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獅

南獅

南獅是起源於廣東南海的傳統民俗文化。民俗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是民間體育藝術的典型代表,更是華人篳路藍縷、昂揚向上和奮發進取精神的寫照。龍舟和南獅,在南海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必有扒龍舟、敲鑼打鼓,舞獅子助興,自古至今,長盛不衰。特別是得到港澳和海外同鄉的傳承發揚,在改革開放以來,這種富有喜慶色彩的民間活動更加興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獅
  • 地理標誌:中國
  • 批准時間:2006
  • 非遺級別:III-5
  • 英文名稱:Chinese Southern Lion
歷史,舞獅的起源,舞獅起源於中國,南獅起源於南海,南獅與北獅的區別,北獅,南獅,南獅的傳統套路與高樁南獅,傳統南獅的形態與套路,醒獅采青,南獅點睛,高樁南獅起源於南海,大頭佛,中國醒獅之鄉,

歷史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舞獅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舞獅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舞獅的生動描寫。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在世界華人的傳播下,舞獅已經走向世界,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舞獅表演與比賽。舞獅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體育藝術。

舞獅的起源

舞獅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
最早的傳說認為,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在中國逐漸興起。因此,舞獅是中國與西亞、南亞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產物。
更多的傳說認為,舞獅本來就起源中國。由於獅子體型威武,被譽為百獸之王,而中國一般不受獅患所害,因此,民間對獅子有親切感,把它當成威武與吉祥的象徵,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魔趕邪。中國社會歷來以農為本,配合節氣變更與農事生活,各種節日或迎神喜典應運而生。在這些節慶中,人們為了祈求生活平安詳寧,就以神或瑞獸來驅鬼娛神,這種形式便漸漸具有娛樂民間的意義。隨著人們對獅子的喜愛,人們已不滿足於門墩、屋檐、石欄、印章、年畫上靜止的獅子形象,他們要讓獅子活起來,於是創造了模擬獅子行為的舞蹈,再加以改進和發展,就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門獨特藝術

舞獅起源於中國

主要有以下的起源說:
漢代起源說。有關舞獅子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書·樂志》,其中提到“象人”,按照三國時魏國人孟康的解釋,“象人”就是扮演魚、蝦、獅子的藝人。由此可見,三國時已有舞獅子了。相傳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便斷絕邦交。在大月氏使者走後,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被宮人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章帝降罪,就將獅皮剝下,由兄弟倆裝扮成金毛獅子,一人逗引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章帝也信以為真。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吉祥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南北朝起源說南北朝時,民間也流行舞獅子。相傳北魏時屢受匈奴侵擾。有一次,匈奴特製木雕獅頭並用金絲麻縫成獅身,派善舞者到北魏進貢,意圖在舞獅時行刺魏帝,幸虧被忠臣識破,匈奴使者才知難而退。但是,北魏皇帝喜愛上了舞獅,命令仿製,舞獅得以流傳後世。也有說法認為,舞獅的起源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說服力的是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交州(今廣東、廣西一帶)刺史檀和之奉命征討林邑,林邑王范陽指揮士兵,操著長矛,騎在又高又大的象背上,使宋兵無可奈何。宋先鋒官想到百獸害怕獅子,想必大象也不例外,於是命士兵做了很多假獅子。每隻假獅子由兩個士兵披掛著,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隱伏於草叢中。雙方交戰,宋軍放出了許多張開血口的假獅子,張牙舞爪直奔大象,大象嚇得掉頭亂竄,林邑軍全軍敗退。從此,舞獅在軍隊里流傳開來,後來又流傳到民間。五代之後從中原流傳至嶺南一帶。
唐代起源說。傳說唐明皇有一天做夢,夢見一隻五彩繽紛、闊口大鼻的獨角獸對著自己。這隻怪獸沒有惡意,在台階前滾球,姿態威武。唐明皇醒後想重睹這一現象,於是要近臣照他夢境中的瑞獸模樣製造出來,同時讓樂部用雄壯的鑼鼓配樂編成舞蹈。自此之後,舞獅便流入民間。在唐朝,舞獅子已發展為上百人集體表演的大型歌舞,還作為燕樂舞蹈在宮廷表演,稱為“太平樂”,又叫“五方舞獅子”。當時的舞獅子還流傳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樂圖》中,就畫有古代日本奏樂舞的場面,與唐代的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
唐代以後,舞獅子在民間廣為流傳。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有的佛寺在節日開獅子會,僧人坐在獅子上做法事、講經。張岱在《陶庵夢憶》中,介紹了在浙江舉行的燈節上,大街小巷,鑼鼓聲聲,處處有人聚集觀看舞獅子的盛況。

