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印度支那(亞洲東南部半島的地理名稱))

中南半島(亞洲東南部半島的地理名稱)

印度支那(亞洲東南部半島的地理名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南半島是東南亞的一個半島,因處於中國南方,中國譯為中南半島。古代受到中國和印度的影響,國際上稱為“印度支那”。

中南半島位於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馬六甲海峽,東臨太平洋的南中國海,屬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為東亞大陸與群島之間的橋樑。

中南半島氣候濕熱,植被繁茂,半島的主要河流及山脈為中國所延伸過來,故有“山同脈,水同源”之說,中南半島文明歷史悠久,語言極具複雜扭曲。

基本介紹

介紹,歷史沿革,位置境域,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半島宗教,自然資源,經濟狀況,交通狀況,歷史文化,歷代文獻記載,

介紹

中南半島(IndoChina Peninsula),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又稱中印半島。位於中國和南亞次大陸之間,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東臨太平洋的南海,為東亞與群島之間的橋樑。
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五國以及馬來西亞西部、中國雲南南部,是世界上國家第二多的半島。面積206.5萬平方千米,占東南亞面積的46%。海岸線長1.17萬千米,多重要港灣。地勢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北部是古老高大的撣邦高原,海拔1500~2000米。眾多山脈自南向北呈扇狀延伸,形成撣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間分布的地形格局。主要山脈自西向東依次為那加山脈、若開山脈;登勞山脈、他念他翁山脈、比勞克東山;長山山脈。3大山序之間的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自北向南,洶湧奔騰,源遠流長。河流上游多穿行於撣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將高原分為數塊,如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東緬高原,薩爾溫江與湄公河間的清邁高原,湄公河與紅河之間的寮國高原等,是典型的山河相間,縱列分布。一些河流的中下遊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為主要農業區和人口集中區。
中國國內缺少中南半島古代諸王朝史專著譯著。國外經典學術著作也不少,可惜沒有被國內出版機構引進翻譯。曾是中原王朝的交趾郡永昌郡安南都護府及其屬下各正郡(州),以及各羈縻州、雲南布政使司、三宣六慰交趾布政使司、寮國布政使司、真臘布政使司、舊港宣慰司安南都統使司等等。

