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圖

博克圖

博克圖系蒙語,意為“有鹿的地方”,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管轄,東鄰阿榮旗,南與巴林便民服務中心接壤,西與綽河源鎮毗鄰,北與烏奴耳鎮以大興安嶺主峰為界。行政區域面積1049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8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2個行政村,總戶數5245戶,人口12460人,共有黨員458名。鎮區沿濱洲鐵路兩側分布於群山環抱之中,房屋建築多座落在山坡上下,當地人稱“東西溝,上下坎”,且多隘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為戰略要塞。

博克圖鎮是內蒙古伊圖里河林業局溫河生態功能區管理處機關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博克圖
  • 外文名稱:BOKETU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市
  • 政府駐地:博克圖鎮
  • 電話區號:0470
  • 郵政區碼:022181
  • 地理位置:大興安嶺西坡
  • 面積:1049平方公里
  • 人口:12460人 
  • 方言:東北官話 國語
  • 氣候條件:大陸性寒溫帶季風性氣候
  • 火車站博克圖火車站
  • 車牌代碼:蒙E
簡介,資源,交通,鐵路,公路,經濟,文化,起源,沿革考據,地理要覽,地理概貌,地理位置,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年曆,駐軍,清朝時期,民國時期,東北解放,建國後,戰事,雅克嶺戰,38兵變,秘建工廠,戰爭,三支隊,收編國軍,剿匪,概述,剿滅匪幫,滅馬文凱,滅紀榮久,

簡介

博克圖系蒙語,意為“有鹿的地方”,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牙克石市管轄,東鄰阿榮旗,南與巴林便民服務中心接壤,西與綽河源鎮毗鄰,北與烏奴耳鎮以大興安嶺主峰為界,行政區域面積1049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8平方公里,轄2個社區、2個行政村,總戶數5245戶,人口12460人,共有黨員458名。鎮區沿濱洲鐵路兩側分布於群山環抱之中,房屋建築多座落在山坡上下,當地人稱“東西溝,上下坎”,且多隘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為戰略要塞。
博克圖鎮行政區劃博克圖鎮行政區劃
博克圖鎮居住著漢、蒙、回、朝鮮、俄羅斯、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高山、錫伯等11個民族。鎮區具有典型的山城特色,地勢南低北高,房屋建築多錯落在山坡上下,白天抬頭見山蒼莽雄渾,入夜千家燈火,與星光匯成一片,仿佛置身於高樓林立的鬧市之中,故有“晝看山景夜觀樓”的美稱。境內地勢險要且多隘口,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來為戰略要塞
在百年歷史名鎮博克圖,有一座百年機車庫,它是中東鐵路重要設施之一,也是濱洲線最大的機車庫,歷史悠久,具有超越時代的工程設計水平。2013年3月,國務院批准歸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資源

其資源富饒,景色怡人。森林中以松、楊、樺、柞、柳樹林帶為主,野菜.野果.天然中草藥漫山遍野,隨處可見。鹿、狍、狐、野豬、野兔、野雞、飛龍等十幾種野生動物經常出沒於林間山地。礦產資源豐富,其中褐鐵礦貯量大,品位高,易開採,成為最有潛力的開發項目之一。
博克圖鎮全景博克圖鎮全景

交通

鐵路

博克圖鎮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鐵路博林線與濱洲線在此交匯,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因嶺高坡陡,上下行列車經由此站必停車增加補給加掛機頭。大興安嶺鐵路隧道橫貫在川嶺工區與興安嶺車站之間列車在螺旋形鐵路上緩緩盤旋而上,山林景色盡收眼底。
博克圖

公路

公路交通比較發達,歷史上曾為“驛站”,而今成為牙克石市與外界溝通的“門戶”,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新改建的二級油麵公路。301國道由東向西穿越鎮區,博扎公路2003年開工建設,為招商引資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經濟

博克圖鎮的經濟以牧業為主,工農牧業綜合發展。鎮內通信設施完備,商業網點密布,各項服務一應俱全。原駐軍“守備五師”遺留完好的多達十幾萬平方米的營房現空閒近5萬平方米可開發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理優勢與充足的勞動力市場和完備的服務功能,使博克圖成為招商引資謀求跨越式發展的首選地區。同時在“塞外蘇杭”扎蘭屯與“中國森林之都”牙克石這條旅遊線上,博克圖地處中心地帶,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冬季滑雪、夏季觀光,令人流連忘返,是人們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博克圖

文化

博克圖鎮現有博克圖鐵路一小,二小,博克圖國小,博克圖中學等教育機構,學校辦學質量逐年提升,鎮中心有新華書店,每年都有多人考入呼倫貝爾市內重點中學。
博克圖

起源

無文字記載。最早活動於雅魯河上游的先民由下而上,為數極少,暫居且分布零散,他們依河谷漫灘的狹隘湍流之處設障憋礙,就地取材紅筐柳,編制"蓄流兒",沿河蓄魚。或戀於嶺茂地沃之盛產;或避於部族群落之糾葛;或仰于山林之美黛;或疲於生存之奔波。毋須籍考,祖輩們就此定居或舉家返遷,大約於十七世紀末,從火燎溝(現今溝口站)二道河子流域匯流的兩股河道以上--七里沁河子、(既博克圖鎮,又一說為七里河沁子)雅魯河與大、小靰鞡綣兒(現今博林線七至二十二公里)的河谷地帶,雖不具規模,卻已是以漁、獵、農、牧為生息之根本的有人居住區了。
清雍正十年八月(1732年)
兵部沿巡官道設定驛台。東起卜奎(現今齊齊哈爾),西至呼倫城(海拉爾南屯),下設十台。(台既驛站--卡倫,漢語稱更番所)。
其中五個驛站於現今牙克石境內:
博克圖博克圖
雅克薩--(現今牙克石市)
延博霍托--(現今博克圖鎮)
巴里瑪--(現今巴林鎮)
門都克伊--(現今免渡河鎮)
霍洛果--(現今哈拉溝站)
--七里沁河子為延博霍托驛站。由布特哈旗抽調的索倫、達斡爾、鄂倫春、巴爾虎兵丁駐紮,依其邊防事態,十至百人增減不等。
清嘉慶十八年取消關禁。
偶有山東、河南等"闖關東"者,在此歇腳扎戶。散居聚中,該地已有村落之雛形。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以前
該地區統歸清王朝黑龍江督軍管轄。隨著中俄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的兌現,同年七月,中東鐵路(既濱洲線西部幹線鐵路)修至境內。設站--博克圖站。隨即,機務、工務等鐵路附屬單位均依站建段,醫療、後勤等與鐵路運輸相匹配的部門也相繼成立,俄國移民大批湧入。在鐵路延伸和隧道貫通前的龐大施工進程中,樸實無華的小鎮領略了工業的力量,各種勢力聚此鋪街劃市,堅固耐久的磚石結構和木克楞建築鄰街拔地而起,與百年老鎮一同在世紀的榮辱與興衰中經歷了歷史的滄桑演變。