南獅起源於南海

南粵大地,以其北隔五嶺,南接大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敢於拼搏進取,務實致用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嶺南文化
受嶺南文化的薰陶,嶺南地區的舞獅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南獅由北方的黃獅子(北獅)脫胎而來,與北獅相近,南獅頭上扎有一隻角,威猛粗獷,講究神似,鼓樂激昂,令人警醒,故南獅又被稱為醒獅
南獅
傳說,在遠古時候,廣東南海出現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生一獨角。這頭奇獸於除夕晚出現,來去如風,專門破壞農作物,包括稻米,蔬菜等等,村民鄉眾不勝其煩。因他每逢過年時就出現,於是人們稱之為“年獸”,鄉民們就商議消滅“年獸”。
有智者獻計,用竹篾及紙,紮成奇獸的形狀並染上顏色,以各種形狀的布織成獸身,再集勇士十數人,持鍋等打得響的器具,並由一人手持雙菜刀,立於一圓砧旁準備敲打。大家依計而行,他們埋伏於“年獸”必經之地。
當“年獸”出現時,眾勇士一涌而出,擊打樂器發出“鏘鏘”、“咚咚”之聲,如雷貫耳。“年獸”聽見,嚇壞了,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不復出現。為了慶祝驅趕奇獸成功並紀念紙紮獸頭的功勞,村民便於春節將它拿出來舞動。有的人們建議把它命名為舞獅:因為獅是獸中之王、勇猛的代表和吉祥的象徵。後來,鄉民除了在新年期間舞獅,也在慶典上表演舞獅,以增加熱鬧的氣氛。
相關史料也記載,廣東南海是南獅最早最正宗的發源地。明代初期,南海便有專門製作舞獅和鑼、鼓、鈸的能工巧匠。附近墟集、村落、逢年過節或遇到重大喜慶必定出動舞獅助興,成為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四鄉和相鄰郡縣多有到佛山採購獅子和鑼鼓,這使南海的舞獅技藝得到流傳和推廣。
經過多年的發展,南獅就種類而言分為四大流派,有南海大頭獅、鶴山鴨嘴獅、清遠英德雞公獅、雷州半島的鸚雄獅。各地方的不同特點:廣州、佛山的大頭獅俗稱“佛莊、笑獅”,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獅子的精華,特點是額高、眉精、眼大、口寬頻笑。鶴山的鴨嘴獅頭稍長,俗稱“鶴莊、畫形、禽形或豹仔”,特點是眼企、吊眉、嘴形有鴨嘴和青蛙嘴兩種。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和雷州的鸚雄獅等,其獅頭有大號、二號和三號之分,外貌是以色彩來表現其性格。
關於南獅最大的特點就是神似,南獅突出一個“醒”字,就必須在“躍”、“撲”、“扎”三方面下功夫,功夫老練的舞獅手舞起獅來,已經達到睡獅已醒,動靜分明,剛柔相濟,形神俱備,人獅一體。
傳承與創新 南獅文化與技藝
在廣東,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舞獅助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各個自然村落每年都會舞獅遊行,鳴放鞭炮,耍武比藝,共祝萬事順意,人樂年豐。脫胎於唐代宮廷獅子舞的廣東南獅,在廣東田野的自娛自樂中輕鬆過濾掉宮廷藝術的遲緩慵懶,注入草根的積極爽朗。
明清以來,隨著珠江三角洲人到南洋謀生,南獅也像對家人的牽掛一樣,被人們帶著漂洋過海,成為今天維繫華人世界的重要文化紐帶,也成為世界認識中華文化最生動的一個樣本。現在,“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舞獅活動”,日本橫濱中華街的華人學校里,舞獅是男生們的必練功夫。2007年,“舞獅”被馬來西亞官方列為本國50大國家文物遺產,得到政府固定撥款支持發展,成為維繫大馬華人社會的又一紐帶。
反過來,流傳到海外的舞獅也在推動中國舞獅的更新。20世紀末,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人舞獅界經過精研中國舞獅,創出動作驚險、更具觀賞性的高樁舞獅。脫胎於廣東南獅的高樁舞獅回流中國,誕生了現在的“競技南獅”。如今,各種舞獅大賽的競技場上,在2.5米-3米的高樁上演繹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已然成為奪取錦標的最有力法寶。湛江的許屋、太平鎮等舞獅團,甚至已經開發出高樁單獅“飛躍穿火圈”的絕活。提起這些,湛江市民眾藝術館館長朱衛國總是心潮澎湃,因為他知道這是舞獅發展歷程中一次了不起的跨越。
南獅文化是嶺南文化的優秀代表,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歷代相傳,鼎盛不衰,是我國眾多民族體育中的一朵亮麗的奇葩。舞獅文化內涵豐富,獅是一種雄健、威武、勇敢和力量的象徵,更是一種文化的載體。這項運動集武術、舞蹈、編織、刺繡、繪畫和音樂等多種藝術於一身,通過人體之間的搭配連線、密切合作,模仿獅的各種形態動物,來表現體意,是最能體現我國民俗民風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南獅深厚的文化底蘊決定了其不愧為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不但能烘托節日熱鬧氣氛,而且顯示出我國人民尚武愛國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是當代流行的西方體育無法比擬的。
南獅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文化意識。南獅文化也是嶺南文化的有機構成,寄託了嶺南先民勇於創新,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甚至可以從南獅演變與發展軌跡中看出嶺南文明不斷進步、衝突、融合的軌跡。在發展過程中,南獅文化廣泛地吸納了各個文化特質,形成了嶺南文化先進而鮮明的文化性格,成為嶺南文化的縮影。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南獅文化被廣大華僑帶到了東南亞歐美地區,代表華夏民族的文化核心,成為凝聚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黏合劑”,對推動民族認同、民族和解、跨文化交流與互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南獅蘊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民族情結,當前,以南獅為代表的文化建設受到衝擊的趨勢正在日益加大,搶救與維護已經刻不容緩,保護與傳承南獅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我們要站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保護該運動,要建立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專門的南獅研究與保護機構,逐步實現南獅文化保護的科學化、規範化、法制化,使我國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共存共榮,交相輝映,永葆中華文明的燦爛多姿。