歷史沿革

從公元前2世紀起,中國大夏這兩個亞洲的文明開始進行輾轉的貿易,而這條蜀身毒道上的部落被貿易影響開始往國家形態發展。
西南夷早在漢代,己有中國人經過緬北到印度再由印度平原去往大夏,但這些都是負販的賈客。張騫於漢元狩元年(公元前一百二十二年)出使大夏(大抵今日的阿富汗一帶)時所發現的蜀布及鄧竹杖,就是四川的賈客運售至印度的。這些四川特產怎樣能運售至印度呢?因為在那時,中印與大夏之間,早已有一條經過緬北的商業通道。唐代地理學家賈耽,在其“入四夷路程”內,亦提及這條經過緬北的中國印度大夏通道。新唐書卷四十三下有節錄。賈耽雲:“自羊直佯(大理)城西至永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者葛亮城(高黎共山分水嶺上)二百里。又南至樂城(即么些樂城,大抵在盈江附近)二百里。又入騾國境經萬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大約今日的昔卜 Hsipaw)七百里。又經突是城(大約今日的叫棲kyaukse)至騾國千里。又自驟國西度黑山(即今日的欽山chinhills),至東天竺迎摩波國(即今日的高哈提Gauhati)……。“一路自諸葛亮城西去騰充城(即今日的騰衝)二百里。又西至彌城(約今日的盞西)百里,又西行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大約是今日的允冒)。乃西渡麗水(伊拉瓦底江)、龍泉水(孟拱河)二百里至安西城(孟拱)。乃西渡彌諾江水(欽敦江Chindwin)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又西渡大嶺三百里至東天竺北界圈沒慮國(亦即前面所述的迦摩波國》......。與驟國往婆羅門路合。”
漢代賈客經過緬北的路途,與賈耽所記的道路,當無極大的差別。
這條中國經過緬北到達印度大夏的西南絲綢之路,長期秘密掌握在西南夷商人與宗教僧侶的手中直到唐朝隨著各方交流的加劇才逐漸暴露於世人的目光中。另外,《漢書,地理志》載有中國東南沿海至印度半島的海上絲綢之路:“自日南(越南)障塞、徐聞(廣東),合浦(廣西)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蘇門答臘);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緬甸);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有夫甘都盧國。自夫甘都盧國船行可二月餘,有黃支國(印度),有譯長,屬黃門,與應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壁流離、奇石異物,齎黃金雜繒而往……黃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三月,到日南象林界雲。……到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今越南廣南濰川南)界雲。黃支之南有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漢之譯使自此還矣。”在造船和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漢代,船只能夠到達印度東南海岸的黃支國(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和已程不國(今斯里蘭卡),需要儘量靠近海岸航行,必然經停沿海的越南、泰國、緬甸等地。有學者認為,邑盧沒國、諶離國、夫甘都盧國故地都在今緬甸境內。
東漢時期,出現了中緬兩國官方交往的記載:《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和帝永元六年(94),永呂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義,遣使譯獻犀牛、大象”;九年,“徼外蠻及撣國王雍由調遣重譯奉國珍寶,和帝賜金印紫綬,小君長皆加印綬、錢帛”;安帝永寧元年(120)。撣閏王雍山調再次‘遣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明年元會,安帝作樂於庭,【封雍由調為漢大都尉】,賜印綬、金銀、彩繒各有差也。順帝永建六年(131)十二月,撣國再次“遣使貢獻”敦忍乙在永昌郡(今保山)激外,很可能位於今緬甸境內。而關於撣國學者普遍認為其為緬甸古國:如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雲:“緬人古朱波也,漢通西南夷後謂之撣,唐謂之驃,宋元謂之緬。”姚枬也提出,撣國無疑就是緬甸中北部的SHan StaTes。緬甸多次遣使中國,說明這一時期中緬往來已經比較頻繁。《三國志·魏志》也載大秦有“水道通益州永昌郡”。《魏略》說大秦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前世但論有水道,不知有陸道”。
三國時期,則記載扶南之西南有林陽國,土地平博。緬甸的林陽國去金陳國(即金鄰國)無水道只有車馬行,中國古籍中還提到了商業發達的緬甸南部沿海國家頓遜(又作典遜)國。魏晉南北朝後期又出現驃國。