沿革考據

原始考據:地理要覽:歷史沿革:革命史實:
博克圖鎮博克圖鎮
"嫩江以上,直至嶺頂,河岔縱橫,不宜網獲。"
--《北方遊獵民族史》
博克圖原系蒙古語,意為"有鹿的地方"。
先秦--屬東胡地。
西漢初--匈奴擊敗東胡,建奴隸制政權,為左賢王轄地。
東漢--在大興安嶺北部深山密林中遊獵的鮮卑拓跋部南遷大澤(今呼倫湖),此
地為鮮卑部落領地。
隋--屬遼西室韋部落地。
唐--歸河北道室韋都督府管轄。
遼--大興安嶺以東地區歸上京道東北路招討司轄。
元--實行領戶分封制,嶺東為合赤溫`額勒赤封地。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
年)諸王封地納入行省,嶺東歸中書省泰寧路轄。
明--嶺東歸卓爾河衛轄。
清--嶺以東歸黑龍江部特哈地區總管衙門轄。
民國--1912年,嶺以東歸布西設治局轄。1929年,嶺東歸雅魯縣轄。
偽滿洲國--1931年,東北劃十九省,嶺東歸興安東分省轄。
1934年,嶺東歸興安東省布特哈旗轄。
1947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聯合政府成立,嶺東歸納文慕仁盟政府管轄。
1949年4月--嶺東歸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布特哈旗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1月,以牙克石街為基礎,劃出索倫旗所轄扎羅木得、
免渡河努圖克,布特哈旗所轄博克圖努圖克,成立喜桂圖旗人民政府,隸屬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
1953年4月,喜桂圖旗隸屬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
1954年4月,隸屬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1958年10月,旗人民委員會與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合併,稱喜桂圖旗大興安嶺林區人民政府。1962年8月分設,復稱喜桂圖旗人民政府。
1967年12月,成立喜桂圖旗革命委員會,隸屬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
1969年8月,喜桂圖旗隨同呼倫貝爾盟劃入黑龍江省。1979年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1980年1月,撤喜桂圖旗革命委員會,建喜桂圖旗人民政府。
198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喜桂圖旗人民政府,建牙克石市人民政府。博克圖隸屬於牙克石市博克圖鎮。

地理要覽

地理概貌

博克圖鎮既處於大興安嶺通往松嫩平原的匙鎖門閂,也是濱洲西部線的哽隙咽喉,有史以來其軍事地位極為重要。該鎮地處大興安嶺南麓,附勢於嶺頂一側群山環抱的凹隘山地間落成。其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800米。礙于山峁東西之阻隔,鐵路幹線南北之貫穿,故使居民區依其地勢劃分為上坎、下坎、東溝、西溝,呈不規則的塊狀分布。總面積為104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75333公頃;耕地2067、7公頃;自然草場40000畝。。
博克圖鎮博克圖鎮

地理位置

博克圖鎮東經121度55分--122度06分;北緯48度46分--48度51分。距牙克石市區128公里。依現行政區域界定:東由溝口站外開拓團溝小橋為起止與巴林鎮相鄰;西據興安嶺主峰為準界與烏奴爾鎮接壤;南憑大尖山嶺頂為劃區與阿榮旗毗連;北與博林線46公里主峰為定限,瀕銜綽爾鎮。

自然條件

氣候:
博克圖鎮屬於大陸性寒溫帶季風性氣候,冬、春、秋三季為西風,夏季東南風偏多,因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條件惡劣,冬季寒流肆虐,零下四十度的時日尤為漫長,有時低於零下50度。且寒暑懸殊,日溫差大,晝夜間溫差常在15--25度上下,夏季日照時間長達19個小時,冬季最短日照竟不足8小時。但該鎮處於大興安嶺南麓,氣候與嶺北其它村鎮相比之下略微偏暖,年平均氣溫-1、0C度,平均降水量474毫米,平均日照時數為2662小時,初霜始於9月上旬,晚霜始於翌年6月下旬,無霜期接近90天,除小麥、油菜、土豆、甜菜等部分北方耐寒類農作物外,其它不宜生長。
博克圖博克圖
土壤:
境內土質以暗棕壤為主,成土母質以中,多為酸性火成岩殘積物,土層淺薄,層次發育不明顯,土壤呈微酸性反應。鎮內可耕地面積少而分散,土質脊薄,只可宜於物業小群經營。
水文:
雅魯河以新南溝光頭山的清涼泉為源頭,這條著名的河流環繞南山林莽,在小鎮的東南角,與流經東西溝的另兩條河流相交匯,日夜不息地向嫩江流淌傾注。雅魯河上游水流湍急,流速1、30米/秒,下流因地勢限制趨於平緩,幹流全長388、2公里,流域面積1911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為0、98%,西北--東南流向,幹流在哈拉蘇以上為山地,巴林兩岸的相對高差達400米左右,河谷寬度2--3公里,河寬10--30米,平均流量為13、3立方米/秒。
雅魯河雅魯河

自然資源

該鎮礦藏、森林資源豐富,植被表層層次狀態極好,沙化面積為零。
林地廣袤,樹種多以松、楊、樺、柞、柳樹林帶為主,蓄積量為260萬立方米以上,灌木層較發育。已被開發利用的褐鐵礦、花崗石、珍珠岩等礦產資源蓄量豐富,正在為鄉鎮建設發揮著優勢效益,另有金、銅、鉬、矽石等含量頗具前景的礦藏亟待開發。