南獅與北獅的區別

北獅北獅
獅有南獅和北獅之分。近年來,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運動協會與各地龍獅運動協會的推動與倡導下,尤其是中國龍獅名鎮西樵每年
南獅南獅
五一節和國慶節都舉辦“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有力地打破南、北獅區域界限,促進了南北獅藝交流,推動了中華獅藝發展。如今多個南方地區組建有北獅隊,許多北方地區同樣有南獅隊。
南獅和北獅各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南獅以廣東舞獅最有代表性,而廣東的舞獅則以廣州、佛山較有特色。
南獅外形與北獅外形在造型上有嚴格區別,北獅以寫實為基礎,它的造型、結構、色彩、裝飾和表演以模仿獅子為主。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流行在華南地區。近年也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用南獅的獅子,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南獅表演有采青過程。北獅的“引獅員”不僅是表演者也是指揮者,但沒有采青程式。南獅“獅頭”與“獅被”緊密相連,而北獅是分開的,表演時捆綁在一起。

北獅

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舞獅者(一般二人舞一頭獅子)的褲子、鞋都會披上毛,看起來就像是維、惟肖惟妙的獅子。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北獅表演注重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舞動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
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

又稱醒獅,以神似為基礎,同武術相結合,以塑造一個誇張、浪漫的獅子為藝術形象,其形象不如北獅細膩,但重在輕靈敏捷,剛柔相濟。
南獅
南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形態,一般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面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帘,嘴都可動。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傳聞以前還用鐵做,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傳統上,南獅獅頭有“劉備”、“關羽”、“張飛”之分。三種獅頭,不僅顏色、裝飾不同,而且舞法根據三者的性格而異。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
南獅的舞動造型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賓、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舞獅者通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為了增加娛樂性,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過梅花樁等。舞動中主要表現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八種神態,以采青為己任,隨著鑼鼓的節奏,歷盡艱險取得勝利。
隨著鼓樂節奏,獅子從“沉睡驚醒”、“搔頭擺尾”、“仰視低顧”、“探測方向”,到“出洞”、“見青”、“碎青”、“狂歡”、“翻滾”等,動作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很富有人情味,時而威風凜凜、怒視邪惡。時而謙恭有禮,憨厚善良,逗人喜愛。
舞南獅時還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擂動起來也更是振聾發聵,使人警醒。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南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就是把硃砂塗在獅眼上,象徵給予其生命。可以說,南獅是集觀賞性、藝術性、競技性為一體的具有強烈吉祥、喜慶色彩和氣氛渲染能力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佛裝”和“鶴裝”
傳統的南獅分為“佛裝”和“鶴裝”兩種。
佛裝獅,由叫佛山獅,外形口大高身,步法闊大,舞動起來較為威武、有霸氣,但獅頭有七八斤重,舞起來不夠靈活。
鶴裝獅,又叫鶴山獅,則獅嘴扁圓,獅頭比“佛裝獅”要輕得多。其外形較扁身,嘴橢圓形、長扁。
清朝道光年間,鶴山越塘鄉名醫馮庚長,將獅藝帶回原鄉發揚,在佛山獅頭之基礎上將獅頭稍加改良,使鶴山獅更加不怒而威,獅頭主框較橢圓形,長扁。此外,鶴山獅的舞法較為輕靈,活潑。
鶴山獅鶴山獅
佛鶴獅
南海大瀝葉四牛師傅將這兩種獅的優點結合起來。他設法對傳統的“佛裝獅”進行改進,把“鶴裝獅”鶴眼、長嘴的特點與“佛裝獅”虎眼、闊嘴的特點相融合,製作出了鶴眼、翹嘴的“佛鶴獅”,改裝後的獅頭不但保留了原來“佛裝獅”威武勇猛的特點,同時也具備了敏捷靈活的能力,這種獅子被稱為“佛鶴獅”。
2009年,“佛鶴獅”獅頭扎制被列入了南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政府的重視也讓四牛師傅看到了南獅扎制工藝傳承和發展的希望。

