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才藝系列:醒獅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才藝系列:醒獅
  • 作者:林友標 章舜嬌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6808547
  • 外文名:Lion Dance
  •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392頁
  • 開本:16
  • 品牌:暨南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華才藝系列:醒獅》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社。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獅子文化
一、中國早期的獅子
(一)迢遞納貢——陸上貢獅的路徑
(二)浮海入關——海上貢獅的路徑
(三)納卻非議——減少獅子進貢的原因
(四)關閉海路——獅子被停止由海上人關
二、獅藝術的形成
(一)殊姿異質——文學作品中的獅子
(二)圖以示後——藝術作品中的獅子
(三)閩獸馴良——人工馴化的獅子
(四)佛壇吼哮——宗教渲染下的獅子
(五)飛獸能言——神話傳說中的獅子
三、獅文化的定格
(一)氣宇軒昂——威猛型獅子
(二)溫馴虔誠——馴服型獅子
(三)如虎添翼——神異型獅子
四、獅文化的特色
(一)歷久彌新——獅文化的繼承和創新
(二)涇渭分明——獅文化的流派
第二章 中國舞獅歷史
一、舞獅藝術的進程
(一)象人假面——舞獅的發端
(二)西涼樂伎——舞獅藝術的引進
(三)太常掌樂——唐代舞獅的管理
(四)委質戲場——宋迄清舞獅藝術
(五)修令振武——民國舞獅的規範化
二、舞獅的發展
(一)建章 立制——舞獅的組織機構
(二)教訖四海——舞獅運動的推廣
第三章 南派舞獅風格
一、南派舞獅特徵
(一)神獸獨角——獨角獅型的來源
(二)祥瑞威水——瑞獅和醒獅的稱呼
(三)大頭鴨嘴——佛裝獅和鶴裝獅
(四)瑞獅吉祥——醒獅的文化徽號
二、南派舞獅內容
(一)獅舞六出——醒獅的表演
(二)神技可觀——醒獅的形神表現
(三)高攀低戲——采青的形式
(四)傳情達意——青陣的命名
三、醒獅例俗
(一)三陽開泰——開光點睛儀式
(二)須分長短——獅子等級
(三)禮約俗成——醒獅慣例
(四)鳴鑼開道——獅隊出行順序
四、醒獅禮儀
(一)迎賓典禮
(二)開張誌慶
(三)家居喬遷
(四)賀福祝壽
(五)迎親喜鬧
(六)出殯送葬
第四章 醒獅鼓樂
一、醒獅鼓樂常識
(一)鼓樂來源和作用
(二)鼓樂握法和姿勢
二、醒獅常用曲牌
(一)高架基本鼓樂
(二)中架和下架基本鼓樂
(三)七聲鼓樂
(四)拋獅鼓樂
(五)戲水鼓樂
(六)擂鼓鼓樂
第五章 醒獅藝術享受
一、醒獅藝術構成
(一)動作特性
(二)節奏特性
(三)造型特性
(四)綜合特性
二、醒獅審美視角
(一)動作的形象美
(二)內容的意境美
(三)技術的表演美
三、醒獅審美欣賞
(一)雙向互動
(二)發揮想像
四、醒獅心理體驗
(一)虛擬情境
(二)心理感知
第六章 醒獅運動技術
一、醒獅基本技術
(一)單一技術
(二)協調技術
(三)組合技術
二、醒獅難度動作介紹
(一)動作難度等級
(二)主要動作介紹
三、套路組成要求與動作例圖
(一)套路組成要求
(二)動作例圖
第七章 醒獅基礎套路
一、采地青
(一)練習要點
(二)采地青套路動作名稱
(三)采地青套路動作圖解
二、雙獅獻瑞
(一)雙獅獻瑞動作名稱
(二)雙獅獻瑞動作圖解
第八章 傳統醒獅精選套路
一、山澗采靈芝
(一)開勢
(二)上橋
(三)過澗
(四)探芝
(五)落澗
(六)下地
二、雄獅吐瑞
(一)出林
(二)上橋
(三)過橋
(四)過山
(五)玩珠
(六)吐瑞
(七)滾珠
(八)回橋
(九)落橋
(十)歸林
三、攀崖尋寶
(一)出林
(二)探崖
(三)攀崖
(四)取寶
(五)落崖
(六)歸林
四、采龍門青
(一)出山
(二)遊動
(三)登門
(四)采青
(五)落地
(六)歸山
五、橋底采青
(一)出林
(二)遊動
(三)上橋
(四)過橋
(五)采青
(六)落橋
(七)歸林
第九章 南獅運動競賽知識
一、競賽場地與器材
(一)場地
(二)器材裝備
二、南獅運動競賽的項目和標準
(一)自選套路
(二)規定套路
(三)傳統項目
(四)技能南獅
三、南獅運動競賽裁判法
(一)南獅自選套路競賽評分難點
(二)南獅規定套路競賽評分難點
(三)南獅比賽常見錯誤及扣分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