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甸土司府

南甸土司府

南甸土司府又稱南甸宣撫司署,位於雲南梁河縣遮島鎮。清鹹豐元年建成,占地10652平方米,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為古代宮殿式建築。由一進四堂五院和南北廂房、10個旁院落、24個花園及戲樓、胭脂樓等共47幢、149間房組成。可謂“層層院進八方通,幢幢殿閣殿中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甸土司府
  • 地理位置雲南梁河縣遮島鎮
  • 氣候類型:高原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0652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早9:00晚:00
  • 景點級別:國家級
  • 著名景點佛堂戲樓小姐樓
結構,歷史,小故宮,景觀景點,牢房,公堂,二堂,三堂,四堂(正堂),小姐樓,十司領袖,龔綬,價值,

結構

南甸土司府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建築面積7780平方米,按漢室衙署形式布局,由4個主院落、10個旁院落、47棟、149間房屋組成。按土司衙門等級分為大堂、二堂、三堂、正堂。周圍另有24間耳房和多處花園佛堂戲樓小姐樓、傭人房、廚房糧庫馬房軍械庫以及監獄等。南甸土司府房屋規劃整齊,主次分明,木製結構,粗梁大柱,青龍屋頂、雕樑畫棟,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廂椿木,右廂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歷史

南甸土司頭人刀氏龔姓,原籍南經應天府上元縣。明初隨軍征討雲南,因屢建戰功,後升官定居於此,逐漸被當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為漢傣文化融合的典範。原南甸宣撫司轄地廣闊,實力雄厚,世襲為官二十八代,歷時五百餘年,在雲南邊地土司中影響很大。
南甸土司府
司署駐地曾幾易其址,鹹豐元年(1851年)定居現址,歷經三代土司的不斷擴建,最後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現在的規模。該建築區按漢式衙門布局,由4個主院落,10個旁院落,47幢、149間房屋組成,占地面積10625平方米,建築面積7780平方米。可謂“層層院進八方通,幢幢殿閣殿中殿”。房屋規劃整齊,主次分明,木製結構,粗梁大柱,青龍屋頂、雕樑畫棟,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廂椿木,右廂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小故宮

傣族文獻記載,舊時的南甸土司地盤有現今兩個德宏州大,南甸土司自古就是德宏的土司領袖,特別到了近代,第28代土司龔綬更被奉為德宏土司的“總丈人”,概因他的女兒大都嫁給了周邊土司。
南甸土司府
南甸土司府由3代人建造完成,從1851年到1935年間,用了84年,如此宏大的建築規模在全國的土司府中都屬罕見,被人們稱為傣族的“小故宮”。梁河南甸宣撫司署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觀景點

牢房

進入土司府的第一院,右邊一幢土木結構小屋吸引了我的目光,門前的指示牌上清楚標明,這裡就是土司府的牢房。南甸土司是朝廷欽點的宣慰使(也曾擔任過宣撫使),他們是當地政治經濟生活的一把手,具有生殺大權,然而眼前這間約30平方米的牢房卻並不像傳說中那么兇險。條狀木板漸次相連組成牢房的門,左邊關押重刑犯,右邊關押的是輕犯抑或女犯人,中間的過道是守監者的地盤,僅僅1米多寬,這裡有一個火塘,上面擺放著一個陶罐,以前這裡有床,守監者就這樣夾在兩側犯人中間酣然入睡。

公堂

牢房的不遠處就是公堂,土司升堂辦案都在這裡,眼前的公堂小而別致,就像影視劇中的翻版。公堂由南甸第二十六代土司刀守忠建蓋,站在遠處就能看見堂上懸掛的牌匾——“南極冠冕”、“衛我邊陲”。右邊的那面大鼓就是“喊冤鼓”,鼓聲一響,定有冤案,土司老爺遂現身斷案,如遲遲未見人來,抑或冤屈較大,可以連續擊鼓,大喊“冤枉”,直到土司正襟危坐之後,口喊“升堂,威武”為止。
南甸土司府
審案的公堂格外威嚴,上方是雕龍畫鳳的穹頂,土司審案的桌子也鋪上了龍紋綢緞,左右排列的儀仗是1444年皇帝賜封給土司的“半副鑾架”,順序依次是肅爵、迴避、龍頭朝前,關刀隨後,金爪、鉞斧朝天蹬、安民、除毒、一手掌乾坤。“半副鑾架”是官品和威儀的象徵,如遇土司外出抑或迎接上司時,家丁們也要按順序執掌出衙。土司審案時,堂官、巡長和差役、親兵也會站立兩旁,當土司上堂時,他們齊吼:“請大人升堂”,待土司入坐,又發出“帶犯人,跪”等助威聲。這些助威人士絕非“民眾演員”,他們是土司“吼班”,審案時聽候土司使喚,對犯人施刑。

二堂

穿越公堂之後我來到了二堂,正上方“十司領袖,南天一柱”的兩塊牌匾無不彰顯出南甸土司在整個土司界的權威和盤踞一方的霸氣,正中的3間是客廳,兩稍間為男女賓客住宿,中間的圓門除遇重大節日或欽差大臣到此尚可通行,舊時嚴禁婦女通行。
客廳的牆壁上掛了山水名畫,地面上置放著精雕的矮八仙桌,尤其是門前那兩個足有一人高的大瓷花瓶,瞬間讓整個廳堂變得靈動起來。這是一種介乎於晚清和民國之間的文藝范,於是我開始想像這裡的主人究竟有著怎樣的品味。