南獅的傳統套路與高樁南獅

按表演套路分為傳統獅與現代高樁獅,按類別分為“佛裝獅”和“鶴裝獅”。南海既是傳統南獅的策源地,更是現代高樁獅的創新地。

傳統南獅的形態與套路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舞獅的時候,獅子隨著鼓樂聲,左騰右挪,上竄下跳,前探後視,時而威武勇猛,雄壯威風,時而嬉戲歡樂,幽默恢諧。不懂傳統南獅的人認為獅子舞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懂得南獅的內行人則知道,每一個鼓點、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形態都有著規定的套路與不一樣的意義。
南獅
成功的表演讓觀眾看到的不但是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難度,更重要的是讓觀眾從中看出或悟到獅子在表演中的各種思維、各種動作的目的,把舞獅表演擬人化,賦予人的思想。
在舞獅技藝中,南獅重寫意,所以,南獅有喜、怒、哀、樂、動、靜、驚、疑這八種形態,這些形態把獅子表演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淋漓盡致。例如,喜:獅子為了采青,不惜千辛萬苦,排除萬難,當採得青時,喜形於色。怒:獅子遇到物體阻擋或外物騷擾,便會憤怒,舞獅者須領會表達。哀:獅子遇到困難,未能解決,便會顯露哀傷,如何表達,全靠舞獅者。樂:獅子在樁上自由跳躍,落腳抓水,盡顯快樂神態;動:獅子好動,喜愛跳躍,舞獅者在樁上跳躍,更能表現其動態。靜:獅子經過千辛萬苦,困難重重,身心感到疲倦,便需靜下來休息。驚:獅子遇到危險,便會產生驚怕的動作,舞獅者便須要將其驚怕動作表達給觀眾。疑:獅子多疑,對身邊每一樣新的事物,皆產生懷疑,故舞獅者必須做出疑慮神態。
南獅各種形態在表演時,要求鼓點作如下配合:
:配輕、快、歡樂的鼓點,獅子高興、快樂、眨眼、微笑、輕擺頭或輕跳轉身,配弓步、馬步、上膝或獨立步等。
:配重、急、快鼓點。獅子生氣發怒,怒目瞪眼,開口吼叫,獅頭用力抖動,配馬步、弓步站立步等。
:配急、重的鼓點,獅子遇到困難而露哀傷,獅頭左右擺動,老是踏步或轉身等。
:鼓點要輕、重、快結合。獅子喜歡快樂,搖頭擺尾,眼、嘴隨鼓點節奏而開合,配小跳、秩歌步、小步跑等步法。
:根據獅動激情配以輕、重、快、慢、急、緩鼓點,步法隨鼓點節奏而改變姿態。
:鼓停獅靜,目光平穩,配仆步、弓步、馬步。
:鼓點快、重,後突停鼓點,因突然情況使獅子產生受驚而狂奔或原地瞪眼開口或合嘴,獅身抖動,特別獅後腿的抖動要突出,迫真,配弓步、馬步等。
:配輕、慢鼓點,開眼合嘴,獅頭左右慢轉或前伸後縮,不輕舉妄動,猜疑不信,配與仆步、弓步、馬步,上膝等造型。
南獅造型套路也很多,這就要求舞獅人利用人體多種姿態和獅頭、獅尾雙人配合,將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進舞獅技巧中,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或動或靜,表現獅子的勇猛剽悍、頑皮好動等習性。
