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知縣武君墓表

博山知縣武君墓表

《博山知縣武君墓表》是清代文學家姚鼐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開篇先寫和珅的權勢顯赫、番役的為虎作倀,為害地方。再寫番役們所歷各縣的縣令們都膽小怕事,“莫敢何問”,以便和下文敘武億的作為形成對比。幾經鋪墊後,這才引出武億捕捉番役,嚴明執法的事跡。這篇散文筆法多變,不泥於古又不背於古,信筆寫出,驅遣自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博山知縣武君墓表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姚鼐
  • 作品出處:《惜抱軒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博山知縣武君墓表1
乾隆五十七年2,當和珅秉政3,兼步軍統領4,遣提督番役至山東5,有所詗察6。其役攜徒眾,持兵刃,於民間陵虐為暴。歷數縣,莫敢何問7。至青州博山縣,方飲博恣肆8,知縣武君,聞即捕之。至庭不跪,以牌示知縣曰9:“吾提督差也。”君潔曰:“牌令妝合地方官捕盜,汝來三日,何不見吾?且牌止差二人,而率多徒何也?”即擒而杖之。民皆為快,而大吏大駭10,即以杖提督差役參奏11,副奏投和珅12。而番役例不得出京師,和珅還其奏,使易,於是以妄杖平民,劾革武君職。博山民老弱,謁大府留君者千數13,卒不獲。然和珅遂亦不使番役再出。當時苟無武君阻之,其役再歷數府縣,為害未知所極也。武君雖一令,而功固及天下矣。
君諱億,字虛谷,偃師人14。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其任博山縣,及去官,才七月,而多善政,民以其去流涕。君自是居貧,常於他縣主書院。讀經史,考證金石文15, 多精論明義,著書數百卷。今皇帝在藩邸16,聞君名,及親政17,召君將用之,而君先卒矣。
君卒以嘉慶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年五十五。余與君未及識,第聞其行事,讀所著述。今遇君子穆淳于江寧18,為文使歸揭諸墓上19。君行足稱者猶多,而非關天下利害,茲不著20。嘉慶十八年二月21,桐城姚鼐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傅山:縣名,清代屬山東青州府,今併入山東淄博市。
2.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3.和珅:清朝權臣。曾兼任多職,其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後被嘉慶皇帝賜死。
4.步軍統領:官名。統率八旗步軍兩翼五營 ,掌管京師正陽、崇文等九門內外守衛巡警,通稱“九門提督”,以親信的滿族大臣兼任。
5.番役:管輯捕和差役。清代步軍統領衙門設番役。
6.詗(xiòng):偵察,刺探。
7.何問:即“問何”,問為什麼。
8.恣肆:放肆,指胡作非為。
9.牌:即腰牌,用作憑證的小木片或金屬片,猶如身份證。
10.大吏:省級長官,此指山東巡撫。
11.參奏:此指上疏彈劾武君。
12.副奏:奏疏的副本。
13.大府:高級官府,指總督、巡撫、藩司等衙門。
14.偃師:縣名,屬河南省。
15.金石文:古代銅器和石刻上的文字。
16.藩邸:諸侯王的符第。此指清朝仁宗做皇子時的府第。
17.親政:親自主政。清仁宗初登皇位時,政事仍由太上皇(高宗)決定。嘉慶四年(1799年)高宗死,仁宗親政,立即誅殺和珅。
18.江寧:縣、府名。今南京市。
19.揭:標記,表。
20.茲:此。
21.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