年曆

清雍正十年(1732年)
博克圖鎮博克圖鎮
八月,延博霍托(博克圖)設定卡倫(驛站)。
清道光六年(1826年)
設雅魯包古圖(今雅魯)驛站。
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
四月十七日,甲午戰敗後,沙皇俄國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搶先於日本,侵占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百萬領土。再為實現其"黃俄羅斯"計畫,妄圖獨占東北,稱霸遠東,精心預謀策劃修建中東鐵路。同年八月,沙皇俄國未經清政府同意,擅自派人闖入大興安嶺、大、小綏芬河匯流處的三岔口(今屬東寧)延博霍托(博克圖)、卜奎(齊齊哈爾)、寧古塔(今寧安)等地勘測鐵路線路。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6年)
六月三日清廷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李鴻章與俄國外交大臣羅勃諾夫在莫斯科分別代表中俄雙方簽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既《中俄密約》,該條約簽定後,沙俄攫取了黑龍江、吉林兩省直達海參崴的東省鐵路的修築權。公開派遣人員勘測,最終採用北線;其鐵路走向由滿洲里、經海拉爾、博克圖、富拉爾基、哈爾濱、阿城、牡丹江、直到綏芬河出境,與烏蘇里鐵路的雙城子車站相銜接。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
6月9日,中國東省鐵路(簡稱中東鐵路)公司在彼得堡成立。6月28日,沙皇俄國在哈爾濱香坊屯(香坊)成立鐵路工程局。西部線由後貝加爾向東修築。此段線路僱傭工人十七萬。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
黑龍江將軍恩澤與中東鐵路工程局總工程師茹格維志訂立《中東鐵路交涉總局章程》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中東鐵路修至博克圖境內。該區段為I級鐵路,最大坡度:上行為14、1%0;下行為:18、5%0,最小曲線半徑為216米,最短到發線有效長度為495米。
始建於光緒二十五年(1900年)五月的由義大利工程師普羅辛斯基第一次勘測設計,由鮑洽洛夫工程師二次設計並最終勘定包築的大興安嶺鐵路隧道開工。幹線穿越大興安嶺主峰,橫貫至川嶺工區和興安嶺車站之間,全長3077米,寬8米,高7米。是全國較大而又最早修築的鐵路隧道之一。
同年六月,愛國反帝的義和團運動發展到東北地區,致使沙皇俄國遭到沉重打擊,開工不足一個月的工程被迫停工。直至次年的三月二十六日再次開鑿。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博克圖
三月二十六日,中東鐵路西線興安嶺隧道工程開工。
九月七日,越過興安嶺臨時"Z"字形盤山便線建成。
十一月三日,中東鐵路西線在烏固諾爾(烏奴爾)站舉行接軌儀式,臨時通車。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雅魯、巴林等地建停車站。
是年,俄國僑民始遷境內各火車站附近居住。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六月三十日,博克圖與附近鐵路沿線流行霍亂。
--年份不詳--白俄富農別律金僱傭勞力,在西溝附近的山地間開墾土地,種植麥類作物。現今依然保存其居住老宅,"別律金大院"。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七月十三日,中東鐵路總工程師尤格維志宣布中東鐵路全線告成,次日通車營業。
七月十四日(俄歷7月1日),東省鐵路幹線和南滿支線全部竣工。開始正式通車運營。此時,配屬36台蒸汽機車、設施基本完備的博克圖機務段建成並正式投入運用。中東鐵路當時沒有自動車鉤、使用鏈子鉤,每列車設三名制動員(俗稱鉤子手)列車在下坡路實行制動時,由機關士(司機)發出擰閘制動信號,列車上的三名制動員同時擰緊手閘,聽到松閘信號時再同時松閘。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十一月二日,興安嶺隧道由東西兩端開鑿的導坑貫通。
1904年5月27日,興安嶺隧道竣工。廢除此前利用的臨時"之"字型線路(盤山便線--現今汽車公路)通行列車。
(興安嶺隧道簡介)
興安嶺隧道位於濱洲西部線561公里262米處,海拔972、6米,線路標高潮20--960米,隧道長3077、2米,寬8米,高7米,雙軌斷面,單線行車。隧道內線路3008、2米至終端69米一般為半徑1100米曲線。東西兩口為單向12%0的坡道。兩洞口高低差為36、9米。
隧道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初,七月因義和團反帝運動迫使停工。光緒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恢復施工。隧道由東西兩端同時開工。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導坑鑿穿貫通。隨後,擴孔工程進度加快,隧道頂部和兩側壁襯砌工程也相繼開工。二十九年,沙俄處於軍事需要,加速工程進度,在隧道內部整修尚未竣工的情況下,於三十年二月十日既通過一列軍用列車。五月,貨物列車正式通過隧道穿嶺;三十一年五月,旅客列車正式通過隧道穿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鐵路工人為延長隧道使用年限,多次對其進行整體大修。增加枕木、安裝防爬器、加固供頂、增設照明設施及牆背盲溝、水盲溝等設施。
1989年12月26日,由 施工的興安嶺複線隧道貫通,全長3100米。
(興安嶺展線立交隧道)
該隧道是翻越興安嶺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興安嶺隧道東側山岩陡峭,東側洞口至雅魯河谷落差大,越嶺螺旋展線,需逐漸加高路基,螺旋繞行2公里後達到隧道東入口。展線繞行中於濱洲線544公里020米處,下兩線重疊交叉,下部線路須穿越隧道,在修建興安嶺隧道和螺旋展線的同時,修築長71、10米的立體交叉式隧道。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2月10日,日俄戰爭爆發,中東鐵路全線處於軍事管制狀態。
三月六日,沙俄同黑龍江省鐵路交涉局、中東鐵路管理局訂立《黑龍江省東省鐵路公司伐木契約》,將成吉思汗至牙克石間長300餘公里、寬30餘公里鐵路兩側森林採伐權讓給俄國。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8月10日,日俄雙方停戰。
9月5日,日俄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戰敗的俄國將旅順口、大連在內的遼東半島租借權和中東鐵路南線產權轉讓給日本。
十二月,中國商人以1、6萬兩白銀作資金,在大興安嶺成立裕祥股份有限公司,在博林線溝里、綽爾河兩岸伐木。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由哈爾濱經博克圖至俄境內伊爾庫次克開通直達客車。
日俄戰爭造成的混亂局面結束,哈爾濱--滿洲裡間的客貨列車恢復正常運行。七月二日,呼倫貝爾副都統蘇那穆策鱗,與俄國攬頭(大把頭)伊凡謝夫謙克,簽定《大嶺至免渡河森林伐木章程》,肆意出賣國家森林。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六月二日,博克圖成立鐵路交涉分局,雅魯(現今扎蘭屯市)至牙克石間7站歸該分局管理。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一月十五日,俄國人在博克圖、免渡河開辦客郵業務。
四月五日,中俄重定《黑龍江鐵路伐木契約》;自此,俄國商人陸續進入大興安嶺林區經辦林場。
清宣統元年(1909年)
十一月,俄國人在博克圖車站設房捐。中國人駐站稅卡、租用民房,須交納房捐。
清宣統二年(1910年)
十月二十六日,牙克石、博克圖、免渡河發生鼠疫。死385人。
清宣統三年(1911年)
俄國兵闖入呼倫稅務局興安嶺分卡,擄毛瑟槍10支,子彈300餘發,刺刀12把。
1912年(民國元年)
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決定1912年為開國元年,月、日均改為公曆。
嶺以東地區歸西設治局轄。
1月,呼倫貝爾額魯特旗總管盛福等人,以與俄商訂立無限期建林場契約為代價,取得沙俄支持,宣布"獨立",建立"呼倫貝爾自治政府"。
1913年(民國二年)
免渡河建第三醫務段,轄伊列克得助醫所,醫生6人,病床5張;博克圖建第四醫務段,醫生17人,病床30張。
1914年(民國三年)
1月3日,俄商謝夫謙克兄弟與"呼倫貝爾自治政府"簽定《大興安嶺地方山林採伐契約書》,獲取長期在興安嶺地區採伐和經營木材權。