根據南獅的形態與套路,南海舞獅編出了許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套路。最為著名的有瑞氣護佑創輝煌、群獅起舞慶昇平、巧奪蓮花青、勇奪帥旗、翻山越嶺采靈芝、獅子過三山、雙獅樓台會、靈蛇獻瑞等。
南獅每一個套路都有不同的含義。例如,“瑞氣護佑創輝煌”是指醒獅得知在高山峻岭中有一株匯聚天地靈氣孕育成型的仙草,醒獅為求仙草,穿溪過澗,上高山、過峻岭,歷盡千難萬險,終得靈氣仙草。該套路的寓意為:成功創業,靠的是志氣、勇氣和自身努力。又如,“群獅起舞慶昇平”,是指群獅在抑揚頓挫、輕鬆活潑的鼓樂節奏中來回穿插,翻飛騰躍。動作乾淨利落、整齊劃一、造型威武。呈現當今太平盛世之喜相。該套路寓意為:天下太平盛世,群獅起舞,氣氛熱烈,適合企業開張、大型樓宇奠基、周年誌慶等慶賀場面。

醒獅采青

在南獅表演與比賽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采青。相傳,“采青”原來有“反清復明”之意,緣於清代統治者施行暴政,大興文字獄,濫殺無辜,激起民眾義憤,百姓反清活動風起雲湧,將南獅稱為醒獅就有暗示國人應該覺醒之意。采青有“采清”與“踩清”的諧音,含有推翻清朝的含意。之後,采青遂變成娛樂昇平的獅藝表演的一個環節,“青”普遍用生菜。
南獅
舞獅的時候,人們一般會懸掛一根生菜,取其意頭,有“生猛”、生意興隆的象徵。把生菜及利市(紅包)懸掛起來,獅子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生菜一口“吃”入嘴內,再把生菜“咬碎吐出”,然後向大家致意,或把“青”吐出來拋給主人,主人接“青”以後,表示接到福了,無比高興。
生菜的粵語諧音為“生財”,有財源滾滾、生意興隆之意。為了增加娛樂性,采青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如上肩(舞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疊羅漢、上桿(爬上竹桿)、過梅花樁(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樁)等等。
南海風俗喜舞獅,每到春節、元宵節都有獅隊進村,家家戶戶均在門前放置生菜一盤,以備獅子採食,南獅“食”生菜稱之為“采青”。有些人家為避免獅隊看不見“青”而將生菜用竹竿高掛門前,並附紅包一封,以酬謝獅隊舞獅辛苦。時至今日,在南海大瀝鎮,每年的的農曆正月十四,全鎮都保留這一風俗。
采青經過一代代舞獅人的傳承與發展,已經有了多種形式,如盤青、蛇青、蟹青、凳青、高青、地青、水青、和橋青等。其中,采高青又名“企膊”(站在肩膀上),最為高難。舞者各舞獅頭和獅尾,站在二人的肩膀上表演,一邊舞耍動作,直至將預先扎掛的“青”採下來。獅的舞動要配合音樂的節奏。舞獅有時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