隋唐時期,中緬交往更為密切,據《隋書·真臘列傳》載,真臘“西有朱江國”,真臘“與參平、朱江二國和親,數與臨邑、陀桓二國戰爭”。有學者提出,朱江國即魏晉南北朝後期中國典籍中的驃國,陀桓國則位於今緬甸南部土瓦一帶或泰國南部。到唐代時,緬甸驃國日漸強盛,其與唐朝及南詔政權的關係非常密切。《舊唐書》和《新唐書》因此專列《驃國列傳》,開正史為緬甸古國專立列傳之風。特別是《新唐書·驃國列傳》詳細記載了驃國的政治、經濟、地理、歷史及與唐朝的往來。據記載,德宗貞元年間,驃國王雍羌聽聞南詔歸附唐朝,亦思內附,南詔王異牟尋聽說後,遣使拜見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請獻夷中歌曲,且令驃國進樂人”。不久,雍羌遣其弟舒難陀率團訪問中國。貞元十八年(802)止正月,鏢國使團到達長安,受到德宗接見。這次使團規模龐大,隨帶樂工35人,樂器22種,奏曲12種。德宗授舒難陀為太僕卿,遣之歸國。之後,憲宗元和元年(806),要國再次遺使來華。文宗太和六年(832),南詔軍隊劫掠膘國民三千,遷往拓東。宣宗大中十二年(858)鏢國遭獅子國人侵,求救於南詔,南詔王勸豐佑派段宗膀率軍往援。次年擊退獅子國來犯軍隊後,縹國以金佛酬謝,段宗膀率南詔軍隊返回騰越,宗鹹通三年(862),膘國又一次遣使唐朝。除鏢國外,唐代史書中還記載有“彌臣國”。德宗貞元二十年(804),彌臣國遣使朝貢,次年四月,唐德宗封其嗣王道勿禮為彌臣國王。文宗太和九年(835),南詔軍隊攻破彌臣國,“劫金銀,擄其族二千人,配麗水淘金”。隨著中緬交往的增多,這一時期中緬印陸路交通出現了兩條路線。一路為自羊苴咩城(大理)經永昌、諸葛亮城(龍陵)、樂城(遮放),入鏢國境至天竺(印度),另一路為諸葛亮城經騰衝、彌城(屬大理)、麗水、安西,至大秦婆羅門國,又至東天竺和中天竺,最後與縹國往婆羅門路合。另外,樊綽的《蠻書》也記載了從鏢國和彌臣國都城到雲南永昌的道里路程以及兩國的政治、經濟、地理、風俗習慣等。
宋仁宗慶曆四年,緬甸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據中國史籍記載,蒲甘王朝曾兩次遣使訪華。第一次是北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蒲甘國遣使入貢,宋徽宗擬用接待注輦國的禮儀接待蒲甘國使臣,尚書省官員奏稱,注輦國為三佛齊附屬之小國,“蒲甘乃大國,不可下視附庸小國。欲如大食、交趾諸國禮”。宋徽宗從之。第二次是南宋高宗紹興六年(1136),蒲甘國“表貢方物”,宋高宗下令“優與回賜”。而據緬甸史籍記載、蒲甘土朝曾兩次到宋朝求取佛牙。第次是王朝奠基者阿奴律陀在位(1044一1 077年)時,親率水陸大軍前往南沼求取佛牙,南詔王緊閉國都大理城門。後來南詔王出城與阿奴律陀相見,阿奴律陀獲贈碧玉佛像,而佛牙則不可得焉。第二次是阿朗悉都在位(1112一1167年)時,再次親往中國迎取佛牙,然“佛牙仍處空中不肯降下”,阿朗悉都只能空手而歸:.隨著雙方交往的增多,中國人對蒲甘王朝的認識進一步加深。除《宋史》專設《蒲甘列傳》外,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和趙汝適的《諸蕃志》也有關於蒲甘國的專條記述。
元明在此設立過宣慰司。
中南半島(印度支那(亞洲東南部半島的地理名稱))
由於緬甸等國長期為清朝朝貢國,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曾向英國抗議,但無效。此後,中英兩國開始出現滇緬邊界的領土糾紛。中國駐英公使曾紀澤就曾提出滇緬邊界問題。英國外交大臣克雷向曾紀澤表示,願意在界務上做一定讓步:第一“將潞江(即怒江薩爾溫江)以東之地,自雲南南界之外起,南抵暹羅北界,西濱潞江,即洋圖所謂薩爾溫江,東抵瀾滄江下游,其中北有南掌國,南有撣人各種,或留為屬國,或收為屬地,悉聽中國之便”;第二,以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為兩國“公共之江”;第三,在八莫近處勘明一地,允許中國立埠,“設關收稅”。(薛福成:《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出使奏疏》卷下,第28-29頁。)由於中英雙方在緬甸存祀問題上一直僵持,對英方這一表示,曾紀澤於卸任前只與英國外交部互書節略存卷。
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這個地區除了泰國保持獨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國和英國殖民統治。其中寮國高棉、越南被法國統治,稱為“法屬中南聯邦”。緬甸、馬來亞、新加坡被英國統治。
1893年法國人建立第一個中南聯邦,1940年日本占領法屬中南聯邦,1942年日本占領除泰國外中南半島全境。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中南半島的英屬殖民地的獨立較為平和,1948年緬甸獨立、1954年日內瓦會議以後,法屬中南聯邦各國才獲得獨立。
1956年馬來亞自治,1960年美國侵入越南,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1965年新加坡自馬來西亞脫離獨立。法屬殖民地則較為艱辛,越南自二次大戰結束後即展開對法國獨立戰爭,經歷多年的越戰,1975年美軍撤離,越南統一。