三堂

三堂由二十七代土司刀化南建蓋,這裡是土司屬官審理一般案件和接待上司的議事廳。正中掛“守鎮邊陲”匾額,前後置活動木格門,如果平時無人擊鼓喊冤時,土司辦公就到此為止,如遇重大事務,便召集相關人員在此理政,南甸土司是“十司領袖”,經常召集其他土司頭人來此會盟、議事。
一側的廂樓是專供土司和眷屬們看戲的樓子,在舊社會等級觀念森嚴,老幼男女、主僕平民都劃分得比較嚴格。戲樓的正中為土司、印太的專座,左為兒子,右為女子,側邊廂樓的檐廊是官員看區,地面才是百姓看區。空地與戲樓相隔,這是典型的滇西風格戲樓布局,四角飛翹,雖不十分精湛,卻很有特色。

四堂(正堂)

穿越議事廳,我來到了第四堂,也稱正堂,這裡是南甸宣撫司署建築群最為華麗的篇章。四堂的材料格外講究,正殿用的是栗木,左廂用椿木,右廂用楸木,寓意著“正立春秋”。這3種樹木,都是梁河縣最優質的木材,土司把它們有意取材組合,以每種樹名的名頭相連,使之成為“正立(栗)春(椿)秋(楸)”的諧音,以此祈望江山永固。
南甸土司府
四堂的很多細節可謂精工細作,以前檐柱前有六個“金爪吊葫蘆”雕件,就在那方寸之間雕有水滸108將,更奇的是在風動的時候,還會像走馬燈一樣隨風轉動。正堂中的8扇隔門更有其深厚的古韻,分別雕刻了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周子愛蓮、葉公好龍、和靖愛梅、明皇愛月、伯樂愛馬、隱公愛魚等八愛圖。
四堂是第28代土司龔綬於民國二十四年建成,中堂是家堂,兩邊是土司夫婦的寢宮和子女臥室。中堂內掛有天地牌位,牌位之下是香案桌,供有官銜牌和光緒皇帝、刀定國以及兩位末代土司的畫像,裱於鏡框之內。四周牆壁掛有名人字畫和緞面刺繡的對聯,堂內設有三疊水的桌子和八仙桌,一旁整齊排有8條太師椅。以前這個區域只允許老祖太和貼身丫環出入,並且要脫鞋、浴手焚香才能進入。
四堂兩側是土司和土司子女的房間。踏著咯咯作響、感覺隨時會塌陷的木地板進入右側的房間,光線昏暗,只能看見彩色玻璃投射進來的迷離光影,這些玻璃都是從緬甸進口的英國產品,釘子、壓條樣樣都是原件,哪怕今日沿用作為裝飾也頗具藝術氣息。臥室內的箱子已經蛻皮,小心翼翼地打開它們,就猶如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迎面而來的還有一股發霉的味道,箱子內部已經結起了蜘蛛網,不知道以前這隻箱子的主人拉著它去過哪些地方,看箱子的造型,想必當初也是珍貴的限量版。
箱子旁邊是一張精美的雕花床頭木床,兩側掛著灰色的布簾,床上鋪了草蓆和一個軟枕,旁邊繡花的被子充滿了喜氣和家的味道,整整齊齊地被疊放起來。

小姐樓

小姐樓,但人面不知何處,艷陽高照的下午,這裡靜謐一片。小姐樓是專供小姐玩耍、梳妝打扮的地方,舊時女人行動受到了限制,只能在一定區域活動,只有胭脂口紅,她們可盡情享受。末代土司的三姨太在2006年底去世後,土司府便少了一份傳承的厚重,小姐樓自然是土司府的一部分,原有門可通達,但自劃給3位孫輩居住後,門便被封了起來,去小姐樓得從土司府的外圍繞道進入。
南甸土司府

十司領袖

歷史上的德宏有十大土司,其中南甸土司在明清就被奉為德宏境內的“十司領袖”,特別到了28代土司龔綬時代更被稱為土司中的“總丈人”,原因是龔綬的女兒幾乎全部嫁給了周邊土司。江應梁對龔綬的印象這樣描述:南甸土司是龔綬,身穿長袍馬褂,一副清朝遺老的派頭,他有許多女兒都嫁給了各地土司,所以又被稱為“總丈人”。
記者查閱了德宏州文史資料選集第四輯,當中說到,龔綬的大姑娘嫁到了隴川土司多永安,二姑娘嫁給了遮放土司多英培,四姑娘嫁給了戶撒土司賴思琳,六姑娘嫁的是勐卯土司。唯有八姑娘與眾不同,時值解放初期,她反抗封建包辦的婚姻,禮節手續完畢後,就在迎娶的前兩日的夜間,收拾金銀珠寶連夜逃走。

龔綬

龔綬,(1891年-1969年),傣族,原名刀樾春,字印章,為南甸宣撫司土司。1912年辛亥革命勝利之後,刀樾春主張其先祖為隨明軍南遷的漢族,向政府陳請全族由刀姓改為龔姓,恢復漢人身份。龔綬曾因反對改土歸流而被雲南省民政廳囚禁兩年。1940年,龔綬的長子龔統政襲封宣撫司,但重大事情仍由龔綬決斷。1950年雲南解放,龔綬選擇與中國共產黨合作,而其子末代土司龔統政則負隅頑抗,隨著國軍退入緬甸。1952年,龔綬被選為首任的梁河縣長。1953年龔綬被選為德宏區副區長,後德宏區改為德宏州,龔綬仍任副州長。1954年,龔綬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69年,龔綬亡於文化大革命,1979年獲得平反。

價值

如此宏大的建築在全國土司府中也不多見,是研究雲南少數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築藝術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土司府內還保存著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如半副鑾駕儀仗,清王朝賜給的官服、大印,以及貝葉經,歷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甸土司頭人刀氏,明初隨軍征討雲南,世襲為官二十八代,歷時五百餘年,在雲南邊地土司中影響很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