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花鼓落子

博野花鼓落子

博野花鼓落子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民間藝術。民國時期,博野縣程委鎮南辛莊民間藝人王老仙在本村花會演唱的基礎上創 作了一種表演形式,名為“花鼓落子”。最初由獨人表演,表演時腰挎花鼓,左手拿鏜鑼,右手拿雙錘,邊敲邊舞邊唱,舞姿優美,詼諧得趣。伴奏樂器有笙、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木魚、電子琴等,曲調高亢,婉轉動聽,節奏感強,深受民眾歡迎,在博野、安國一帶很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野花鼓落子
  • 外文名:無
  • 地點河北
  • 屬性:傳統民間藝術
簡介級歷史,特點,價值,

簡介級歷史

最初由獨人表演,表演時腰挎花鼓,左手拿鏜鑼,右手拿雙錘,邊敲邊舞邊唱,舞姿優美,詼諧得趣。伴奏樂器有笙、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木魚、電子琴等,曲調高亢,婉轉動聽,節奏感強,深受民眾歡迎,在博野、安國一帶很有影響。
1954年河北人民廣播電台曾播放過王老仙的錄音,河北日報發表《王老仙的鑼鼓響了》,並配有照片。1961年參加保定地區匯演,演員為四人,保定地區文工團又配上四人,共八人,參加天津職工匯演。天津職工文工團又配上八人,共十六人,去中南海懷仁堂給周總理演出。2006年縣老幹部局“春蕾藝術團”將其進一步完善,賦予新的內容,參加了構建和諧保定“保定市老年人文體活動成果展示大會”,獲紀念獎,在市“常青杯”第五屆社區藝術節活動中獲“才藝群星”獎項。

特點

服裝色彩艷麗,男演員為白色粉邊服裝,腰扎黑色綢帶,頭包白絲綢方巾,(原為白色羊肚毛巾),女演員為粉色白邊服裝,腰扎黑色繡花圍裙,男女演員均用綠色綢帶系花鼓。
曲調經過多年來的整理,逐步完善,吸收了民間小調小放牛、十不閒、放風箏等,舞步由4種發展到15種,演員由獨人表演發展為4人,再發展到8至16人(男、女演員各半),給人極高的藝術享受。

價值

花鼓落子是河北省傳統民間藝術的精華,凝聚了歷代藝人和知識分子的智慧和創造才能,它以獨特的藝術形式,記載著博野的歷史變遷,充分體現了博野社會的人文精神,社會風貌,具有歷史學、社會學的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