位置境域

地理位置

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中國雲南南部及馬來西亞西部,是世界上國家第二多的半島。面積206.5萬平方千米,占東南亞面積的46%。海岸線長1.17萬千米,多重要港灣。

地形地貌

地勢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北部是古老高大的撣邦高原,海拔1500-2000米。眾多山脈自南向北呈扇狀延伸,形成撣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間分布的地形格局。主要山脈自西向東依次為那加山脈、若開山脈;登勞山脈、他念他翁山脈、比勞克東山;長山山脈
中南半島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地勢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徵。首先,其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間排列,半島地勢猶如掌狀。其次,其地勢久經侵蝕而呈準平原狀,喀斯特地形發育,在第三紀造山運動中,印度馬來地塊亦有隆起和斷裂現象。第三,平原多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積廣大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
中南半島的山脈和高原主要有西部的那加山脈和阿拉乾山脈,為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脈,大部分海拔在1800米以上,長約1100千米,包括許多平行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並繼續向南伸展。東部有越、老、柬邊境南北綿延1000多千米的長山山脈,山脈西坡較緩,逐漸過渡到寮國、高棉境內的高原,如川壙高原、會芬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羅芬高原等;山體東坡較陡,逼近海岸,形成許多峭壁和岬角。中部為中國橫斷山脈向南的延續部分,在緬泰邊界有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和比勞克東山,向南伸入馬來半島,在緬甸境內山體較寬較高,成為東南亞面積最大的高原——撣邦高原,在泰國東部有呵叻高原
藏南是中國領土藏南是中國領土
中南半島山地和高原經長期侵蝕,大部分山峰呈渾圓形,高原侵蝕面發育。馬來半島和中南半島一般以克拉地峽為界。在構造地勢上馬來半島是印度馬來地塊的一部分,山地位於中部,向東西兩側降低。中部山地包括八條大致平行的山嶺,縱貫南北,因久經侵蝕,故高度不大,出露岩石多為花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最高峰塔漢山僅2190米。撣邦高原海拔1000-1300米,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層構成,並有花 崗岩侵入體。高原面上有許多深切的峽谷和高出地表800-900米的山峰。脊嶺和溝谷交錯,地面侵蝕劇烈,西部有一個南北長達600-700千米的大斷層。泰國東部的呵叻高原,大部分海拔150-300米,由紅色砂岩組成,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地而起伏不平。在撣邦高原以及越南和寮國的北部,喀斯特地勢廣布,是著名的風景區。
中南半島的河流中南半島的河流
那加與若開山脈海拔3000米,長1100千米,是緬甸與印度、孟加拉國之間的天然障壁,山中有些山口為古代民族遷徙的孔道。登勞山、他念他翁山脈與比勞山脈縱貫緬甸與泰國邊境,山中幾個著名的山口是歷史上緬泰之間行軍作戰的要隘。鑾山、當佩亞法山與桑坎彭山縱貫半島中部,是半島東西兩部分不同景觀的分野。東部的長山山脈(寮國稱富良山脈)海拔一般不足1500米,綿延1000多千米,為越、老、柬3國邊境山脈,橫斷山區的隘道為南海岸與內地湄公河谷交通的捷徑。山間有許多高原,以撣邦、川壙、會芬、甘蒙、波羅芬與多樂高原最著名,在地貌、氣候、歷史、民族、交通與農牧業生產等方面均各具獨特意義。

氣候特徵

中南半島絕大部分位於北緯10°-20°之間,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每年3-5月為熱季,冬夏季風均消退,氣候炎熱,月均溫達25-30℃;一年分旱雨兩季,6-10月為雨季,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充沛;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盛行東北季風,天氣乾燥少雨。氣候特徵: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
中南半島風光中南半島風光
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係,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 年均降水量受地形影響,在迎風坡達5000毫米,而背風坡則不足2000毫米。個別迎風坡和馬來半島地區可形成熱帶雨林景觀,少數內部平原和河谷則形成熱帶草原。

水文

主要河流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紅河自北向南,洶湧奔騰,源遠流長。河流上游多穿行於撣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將高原分為數塊,如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東緬高原,薩爾溫江與湄公河間的清邁高原,湄公河與紅河之間的寮國高原等,是典型的山河相間,縱列分布。一些河流的中下遊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為主要農業區和人口集中區。
中南半島(印度支那(亞洲東南部半島的地理名稱))
在山地、高原之間,在南亞大河順地勢自北向南奔流入海,自東向西有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和伊洛瓦底江等。這些大河中,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最後在 越南注入海洋。中南半島三角洲眾多,著名的有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紅河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這些三角洲都由大河沖積而成,面積廣大,地勢低平,三角洲上河網密集,多沼澤,向海擴展速度快。