南獅點睛

南獅點睛是南獅傳統習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蘊藏著吉祥喜慶之意。一般新的獅頭紮成還沒有啟用前就要舉行點晴儀式。在古代,富貴人家請獅子,都要求獅隊扎作新獅子,在舞獅之前舉行點睛儀式,由邀請獅隊的主人點睛。主人來到雄獅面前,妙筆數落,分別在獅子的雙目、額和舌頭三處點上殷紅硃砂漆,隨即禮成。
南獅
到了現代,無論是企業開張慶典或奠基,還是表演比賽集會,都會啟用一批新獅子,在活動前均要舉行點睛儀式。一般認為,南獅點睛之舉能使每個獅子都充滿希望和祝福,點睛後的獅子才有生命。
點睛儀式很隆重,點燭焚香,拜過祖師爺後,就開始點晴。點睛的原料由硃砂、金粉、紅水、白酒調成,有資格開光點睛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士。一般點六下,取“六六大順”之意。
點睛的順序是:一點中央額頭鏡,點過天庭亮,福星高照。二點左眼,點過眼睛有神,眼光獨到。三點右眼,點過事業興隆,人財兩旺。四點獅口利頭(舌頭),點過獅利有口福,衣食無憂,口福萬利,財源廣進,吉祥如意。五點耳朵,點過耳朵聽八方,生意興隆,能接八方財神。六點尾巴,點過尾巴人緣好,能承上啟下。點睛儀式結束後,點睛人士直接賞紅包給獅子。

高樁南獅起源於南海

高樁南獅起源於南海,發展創新也在南海,現已成為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在全國、全世界推廣的南獅比賽項目。
高樁南獅的發展只有二十多年時間。1988年,當時的南海縣組織獅隊外出參賽,開始上高樁。高樁南獅由此而生並很快風靡世界。受中國龍獅運動協會委託,南海龍獅運動協會制定了《高樁南獅比賽套路》、《高樁南獅比賽規則》,推動了傳統南獅向競技南獅發展。高樁南獅的誕生與普及推廣,南海功不可沒,成為南獅創新發展的試驗田與排頭兵。
如今,高樁南獅已經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廣,許多體育學院都有這個訓練課程。相比傳統獅藝,高樁南獅雖然動作難度也大,但對動作內涵要求卻沒有那么高,比較容易學。主要動作有上腿、站肩、坐頭、上樁、樁上飛躍、樁上來回穿梭、樁上環回快走、鉗腰、壁虎功、翻、鋼索、過橋、懸掛等。
高樁南獅樁陣從樁頭至樁尾全長16米,最高樁3米。隨著鑼鼓聲,南獅飛身上樁、上肩坐頭、樁上飛躍、來回穿梭、鉗腰飲水、懸掛采青。尤其是南海獅隊的獅頭獅尾能夠同時飛身躍過4米左右間距的樁柱,騰躍跨度是目前國內外南獅表演中最遠的紀錄。
高樁南獅一系列高難度動作驚心動魄、剛健勇猛、威風凜凜、扣人心弦,讓人眼花繚亂、拍手稱絕,把獅子的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各種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在西樵山舉行的“黃飛鴻杯”獅王爭霸賽中,南海龍獅運動協會更是再度創新,首度推出競爭南獅、水上飛獅、雙獅對打等新套路。被世界獅藝界稱為“中華絕技”。
高樁南獅表演套路多、難度大。如喜則歡而碎步,怒則儀態萬千,平常則閉眼穩步,樂則躍而跨步,這些都是神秘而古老的南獅套路。而飛身上樁,騰挪飛躍,掛樁鉗腰,勇過鐵索,這些都是高樁南獅的難度。高樁南獅讓人們在觀賞舞獅表演中,時而緊張,時而驚奇,時而歡樂,從而陶醉在美好的藝術享受之中。

