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

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坐落於南亞次大陸,北面背靠喜馬拉雅山南麓,其餘大部份臨海,少量與東南亞和西亞接壤。印度河和恆河貫穿其中,使其成為肥沃的沖積平原,又由於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故物產豐富。\"土沃氣暖,穀米易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
  • 國家:印度
  • 坐落於:南亞次大陸
  • 北面背靠:喜馬拉雅山南麓
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一)
印 度 吠 檀 多 哲 學 思 想 概 說
一、起源與背景
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坐落於南亞次大陸,北面背靠喜馬拉雅山南麓,其餘大部份臨海,少量與東南亞和西亞接壤。印度河和恆河貫穿其中,使其成為肥沃的沖積平原,又由於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故物產豐富。"土沃氣暖,穀米易熟。其民不必勞於治生,輒乃游心於遠,故夙富於哲學思想。"是對此的最好寫照。憑藉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文明的種子很早就發芽了。
印度哲學思想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期2000年左右。最早見於印度宗教、神話、歷史匯集的《吠陀》以及隨後出現的哲學詩篇《奧義書》中。《吠陀》宣傳對自然力崇拜的多神論,而後,哲學思想便從吠陀宗教思想中分離出來。吠陀詩人提出了關於宇宙形成、人和自然的關係、人的本質、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死後有無存在等種種問題,並給予回答。《奧義書》提出了一種叫"梵我同一"的原理。書中宣稱:作為外在的、宇宙終極原因的梵和作為內原、人的本質的我(靈魂)在本性上是同一的,但是由於人的無知(無明),受到業報規律的束縛,把梵和我看做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人能擯棄社會生活,抑制情慾,那么,他就可以直觀靈魂的睿智本質,親證梵我的同一,從而獲得最後的解脫。
公元前6至5世紀,在印度出現了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沙門集團,即自由思想家的統稱。其中主要的有佛教、耆那教、順世派和生活派(邪命外道)。
在公元前後幾個世紀,印度傳統婆羅門教系統內也出現了很多哲學派別,各派的經典如《數論頌》、《瑜伽經》、《勝論經》、《正理經》、《前瀰漫差經》、《梵經》紛紛出爐,從而形成了數論、瑜伽、勝論、正理、彌曼差、吠檀多六大派。印度人把這些承認《吠陀》權威的婆羅門教六派稱為正統派,而不承認吠陀權威的佛教、耆那教、順世派、生活派等稱為非正統派。,
"吠檀多"梵文為Veda^nta,源自Veda-anta,意思是吠陀的末尾,延伸義是吠陀的終極。吠陀(Veda)是指印度上古的"吠陀文獻",其原意是"知識",記載了人類頭腦造神的過程和導致宇宙概念的創造神話的心理過程。主要包括(1)四吠陀:《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2)梵書;(3)森林書;(4)奧義書。後三種是解釋四吠陀,特別是《梨俱吠陀》的著作。《梵書》是說明吠陀中有關祭祀的起源、目的、方法、以及讚歌、祭祀意義等內容的文集。森林書是梵書的附屬部分,因為在森林傳授而得名。奧義書則是森林書的附屬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後部分,討論了宇宙和人生的問題,以及如何由思想及精神親證以得解脫。流傳下來的奧義書有200多種,其中約有14種是吠檀多哲學所依據的重要經典。
二、人物與流派
跋達羅衍那(公元一世紀左右)吠檀多派的始祖。他將各種奧義書的思想加以調和、組織,將梵我不一不異說、真實別異說及彌曼差派等各種學說加以了取捨,重新提出新的梵我論。到五世紀左右,由其口述傳承下來的思想被編纂為《吠檀多經》或《梵瀰漫差經》,成為吠檀多派的聖典。