半島宗教

在中南半島伊洛瓦底江下游地區,公元前後已有孟人居住。當時印度人把這一地區稱為(“蘇瓦納布米”),意即“黃金地”。人們以為印度人進入緬甸,只限於沿海區域及緬甸中部平原地帶,唯據4世紀的華陽國志,印度人亦曾沿雷多一帶山區,越過森林山以而進入緬北之通道,深入緬北中緬邊境,因此,緬甸受印度文化之薰陶很深。
正如西方學者所說令人驚奇的是,從公元初午就與中國發生密切商業和外交聯繫的緬甸在文化方而受中國之影響卻是無足輕重的。其實這是中國和印度的文化活動對緬甸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影響的結果。
中國本土可以稱得上宗教的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直接系統繼承禮樂祭祀的儒家化的儒教,儒生把儒教當寶貝只肯給不異與中華的地區或曾為中國部分的地區,堅決不隨便傳播。一種是流傳於民間祭祀的道家化的道教,以前學者認為道教建制(宗教學上指完整而又系統的宗教體系)是在王重陽時期,現在隨著敦煌出土文獻推論是六朝時期,但此時印度諸教基本已經傳遍了南亞、中亞、東亞、東南亞等地區的各部落或國家,再想傳進去就很困難,這是由於宗教滲透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播。
中南半島的古代王朝,中心地區(中央王朝)與邊遠地區(徼外省、屬國)的關係是一種鬆散的“曼茶羅”關係。這種政治結構是種內聚力程度很低的鬆散結構。
在對早期東南亞政治發展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模式進行考察和研究後 , 美國學者 O· W·沃爾特斯提出了一種 “王圈(Circles of Kings)理論, 或稱為 “曼荼羅(Mandalas)理論” 。沃爾特斯認為 , “王圈政治結構的存在是東南亞早期歷史的一種普遍現象”,“東南亞早期的政治版圖是從史前時期定居人群的網狀組織發展而來的,並且在歷史記載中呈現一種部分重迭的曼荼羅或王圈的拼揍的狀況。在每一個曼荼羅內,有一個國王,具有神和宇宙的權威。他宣稱自己的權威凌駕於王國內名義上降服於他的盟友及封臣的其他統治者之上。”
“王圈理論”在內涵上有兩個基本要點:一是在宗教方面,統治者分享神的權威,通過宗教儀式使自己神聖化,吸引追隨者;二是在政治方面,“王圈”代表了在一個無固定邊界的地理區域內的一種特殊的、不穩定的政治狀況,“王圈”內眾多權力中心靠私人依附關係而結成一張“政治效忠網”。在這種情形下,最高統治者的實際角色“不是獨裁者(專制者),而是可影響和能保持和平並能動員許多不同集團(邦國)的斡旋者”。因此,“王圈”統治者的行政控制權常常僅限於他直接影響下的領土。這使得“王圈”中央王權的政治影響很少能夠長期持續,常伴隨精神權威和政治權力的轉移而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政治空間的不斷重組。 ”
東漢時,可能有中國人經此道至印度者《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有東離國(《魏略》作車離國),都沙奇城(saketa),在大竺東南3000里,列城數十,皆稱王,後為大月氏所征服。車離即喬薩羅國,在今印度科羅曼德爾(coromandel)沿岸。《魏略》說此國一名禮惟特、一名沛隸王。沛隸是古代居住在恆河三角洲北方的奔那(pundra)人。其南方為孟加(Vanga)人,漢代文獻中寫作盤起,《魏略·西戌傳》稱盤越國,又名漢越王,“在天竺東南數千里,與益部相近。其人小與中國人等。蜀人賈似至焉。”,古稱高達--孟加(gauda-bengala)。高達泛指三角洲巴吉拉提河兩岸直到海濱的廣大地區,相當於孟加拉南部地區。此地除了西北絲路南道越蔥嶺,經貴霜至天竺,轉向東南恆河流域入海口可至,中國西南地區的商人大概也有經緬道而至者。中亞、西亞的商人也可以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河谷,越過山口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以及平原之上的幾百個小邦國,之後貨物由西南夷中轉商翻過中緬山區運送進入巴蜀。
若從東漢的益州(東漢時治所在四川雒縣,中平中移毛綿竹,興平中又移至成都)出發,南行折西,經今大理過瀾滄江,到永昌郡(今或南保山),西行過怒江,出高黎貢山至騰衝,再從這裡西南行到蒲甘(在今緬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由蒲甘沿親敦江而上,經胡康河谷由曼尼普爾進入阿薩密,再南下達卡地區(在今孟加拉國),由此溯恆河而西,從陸路入印度。在印度經華氏城(巴特那)、曲女城(開瑙季)到亞穆納河畔的馬士臘,北上五河流域的奢羯羅(今巴基斯坦錫亞爾科特)、塔克西拉(今錫爾卡普),過普爾山口至大夏(今阿富汗),與西北絲綢之路在木鹿(melv,今土庫曼斯坦境內的馬里)匯合;除了走陸路完成與西北絲路的連線之外,從緬甸亦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與印度洋航道連線起來。
《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當由緬甸海岸登入而達永昌。《厄立特里業海航行記》關於印度東海岸以東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證這條路線。英國歷史學家哈威在《緬甸史》中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以緬甸為商業通道,“循伊洛瓦底江為一道、循薩爾溫江為一道,尚有一道循彌諾江(chindwinr,今親敦江)經曼尼普爾(Mannipur)乘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