白話譯文

乾隆五十七年,正值和坤把持朝政,並身兼九門提督,派遣提督府的差役前往山東,偵訊緝捕盜賊。差役帶領隨從,手持兵器,在百姓中大幹欺凌虐待的暴行。路過了許多州縣,竟沒人敢向前質問一聲。來到青州博山縣,正在肆無忌憚地狂飲濫賭,知縣武君知道後迅即逮捕了他們。來到縣衙大堂不肯下跪,向知縣出示令牌並說道:“我是九門提督衙門的差使!”武君反問道:“牌文命令你會同地方官緝拿盜賊,你來已經三天了,為什麼不來見我?再說牌文上明言只派出兩個人,而你帶領這么多人究竟是為什麼呢?”說罷按倒在地打了他們一頓棍子。老百姓無下拍手稱快,而省里的大員卻十分驚恐,就以杖打提督差役的罪狀參奏武君,並把奏疏的副本遞呈和坤。然而依照規定差役是不允許離開京師的,因此和坤退回奏疏,要求重擬。於是就以隨意杖打幹民的罪名,參劾武君罷免丁官職。博山縣民眾扶老攜幼,有一千多人要求拜見巡撫讓武君留任博山,結果沒有成功。不過和坤從此也不敢派差役外出第二次廠。當時如果沒有武君阻止他們,和坤的差役再走幾個府縣,給地方帶來的危害還不知有多大呢。武君雖然僅是一個縣令,但因他而受益的卻足整個國家。
武君名億,字虛谷,河南偃師人。乾隆四十五年考中進士。他出任博山知縣到離職,僅僅七個月,卻有許多政績,老百姓因為他的離去而流淚。武君從此居家貧困,經常到外縣宅持書院。研讀經書、史書,考證鐘鼎碑碣文字,不乏精闢高明之論,著作數百卷。現今的皇帝做藩王的時候就聽到武君的聲名,待到親自主持朝政,要召見並起用武君,而武君不幸已經去世了。
武君於嘉慶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去世,享年五十五歲。我與武君不曾相識,只是聽說過他的事跡,讀過他的著作。如今同武君之子穆淳相遇在江寧,便寫下這篇文章讓他帶回去刻碑樹立在墓前。武君的事跡值得稱道的還有許多,因為與治國安邦沒有多大關係,這裡就不去寫了。嘉慶十八年二月,桐城姚鼐撰。

創作背景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珅遣提督番役至山東,番役倚勢凌虐民間,歷數縣,無人敢於呵責,至博山,為武億擒而杖之,百姓稱快。和珅以妄杖平民罪革武億職。這篇散文作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是姚鼐為武億所作的墓表。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本篇作於嘉慶十八年,兩年以後,姚鼐便去世了,所以這也是體現著作者晚年風格完全成熟時期特徵的作品。古文家作傳記、碑誌一類文字,歷來講究剪裁功夫,即歐陽修所說的“舉其要者一兩事以取信”(《論尹師魯墓誌》)。作者為武億作墓表,略去其生平不述,只取其有關“天下利害”的一件事突出敘述,聽遵循的便是前代古文大家所提出的這一原則。武億是位小小縣令,卻敢於冒犯權勢,嚴明執法,明知當朝大臣和砷炙手可熱,權傾天下,還毫無顧忌地打擊其爪牙的囂張氣焰,維護一方安寧,雖然最終因此而丟官革職,失去了“錦繡前程”,而“自是居貧,常乾他縣主書院”,但這種品格和氣度在當時社會中則實在是很罕見的。文章抓住這一事件進行敘述,既簡潔而又生動,將一位耿介剛直的父母官的形象寫得躍然紙上。
本篇在具體寫法上也與作者前期傳記碑誌類文章不一樣,姚鼐傳人重在傳神,敘事往往極為概括。本文也重在傳神,但卻敘事細膩而詳盡。文章開篇先寫和砷的權勢顯赫、番役的為虎作倀,為害地方。再寫番役們所歷各縣的縣令們都膽小怕事,“莫敢何問”,以便和下文敘武億的作為形成對比。幾經鋪墊後,這才引出武億捕捉番役,嚴明執法的事跡。幾句對話,一語中的,番役的驕橫,武億的嚴辭厲色,無不神態畢肖。轉入敘述事件結果,又進而補以其上級的巴結諂媚、和砷的詞窮理虧和百姓的伸張正義進行對比反襯,既簡潔而又細緻地寫出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也在這種多側面的烘托和描寫中顯得豐滿、高大。第二部分概敘武億被革職後的生活情況,是其人品的一種補充性的說明,最後言及嘉慶皇帝親政後打算起用武億,而武億不幸已去世一事,內中雖隱含嘆惋,但同時也是對武億的一個極高的歷史評價。這看似略不經意的一筆,卻極巧妙地借帝王的權威,使武億這一小小縣令得以增重於世。杜甫戲為六絕句》評庾信晚年創作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讀姚鼐晚年的作品。也有這樣一種感受。
這篇散文是作者為博山知縣武億所作的墓表,文章讚揚了武億不畏強暴,敢於與以和坤為首的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崇高精神。文章筆法多變,不泥於古又不背於古,不拘於桐城家法又不背於桐城家法,信筆寫出,驅遣自如,這或許正是人所謂“大手筆”者藝術功力之所在。

名家點評

武漢大學教授陳文新:“先敘杖番役事,再補敘字號籍貫及去職後情形,布局亦佳。”(《中國古代小說總目》)

作者簡介

姚鼐(1731~1815),清文學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主講江寧、揚州等地書院歷四十年。曾受業於劉大搬,是“桐城派”古文家的代表人物。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工詩文。為文主張義理、考據、辭章合而為一;作詩兼采唐宋,以清雅為宗。著作有《惜抱軒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