8月6日,俄商沃倫措夫同"呼倫貝爾自治政府"簽定林場經營契約;在契約劃定施業區內,原始森林開始被大面積砍伐。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東鐵路全線停運。
1915年(民國四年)
2月14日,中東鐵路滿洲里至博克圖段,領事事務歸海拉爾領事館管轄;博克圖至昂昂溪段,領事事務歸齊齊哈爾領事館管轄。
1916年(民國五年)
12月1日,俄領事館下令,中東鐵路沿線各地40俄里(1俄里等於1、066公里)以內地區,禁止製造、販賣酒品。
1917年(民國六年)
7月27日,博克圖機務段中國員工,參加中東鐵路哈爾濱總工廠、機務段、哈爾濱站中國工人舉行的罷工,要求增加工資。
10月11日,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等地通用面值100、40、20俄國盧布。
11月7日,列寧領導的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建立蘇維埃政權。不久,中東鐵路總代理霍爾瓦特宣布中東鐵路獨立。
12月28日,中國軍隊進駐博克圖站。
1918年(民國七年)
5月1日,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等地,停止使用俄歷,採用民國紀年。
8月13日,日本政府發表出兵滿洲宣言。
8月19日,日本軍隊駐守博克圖、興安嶺、免渡河、牙克石等站。
是年,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雅魯、巴林有部分白俄遷入定居,從事伐木、養牲畜、種麥、種蔬菜等活動。
1919年(民國八年)
3月4日,霍亂病傳至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
5月,停止使用俄國盧布,發行西伯利亞紙幣(黃條子);牙克石、博克圖等地盧布貶值。西伯利亞紙幣是該年年國中東鐵路總代理霍爾瓦特與高爾察克匪幫印發的"鄂幣",由於推行不了,便作為工資向鐵路工人強行發放。"鄂幣"貶值差大,市場上既無人認使,買賣間更無法流通,即刻引起中東鐵路工人憤慨極大。先由博克圖、滿洲里、齊齊哈爾機務段的中國工人舉行了罷工。繼而聲勢浩大,導致全線停運。
7月,博克圖設電報電話局,興安嶺設軍用電報局。
是年,博克圖先後建俄僑子弟學校2所,教師4人,學生169人。
1920年(民國九年)
嶺以東歸西部特哈總管公署轄。
3月13日,博克圖鐵路工人參加中東鐵路中俄工人聯合會舉行的全路大罷工,全線停運。東北地區工人罷工,市民罷市,中國士兵也集會,要求剝奪霍爾瓦特的權利。14日,乘工人罷工的有利形勢,鮑貴卿以中東鐵路督辦的名義照會霍爾瓦特,解除他在中東鐵路的一切特權。並派兵進駐中東鐵路沿線各站及個各險要地段,解除已不被新蘇維埃政權承認的舊俄國武裝,大罷工勝利結束。
4月16日,中國護路軍解除博克圖俄國人護路軍武裝。
11月,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興安嶺、伊列克得、巴林、雅魯、烏奴爾的俄國客郵全部封閉。
同年,蘇聯紅軍解放後貝加爾和遠東地區;大批白俄官兵逃入沿線各地區,被沃倫措夫兄弟公司收當採伐工。後多因不易吃苦,大多潛逃,投奔至軍閥張宗昌部效命。
1921年(民國十年)
1月4日,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鼠疫流行,5月27日,鼠疫被控制;據統計,中蘇死亡人數達4529人。
1922年(民國十一年)
是年,中東鐵路調整機車交路,設海拉爾、博克圖、齊齊哈爾(昂昂溪)、安達、哈爾濱、橫道河子、綏芬河7個機務段。
6月25日,中、日、蘇三國合辦的"扎免采木公司"在哈爾濱成立;三方在齊齊哈爾簽訂《扎免采木公司契約》開採大興安嶺原始森林。
8月14日,23時30分,駐守博克圖紅山兵站東北軍四旅三團士兵1300人譁變,後被剿平。
1923年(民國十二年)
博克圖鐵路工人舉行罷工,要求鐵路當局增加工資。
1924年(民國十三年)
4月15日,博克圖沿線鐵路客貨運費一律改收大洋。
5月31日,蘇聯政府代表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恢復邦交。同時簽訂《暫行管理中東鐵路協定》,把中東鐵路無償交還中國的期限從80年改為60年。
博克圖火燎溝(溝口站)至綽爾林區修築鐵路支線(既博林線)開工。
博林支線鐵路概況
該鐵路區段距博克圖東12公里的溝口車站為起點,南至塔爾氣站,全長125、1公里。線路修築分為三個階段:溝口至52公里為沙俄資本家經營的東方公司組織修建;分別於1928年、1929年、1930年鋪軌到二十二公里(忠工屯站)、四十六公里(四十二公里為石門子站)、五十二公里(山泉工區)。五十二公里至一百一十二公里(狼峰站)是日本侵略者以包工方法,將土方、橋樑、涵洞工程包給了"益昌公司""和滿鐵建設事務所"。夏季修築路基,冬季分段鋪軌;1935年到六四二公里;1937年到七十四公里;1939年到八十公里;1940年至1945年路基延伸到八十四公里、九十七公里和一百一十二公里。日本投降後中止修築。一百一十二公里至一百二十五公里的線路於解放後1947年建成。
該區段原是沙皇俄國資本家經營的"東方公司"修建的林業專用線;由於建造標準低,兼之曲線多,坡道大,所以運輸能力較小。雖經辦人1969年以後逐年抬高線路,修建路基,更換鋼軌,改造橋涵和開設新站等措施,運輸效能、運行速度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石門子車站是地勢制高點,海拔930米,坡度為42、5%0,最小曲線半徑為200米。其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運輸中付出的艱辛程度,不亞於興安嶺之嚴峻。
1926年(民國十五年)
是年,博克圖鐵路機務段建中共地下黨組織,受北滿地委領導。
4月,中東鐵路再次調整機車交路,設博克圖、哈爾濱、橫道河子、綏芬河4個機務段。
1927年(民國十六年)
是年,黑龍江省長公署取消俄商沃倫措夫同"呼倫貝爾自治政府"簽定的林場經營契約,改為省府與沃倫措夫合辦。
1928年(民國十七年)
9月,興安東省特別在博克圖建蘇聯鐵路員工子弟中、國小。
1929年(民國十八年)
嶺東歸雅魯縣轄。
7月17日,因國民黨當局背叛中國革命,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斷絕外交關係,撤回駐華一切人員,停止中蘇間鐵路交通。
1930年(民國十九年)
4月1日,南滿鐵路改革度量衡制度,實行公制。
4月,博克圖成立反帝同盟會分會,會員20餘人。
是年,博克圖鎮普鬧狼災。狼群從一俄籍巡道工家小窗鑽入,咬死兩名兒童,居民夜不出戶,全鎮組織滅狼。入冬狼勢再起,於半夜咬死沿街乞討的弱智者,捕掠大量家畜。
1931年(民國二十年)
1月4日,滿洲省委軍委書記韓源波(化名王文成),受命到東北軍駐博克圖38團,傳達中央關於停止武裝暴動決定;由於意見分歧,仍舉行武裝暴動,因泄密暴動失敗;14日,韓源波和團黨委書記盧透雲、委員高文久、連長李庚晨(中共黨員)排長李廣海(中共黨員)五位烈士在博克圖被害。
7月,受孫科--蘇聯海參崴中國列寧黨校教導主任(另一身份為蘇聯遠東紅旗軍齊齊哈爾地下軍情報站負責人)派遣,中共黨員趙德元與夫人(另有二名婦女)到博克圖開辦"博安醫院",蒐集日本帝國主義和東北軍情報;次年4月,博安情報點撤消。
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1月,博克圖區立第十二校校長王子英、商會會長李恩溥,動員商界抗日,將民眾捐獻的200個慰問袋送到哈爾濱,交給奉天馮庸大學組織的抗日義勇軍。
是年,博克圖商會組建"抗日後援會",向民眾宣傳抗日救亡道理,組織義演和募捐活動,捐款700餘元贈抗日將士。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3月9日,偽滿洲國建國大典,在新京(長春)舉行。溥儀(偽康德皇帝)就任執政職。年號大同,仍用公曆。
7月,溥儀乘專列由長春去扎蘭屯避暑。日偽趁機大肆抓捕抗日可疑分子,鐵道線沿途戒備森嚴。
8月,呼倫貝爾警備司令、東北陸軍15旅旅長蘇炳文,招瀋陽東北兵工廠流亡技術人員和青年百餘人,在博克圖駐軍三營秘密建兵工廠,製造武器。
8月末,水災,海拉爾至免渡河段路基、鋼軌等被沖毀;博克圖至雅魯路基被沖毀。
10月27日,偽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發布偽國務院第63號訓令,經偽國務院第四次會議決議,中東鐵路由偽交通部直轄。
11月30日晨,日本侵略軍鐵甲車入侵博克圖,遭蘇炳文、張殿久東北民眾救國軍和鐵路工人抗擊。為阻止日軍進犯,將裝滿石頭的七輛車由隧道內溜下,撞翻日軍裝軌道車,飛石將日軍荒木工兵上尉砸爛頭部致死。在隧道內放車的是燒火的幫工匠田大起、李安義二人所為(提鉤放的車)。
是年,日軍侵占整個大興安嶺,將其劃為三個林區,下設營林署。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2月7日,偽滿洲國公布"鐵道法",宣布鐵道"國有",3月1日成立滿洲鐵路總局(10月1日改為滿洲鐵道總局),"委託"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統一經營"。