自然資源

半島上蘊藏大量有色金屬礦藏,其中鉛、鋅、銀、銻、銅、、鎢等礦藏均占有重要地位。其他礦藏主要有煤、寶石、岩鹽、石油和天然氣。此外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也相當豐富。乾季及雨季較分明,半島上的各國均為農業國家,產柚木,橡膠、水稻、甘蔗、油棕、椰油、胡椒等,其中橡膠和油棕產量居世界首位。

經濟狀況

河谷地區為工農業基地,河口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為半島最大的國際河流,水利資源豐富,經濟及交通意義最重要。湖泊以洞里薩湖最大,富農漁之利,有抑制湄公河下游洪泛,減緩三角洲泛濫的作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調節水庫。

交通狀況

半島南端扼南海新加坡海峽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是國際航運的要道,交通與戰略意義重要。
重要城市多沿河海分布,主要港口有海防峴港芽莊胡志明市磅遜梭桃邑、曼谷、新加坡、巴生港檳城港毛淡棉丹老仰光等。半島各國皆與中國、印度具有密切的歷史與文化聯繫,故中南半島又稱“中印半島”。

歷史文化

從更大範圍的地理板塊看,阿富汗開伯爾山口,是整箇中亞通往南亞的唯一通道;瓦罕走廊,是新疆通往阿富汗的唯一便攜通道;尼泊爾加德滿都,扼守著西藏通往南亞的唯一便攜通道。于田克里雅山口,是新疆通往西藏的唯一通道。蒲甘雷多是印度緬甸的邊界城,是印度往緬甸、東南亞中國的必經之路,以及中國沿海地區的商業船隻。
在古代從中國到印度之間可能的通道有四條: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或者是喀喇崑崙山脈;穿過西域、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中亞內陸的戈壁沙漠再經過現今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經的路線,絲綢之路南支);穿過雲南和緬甸的熱帶雨林南方絲綢之路);從海路過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半島(海上絲綢之路)。其中前兩條路線去印度十分艱險,故而大多數商人都選用後兩條路線,尤其是海路。由於後兩條路線都要經過中南半島諸國,這些國家得以逐漸發展起來,並深受中國及印度的政治及文化影響。

