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行動

南風行動

南風行動是二戰末期德軍在匈牙利發動的一次進攻性作戰,是為冬季春醒攻勢的前奏。

基本介紹

  • 名稱:南風行動
  • 地點:匈牙利
  • 時間:1945.2.17--2.24
  • 參戰方:德軍、蘇軍
  • 結果:德軍擊潰蘇軍
  • 傷亡情況:德軍損失6471人,蘇軍官方統計損失8000,實際不止
南風行動是二戰末期德軍在匈牙利發動的一次進攻性作戰,是為冬季春醒攻勢的前奏。
1945年的2、3月份,當蘇軍已經逼近柏林門下之時,包括參謀總長古德里安和黨衛軍第六裝甲集團軍司令迪特里希在內的德軍高層都希望集中兵力加強柏林的防禦,而希特勒的關注點則不是柏林,而是匈牙利。希特勒之所以置柏林的危險於不顧,執意要在南線發動反攻,主要的原因恐怕有以下幾點:
一、想保住德國的最後一塊油田---匈牙利西部的瑙吉考尼饒油田,如果有可能再順勢奪回羅馬尼亞產油區。
二、殲滅所謂的蘇軍“二流”部隊--烏克蘭第3方面軍,通過南線的作戰吸引和牽制蘇軍南下,從而減輕柏林的壓力。
三、恢復多瑙河戰線,消除對奧地利工業區和德國南部工業區構成的威脅,保住帝國最後一點戰爭資源。平心而論,希特勒的這個反攻計畫在當時條件下具有一定可行性,況且希特勒認為他手裡還有一張最精銳也是最後的一張王牌---黨衛軍第六裝甲集團軍,他還有最後一搏的資本。
希特勒不顧眾人的強烈反對,決定一意孤行。在戰爭後期,他對國防軍將領已經失去了信任,要完成這個“偉大”的計畫,看來只有依靠他最可信賴的老戰士---黨衛軍大將澤普.迪特里希和他的SS第6裝甲集團軍了。SS第6裝甲集團軍雖然在年初的阿登反擊戰中遭到失敗,正撤往德國南方休整,但元氣並未大傷。希特勒決定讓這隻最精銳的黨衛軍裝甲部隊在匈牙利南線大反攻中唱主角。於是,SS第6裝甲集團軍率先得到了補充,戰鬥力得以較快的恢復。迪特里希本來也是跟古德里安的想法一樣,想要將部隊部署在柏林保衛首都,但在希特勒的說服下很快改變了初衷。為此古德里安大為光火,聲稱:“誰也不能說服我將部隊調離柏林”。雖然古德里安對黨衛軍沒有什麼好感,但他畢竟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創建人,對裝甲部隊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看來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德國的精銳被投入到毫無取勝希望的戰鬥中白白送命。儘管古德里安據理力爭,但希特勒畢竟是國家元首,擁有對國家所有武裝力量的指揮權。SS第6裝甲集團軍被送往匈牙利已經不可改變,德國開始了二戰歷史上罕見的兵力大轉運。為了把這隻擁有上千輛重型機械化裝備和幾十萬名兵員的龐然大物轉運到匈牙利,德國後勤部門和鐵路運輸局組織了290輛以上的車皮日夜不停地搶運。同時德國情報部門也使出渾身解數欺騙和轉移盟軍的視線。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裡,英美盟軍對於SS第六裝甲集團軍調離西線的情況都還被蒙在鼓裡。
經過連續十天緊張而秘密的搶運,德國人又一次出色地把瞞天過海之計演繹得淋漓盡致。當SS第6裝甲集團軍的一輛輛嶄新的虎式坦克駛進德軍集結地的時候,那些原先在南線作戰的德軍士兵被驚的目瞪口呆。整齊的軍服,高昂的鬥志,與剛剛從布達佩斯潰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虎式坦克壯觀的集結場面無形中也給南線德軍部隊的士氣以極大的鼓舞。當時德軍中的許多官兵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一切,一個師接一個師的裝甲部隊不斷的圍繞著自己,而且越來越多,源源不斷,仿佛看不到盡頭,原先籠罩在頭上的悲觀失望的氣氛一下就被強烈的戰鬥欲望所取代。因為每一個德軍士兵都堅信,只要他們強大的裝甲部隊一出擊,必將以雷霆萬鈞之勢壓垮前面的所有敵人,德意志必將會迎來新的希望。
希特勒的攻勢行動代號為:“冬季春醒”,而要執行這一行動,首先就是要剪除蘇軍的一座橋頭堡,以保護進攻的側翼。在1945.1的三次解圍布達佩斯的康拉德行動中,德軍所有奪回的地方除了黨衛軍第四裝甲軍(轄骷髏師和維京師)固守的塞克什白堡地區外,都被蘇軍打回去了。雖然德軍固守的塞克什白堡地位重要,但卻被蘇軍掌握的赫龍河橋頭堡陣地所抵消了,從此出發,蘇軍可直接威脅維也納(蘇軍大本營也是如此計畫的)。所以要執行春醒計畫,德軍必須徹底拔除這顆軟腹部的釘子,避免側後受到威脅,這次行動被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號為:“南風”!
