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均田

印均田

印均田,我國動力工程和飛彈技術專家。早年從事動力機械研究並具有很深的造詣,主持試製成功我國第一台(6兆瓦)汽輪機,獲一機部特等獎。之後從事國防科研工作,負責上海飛彈研製基地的籌劃,曾主持建立飛彈試製生產線建設全過程的工作和多種地空飛彈、靶彈的研製生產,是上海地空飛彈研製基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對發展中國航天與飛彈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正平
  • 別名:印均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市寶山縣吳淞鎮
  • 出生日期:1914年12月20日
  • 職業:動力工程和飛彈技術專家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技術成就,個人簡歷,

人物簡介

印均田,高級工程師。上海市人。193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電工機械系。曾任中國汽車製造公司工程師、同濟大學講師、南京工業專科學校副教授。建國後,歷任上海汽輪機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上海市機械電器第二工業局總工程師、上海市標準計量局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第一屆理事。先後領導研製成功0.6萬千瓦、1.2萬千瓦、2.5萬千瓦、5萬千瓦汽輪機。

人物生平

印均田,原名印正平,1914年12月20日生於上海市寶山縣吳淞鎮,5歲入吳淞鄉立第六國小求學,9歲轉讀寶山縣立第一高等國小。當時國小已開設英語課,隨著“五卅”慘案發生,他對英帝國主義者犯下的罪行憤恨不已,遂萌生不再學英語的念頭。1926年報考中學時,印均田選擇了教授德語的同濟大學附屬中學,因入學考試成績優異,直接編入初二讀書,並受到校方破例免收一切費用的嘉獎,為全校兩名獲此殊榮者之一。北伐戰爭的勝利,鼓舞了印均田對中國振興的希望。對孫中山先生科學救中國思想的敬仰,渴望學好科學技術,實現工業救國的理想,改變了他本想學醫的願望,立志學工。1931年8月,印均田考入國立同濟大學電工機械系。該校受德國政府資助,授課與教材均採用德文,造就了他優秀的德語水平。1936年8月畢業,獲工學士學位,之後留校任助教二年。他教學成績優良,被推薦獲德國“洪堡”獎學金。該獎金只在獲獎人出國後,才分期付給。由於校方稱替代他授課的教授未聘到,推翻了原已準其出國深造的許諾,1938年10月印均田忿然辭職。後來,他經人介紹入中國汽車製造公司工作,歷任副工程師、技術組長、工程師,併兼德語翻譯。在主持汽車製造中,因複製出全套工具,擴大了生產,受到公司嘉獎和現金獎勵。隨著日軍侵華戰事日趨擴大,他隨工廠輾轉於浙江金華、江西贛州、廣西八步、桂林、香港等地,工作勞頓,氣候不適,不幸患上腰脊椎骨結核症。1940年底,不得不回滬治療。經手術用不鏽鋼替代病骨後,又臥石膏床8年。1943年起,他已全無工資收入,生活來源全憑變賣地產和親友接濟維持。此間,為生活計,出任中國工礦雜誌社特約撰稿。1949年病癒後,重又從教,受聘同濟大學講師、南京工業專科學校副教授、中華職業學校教師。
新中國成立後,印均田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及信任,於1949年12月調入上海通用機器廠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負責製造急需的通用機械設備。1953年8月,上海汽輪機廠正式成立,任總工程師、副廠長,後任第一副廠長兼總工程師。1955年,在他主持下,試製出我國第一台6兆瓦汽輪機,獲一機部特等獎。此後又領導開發出3種新型汽輪機。他支持在汽輪機廠內建立封閉的柴油機車間,以充分利用上海汽輪機廠的綜合優勢和技術潛力,發展國防急需的軍用柴油機產品。1955年8月印均田參加中國共產黨,此後多次以動力專家身份出國參觀、考察。
