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桑威奇板塊

南桑威奇板塊

南桑威奇板塊,或南桑威奇微板塊,是一個微板塊,位於南大西洋南冰洋的交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桑威奇板塊
  • 外文名:South sandwich microplate
  • 地理位置:南大西洋南冰洋的交界處
  • 別稱:南桑威奇微板塊
基本信息,南桑威奇群島,面積,環境特點,演化歷史,探索歷史,物種分布,

基本信息

南桑威奇板塊,又稱南桑威奇微板塊,它是一個微板塊,位於南大西洋南冰洋的交界處。它呈弧形,弧頂指向東方,東界以消減帶南美洲板塊相鄰,南界亦以消減帶和南極洲板塊相鄰,西界則以離散邊界斯科舍板塊相接。
南桑威奇群島即位於這個小型的板塊之上。

南桑威奇群島

面積

位於大西洋南部的南桑威奇群島距離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約1300公里,但二者在地緣上幾乎融為一體。南桑威奇群島面積約311平方公里,和我國廈門市大小相差無幾。

環境特點

這裡海上漂浮著冰山,但它自己身上流淌著火山熔岩;來過這裡的人寥寥無幾,但它卻是動物的天堂。

演化歷史

1985年,南桑威奇和與它西北相距750公里的南喬治亞島建制為獨立的英國海外屬地。這條由11座島嶼組成的390公里弧線身世可謂不同凡響:300萬年前,火山噴發將島嶼澆鑄成型,年輕的島嶼位於地殼移動最快的板塊之上(每年可移動7厘米),讓這裡的地質構造活躍且難以捉摸,常年有熔岩流動,時而跌落冰冷的海中,蒸騰起一片不知是熱是冷的霧。2005年的一次火山爆發,還為其增添了40公頃陸地。
300萬年之間,冰風駭浪不斷將它們錘鍊打磨。島嶼位於咆哮的西風帶內,西風帶經常同來自南極的冷空氣相匯,冬季常常帶來暴風雪,給附近海區造成狂風巨浪。在這些強大的外力作用下,冰川和浮冰被雕琢得千姿百態、無奇不有。難怪有人這樣形容南桑威奇群島:“這個地方的脈搏強烈跳動。”

探索歷史

1775年,詹姆斯·庫克船長在尋找傳說中的南部大陸時發現了這片群島,面對“濃霧、暴雪、嚴寒和能讓航行陷入危難的一切”,庫克船長毫不猶豫地把南桑威奇群島拋在了身後。在庫克船長的南大洋航行中,他肩負著一項使命:尋找神奇的南部大陸並宣布其為英國所有。但海途遙遙,庫克船長只找到了一系列島嶼。1775年1月,庫克來到了南喬治亞島,他開始的時候滿懷希望,認為南喬治亞會被證明“是神奇大陸的一部分”,但後來發現並非如此;覺察“這個島不值得探索”後,他繼續加緊航行。他在記錄中寫道:“大自然給予這個地區的嚴寒、陰冷和荒涼遠非想像能及。”這裡是企鵝的“殖民地”,種族和數量都極為可觀。
1775年1月的最後一天,船的前方霧氣散去,陸地出現了!庫克寫道:“由於堅信在極點附近會有一片陸地,充當布滿廣闊南大洋的冰山的根基,因此我得出結論,我們看到的、後來被我命名為‘三明治大陸’的陸地是一群島嶼,或神奇大陸的一角。”事實證明,這只是一群島嶼,這也是南桑威奇群島得名的由來,“三明治”的英語音譯即是“桑威奇”。

物種分布

誠然,南桑威奇群島人跡罕至,連勇於探索的庫克船長都放棄了,但卻不是鳥不生蛋的地方,這裡甚至是眾多動物的樂園。數量及種類最為可觀的是企鵝:300萬隻紋頰企鵝、5.2萬多對長眉企鵝、5萬對阿德利企鵝和數以千計的白眉企鵝。
紋頰企鵝還有“登山家”的美譽,這是因為每一艘靠近南桑威奇各島嶼的船,很可能都會看到高聳陡峭的冰川上,有長長一排移動的小黑點,仿佛在山腳仰望到在雪山上攀援的登山家,其實這些小傢伙正是“紋頰企鵝”;而到了夏季,200萬隻紋頰企鵝齊聚僅25平方公里的扎沃多夫斯基島生育後代時,那恐怕是世界上集“最大、最吵、最刺鼻”於一身的“殖民地”了。
驚濤駭浪把衝浪的企鵝殘忍地摔向崖壁,也讓船隻難以靠岸。勇敢的火山學家也主要是依靠航空勘測來研究南桑威奇。但艱險對大無畏的人來說就是挑戰的機會,他們會利用每年可以讓船隻避開浮冰群的4個月寶貴時間來上島考察。有個叫熱羅姆·蓬塞的南極水手,30年來一直熱衷與南大洋搏鬥或嬉戲。上個世紀末,正是他詳細地記錄了南桑威奇群島上各種動物的數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