駐守在赫龍河橋頭堡內的蘇軍主要是近衛第7集團軍,雖然其所轄部隊都不滿編,但依舊有近6萬的兵力,100-230輛坦克和突擊炮、200門左右的重型迫擊炮和200門以上的火炮,包括榴彈炮和火箭炮。原有駐守在赫龍河橋頭堡附近的德軍兵力不多,戰鬥力不強,對近衛第7集團軍的實力了解也是稀里糊塗,不過蘇軍對德軍即將發動的南風行動也是蒙在鼓裡,蘇軍沒有得到黨衛軍精銳已經運到匈牙利的訊息。蘇軍的計畫是為即將拿下匈牙利全部和進攻奧地利做準備,蘇軍原定進攻時間為3月15日,這倒恰好再次證明了希特勒驚人的準確性和發動春醒的必要性。因為轉運困難,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下轄的黨衛軍第1、2裝甲軍只有黨衛軍第1裝甲軍先行到達。由第8集團軍指揮,參戰部隊有第統帥堂裝甲軍一部、44帝國擲彈兵師、211國民擲彈兵師、46步兵師、統帥堂重裝營,主攻任務交給了剛來的黨衛軍第1裝甲軍。在1945.2.17進攻發起前,黨衛軍第一裝甲軍和統帥堂裝甲軍可用的各類坦克、坦克殲擊車共有282輛,其中四號86、豹式70輛、虎王44輛、四號坦克殲擊車52輛、獵豹4輛、38噸底盤的坦克殲擊車26輛。
1945.2.17.5:00,德軍準時發起進攻,統帥堂裝甲軍的炮兵猛轟蘇軍陣地,黨衛軍第1裝甲軍的炮兵也很快加入其中。2.17-2.19地麵條件不利於德軍,德軍進攻略有緩慢,2.19天氣有所改善,氣溫回升到6攝氏度,地面開始乾燥起來,便利於德軍裝甲部隊的行動。作為黨衛軍第一裝甲軍突擊主力的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的派普裝甲戰鬥群在漢森戰鬥群的步兵掩護下攻勢加強,同時希特勒青年團師的攻勢也有起色,不過青年團師的第26裝甲擲彈兵團團長克拉斯犧牲,使得進攻部隊士氣受到了影響。2.19當天,德軍成功奪取了保爾考尼和納納,南風行動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但德軍也真正弄清了橋頭堡內蘇軍的實力比他們想像的強大,蘇軍也沒打算束手待斃。同時德軍擔心蘇軍是否會增兵橋頭堡。2.19晚上21點,派普的坦克終於在漢森戰鬥群配合下,拿下了考姆道爾莫吉,戰場形勢開始對德軍有利。蘇軍不斷的炮擊和空隙直到2.22都沒有減弱,派普作為突擊先鋒,冒著炮火指揮部隊繼續北進,奪取了考姆道爾莫吉和凱蒙德之間的一個十字路口。2.23德軍第8集團軍下達清楚蘇軍橋頭堡殘餘的命令,次日德軍攻占凱蒙德和貝尼,南風行動順利結束,蘇軍橋頭堡被徹底清除。
截止到22號,德軍擊毀各類蘇軍坦克71輛(派普所部包辦其中54輛),繳獲擊毀火炮45門、反坦克炮145門,擊斃2069人,另有850人無法確認,還擊落3架飛機。德軍方面的損失是:黨衛軍第1裝甲軍損失了2989人、