12月22日,偽滿洲國加強對該地區人民反滿抗日鬥爭的鎮壓,在牙克石、免渡河、博克圖實行臭名昭著的保甲制(將居民編入牌、甲、保、組內,實行各戶監視、互相告發、一人違法,諸多人受牽連的"連坐法")。
是年,日偽在綽爾成立滿鮮采木公司,招工4000人伐木。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牙克石、博克圖等地,實行偽滿度量衡,改16兩1市斤為10兩1市斤。
10月,偽滿洲國劃牙克石、免渡河歸為興安北省;博克圖歸偽興安東省管轄。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是年,日偽收買中東鐵路後,將哈爾濱至滿洲裡間鐵路幹線改稱濱洲線。
2月1日,鐵路沿線各站流行偽滿洲國幣。
3月23日,蘇聯政府代表與日本、偽滿洲國簽訂出售中東鐵路協定,日本用1.7億元將中東鐵路買到手。
4月2日,中東鐵路蘇聯員工從沿線各站分批撤回國。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7月29日,濱洲鐵路全線改軌,由1542毫米改為1435毫米準軌。8月1日,列車運行。
10月,"滿鐵"實行"大陸鐵路一體化"。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4月,中共地下黨在博克圖建立秘密交通站,站長王鳳山(張九江)、助手劉熄林負責轉送黨、政、軍工作人員及情報。
4月,偽滿洲國施行《國境地帶法》,規定:凡途徑海拉爾、滿洲里到博克圖車站的旅客,必須出示國境居住證明書和國境旅行證。
9月5日,博林線綽爾日本公司工人舉行罷工,要求為裝車時從跳板下摔死的工人耿萬發做棺木厚葬。日本人被迫滿足工人要求,並賠禮道歉。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是年,博克圖設偽興安東省特別區行署。
1940年
1月,博克圖開始實行糧谷憑票證配給制。
1941年(民國三十年)
是年,鐵道局警護隊在博克圖鐵路地區建立"協和會"限制、監視中國鐵路工人活動。
3月,東北抗日聯軍三支隊在支隊長王明貴、政委王均帶領下,在博克圖鐵路北支線26號車站殲滅、俘獲日偽地方和鐵路警察部隊四十多人,擊斃日軍大尉一名。繳獲倉庫中大量武器裝備。
8月,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巡視海拉爾等地,途徑博克圖站。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
日偽憲兵隊在牙克石、博克圖地區搜捕抗聯嫌疑分子70多人,3人被殺。
是年,布特哈旗在博克圖設街公所。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
為抗擊日本因戰爭擴大而加緊的掠奪,博克圖鐵路工人破壞、盜竊鐵路設施、貼標語、燒機器,撞壞機車、將機車後半夜溜入站內、消極怠工等方式開展對日鬥爭。綽爾林區工人也開展"磨洋工"鬥爭,破壞軍需車皮12節。護警隊、警察署大批搜捕鐵路工人和地方居民。
6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侵略者加緊對博克圖人民的壓榨和掠奪,偽滿洲國當局強迫市民交納金屬,逼迫家家戶戶將門窗、桌子的銅拉手都拆掉上繳。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蘇聯政府根據《雅爾達協定》,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8月9日,午後,蘇聯紅軍飛機轟炸博克圖偽警察署、鐵路醫院、日本憲兵隊。11日,轟炸守備隊、西大營、開拓團、及日軍車隊,致使日軍死傷慘重。
8月12日,蘇聯紅軍後貝加爾方面軍第36集團軍一舉攻占了牙克石、免渡河,並與迅雷之勢,向興安嶺鐵路隧道突擊挺進。為阻止蘇軍進攻,日軍在隧道內埋沒了1537顆地雷和大量的炸藥,準備在蘇軍進洞後炸毀,但蘇軍前進的速度超乎日軍意料,摩托化部隊迅速搶奪並解除了隧道兩側日軍守衛部隊的武裝,保住了隧道安全。13日黎明,蘇軍解除了博克圖地區近千名日偽武裝。
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黨政府與蘇聯政府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協定規定:中國長春鐵路為中蘇"共同所有,並共同經營"。
8月15日,博克圖人民慶祝解放。
8月18日,蘇聯紅軍博克圖衛戍司令部成立。
8月下旬,博克圖當地頭面人物以維持地方秩序為由,成立維持會。
是月,蘇聯紅軍將濱洲線改成寬軌。
10月11日,巴林、雅魯、博克圖、牙克石先後建國民黨區、分區黨部。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1月1日,博克圖維持會撤消,建博克圖市政公署。
3月,蘇聯紅軍開始由瀋陽撤離;4月18日撤離長春。當日十九點,東北民主聯軍接管長春。
5月3日,蘇聯紅軍除旅大地區外,從中國東北撤退完畢。
5月10日,博克圖中長護路隊長尚衍文乘摩托卡去扎蘭屯迎接西滿鐵路護路軍司令郭維成,12日,郭維城到達博克圖,接收政權後,授命馮雅齋為博克圖機務段段長,併兼管博克圖地區各鐵路單位的運輸生產任務。
5月15日,護路軍六團三連開進綽爾,成立綽爾人民武裝自衛隊。
5月15日,東北民主聯軍六團進駐並接管博克圖地區,稱護路軍六團,撤市政公署,設博克圖街政府。護路軍團與博克圖地區廣大鐵路員工同甘共苦、艱苦奮鬥,僅用九天時間就完成了本鐵路運輸區段的改軌任務,將蘇軍改為1524毫米的寬軌距改為1435準軌距。5月下旬,西滿鐵路由鄭家屯--到齊齊哈爾;四平--齊齊哈爾;長白(白城子)--阿爾山;安達--滿洲里等線維持通車。
5月下旬,新的人民政權組織街民大會選舉街長,並注重在革命鬥爭中培養民眾中的積極分子,骨幹。改組原街公署、取締妓院、賭場。同時發動民眾檢舉揭發,並向反動黨團分子宣傳黨的寬大政策,勒令漢奸、惡霸、偽警察、特務、以及販大煙、拐賣人口、綁票、勒大脖子、曾經依仗日偽勢力逼死人命等壞人自首登記,遣散偽街公署極其下屬公安人員,收繳全部武器。
7月下旬,博克圖機務段選派司機李奇績、劉英、簡仲儉等,檢車員夏連玉、運轉車長肖德林,牽引裝有小米、高粱米、白面、布匹及日用品等支援沿線林區鐵路林業工人的生活列車,西滿軍區派秘書王浩文押運,列車返回博克圖途中,行至石門子(42公里),以吳鐵生、孫樹元為首的土匪破壞鐵路,造成列車顛覆。事發三日,西滿鐵道司令郭維成和老六團團長王增生親率警衛隊乘鐵甲車到綽爾站與土匪談判,迫其接受投降。
8月下旬,博克圖地方、鐵路舉行軍民聯合運動會,選出軍民聯合籃球代表隊,參加西滿軍區籃球賽,獲第三名。
10月10日,博克圖機務段工人韓連起、李秉權,在西滿鐵路局首屆英模大會上獲四等勞動英雄稱號。
是年,綽爾林區兩股由光復軍殘部組成匪隊,扒路搶劫,綁架人質,被西滿護路軍駐博克圖六團殲滅或收降。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4月15日,(繼1926年中國共產黨在博克圖機務段建立黨組織之後)博克圖機務段馮雅齋同志經六團黨委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博克圖地區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同年及次年,姬慶榮、王喜、王朋、(此前四位同志為秘密建黨)王世超、李長濱、劉英、孫恩傑等同志先後入黨。
6月18日,東北民主聯軍六團三連連長裴金峰帶兩個班戰士在博林鐵路支線剿滅馬文凱土匪,裴與多名戰士在戰鬥中犧牲。
6月25日,納文幕仁盟派德廣歧為首八人工作隊進駐博克圖,改組博克圖街政府。
7月下旬,博克圖地區開展反霸清算鬥爭。鬥爭對象為封建把頭、敵偽殘餘勢力。
11月17日,牙克石、博克圖開展"一條心"運動,街政府工作人員做自我檢查(查歷史、查立場、查階級、查作風)。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
3月14日,巴林努圖克撤消,歸博克圖管轄。"四查運動"轉向支援前線的大生產運動。
4月,護路軍六團撤離。
4月下旬,博克圖土地改革結束,工作隊撤消。
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548部隊進駐博克圖,駐守西山彈藥庫。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4月,全面開始反動黨團、反動門道會登記,舉辦展覽會,揭露"一貫道"在國民黨特務操縱下的罪惡活動。
7月,牙克石、博克圖內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團轉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9月23日,駐守興安嶺隧道的護路軍某部,在興安嶺站一居民家中搜出步槍60多支,輕重機槍各一挺,子彈6750發,還有炸藥、手榴彈、地雷、炮彈、引信武器零件等,全部收繳。
10月1日,上午,博克圖各界民眾載歌載舞,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功,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駐軍