喬荼波陀(約七世紀初)無分別不二論的奠基人。深受中觀和唯識的"幻論"影響,並將之運用到《奧義書》的註解中,寫成其代表著《聖教論》。其主要思想有"三相" 和"四位說"。認為夢時境界是幻,醒時境界也是幻,一切皆幻,唯梵獨真。由奧義書的"梵-我"思想到"梵-我-幻"思想,既奠定以後吠檀多各個支派發展的基礎,也成為它們之間爭論的根源。
商羯羅(公元788-820年)喬荼波陀的再傳****,無分別不二論的完成者。對奧義書、《薄伽梵歌》、《梵經》作了重新注釋,並寫出了其代表著《示教千則》。《示教千則》全書1047頌,分兩部分,前一部分為韻文篇,後部分為散文篇。韻文篇主要講述由無知所引起的一切輪迴行為,以及可由明知來對輪迴的原因進行消除,然後是講述阿特曼--我的存在,我與自在神的同一性,行為的本質和造成思想混亂的原因,最後從勝義立場肯定我與最高梵之間的關係。而散文篇主要是記錄師生對話和修行生活。商羯羅一派的思想是吠檀多派的主流哲學,下節將有專文描述。
羅摩奴闍(公元918-1038年)被後人認為是毗濕奴神的化身,限制不二論的創始人。主要觀點是認為梵、我、幻這三者都是實在的,它們的本性是各異的;同時,又承認梵是我以及幻的內制者,三者是不可分離的關係。
摩陀婆(公元1238-1317年)二元論的創始人。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世界有兩種實體:一種是自存或獨立的存在,另一種是依存的存在;自存的存在是梵,依存的存在是我和幻。
尼跋伽(約14世紀)不一不異論的創始人。主要觀點是認為最高的實在是梵,梵、我、幻三者都是實在的,梵與後二者的關係,好比蛇和蛇盤、太陽和光線一樣,是一種本質上的不一不異關係。
筏羅婆(公元1473-1531年)清靜不二論的創始人。主要觀點是認為梵是一切萬有的創造主,我和現象世界本來與梵是不異,都是純粹的清靜;否認為我、現象世界是"幻"(摩耶)的作用。
三、思想及特徵
1.基本思想

梵是最高存在,最高意識,最高我。分為下梵和上梵。
下梵是無明之人對梵的世俗的看法,是對梵的正面闡述,比如造物主,大自在天。他無所不在,無所不能,通過"幻術",幻現宇宙,又能遍觀全知一切。是世界的創造者,維持者,毀滅者。
上梵是覺悟的人站在勝義諦的角度對梵的認識,是真正意義上的梵,它不可思議,不可描述,是無屬性的梵,只能用遮詮法表述,商羯羅認為任何正面的描述都是對絕對的梵的限制。不可說的上梵才是唯一的存在。另一方面,為了調和奧義書中關於梵的不同觀點,商羯羅有時也用正面的詞語表達梵,如真,智,喜。

我又稱阿特曼或靈魂。阿特曼永生不滅、無所不在,是梵的一部分。“我”也是從梵幻生的,分為"大我"和"小我"。大我是全知的、本質的,和梵同體同一;小我是現象界之我,是肉體的和承受輪迴的靈魂的主體,也就是我們眾

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生。大我和小我的關係正如火和火焰的關係,二者既是同一,又是非一。小我有業報的苦樂,而大我則沒有。不同小我有不同的經歷和意識,但小我回歸於梵不會影響梵的完整性。
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

幻又稱摩耶,其不能自生,也不能無因而生,它是梵的造作,被認為是大自在天的力量。梵造作出種種象,可以障翳人的視線,造成人的錯覺,以為是真,這就是無明,人們因為無明而煩惱。梵因為幻而創造了世界,而梵並不受幻的影響,正如魔術師不受魔術的影響。
2.學說特徵
A因果論
梵創造了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既是物質世界的質料因,也是動力因。正如陶罐之於泥土,現象世界也只是梵顯現出的名和形,世界的本質是梵。梵是唯一因,果則包括空等在內的多元世界。只有因真實,果不真實,果只是幻強加給因的,這就是商羯羅不二論的因中有果論。
商羯羅對宇宙現象不太感興趣,他認為現象世界雖是梵的反映,但世界是無常的,相對的,不可能由此認識絕對的梵。
B解脫論
吠檀多的解脫論即是親證梵而達到梵我合一。分為淨心,獲智,捨棄一切行為,智成就四個階段。
吠檀多反對前彌曼差派煩瑣的儀軌和訓詁,但不反對虔信的行為。祭祀只是幫助無明之人在心中燃起梵,虔信的行為喚醒內心對梵天的愛,對解脫的渴望。苦行離欲瑜伽是為了淨心,學習吠陀經典可以獲得梵的知識,捨棄一切行為是因為行為是無明,不可能與解脫連在一起,至少必須棄除我是行為者的觀念,才有可能升華小我,融我於梵達到解脫。
