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大越調

南陽大越調

豫西越調,又稱“南陽大越調”、“鄧州越調”。始於南宋,時駐守鄧州的軍隊中有影戲(皮影戲),稱“均容直”(實為豫西越調前身稱謂)。明初,“均容直”發展為班社大舞台演出與木偶演出兩種形式。明嘉靖年間,鄧州豫西越調基本定型。清代盛行,素有一青二黃三越調美譽。也有一京二黃三越調之說。南陽越調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豫西越調有傳統劇目369個,代表劇目有《大保國》、《三哭殿》、《游四門》、《蘆花盪》和《長板坡》等袍帶戲54個。主要表現形式為著裝、化妝、唱念、做打,表演力求真實,並吸收了京劇起霸、趟馬、水袖、扇子等表演手法。主奏樂器為象鼻四弦,輔以月琴、三弦、軟弓二嗡(形同京胡)等。50年代後增加了琵琶、二胡、大提琴等,伴奏音樂為笛牌,唱腔早期為曲牌連綴體,現演變為板腔體,有九腔十八調。傳統的(慢板)除三腔之外,均使用以假聲演唱的“起腔”(花腔)點綴。花腔高亢明亮,富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並具極強的表現力。

基本介紹

傳承,特點,劇團,編者語,

傳承

鄧州乃越調之鄉,傳說雛形產生於南宋。在元明時期就有大大小小的“亂彈班”,明末登台成戲。清道光年間(1821~1851年),鄧州衙門越調班盛行於周邊各縣,掌班人岳志傑,演員有“假得蘇”、劉合法、牛成立、“河南娃”、羅金章等人。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鄧州羅莊鴻岑“江湖班”成立,掌班人羅金章,主要演員有筱金鉤 、冠耀、劉恆培、老玉喜等。民國六年(1917年),羅金章率戲班赴省會演出。主要演員有羅金章(紅臉)、筱金鉤(小旦)、劉玉枝(小旦)等,《豫言》報先後6次發表文章,盛讚南陽越調的演出成功,“筱金鉤堪可並駕梅郎(梅蘭芳)”,從此聲振中原,開創了南陽越調歷史的新紀元,從此南陽所屬十餘縣先後建立越調戲班多達90個。?

特點

“鄧州越調” 在唱腔方面具有獨特風格,以假聲演唱的“花腔”為點綴是其特色,而以象鼻四弦為主的音樂伴奏更別具一格。
南陽越調學戲和傳戲有自己的特點,第一是照單全收。在明清時期,越調戲向崑曲、鑼戲、卷戲、南陽梆子學習的過程中,把要學的戲從戲詞、唱腔、動作到演奏都全部學到手,照原樣演出。若再傳授他人,仍照原樣傳授。這種作法為越調的博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使得越調劇目多,表演方法多,擴展了戲路。第二是傳戲不保守。1914年鄧州人窩窩(藝名),應邀到許昌、周口、開封、商丘、新鄉、安陽等地教授南陽越調,辦了很多窩班,把南陽越調的九腔十八調作了廣泛的傳播,為南陽越調與東路越調的交流起到了橋樑作用。?
越調的劇目很多,據記載現在留存的有500個左右,它們分為正裝戲和外裝戲。較著名的正裝戲分為老18本、中18本、小18本。老18本是:《文王吃子》、《烏江口》、《牛頭山》、《兩狼山》、《水淹七軍》、《伍子胥過江》等。中18本為:《一捧雪》、《南陽關》、《劉全進瓜》、《包公三勘蝴蝶夢》、《快活林》、《四進士》等。小18本為:《秦瓊賣馬》、《長坂坡》、《蘆花盪》、《鞭打蘆花》、《莊子三探妻》、《孔明祭燈》等。外裝戲主要有《火焚繡樓》、《白奶奶醉酒》等。越調音樂原屬曲牌聯綴體,後因吸收板腔的有效成分,成了綜合體,在清末至民國初年這一階段又演變成了板腔體,其唱腔中9腔18調的唱法成為迥異於南陽乃至全國其他劇種的顯著特徵,四弦是其主要伴奏樂器。現在演出劇目主要有《三哭殿》、《三保本》、《牧羊卷》等。?

劇團

在鄧州越調團里,一台由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專門配送的越調流動舞台車剛剛到位。伴著演員咿咿呀呀的排練聲,團長王君明高興地告訴記者:“‘申遺’成功後,越調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發展有了新希望。”
民間戲 民間愛
越調名角“堪比梅郎”
“想看越調戲,趕集鄧州城。狹縫鑼鼓響,台上無二樣。”說起越調曾經的輝煌,王君明先向記者道出這樣一個“順口溜”在他看來,越調傳承著世代人的鄉音、鄉情。
王君明說,鄧州越調始於南宋,明嘉靖年間基本定型,分為木偶戲、皮影戲和大戲,以鄉戲盛行於南陽各縣,至今已400多年。“申遺”成功,也算為南陽人保住了本鄉本土的越調味兒。
“我們唱的越調又稱下路調,有本土特色,特別是唱腔和申鳳梅、毛愛蓮表演的上路調不一樣。”他說,鄧州越調主要表現在著裝、化妝、唱念、做打、表演真實,並吸收了京劇起霸、趟馬、水袖、扇子等表演手法;聲腔上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調門,起腔保留使用以假聲演唱的花腔點綴,以象鼻四弦為主的音樂伴奏,這些和上路調區別很大,與宛梆相映成趣,成為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交匯共融的典範。另外,“象鼻四弦全國獨此一家。”
清道光末年至民國三十年是越調鼎盛時期。民間曾有“一清(戲)、二黃(漢劇)、三越調,梆子班裡瞎胡鬧”的歌謠。大的村落,常有兩三個越調戲班同時存在。清末,南陽及其他各縣越調劇團達100多個,僅鄧州就有越調“江湖班”和“窩子班”70多個。
相關資料顯示,1917年、1933年、1956年鄧州越調劇團曾三進省會演出,《送燈》、《打金枝》、《玉虎墜》等劇目曾引起轟動。其中筱金鉤、劉玉枝等1917年在開封演出時,《予言報》為其發表訊息和評論,給予很高的評價:“以筱金鉤與梅蘭芳相提並論,未免駭人聽聞。然筱金鉤之做戲盡致、花容玉貌,確有酷似梅郎之處,此曾睹二人者所共知也”,並稱其名“震破耳鼓”。

編者語

今年,隨著鄧州越調、桐柏皮影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達10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各級“非遺”擦亮了南陽歷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本報文化周刊特開闢專欄《南陽“非遺”巡禮》,展示南陽市“非遺”風采,探討“非遺”保護問題,並呼籲全社會關愛、重視文化遺產,時刻守望我們這片熱土的精神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