大頭佛

傳統的舞獅子必少不了“大頭佛”。頭戴彌佗佛一樣的大頭面具,身穿嶺南水鄉自製的絲綢長衫,手搖一把破扇,搖頭晃腦地做出各種搞笑動作。
南獅
“大頭佛”傳說之一:“大頭佛”是文殊菩薩的化身。
獅子是森林之王、百獸之首,兇猛異常。傳說,玉皇大帝為了將獅子馴化後給人類所用,就專門安排文殊菩薩馴獅子。
把動物界的獅子馴化為聽從人指揮的獅子,馴獅是十分重要的。民間認為,經文殊菩薩馴化的獅子能給人帶來喜慶與吉祥。所以,舞獅子首先由文殊菩薩出場訓練坐騎獅子,文殊菩薩怕人認出來,就化妝成笑臉常開、沒有煩惱的“大頭佛”。舞獅開始,獅子先呈睡覺狀,“大頭佛”依次刷牙、漱口、擦面、拗腰、飲水,然後喚醒獅子、馴化後的獅子按“大頭佛”的指引玩滾繡球等傳統獅套路。“大頭佛”與獅子演畢,再由各徒眾表演拳術、氣功、兵器、對打等內容,這些是傳統獅的基本套路。
“大頭佛”傳說之二:“大頭佛”是個頑皮的男孩。
很久以前,佛山某街住著一個寡婦和其獨子,獨子名叫佛山,生得頭特別大,綽號“大頭佛”,“大頭佛”喜歡玩秋色,母親覺得玩秋色就是做戲,不同意他去參加。但“大頭佛”常背著母親去玩。有一年,秋色巡遊,“大頭佛”偷偷跟隨秋色隊伍去玩,母親發現後去追趕兒子;那時正當初秋,天氣尚熱,母親手裡拿著一把葵扇,一見到兒子就用葵扇照頭打去,邊打邊罵,“大頭佛”則左閃右避,在秋色隊伍里左穿右插,民眾見到這幕“寡母當街打仔”的鬧劇,還以為是秋色的新節目,不禁在旁喝彩。後來,民間藝人將“大頭佛”編成秋色遊行的一個節目,並保留至今。
在西樵,梁光泰會玩全套“大頭佛”動作。2007年,63歲的興光泰還考取國家級龍獅裁判和教練證書,成為了西樵鎮第三位國家級龍獅裁判和教練。

中國醒獅之鄉

中國醒獅之鄉”---廣東省湛江遂溪縣遂溪縣政府決定從2005年開始,每年12月8日都舉行“遂溪醒獅藝術節
“遂溪醒獅藝術節”就2005年舉行過一次;後來就沒舉行過。
遂溪文車醒獅團2008.8,8在鳥巢表演遂溪文車醒獅團2008.8,8在鳥巢表演
2004年首屆“遂溪醒獅藝術節”於11月26日開幕。當天,在該地的文化廣場和縣城主要街道,舉行了精彩的醒獅展演和“獅鄉之夜”文藝晚會,11月27日至12月8日,各地醒獅隊輪番表演,切磋技藝。此外,還舉辦了與醒獅有關的書法攝影展。
遂溪的民間醒獅活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近幾年來,當地政府遵循“積極保護、合理開發、有效利用、鼓勵競爭”的原則,堅持“現代與傳統並重,推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的思路,積極發展民間醒獅藝術,醒獅隊伍不斷壯大,民間醒獅團隊已有255個,其中高樁獅28個,地獅227個,表演者過萬人。
遂溪文車醒獅團在北京奧運鳥巢表演排練遂溪文車醒獅團在北京奧運鳥巢表演排練
舞獅是一門集武術、舞蹈、鑼鼓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遂溪的舞獅隊中,有男子、女子醒獅隊;單獅、雙獅;地獅、高樁獅;高樁單獅、高樁雙獅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醒獅藝術風格,多支舞獅隊在全國大賽上獲獎,其中的文車醒獅隊還到法國巴黎參加“中法文化年”展演,2003年12月遂溪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
遂溪醒獅屬於南獅,享有醒獅之鄉之美譽,曾代表中國出訪多個國家。湛江遂溪文車醒獅團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醒獅表演特約嘉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