44帝國擲彈兵師損失了888人、46步兵師損失了1593人、211國民擲彈兵師損失1001人。
裝甲車輛方面:SS第1裝甲師損失了4輛四號、13輛豹式、1輛4號坦克殲擊車,SS第12裝甲師損失了14輛豹式 7輛4號坦克殲擊車,一共損失了至少39輛裝甲車輛和14輛半履帶車輛。由於數據不全,統帥堂裝甲軍的損失只能估算:統帥堂重裝甲營(原503)損失了一輛虎王,208裝甲營損失了6輛IV號坦克和6輛4號坦克殲擊車,13裝甲殲擊營損失了9輛4號坦克殲擊車。以上損失均為徹底除或者必須送回德國大修。據估計,德軍總共損失了(包括可修復和不可修復)約130輛坦克和殲擊車。大約是蘇軍損失的1.5倍(也不奇怪,蘇軍在這個橋頭堡本來就沒多少坦克,大部分時候是德軍坦克在和蘇軍步兵和反坦克炮陣地苦戰)。但需要指出的是德軍損失的130輛裝甲車輛裡面的大部分只是由於壓上地雷被打斷履帶或者陷進鬆軟的泥地而暫時無法行動,戰後由於德軍控制了戰場都得到了修復。相對應的是蘇軍在橋頭堡損失的所有戰車都由於戰後德軍控制了戰場而無法回收,有些被德國工兵徹底炸毀,有些被德軍坦克殲擊部隊拿來自己用,甚至有些被德軍部隊拿來作為反坦克訓練的靶子。
雖然德軍各部尤其是黨衛軍所部遭到了較大的損失,即使在戰爭的第6個年頭,德軍裝甲部隊依舊發揮了他們的優勢。儘管蘇軍擁有空中優勢,但這些在諾曼第和阿登戰鬥過的SS裝甲師並不太害怕蘇聯人的空軍。這在黨衛軍各部從西線轉移到東線的過程中就體現出來了。黨衛軍各部在轉移的過程中,蘇軍就不斷的轟炸,黨衛軍官兵的心情反而輕鬆起來了,因為他們再也不用回憶起西線盟軍那遮天蔽日的機群了,蘇軍的炸彈威力小,精度不高,常常偏離目標較遠。這些使得他們再一次地擁有了足夠空間來實施他們擅長的戰鬥序列以及在戰術和在戰術層面比對手更加優越的裝甲戰形式。戰爭後期東線蘇德戰爭的態勢也在此戰得以反映出來,那就是蘇軍絕對的兵力優勢以及壓倒性的空中力量、炮兵和反坦克炮火力,但德軍在裝甲戰戰術和組織方面依舊占有優勢。根據蘇聯數據,蘇軍第7近衛集團軍損失了8194人,徹底報廢54輛坦克和自走炮,459門火炮(76mm以上的有374門)。此役德軍收回東線丟掉的土地400多平方公里,擊潰蘇軍7個步兵師和1個近衛機械化軍。戰爭的最後階段,德軍尤其是黨衛軍部隊在經歷阿登戰役的慘重損失後,還能爆發出如此的戰鬥力,多少讓當時的人又恢復了一些信心,雖然此役體現了黨衛軍精銳優秀的作戰技能、高昂的士氣和完善的後勤補給系統,但在這勝利的陰影下,是包括黨衛軍在內的德軍許多精銳的陣亡,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師長庫姆少將事後就說:“整個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現今只剩下一個空殼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