清朝時期

清雍正十年(1732年)為加強邊防,清政府於呼倫貝爾沿線設台,從布特哈旗抽索倫、達斡爾、鄂倫春、巴爾虎兵丁十至百人不等駐守延博霍托(博克圖)。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初,中東鐵路沙俄護路隊下編8個步兵連,19個騎兵連,2000多名步兵和2500多名哥薩克騎兵,於中東鐵路沿線駐守。其中第13騎兵連駐守博克圖、興安嶺。同年流月二十八日,呼倫布雨爾中國駐軍統領全福通過譯員對中東鐵路護路隊提出警告:"已接奉,俄護路隊撤回,若不如期撤出,將對俄開戰"。三十日,駐守博克圖、興安嶺的沙俄第13哥薩克騎兵連及駐在牙克石第三區段的俄國職員、工人全部撤出牙克石,退往海拉爾。

民國時期

1918年8月13日,日本政府發表出兵"滿洲"宣言,14日,日本干涉軍由長春開進滿洲里,每日3列車,每列35節。19日,博克圖、興安嶺各站均被日軍駐守。1920年8月,撤退至哈爾濱、長春。
1922年,東北軍4旅3團駐守博克圖紅山兵站,1930年撤離。
1931年,東北軍15旅38團駐守博克圖,1932年撤離。

東北解放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9月11日,蘇軍轟炸機轟炸偽博克圖警察署、日本憲兵隊、守備部、西大營、開拓團及南撤的日本軍隊,炸死日軍多人,9月13日,蘇軍解放博克圖。18日,成立蘇聯紅軍博克圖衛戍司令部。
1946年11月1日,蘇聯紅軍撤離。
1946年5月12日,為接管濱洲鐵路西線,東北民主聯軍嫩江軍區警備一旅和西滿軍區護路第六團,在旅長王化一和司令員郭維成、政委蘇林率領下,進駐博克圖。在鐵路沿線各站負責保護鐵路,維護社會治安,鎮壓反革命,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等。1947年,警備一旅併入六團。
1948年4月,護路軍六團撤離。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駐軍
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548部隊進駐博克圖,駐守西山彈藥庫,1959年部分撤離,1961年全部撤離。
1969--198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81672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81902部隊進駐博克圖。
1952年,內蒙古保衛部隊4師第5團進駐博克圖;1959年改稱中國公安部隊內蒙古大隊,3團11連駐守博克圖,後改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11中隊。1969年撤離。