歷代文獻記載

一《史記》
二 《漢書》
三 《異物志》
四 《東觀漢記》
五 《南州異物志》
六 《吳時外國傳》、《扶南傳》
七 《扶南異物志》
八 《三國志》
九 《三都賦》
十 《南中八郡志》
十 一《南方草木狀》
十 二《華陽國志》
十 三《交州記》
十 四《佛國記》
十 五《蓮社高賢傳》
十 六《後漢書》
十 七《異苑》
十 八《林邑記》
十 九《扶南記》
二 十《述異記》
二 一《宋書》
二 二《高僧傳》
二 三《水經注》
二 四《南齊書》
二 五《齊民要術》
二 六《洛陽伽藍記》
二 七《西漢會要》
二 八《東漢會要》
二 九《梁書》
三 十《陳書》
三 一《南史》
三 二《北史》
三 三《晉書》
三 四《北堂書鈔》
三 五《藝文類聚》
三 六《大唐西域記》
三 七《隋書》
三 八《續高僧傳》
三 九《釋迦方誌》
四 十《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四 一《大唐西域高僧傳》
四 二《南海寄歸內法傳》
四 三《初學記》
四 四《貞觀政要》
四 五《曲江集》
四 六《朝野僉載》
四 七《隋唐嘉話》
四 八《建康實錄》
四 九《通典》
五 十《古今郡國道縣四夷述》
五 一《一切經音義》
五 二《元和郡縣誌》
五 三《韓昌黎文集》
五 四《柳河東集》
五 五《唐國史補》
五 六《白孔六帖》
五 七《酉陽雜俎》
五 八《蠻書》
五 九《因話錄》
六 十《杜陽雜編》
六 一《北戶錄》
六 二《桂苑筆耕集》
六 三《蘇氏演義》
六 四《嶺表錄異》
六 五《舊唐書》
六 六《唐摭言》
六 七《唐會要》
六 八《五代會要》
六 九《舊五代史》
七 十《新五代史》
七 一《新唐書》
七 二《北夢瑣言》
七 三《太平御覽》
七 四《太平廣記》
七 五《太平寰宇記》
七 六《宋高僧傳》
七 七《事類賦》
七 八《冊府元龜》
七 九《武經總要》
八 十《東齋記事》
八 一《湘山野錄》
八 二《征南錄》
八 三《元豐九域志》
八 四《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八 五《資治通鑑》
八 六《涑水記聞》
八 七《文昌雜錄》
八 八《夢溪筆談》
八 九《澠水燕談錄》
九 十《孫公談圃》
九 一《龍川略志》
九 二《唐語林》
九 三《東軒筆錄》
九 四《埤雅》
九 五《輿地廣記》
九 六《萍州可談》
九 七《事物紀原》
九 八《學林》
九 九《宋朝事實》
一 ○○《東京夢華錄》
一 ○一《鐵圍山叢談》
一 ○二《事實類苑》
一 ○三《泉志》
一 ○四《通志》
一 ○五《能改齋漫錄》
一 ○六《清波雜誌》、《清波別志》
一 ○七《爾雅翼》
一 ○八《續博物志》
一 ○九《通鑑紀事本末》
一 一○《桂海虞衡志》
一 一一《玉堂雜記》
一 一二《攻愧集》
一 一三《嶺外代答》
一 一四《續資治通鑑長編》
一 一五《可書》
一 一六《夷堅志》
一 一七《容齋隨筆》
一 一八《揮麈錄》
一 一九《雲麓漫鈔》
一 二○《山堂群書考索》
一 二一《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一 二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一 二三《水心文集》
一 二四《諸蕃志》
一 二五《輿地紀勝》
一 二六《燕翼詒謀錄》
一 二七《桯史》
一 二八《方輿勝覽》
一 二九《事林廣記》
一 三○《宋會要輯稿》
一 三一《記古滇說》
一 三二《玉海》
一 三三《遊宦紀聞》
一 三四《夢粱錄》
一 三五《宋史》
一 三六《宋史紀事本末》
一 三七《天南行記》
一 三八《志雅堂雜鈔》
一 三九《齊東野語》
一 四○《癸辛雜識》
一 四一《南海志》
一 四二《文獻通考》
一 四三《真臘風土記》
一 四四《誠齋雜記》
一 四五《元朝征緬錄》
一 四六《招捕總錄》
一 四七《元朝名臣事略》
一 四八《元文類》
一 四九《安南志略》
一 五○《元典章》
一 五一《島夷志略》
一 五二《樂郊私語》
一 五三《異域志》
