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香腸

博山香腸

博山香腸,是中式灌腸的一種。味道鮮鹹,乾香滋潤,回味悠長。色澤鮮亮紅嫩,入咪醇厚,余香滿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山香腸
  • 主要原料:香腸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博山小吃簡介,博山特製香腸歷史,做法,

博山小吃簡介

博山傳統的風味小吃,來自民間,紮根鄉土,以其淳樸自然的本色、醇香濃重的真味、風格迥異的個性、以及層出不窮的變化,體現出博山飲食的本十性。 博山地區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很有特色。解放前大都是個體經背,以福門橋外河灘市場為中心,南起姚家胡同北至北關街頭,賣各式小吃的約有百餘家。另外,城裡各街道巷口以及柳行、五龍、神頭、山頭、八陡等鄉鎮、臨街設攤賣小吃的也有百餘家。品種有:米粥、油粉、豆腐腦肉火燒素火燒糖火燒燒餅油條、炸爐排、炸糖糕饊子油餅烤地瓜、而藕、高裝饅頭八寶飯花捲麻花綠豆丸、鍋餅、酥皮火燒、江米糕等近百種。既方便了民眾購買,又活躍了市場,並能使商販業戶獲利得以養家餬口,實乃一舉數得。解放初期,孝婦河福門外整修河道,河灘市場遷入南關王家林。1958年“大躍進’’全民動員大煉鋼鐵,賣風味小吃的人部分停止了營業。加上1960年“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接踵而來,博山的風味小吃也就衰落了,有的已斷擋失傳,有的已傷失了原來的特色……

博山特製香腸歷史

博山香腸博山香腸
早在1000多年以前,南宋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就有“灌腸”的記載,香腸的製作是由灌腸演化而來的。清朝寧夏沿黃河一帶回族聚居區,有一種民眾喜愛的食品—羊香腸。羊只宰殺後,取油腸,切成3寸長的條兒,將羊腿肉和蔥花剁成餡子,加入鹽、油和各色調味品,拌勻。羊腸的一端用白線紮緊,餡子填滿後,再把另一端也扎住。將填滿餡子的香腸放在籠中蒸半個小日寸即成。博山香腸的製作始於清初大核桃園宗氏家族。其製作方法大同小異,關鍵在於選料和配方。截止到2013年,博山製作香腸的企業和作坊不下百十家。其中以“聚樂村”牌的特製香腸為佳,曾獲2001年的淄博市首屆名小吃金獎。“特製香腸”,優選保鮮肉為原料,在傳統配方的基礎上,經過醃製、入味、調味、灌制、涼曬、包裝、滅菌等十餘道工序精製而成。這種香腸克服了博山香腸原來色洋烏黑的缺點,其特點是色澤鮮亮紅嫩,入咪醇厚,余香滿口。

做法

食材
豬肉10斤香料粉 25克 白糖160克 白酒 160克 鹽 80克 醬油適量 香油少許
香料粉:草果 白芷 丁香 肉桂 蒔蘿子 肉蔻 花椒八角砂仁陳皮等打磨成粉構成
做法:
  1. 將肉按9斤瘦肉 ,1斤肥肉的比例,切成小丁.先加入固體調味料拌勻.再加入液體調味料攪拌.最後加入香油.拌勻.醃製30分鐘.即可灌入腸衣.
  2. 家庭灌制香腸可選用手搖絞肉機,按絞肉機口徑的大小加工一個漏斗即可.將腸衣套在漏斗上,一邊加肉一邊搖動手柄.即可灌入.
  3. 灌入肉以後,根據自己需要的長短,分成節.為避免松節.分節時,按一前一後的方法搖動香腸.然後將香腸平放六小時左右後,用開水輕燙表面.即可放於通風處晾掛.一般一個星期左右就可以,蒸熟食用了.當然,晾的越乾,香味越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