生前的解脫是有身解脫,又稱上智真正解脫。死後阿特曼由天道進入梵界為無身解脫,稱為下智漸進解脫。吠檀多認為死時根入於心,心入於風,風入於我,我附有業力而入於細身,上風導此我及其業力出於身體,下智者從頭出,上智者無所謂出。
吠檀多派代表性的修行方法則有喬荼波陀的"唵"字法。
C量論
在古印度哲學中,量是指認識的手段和證明的方法。商羯羅對量並沒有進行系統地論述,只是隨其論述散在各篇。無分別不二論關於量的觀點有如下六種。
a. 現量:
指通過直接的感官與事物的接觸而獲得知識。感官並不是生長在身體外部的器官,真正的感官是位於身體敏感部位。
b.推論量:
指通過先前的知識推理後獲得知識。例:如果A象B,B象C,那么A就象C。
c.類比量︰
指依類比認識相似的事物而獲得知識。作為一種單獨的知識來源,如由家牛而知野牛。家牛是記憶,野牛是感識。
d.聖言量:
指依據足堪信賴的人所教示或依據聖典而獲得知識。它包括有意義的聲音,口頭上的和書面的,包括單詞或詞組。數論、正理論、彌曼差、吠檀多都接受聖言量,但各家的解釋不同,沒有統一的定義。
e義準量︰
指藉助別的假設解釋尚未感知或尚未認識的事物而獲得知識。如從'若無雲,則無雨',而知'若有雲,則有雨'。義準量在只有一種選擇時可行,否則就矛盾。
f.無體量︰
指由事物的不存在而獲得知識。如由某人不在家可從他上班去了而推知。但並不是所有無體量都能作為非存在的證明。
總的說來,商羯羅對量論多只是沿襲舊說,沒什麼發展。原因是他認為獲得真智不能靠“量”,梵的認識只能從吠陀天啟中獲得,“量”只是被他用來批判其他各派哲學的。
印度吠檀多哲學思想概說(二)
四、批判與比較
吠檀多派是印度最後集大成的正統哲學流派,吸收各家精華融於一身,對各家哲學都作了評判。比如數論的原初物質,因中有果論;勝論的原子論,因中無果論;耆那教的多元論,無神論;佛教一切有部的剎那說,緣起說;唯識的萬法唯識說;龍樹中觀的畢竟空等。
1. 對數論的批判
批原初物質:無意識的自性不能創造萬物,如草不能自己變成牛奶,故原初物質不可能是萬物之因。
批因中有果論:因果不可能完全相同,否則因本身會消失。在因果之間,只有一種被明顯的差別覆蓋的相似性。世界萬物都是梵的顯現,來自大神的幻力,梵並沒有產生變化,只有存在本身的神秘面紗。
2. 對順世論的批判
批無靈魂轉世:既然順世論反對聖言量,認為判斷知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是直接認識,那么不管他怎么堅持,他也不可能完全排除身體毀滅後,屬於人身固有的認識活動還可能在另一個身體中繼續活動。
3. 對耆那教的批判
批多元論:"有"與"無"同時屬於某一物體,猶如"冷"與"熱"同時存在一樣互相矛盾。光與暗不可能在同一物,同一時中存在,因二者是互相排斥的。相對亦賴於絕對之支持,而耆那教否定此一絕對存在。這種不確定的宗教,是不可靠的醉鬼哲學。
批靈魂變化說:如果靈魂的大小取決於身體的大小,那么靈魂每一次轉世都會有大小增減的變化。靈魂的性質就不會無所不知,無處不在,這一靈魂就不是永恆的。因為根據吠陀,凡是產生變化的實體,從根本上來說是不永恆的。
4. 對勝論的批判
批原子論:如果原子是物質因,是無意識的。而神是有效因,宇宙待神來創造,則將精神與物質分做二個,倒不如說是神創造了此一世界。神若是有效因,統攝心物,即能創造世界,眾生,但此一世界,眾生優劣不同,豈非神有偏心。如果說是眾生業力感果,與神無關。那神是以盲導盲。神要統攝心物必須連線心與物。但據勝論觀點,靈性與原子都是單一無限,沒有部分,如何連線。
批因中無果:違背了常識,把內部或基本關係稱為內屬是錯誤的。
5. 與佛教的比較
A 不二論與中觀的比較:
商羯羅不二論採用的辯證方法與龍樹中觀的如出一轍,而且對形而上及現象世界的描述與中觀也極為相似。故有人稱商羯羅的不二論哲學是奧義書哲學與佛教中觀哲學的糅合。"非不同"是商羯羅不二論的獨特用語,不能完全等同於龍樹中道的不一不異。
商羯羅認為現象世界非不同於梵,但不能說梵非不同於現象世界。梵可獨立於現象世界而存在,而現象世界則不能離梵獨存。如水中月對天上月,水中月之幻是為了顯出天上月之真,以幻顯真故說梵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而龍樹的不一不異是為論述中道的,一切都是緣起,沒有自明自存的本體。緣起故是性空,性空方能緣起,不是獨立於緣起外別有空性,二者相互依存,不是以幻顯真,而是幻的當下即空。