1956年6月,印均田作為中國政府技術專家代表團成員,赴維也納出席五屆世界動力大會,並代表中國作題為《中國汽輪機工業的發展》的報告(英文,並收入會議文集)。1956年7月至12月,作為中國政府技術考察團成員,赴蘇聯、民主德國、捷克考察。1958 年7月,作為中國政府軍事科學考察團成員,赴蘇聯考察。同年10 月至12月,作為中國政府專家代表團成員,赴莫斯科參加中、蘇關於蘇聯援助中國艦艇的談判。
1958年12月至1960年1月,印均田任國防科委“07工程”南方組組長。1959年1月至1960年12月,任國防科委“燃氣輪機組”南方組副組長,負責Ⅱ迴路設計。
1959年10月至1960年7月,任上海市電機局副總工程師。
1959年底,中央決定“上海也要搞尖端”、“上海可以搞飛彈”後,於1960年7月,調赴上海市科委新設定的第二辦公室任主任,在市科委領導下,專事新技術產品的籌建工作。隨著上海籌建飛彈研製基地工作的進展,為了統一管理,上海市委決定成立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印均田出任總工程師,兼上海機電設計院總工程師。1963年起任某地空飛彈武器系統副總設計師。1965年5月,上海機電二局與七機部二院合併後,又兼任二院二部副主任。期間,他主持了上海飛彈研製基地的建設和機電二局從民品向軍工的轉軌,主持了多種地空飛彈、靶彈的研製生產。
“文化大革命”中,印均田受到長期迫害,被迫離開了飛彈與航天技術崗位,長期在五七幹校接受審查與勞動。1973年解除隔離後,改任上海第二機電工業局計量站顧問。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得到徹底平反,同年12月調任上海質量技術監督局總工程師,後為上海標準計量局任總工程師。他一如既往,勤奮工作,為籌建華東計量測試中心(現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四處奔波,竭力開拓上海技監事業的新局面。1988年12月退休後,印均田仍孜孜不倦地忘我工作,十分關心國內外科技發展的動向和技監事業的發展,積極出謀劃策,即使在病重期間,還念叨高科技事業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對事業的忠誠。
印均田還在不同時期,擔任了多個學會職務。主要有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一屆理事,上海市科協二、三屆委員,上海市計量測試學會一屆、二屆、三屆理事長,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一屆、二屆理事,上海市科委計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原子能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透平工作者協會名譽副理事長。
1979年12月被聘為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總指揮部顧問。1984 年任上海航天局808所顧問。
印均田於1956年被定為國家技術一級工程師,享受上海市政府特批工資待遇,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印均田於1998年12月12日在上海病逝。
印均田一生從事科技工作,在通用機械、動力工程、航空工程的研究設計製造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是一位既有深厚專業理論,又富有實踐經驗,在國內享有較高聲望的高級專家,他在動力科學、飛彈研製、國防工業和技術監督事業方面,都有重要貢獻。