戰事

雅克嶺戰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七月中旬,沙皇尼古拉二世出動10餘萬軍隊,分別從滿洲里、海蘭泡、伯力、海參崴、旅順五地向東北三省大舉進攻。從滿洲里、阿巴該圖、老祖魯海圖等地入侵的俄軍遭到清軍奮力抗擊,因敵我力量懸殊,七月二十二日夜,海拉爾失守,清統領全福戰死。
清軍自海拉爾戰敗後,由清軍名將保全統領率7000餘軍隊在牙克石山口、免渡河一線設防阻擊沙俄侵略軍;七月二十六日,由奧爾洛夫少將率領的俄軍,命斯莫利亞尼科夫步兵大尉指揮第6、第13、第18哥薩克騎兵連,由海拉爾城向東推進。七月二十九日,在免渡河站附近遇清軍頑強抵抗,俄軍被擊退,撤往哥薩克牙克石哨所。
八月二日6時,清軍向俄軍發起攻擊,不斷組成的散兵線向俄軍騎兵射擊,4門大炮向俄軍轟擊。近中午,清軍向右翼包抄俄軍東側翼。下午1時,俄軍派部隊攻擊清軍側翼,使清軍進攻暫時停止,兩軍處於相持狀態。下午2時許,奧爾洛夫少將率步兵趕到,俄軍增加到4300餘人。經過重新布置,俄軍於下午5時開始反擊。清軍炮兵陣地被壓制,但步兵仍利用山巒起伏地形,占據獨立山峰或小嶺,竭力堅守陣地,頑強阻擊敵人。戰鬥持續到深夜,清軍在俄軍騎兵衝擊下敗退。由牙克石山口經免渡河、撤退至哈拉溝以東興安嶺山口。其後,清軍統領保全調整部隊,集結1萬餘清軍,憑藉雅克嶺(興安嶺)天險,在嶺上各險要高地上堅守拒敵。
八月八日,俄軍占領兩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地,給清軍造成極大威脅,在爭奪兩個高地戰鬥中,雙方進行殊死搏鬥。俄軍11日占領博克圖火燎溝,切斷清軍道路。同日夜,俄軍步兵分為若干縱隊從伊列克得出發,撲向清軍陣地。3個營俄軍從清軍右翼包抄,赤塔兵團各步兵連作為預備隊,尾隨右翼之後,俄護路隊第8步兵連從左翼向清軍進攻。清軍以密集火力向俄軍還擊。斯莫利亞尼科夫步兵大尉被擊斃。八月十四日,俄軍瘋狂地衝擊,以給步兵大尉復仇為口號,沖入清軍陣地,雙方展開白刃戰,清軍統領保全犧牲,火燎溝退路被俄軍切斷,興安嶺通往扎蘭屯大道被俄軍占領。因無增援部隊前來助戰,清軍軍心動搖,從興安嶺開始潰退。潰退途中近半數清軍被殲,餘部退至興安嶺群山密林之中。牙克石至扎蘭屯全線被俄軍占領。

38兵變

1930年5月,中共黨員盧透雲受組織委派,到駐博克圖東北軍38團進行秘密工作,公開身份是38團機搶連中士班長。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開展,盧透雲先後發展連長龐永勝、排長湯得金、金永和、李庚辰及士兵高久文、李廣海、號兵關雷等10餘名黨員。盧擔任第38團中共地下工作委員會書記。
9月14日,盧透雲向滿洲省軍委寫信,報告他在東北軍第38團的工作進展,並確定"百日前後可暴動"。11月,盧透雲等組織士兵委員會,全團每連10餘人參加。12月23日,盧透雲再次寫信給滿洲省軍委,報告他們"已決定在陰曆年前後暴動"。接到盧透雲密信後,滿洲省委派軍委書記韓源波到博克圖東北軍15旅38團轉達中共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關於停止武裝暴動的指示。1931年1月3日,韓源波抵達博克圖。盧透雲等人提出38團團長康景謙出差不在,時機難得,堅持主張暴動。韓源波只好同意,並和盧透雲商定第二天下午召集全團的地下黨員及進步官兵會議,以定兵變計畫。韓源波於當晚向省委發信,報告兵變將在三五日內發動。之後,盧透雲將韓源波藏於博克圖街外一個地窖里。
4日下午,秘密會議在博克圖西溝北側草棚舉行,該團全體中共黨員及進步官兵40餘人參加,商定起義有關事宜。由於意見分歧,起義時間未定。會後,排長方錦橋向代理團長的李副官告密,李即可召集全體軍官會議,作出兩項決定:"一,按營收繳士兵槍枝並嚴禁出營;二,按方錦橋密告名單,搜捕秘謀兵變的所有官兵。盧透雲、湯得勝得知此情立即逃走。因事發緊急,已來不及通知韓源波,其餘參與密謀兵變者全都被捕。5日,博克圖警察署組織巡邏隊,隨時搜查行人。各山口、國道增設崗哨,市場、商號、店鋪大都停業,路上行人無幾,博克圖陷於白色恐怖之中。韓源波得知兵變計畫泄露的訊息時,想走為時已晚,只能在菜窖中等待時機。
兵變事發後,第38團團長康景謙接到急電,6日晨返回博克圖,立即提審龐永勝,龐經不起嚴刑拷打,供認出韓源波的藏身之處,康既派人到街外菜窖中逮捕韓源波。下午,康景謙親自審訊韓源波,韓威武不屈,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面對敵人的死刑威脅,慷慨激昂地表示"為打倒軍閥,建立新中國,死而無撼"。11日,盧透雲、在小嶺子(伊列克得)被捕。12日,黑龍江省當局派軍法處長到博克圖會同第38團所在15旅旅長王永勝及呼倫貝爾警備司令部、中東路哈滿線護路軍司令部所派專員,共同處理此案。經會審,韓源波、盧透雲、李庚辰、高久文、李廣海被判處死刑,其他參與兵變密謀人員一律解往省城處理。
14日晨7時,行刑隊將韓源波等5名共產黨員押往北山刑場,韓源波等人挺胸抬頭,高呼"打倒國民黨"、"打倒軍閥"、"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

秘建工廠

1930年8月,呼倫貝爾警備司令、東北軍15旅旅長蘇炳文,召集東北兵工廠流亡的青年技術工人100餘人,由劉紹甫(留德學生,學兵器製造)、寧況烈領導,在博克圖駐軍二營秘密建兵工廠,製造武器彈藥,為抗擊日軍做準備。博克圖兵工廠在當時的抗日鬥爭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為抗日前線及時輸送彈藥。博克圖被日軍占領時,兵工廠自行解散。

戰爭

1931年9月27日,呼倫貝爾警備司令、東北軍15旅旅長蘇炳文率部易幟抗日,10月1日,在海拉爾誓師,就任東北民眾救國軍總司令,宣誓"為國家收復土地,為吾民族求生存,為同胞驅逐敵寇"。救國軍在滿洲里、海拉爾、扎蘭屯、富拉爾基各站同時行動,占領火車站,切斷通往江省、哈爾濱的電話,積極組織對日軍入侵的抵抗活動。由於日軍不斷增援,救國軍孤立無援,經過兩個月浴血奮戰,大批官兵為國捐軀。最終寡不敵眾,敗退。到11月29日,救國軍全部撤至扎蘭屯、哈拉蘇。日軍從齊齊哈爾經甘南,到扎蘭屯,切斷救國軍後路。
蘇炳文由博克圖派專列前往哈拉蘇,將從扎蘭屯撤下來的官兵接至博克圖,同時部署在博克圖的最後阻擊戰。 因鐵軌被救國軍和博克圖鐵路工人扒掉,日軍受阻。蘇炳文所部三營在博克圖火車站南北兩側迎擊日軍。經過激烈戰鬥,終因敵我力量懸殊,三營營長張國政陣亡,救國軍撤至興安嶺密林中,博克圖被日軍占領。
按照博克圖阻擊戰的部署,在撤離博克圖前,蘇炳文所部和鐵路工人,為阻擊日軍前進,裝兩節滿載石塊的貨車,用機車牽引到興安嶺隧道東口隱蔽起來,用以撞擊日軍的追擊部隊。為運送蘇炳文最後撤退的部隊和鐵路員工,博克圖機務段臨時組織機車乘務組,當列車到達西南溝車站後,日軍用兩輛裝甲軌道車追趕蘇炳文部隊的列車。經過西南溝車站環形路前,將鐵路小洞子前方鐵路橋燒毀,面對鐵路橋前方是環形線,又是兩山夾一溝的險要地勢,日軍怕有埋伏,就在小洞子前方鐵路橋附近利用地形擺開作戰陣勢,當停伏在隧道口石塊車溜放下來時,他們就在斷橋前方鐵軌上放置車輛脫軌器,企圖將車翻到深溝里去,以保裝甲車安全。可當石塊車顛下軌道翻滾時,車中石塊從車上砸下來,日軍指揮官荒木克業工兵上尉當既斃命,還有10餘名日軍被砸死。12月2日夜,日軍占領牙克石,蘇炳文所部4000餘名官兵已安全撤退,4日,從滿洲里退入蘇聯境內。
在隧道內溜放車輛的是鐵路工人燒火的幫工田大起、李安義二人所為(提鉤放的車)。