一 五四《南村輟耕錄》
一 五五《說郛》
一 五六《元史》
一 五七《元史紀事本末》
一 五八《新元史》
一 五九《農田余話》
一 六○《越史略》
一 六一《雲南機務鈔黃》
一 六二《百夷傳》
一 六三《奉使安南水程日記》
一 六四《南夷書》(《使緬錄》)
一 六五《瀛涯勝覽》
一 六六《西洋番國志》
一 六七《星槎勝覽》
一 六八《南翁夢錄》
一 六九《平定交南錄》
一 七○《寰宇通志》
一 七一《大明一統志》
一 七二《菽園雜記》
一 七三《雙槐歲鈔》
一 七四《病逸漫記》
一 七五《西洋朝貢典錄》
一 七六《野記》
一 七七《前聞記》
一 七八《震澤紀聞》
一 七九《南園漫錄》
一 八○《繼世紀聞》
一 八一《越嶠書》
一 八二《安南來威圖冊》
一 八三《安南輯略》
一 八四《嶺海輿圖》
一 八五《真珠船》
一 八六《東谷贅言》
一 八七《滇載記》
一 八八《南詔野史》
一 八九《百越先賢志》
一 九○《炎徼紀聞》
一 九一《鄭開陽雜著》
一 九二《交黎剿撫事略》
一 九三《海語》
一 九四《福建市舶提舉司志》
一 九五《鴻猷錄》
一 九六《七修類稿》
一 九七《皇明四夷考》
一 九八《今言》
一 九九《國琛集》
二 ○○《皇輿考》
二 ○一《荒徼通考》
二 ○二《殊域周咨錄》
二 ○三《圖書編》
二 ○四《四夷館考》
二 ○五《華夷譯語》
二 ○六《明會典》
二 ○七《鹹賓錄》
二 ○八《西南夷風土記》
二 ○九《今獻備遺》
二 一○《典故紀聞》
二 一一《戒庵老人漫筆》
二 一二《本草綱目》
二 一三《〓山堂別集》
二 一四《安南傳》
二 一五《風洲雜編》
二 一六《見聞錄》
二 一七《珍珠船》
二 一八《偃曝談余》
二 一九《辟寒》
二 二○《銷夏》
二 二一《廣志繹》
二 二二《粵劍篇》
二 二三《萬曆野獲編》
二 二四《三才圖會》
二 二五《安南圖志》
二 二六《裔乘》
二 二七《獻征錄》
二 二八《玉堂叢語》
二 二九《焦氏筆乘》
二 三○《緬略》
二 三一《四夷考》
二 三二《嶠南瑣記》
二 三三《西園聞見錄》
二 三四《名山藏》
二 三五《閩書》
二 三六《東西洋考》
二 三七《皇明象胥錄》
二 三八《鄭和航海圖》
二 三九《玉芝堂談薈》
二 四○《皇明世法錄》
二 四一《涌幢小品》
二 四二《四夷廣記》
二 四三《明實錄》
二 四四《安南棄守本末》
二 四五《明經世文編》
二 四六《馭交記》
二 四七《赤雅》
二 四八《泉南雜誌》
二 四九《明史紀事本末》
二 五○《明史》
二 五一《明會要》
二 五二《安南供役紀事》
二 五三《國榷》
二 五四《棗林雜組》
二 五五《也是錄》
二 五六《求野錄》
二 五七《滇考》
二 五八《狩緬紀事》
二 五九《安龍逸史》
二 六○《明末滇南紀略》
二 六一《皇明末造錄》
二 六二《雲南蠻司志》
二 六三《閩小記》
二 六四《書影》
二 六五《薄海番域錄》
二 六六《天下郡國利病書》
二 六七《博物要覽》
二 六八《安南雜記》
二 六九《罪惟錄》
二 七○《稗說》
二 七一《永曆實錄》
二 七二《兩種海道針經》
二 七三《增定四譯(夷)館則例》
二 七四《夜航船》
二 七五《大越史記全書》
二 七六《廣陽雜記》
二 七七《讀史方輿紀要》
二 七八《安南紀游》
二 七九《八紘譯史》
二 八○《譯史紀余》
二 八一《海外紀事》
二 八二《池北偶談》
二 八三《南中雜說》
二 八四《庭聞錄》
二 八五《古今圖書集成》
二 八六《海國聞見錄》
二 八七《續文獻通考》
二 八八《續通典》
二 八九《續通志》
二 九○《茶餘客話》
二 九一《錢幣考》
二 九二《漢唐地理書鈔》
二 九三《海島逸志》
二 九四《滇系》
二 九五《海錄》
二 九六《南漢書》
二 九七《南越五主傳》
二 九八《粵海關志》
二 九九《緬述》
三 ○○《海國圖志》
三 ○一《瀛環志略》
三 ○二《小腆紀年附考》
三 ○三《小腆紀傳》
三 ○四《新嘉坡風土記》
三 ○五《海國公餘輯錄》
三 ○六《小方壺輿地叢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