技術成就

20世紀30年代,印均田在同濟大學學習動力機械技術,後從事內燃機與蒸汽機車教學,40年代起從事燃氣輪機研究,1947年譯著《瓦斯透平之新發展》(原文英文),1953年8月起負責我國第一家汽輪機廠——上海汽輪機廠(其前身是上海通用機器廠)的生產與技術指揮,主持試製生產汽輪機。他與創業者們擔當了改造原本技術落後的老廠,使其能適應汽輪機生產的技術責任。印均田提倡“一絲不苟,質量第一”的治廠方針,堅持“認認真真,規規矩矩,按工藝規程加工”的生產紀律。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生產汽輪機,從零開始,尚缺乏技術和經驗,試製中的許多問題還要聽從捷克專家意見。他本著求實精神,不再按捷克簡單工藝生產,而是讓本國技術員按蘇聯工藝結合捷克工藝和我們自己的實踐經驗,重新編制出可行的生產工藝,因牽涉到圖紙修改,事情雖好可外國專家不同意。但印均田及中方同事對待工作實事求是的負責精神,仍得到上級和專家們承認,汽輪機廠自編的工藝規程被允許採用,他堅持依靠和信任本國工程技術人員的作法,也得到上級的肯定。一機部主要領導還專門到廠幫助總結經驗,並做了許多消除“內應力”的工作。
印均田處理技術疑難問題,敢於負責,敢於直言。凡是時間允許的技術性會議,無論大小他都力爭參加,共同探討決策。
他積極支持科技人員的創造性,支持新工藝新技術創新。他支持在6兆瓦汽輪機上採用新研製的焊接合金鋼轉子。
他圍繞試製汽輪機,建立了嚴格嚴密的計畫作業管理,以及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加強技術後方建設,使試製汽輪機得以順利進行。
1955年國產第一台6兆瓦汽輪機誕生,印均田獲一機部特等獎。以後又開發出12兆瓦、25兆瓦、50兆瓦三種中壓汽輪機,從而為研製更大型汽輪機奠定了基礎,成為我國汽輪機事業的開拓者。
1960年6月,印均田奉調上海市科委第二辦公室任主任,籌劃在上海研製飛彈,建立飛彈試製基地工作。這項任務是中央特定安排的。印均田深感黨和國家對這項事業的特殊重視及肩負責任的重大。
7月,他作為上海工作組成員到北京領受任務,併到各地學習考察,印均田憑藉過去主持試製汽輪機的經驗,對飛彈的生產過程、主要工藝技術、廠房和設備要求等作了較詳細的了解,並聽取了工廠的經驗介紹。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感性知識基礎上,遵照“充分利用上海較完整工業基礎、技術力量、生產潛力承擔飛彈的研究試製,上海地區應成為新型號試製的完備的基地之一,亦可考慮擔負一二個型號的生產,但不是另建新廠,而是以現有的工廠來轉,只有如此才能爭取時間”的既定方針,著手制定具體的研製生產規劃。
規劃經歷了曲折發展過程。經與一機部初步商議,第一稿很快形成。這時構想是以發展品種為主,少量生產,先搞仿製後研究新品,先戰術飛彈後戰略飛彈,是三個型號一起考慮的。後經調查發現規模過大,列入規劃的廠較多,具體落實有困難,改為兩個型號的多種方案供領導決策。同年9月,三機部在下發的任務書中確定按兩種型號及其規定的年產量指標進行規劃,由上海市科委下達有關飛彈研製任務和部署各廠的技術改造,二辦是上海新技術產品的專管機構,同時受三機部領導。由於基地的性質、任務、規模及進度相繼落定。1961年初上海提請中央將基地建設列入1961年度國家基建計畫下達。至1961年4月,此時我國經濟已進入調整時期,中央與上海商定:上海只搞一個國家急需的地空飛彈型號,按中央已定的關於上海研製生產飛彈,建立飛彈試製基地的基本方針,先按仿製某地空飛彈的需要,進行有關工廠的技術改造。隨後,通過緊張有序的工作,具體的選點、定點,實施計畫和步驟相繼確定,並開始編制骨幹工廠的基建任務書。為了統籌上海地空飛彈的生產與試製基地建設,對直屬工廠的管理,上海市委決定另立國防工業管理局。同年8月,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成立,印均田為第一任局總工程師。
