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現象

印刻現象

印刻現象(imprinting)是在對動物行為進行研究時發現的,是指剛獲得生命不久的小動物追逐它們最初看到的能活動的生物,並對其產生依戀之情的現象。

印刻現象和一般的反應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時期內發生,小雞"母親印刻"的發生是在出生後的10-16小時,小狗則是在出生後的3-7周。已有研究指出,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少年期以前是第二語言(主要是語音方面)學習及音樂聽覺訓練的關鍵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刻現象
  • 外文名:imprinting
  • 國家:英國
  • 作者:斯波爾丁
來源,特點,研究,

來源

印刻現象首先由英國自然主義者斯波爾丁在剛孵出的雞雛身上發現,並且還觀察到這種反應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動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類。後來,奧地利動物學家勞倫茲把動物的這種行為稱作印刻,並曾用鴨子做實驗,驗證了這一事實。勞倫茲發現在剛孵化出的小鴨面前,像鴨子那樣擺動自己的雙臂,搖搖擺擺地走路,小鴨子像愛母鴨那樣地愛他,在幼小時跟在他身後走,到了性成熟期,則向人類而不是自己的同類求愛。印刻現象和一般的反應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時期內發生,小雞“母親印刻”的發生是在出生後的10-16小時,小狗則是在出生後的3-7周。印刻發生的時期稱作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形成的印刻行為作為動物的習性保存下來,並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還原。倘若幼小動物的印刻過程遭到阻礙和中斷,母親與幼小動物就不會相互認識。

特點

①臨界期。指印刻只在出生後的極有限的期間內產生。
②不可逆性。對被印刻的對象,決不會忘卻。
③後續發現性。印刻過程在行為發現之前業已完成。
④超個體學習性。印刻是對超越了個體的種的主要特性作出的。
⑤關鍵期(Critical Period)。個體生活中對印刻有最高敏感性的某一成熟時期。對某些物種,它還是印刻得以發生的唯一時期。
Lorenz在發現印刻現象時,就已經注意到印刻是在鳥雛孵化後不久發生的。他觀察鴨雛在出殼後15小時左右是印刻發生的關鍵時刻,而且指出,只要印刻在關鍵期發生,實際上就是不可逆的了。
P.H.Gray(1958)報告過他親自飼養大的豚鼠的印刻,他發現在第二天的後半日才是印刻發生的時間;而且印刻是永久性的,印刻了的豚鼠,在成熟後,都不與它們本種族的個體交配。
Hess(1972)實驗地證明和探明了印刻關鍵期的存在。他發現幼雛剛出世不久或過久了都不會發生印刻。就鴨雛而論:在出殼後的13至16小時時程中,尾隨某個運動物體的印刻現象可以達到最伏值。

研究

在人類身上目前還沒有發現典型的印刻現象,沒有發現錯過某一時期就完全不能進行的學習。但就兒童的學習而言,某些學習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學習效果更好,更容易發揮個體的學習潛力,卻是事實。發展心理學家將動物的關鍵期概念引入兒童學習行為的研究領域,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同樣存在關鍵期。這是個體生命早期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這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已有研究指出,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少年期以前是第二語言(主要是語音方面)學習及音樂聽覺訓練的關鍵期。
人類的印刻
(1)自從K.Z.Lorenz(1935)在禽鳥生活行為中觀察到印刻(imprinting)現象以來,後繼的研究確證了它是動物界普遍具有的一種行為方式。經動物心理學實驗研究核實,這種行為方式被鑑定是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
(2)根據從動物到人類演化延續性的構想,印刻現象必然也存在於人類兒童早期行為發展中。印度“狼孩,卡瑪拉的有關記載,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事例。卡瑪拉從乳兒時即脫離人類社會生活與野獸為伍,錯過了發展人類言語的時機,喪失了言語能力。8歲時回到人類社會生活條件後,雖經精心教養,言語能力始終難以恢復。這表明兒童言語發展有一個可印刻的關鍵期。這個事實從D.B.Fyr與E.Whetnall(1954)在訓練聽覺障礙兒學會說話的研究中得到了印證。研究提到,兒童從滿1歲到3歲時有一個“準備聽聲期”,只有在此時期內音認知能力才能發展。實際上,這就是兒童言語發展的印刻關鍵期。
(3)然而,旁證人類兒童某種行為發展中表現有印刻現象,還不是直接對兒童印刻行為的科學研究。對兒童印刻作科學研究存在一些困難;不易確定合適的可供觀測的印刻的外顯行為指標;由於研究道德,不能對受試(嬰兒)的正常生活條件進行實驗控制或剝奪;人類個體幼稚期相當長,發生在這個時期中的可印刻期及其關鍵期的跟蹤會受到很多干擾。
(4)所幸,後來P.H.Gray(1958)在他的研究中發現,人類早期乳嬰兒的微笑反應跟某些雛鳥印刻行為中的追隨反應是等價的。因此乳嬰兒的微笑反應被公認為是觀測兒童早期印刻、依戀的最佳行為指標。據此,回顧R.A.SiPtz與K.M.Woolf(1946)在研究孤兒院收養兒的微笑反應中的發現:這些乳嬰兒在2個月之前僅有很少微笑,而3到5個月期中幾乎對所見到的成人都作出微笑反應,待到6個月時,微笑便只對熟悉的人表示,以後就開始懼怕生人了。Gary在討論此問題時認為,這種微笑就是乳嬰兒與成人建立社會交往的印刻行為。J.Bowlby(1951)也指出,3到6個月期間就是這一印刻現象的關鍵期。這就對乳嬰兒印刻研究開創了新的局面。
(5)對人類的印刻研究開展以來,人們已預見到它對探索兒童心理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印刻可望成為對人類發展具有重大理論意義的課題(J.Nahs,19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