B 梵與如來藏的比較:
佛教講的如來藏乍看起來也與梵我很相似,常恆,周遍,清淨,只為無明或幻所染,故有輪迴世界。佛教講無我,一般眾生感覺好像沒有本體,誰當輪迴?誰當解脫。《楞伽經》上說:"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說如來藏已。如來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的如來藏門。"如來藏依然是一切法空性,法無我性的異名。世尊說如來藏的意趣是為了對治凡夫的五種心行。一怯弱心 二驕慢心三虛逛心 四謗真實 五畏無我。如來藏並不等同梵的大我,我見只是對如來藏迷妄執著的緣故。
C 解脫論的比較 
吠檀多與佛教的根本區別在於一個是梵我論,一個是無我論。無我是佛陀對無常緣起現象的直觀,可以親證。而梵的知識則是來自吠陀天啟,由於梵不可知,不可見,也就無法證明其合理性,故只能建立在對傳統吠陀權威的信仰上。
吠檀多派的解脫是梵我合一,個我回歸到大我,代價是犧牲個我的意識而獲得永恆的存在。吠檀多派一方面把無屬性,不可描述的宇宙本體作為上梵,一方面又給其以人格,有智,有喜,能創,能毀。創造出一個與神秘永恆的不可知緊密融合的我,使之永生。而佛教則把我與法分開,法性雖然常恆清淨,卻並不附有精神意志。
佛教的涅槃是不可定性的,而吠檀多派則認為究竟的解脫境界依然是有心識與喜樂的,佛教僅是肯定涅槃是"絕對"的,而吠檀多派則進一步討論"這個絕對是什麼",亦即把梵定義成喜樂與識。佛教的解脫是貪嗔痴盡,煩惱永盡,涅槃寂淨。於其中但見於法,不見於我的。經中常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是最好的說明。
五、結說 

吠檀多哲學是印度哲學史上的主流,是印度宗教哲學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它以無分別不二論為主導,運用了高度的哲學思辯方法,是婆羅門教的主要思想體現。對於印度吠檀多派哲學思想的關注,有助於加強邏輯思維、抽象概括、分析綜合、推演歸納等能力,有助於了解印度哲學思想的流變過程,有助於學習印度其它各派宗教哲學思想。
吠檀多哲學不僅是單純的思辯哲學,而且是重要的宗教生活,它在公元九世紀後重新征服了印度,至今還深遠、廣泛地影響著占印度總人口70%的印度教徒,給世界留下了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對吠檀多哲學思想的探討將會更加深入,從而增加人們對人類的文化和歷史,對人類自身的了解。
參考書目:
阿旺洛追扎巴 《覺囊教法史》 許得存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 第8卷
多羅那他 《印度佛教史》,張建木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佛學大辭典》電子版
黃懺華 《印度哲學史綱》 (現代佛學大系叢書 第22卷)台灣彌勒出版社 1983年
藍吉福主編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第5卷 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1994年
梁漱溟 《印度哲學概論》 (現代佛學大系叢書 第22卷)台灣彌勒出版社 1983年
龍達瑞 《大梵與自我-商竭羅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平川彰 《《印度佛教史》釋顯如、李鳳媚譯 電子版 2001年
喬荼波陀 《聖教論》巫白慧譯 商務印書館 1999年
湯用彤 《印度哲學史略》載於《湯用彤全集》第3卷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許楚群〈略述印度佛教史〉電子版
《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 原載於《哲學物集》第610-626頁,台北華岡 1976年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電子版
宗舜法師 《印度佛教史》講義 2004年10月8日至13日講於戒幢佛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