建局之初,面對千頭萬緒的更新更難的實施問題,他們首先抓住解決適應飛彈生產必需的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重點是建好骨幹工廠,搞好立足點。時值國家財政經濟極度困難,全國不少大中型工廠已處於下馬的形勢,注定了二局未來將面臨許多困難。儘管中央和上海市委表示,即使當掉褲子也要把上海飛彈基地搞上去,給了許多特殊的照顧,並給建築隊伍下了不許撤離的命令,要求爭分奪秒按時把總裝廠房建成。但缺乏建築資金,缺少總裝廠房仍是最大的矛盾。減少費用,縮短建設周期成了工作的重心。二局堅持以填平補齊為準,除總裝廠房外,各廠都只以補充設備和改善文明生產為主進行改造。因此,基建規模、設備配置、人員編制都經歷過不斷地審議調整。所需設備的規格、數量是按最低需求定的,許多工裝是經過練兵才決定採用的,力求做到工裝數量少,工裝係數最低。一些大型設施因其費用大,則不在上海建,需用時到北京協作解決。為了縮短準備時間,大量的刀量具、大型專用工裝、專用設備是通過全市大協作解決的,許多還是幾家大型工廠共同完成的。鑒於隊伍是迅速擴建的,幹部、技術人員對飛彈技術尚了解不多及工人中新人多、青工藝徒多、缺門工種多的特點,強化了消化技術資料,猛攻技術難關,大搞技術練兵,迅速掌握了各項新技術。經過調查研究建立起適應科研生產飛彈要求的一系列嚴格嚴密的生產、技術和質量管理制度。同時,分批派出幹部、技術人員、工人到對口廠學習培訓,在技術上、生產準備上得到了他們大力支持幫助,並認真吸取對口廠經驗教訓,制定的方針和指導思想比較明確,試製步驟安排比較科學,技術練兵、初樣試製、工藝選擇等比較切合實際、實事求是,因而進展比較順利。
1963年7月,國防部五院決定將上海飛彈設計工作納入五院設計系統,由五院派人與上海共同組成各廠設計師隊伍。並在上海設某地空飛彈副總設計師,由印均田兼任,對上海的設計試製工作實行統一領導。
由於堅持科學態度,認真組織練兵試驗,掌握技術,嚴把質量關,嚴密管理,循序漸進,結果只經過一年準備,二年建設,二年試製,便基本完成了整個基地的技術改造,組織起一支精悍的、具有嚴格工藝紀律和作風的飛彈技術隊伍,完成了從民品到軍品的轉變,形成了相應生產規模,並試製出首批合格飛彈。
1965年,中央決定國防部五院改組七機部,上海機電二局歸口七機部,並實行部市雙重領導,二局與二院合併,實行科研與生產結合統一領導,此後印均田兼任二院二部副主任。隨著北京五個彈上專業研究所遷至上海,上海基地便具有了獨立研製能力,從仿製轉入了自行研製生產。印均田積極貫徹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為設計下廠創造條件。對新研製項目,他認真聽取介紹,參加論證,了解工藝準備與落實情況,親自安排和參加大型試驗,及時協調和處理各種技術問題,使新品生產較快得到落實。
印均田作為上海機電二局總工程師、地空飛彈副總設計師、二院二部副主任,先後主持了四種地空飛彈和圖強一號靶彈的研製生產。這些型號都相繼研製成功。
實踐證明,以一個比較大的產品為核心,圍繞這個核心,組織各分系統力量,選擇工廠建設上海地空飛彈基地的決策是正確的。
“文化大革命”中,印均田長期受迫害,被迫離開了飛彈與航天技術崗位。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印均田得到徹底平反,但已遺憾地離開了上海航天局,離開了他熱愛的航天事業。他任職期間,對實現中央在上海建立飛彈科研試製基地的安排,作出了重要貢獻。
印均田幼年患病致右腿殘疾,從此拐杖為伴。印均田身殘志堅,勤奮好學。在校時學習成績優異,從教時,他教學認真,深得外籍教授好評,患病期間,印均田仍不懈進取,鑽研科學技術。為此,印均田在原精通德語基礎上又熟悉了英、日、法語,還具有俄語閱讀水平,為他獲取知識插上了飛得更高的翅膀。他研讀了燃氣輪機、航空工程、石油勘探、紡織工程等大量的中外文專業書籍和文獻,涉及範圍極廣,達到了常人難以達到的程度。