三支隊

1940年,由王明貴、王均等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三支隊抗日將士在大興安嶺林區攻下七、八處日本櫃房,旋既到烏奴爾楞場同日偽軍作戰,消滅日偽軍40餘人,解救被日偽俘虜的200多名作苦工的八路軍戰士。
1941年10月末,抗聯三支隊開進呼倫貝爾地區,在阿榮旗、莫力達瓦旗、巴彥旗、博克圖一帶頻繁活動,組織武裝力量主動進攻敵人,擾亂敵人後方,遏制日軍進攻蘇聯。他們決定攻打中東鐵路向北延伸叉線上的26號車站。車站是日本侵略軍的據點,有倉庫、馬場、給養等物資。30日夜間,乘敵人不備,三支隊突然向敵人發起攻擊,指戰員猛打猛衝,把敵人堵在屋子裡,全殲守敵,占領滿鐵林業分所26號大櫃,活捉少佐川奇,在林業工人的呼喊中,將其擊斃。繳獲大批給養,一部分發給工人,一部分部隊帶走,把放棄的物資連同整個26號燒毀。

收編國軍

收編國民黨興安省保全隊
1946年4月,國民黨興安省保全隊(光復軍)駐紮在免渡河,募兵軍訓,對牙克石、博克圖地區和呼倫貝爾自治政府造成威脅。5月12日,呼倫貝爾地區索倫旗公署自衛軍30餘名隊員為防國民黨光復軍的進犯,由南屯出發,經由海拉爾、哈克、莫爾克圖(現巴彥察崗索木)向牙克石、進發。占領免渡河大橋,另一路沿河北邊公路前往免渡河,自衛軍接近免渡河北山,兩軍交火,自衛軍馬隊迅速占領北山高地,光復軍退至車站西北機車庫附近。次日晨8時許,自衛軍部隊沿鐵路進攻到車站附近,因地形不利,光復軍火力猛,部隊不能前進,只能靠迫擊炮轟擊敵方陣地,壓住對方的火力,雙方形成對峙,僵持到中午,自衛軍的火藥被燒,停止炮火,失去進攻的機會,下午3時撤退。
駐守在博克圖的東北民主聯軍嫩江軍區警備一旅王化一旅長所部獲悉自衛軍為清剿國民黨光復軍在免渡河失利訊息後,火速前去增援。王化一旅長從博克圖打電話到免渡河車站,叫光復軍負責人接電話,張淦接電話。王旅長在電話中指出:光復軍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條,"一是打,是和強大的民主聯軍較量;二是走,讓人民政權接管;三是降,向民主聯軍投城"。又告誡光復軍全體官兵要認清形勢,棄暗投明。同時宣傳中國共產黨對投城人員的政策,要求對方在三小時以內給予答覆。張淦的答覆是可以考慮第三條。
第二天,張淦一行乘車來到博克圖,與民主聯軍進行談判,達成協定 。

剿匪

概述

1945年"八一五"光復之後,東北各地出現無政府狀態,國民黨特務和地方上的地痞乘機組織"光復軍"、"治安軍"等多股土匪武裝,到處擄掠,破壞鐵路運輸,擾亂社會治安。綽爾林區出現四股較大土匪武裝。報字號"走之交"的吳鐵生股匪、馬文凱股匪、張大砍股匪,同時還有從布特哈旗、莫力達瓦旗、阿榮旗等地流竄來的流動匪隊,給綽爾林區老百姓安全造成極大威脅。1946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護路軍六團進駐博克圖後,由團長王增生、政委楊春暉、副政委席肇富率三連駐綽爾地區開始剿匪。另抽調30名工人組成人民武裝自衛隊。

剿滅匪幫

剿滅吳鐵生、孫樹元匪幫
1946年9月,西滿軍區秘書王浩文護送兩節生計車到綽爾62公里等地,以解決軍隊和民眾生活必需品,完成任務返回博克圖,途徑石門子陡坡時,被土匪吳鐵生、孫樹元匪徒扒車攔截。當場打死蘇僑運轉車長,綁架王浩文等5名戰士。土匪截車的目的是抓人質要求有條件投降。三天后,西滿護路軍司令員郭維成、六團團長王增生和副政委席肇富到六十二公里(現今綽爾站)同土匪頭子吳鐵生、孫樹元談判,當天授降。降後,一部分改編加入護路軍,其餘發給路費,遣散回家。經改造,大部分收編人員改邪歸正,吳鐵生、孫樹元惡習不改被處決。

滅馬文凱

1947年7月,馬文凱匪徒活動猖獗,是綽爾林區破壞性最大一股土匪,善於騎術,活動在綽爾鐵路幹線70--97公里之間。駐守在62公里的護路軍五連,在綽爾鐵路第一支線清剿馬匪戰鬥中裴金峰連長犧牲,馬匪潛逃。團部速調部隊進山剿匪,自衛隊密切配合,在97公里將馬匪包圍,馬文凱被活捉,土匪大部分被殲。張大砍是馬匪中二號頭目,97公里圍剿中漏網,逃跑後又糾集殘部20餘人,自立為王,並立土匪趙春為"二當家的",又糾集一股土匪,活動猖狂。8月29日,自衛隊和駐軍騎兵一連在84公里圍殲張大砍,張被當場擊斃,趙春被擊傷後至92公里大毛子屯,被自衛隊捕獲,後在博克圖槍決。至此,張匪被肅清。

滅紀榮久

1947年,紀榮久匪徒活動於綽爾林區二道河子一帶,共有匪徒30餘人,一挺輕機槍,屬騎匪,匪首紀榮久曾被人民解放軍俘虜後釋放,但惡習不改,繼續與人民為敵。不久在28公里被人民解放軍擒獲處決,其餘匪徒收降。
到1949年,博克圖、綽爾林區一帶土匪被完全肅清。護路軍六團在人民武裝自衛隊配合下,經過兩年多艱苦戰鬥,剿匪300餘人,繳獲槍枝300餘支,獲馬400餘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