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第斯姓

博第斯[博第斯、博迪斯,讀音作bó dì sī(ㄅㄛˊ ㄉㄧˋ ㄙ),滿語為Bodisi Hala]。博第斯氏複姓是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共有的古老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史氏、博氏、羅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烏魯特遼東為郡望,其姓氏族人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盟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銀市一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第斯姓
  • 拼音:bó dì sī
  • 注音:ㄅㄛˊ ㄉㄧˋ ㄙ
  • 別名:博迪斯
  • 滿語:Bodisi Hala]
姓氏淵源,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博第斯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族姓氏通譜》記載:蒙古族博第斯氏,亦稱博迪斯氏,世居烏魯特地區(今內蒙古東南部阿拉善盟)。後有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odisi Hala。
在清朝中期以後,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錫伯族博第斯氏多冠漢姓為史氏、博氏、羅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郡望堂號

郡望

烏魯特:即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之名最早記載於《蒙古秘史》,但關於“阿拉善”的詞義有若干種解釋,但史家多認為是“賀蘭山”的音轉。阿拉善地處內蒙古自治區的最西端,西與甘肅省的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銀市相連,東南隔賀蘭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吳忠市、銀川市、石嘴山市相望,東北與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七百三十三公里余,地域遼闊,總面積有二十六萬七千五百七十四平方公里。阿拉善地區由於是額濟納河與居延海所在,自古就是遊牧民族放牧居住的地方。清朝乾隆年間,當蒙古土爾扈特部從伏爾加河下游遷徙東歸祖國之後,乾隆大帝將其地賞賜與他們居住,因此也稱為“額濟納阿拉善”。民國時期,曾將阿拉善地區劃入寧夏省,並置阿拉善和碩特特別旗與額濟納舊土爾扈特特別旗,直屬於行政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政策,1954年阿拉善成立專區一級的政權機構--寧夏省蒙古自治區,之後由於區劃變更,先後改稱甘肅省蒙古自治區、甘肅省蒙古自治州、甘肅省巴音浩特蒙古族自治州。1956年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和巴彥浩特市,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管轄。1969~1979年,阿拉善左旗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由阿拉善左旗析置)和額濟納旗由甘肅省管轄。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額濟納旗,盟府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亦是阿拉善左旗旗府駐地)。著名的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橫貫全境,面積約七萬八千平方公里,占全盟總面積的29%左右,居世界第四位、國內第二位,其中巴丹吉林沙漠以高陡著稱,絕大部分為複合沙山,相對高度從外緣的五~二十米,向內逐漸增高到二百~四百米,最高達五百米。高大沙山互不連線,峻峭陡立,巍巍壯觀。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多為新月形流動或半流動沙丘鏈,一般高十~二百米。阿拉善盟現轄三旗,分別為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共有三十九個蘇木(鎮)、二百零三個嘎查(村)。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烏魯特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