印均田撰寫了許多科技論文,先後在《工礦雜誌》上發表的有《論中國石油政策》、《漫談重石》、《用新方法制氧》、《強化國營紡織事業,以謀求自力更生》、《互斯透平的新發展》(譯文,原為英文)等。從教期間,他編寫了動力機械學、鐵道機車學教材。1952年發表了《鼓風機設計》論文。1953年撰寫了柴油機用羅氏鼓風機增壓試驗報告(存上海汽輪機廠),研究了汽輪機的多重增壓技術,磁化油用於柴油機等。1957年撰寫了《從世界動力大會看汽輪機的發展》(《機械學報》一機部專刊),還與人合作編寫了《關於動力聯合企業的建議》呈報上海市委。
“文化大革命”期間,印均田回響備戰號召,撰寫了《建設地下電站,加速國防機動動力向前發展》的建議,《建議上海成套生產×××式核潛艇》的建議,供上級主管研究。他把自己研究成果與國外考察所得,寫成建議奉獻出來,可見赤誠報國之心。
印均田熱心科協工作,曾在各種會議上發表論文。其中在上海機械工程學會三屆年會上發表的《機械工業在節能方面的任務》被評為優秀論文,1980年在上海機械工程學會節能專題年會上發表《對能源政策和能源裝置的認識和建議》被評為A級論文。撰寫的《試論微機對開發內燃機工程(柴油機)的作用》一文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與研究》雜誌轉載。此外還撰寫有《熱泵在節能方面的作用》、《計量測試工作在國民經濟中所起作用的認識和建議》,提供領導參閱。
1979年12月起,印均田受聘寶山鋼鐵總廠總指揮部顧問(顧問委員會顧問)。他認真履行職責,非常關心支持寶鋼的生產、建設與發展事業,他多次冒酷暑嚴寒深入施工現場指導工作,為寶鋼順利投產作出了貢獻。印均田對寶鋼的標準計量、備件管理、環境污染提出了許多意見與建議。參與了寶鋼二期工程建設的可行性論證,他主持進行國內生產2050毫米軋機的可行性調研,編寫了調研報告。1982年,他與顧問小組合作的《寶鋼長江(築庫)引水可行性論證報告》曾獲上海市首屆科技進步一等獎。
印均田對青年科技人員成長十分關心,他鼓勵他們勇挑祖國建設的重擔,鑽研業務,填補國家空白點,為試製國產汽輪機而努力。他鼓勵青年們多做工作,多總結自己的工作經驗並把它寫出來。他引導許多青年技術員成了今天的技術專家,至今仍有不少人懷念他。
印均田祖孫三代長期居住在50年代建造的工房裡,人口多住房面積卻不寬大,直到90年代才得以改善。印均田一生清廉正直,淡泊名利,生活簡樸,待人和氣。他熱愛科技,一生為科學技術奮鬥的精神將被人們長久銘記。

個人簡歷

1914年12月20日 生於上海市寶山縣吳淞鎮。
1931~1936年 國立同濟大學電工機械系畢業,獲工學士學位。
1936~1938年 國立同濟大學助教。
1938~1940年 中國汽車製造公司任副工程師、技術組長、工程師。
1941~1948年 在上海治病。
1949年 同濟大學講師、南京工業專科學校副教授、中華職業學校教師。
1949~1953年 上海通用機器廠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
1953~1959年 上海汽輪機廠總工程師、副廠長、第一副廠長。
1955年 參加中國共產黨,1956年 定為國家技術一級工程師。
1959~1960年 上海市電機局副總工程師。
1960~1961年 上海市科委第二辦公室主任。
1961~1978年 上海市第二機電工業局總工程師、五七幹校勞動接受審查、計量站顧問。
1978~1988年 上海市標準計量局(原上海市技術監督局)總工程師。
1978~1998年 上海寶山鋼鐵廠總指揮部顧問。
1984~1998年 上海航天局808所顧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