的土地。月亮照著大旗的影子不斷翻飛,寶劍射出霜雪一樣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氣。可嘆我們的隊伍已全被打散在四處,半夜裡,聽到悲涼的笳聲從四面響起。
其三
旅內結成了同仇敵愾的情誼,三年里,我一直懷念先帝。清兵攻克揚州,一顆將星就此隕落。奸臣當政,賢良之士盡皆隱蔽。自己能力差,不能勝任義軍的參謀,慚愧自己沒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此夜明月高掛,響起軍號之聲,這是為誰而哀鳴?

創作背景

《即事三首》是作者夏完淳于清順治二年(1646年)參加吳易抗清義軍所作。當時南京已陷入敵手,作者之父夏允彝和其師陳子龍已先後兵敗殉國。作者身在義軍,面對著旌旗號角,懷著無限憤慨之情,寫下了這組詩。

作品鑑賞

第一首詩的起筆即化用“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語,點明主題,並以感情急切、激憤的“情何極”、“氣未平”定下了全篇悲壯激越的基調,表達出作者誓滅清人,恢復明朝的強烈愛國情感。接下來由情入景,寫道:雄風中,傳來軍中的號角聲;紅日裡,飄動著戰旗。用“角”與“旗”兩個意象,用“勁”與“明”兩個醒目的詞,突出體現義軍莊嚴、雄壯的軍威。“縞素酬家國,戈船決死生”是寫誓死報效國家,是開篇“復楚”“亡秦”的補充。“酬家國”是目的,“決死生”是決心,鮮明的突出了為雪恥復國而生死決戰的慘烈情懷。最後,以悲涼的胡笳與淒冷的月色來渲染義軍戰鬥的艱苦和作者的悲涼心情。
詩之一三聯直抒抗敵復國之志,二四聯描寫雄豪悲壯之景,情景交融,形成詩歌頗具特色的連環映帶、交綜流走的氣韻,最便於表達詩人內心的鬱鬱不平之氣和銘心刻骨的家國之恨。而“一片月臨城”,以景結情,更使詩意開闊,思入微茫,詩人的復國之志和家國之恨糅合在一起,浩然充塞於天地之間。
第二首著重寫鬥爭的艱苦。詩人運用比喻、象徵的手法,選取了一些具有邊塞特色的意象,胡沙、悲笳等,描繪出一幅邊塞特有的蒼涼畫面:在胡地黃沙滾滾的大漠中,夜色里迴響著悲涼的胡笳之音······但這僅僅是比喻、象徵而已,實際上詩人寫的是起義軍艱苦的抗清復明的戰鬥生活。首聯把戰鬥和思鄉結合起來,以“戰苦”提攜全篇,因為是寡難敵眾才“難酬國”,因為仇深才不“敢憶家”,苦而且難,仍能堅持戰鬥,這就突出了仇之大且深。“仇深”二字是關鍵。頷聯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漢臘”代指作者為之奮戰不息的明朝,表達了忠於國家的決心,但明王朝大勢已去,清軍入侵,山河淪喪、滿目荒涼,詩人痛惜而無奈的心情躍然紙上。頸聯是艱苦的戰鬥生活的寫照,“翻旗影”“冷劍花”高度概括了刀光劍影的慘烈戰鬥;“落月”“清霜”等典型意象,象徵詩人思念故國的拳拳情懷。尾聯把詩人無比痛惜、悲憤,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推向高潮:起義軍全軍覆沒,悲涼的胡笳之音在夜空中迴蕩。全詩意境厚重沉鬱,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第三首寫同仇敵愾的精神。開篇即直言對明思宗的懷念。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到作者寫此詩時已經三年。接著寫史可法蒙難,揚州城破,是各鎮不聽調動,福王政權腐敗無權威的結果,敘述中有揭露,有批判,有深沉的感慨。接著又轉向對自身的描述,慚愧自己身為幕賓而沒有潘岳那樣的才能,這是作者的自謙,最後以設問作結,引人深思。
三首詩的共同特點是:直抒胸臆與典型意象、景物烘托相結合。都是用對起手法,四聯中有三聯是對句,形成整飭的格律、莊嚴的風韻。都是用襯托手法表現義軍不畏強敵,不畏艱苦的崇高精神,有時用比喻、象徵等手法,把作者強烈愛國情感抒發出來。詩風激越而蘊藉、沉雄。

作者簡介

夏完淳(1631—1647年),字存古,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父夏允彝和老師陳子龍都是明末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夏完淳九歲即能詩文,有“神童”之稱。十四歲就隨父親、老師起兵抗清。十七歲殉國。夏完淳的詩受明代前後七子的影響,古詩心摹漢魏,律詩上追盛唐。語言華美,意境蒼涼悲牡,慷慨生哀,充滿著愛國激情和時代氣息。有《夏完淳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