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穆斯林人

南斯拉夫穆斯林人(Yugoslavian Moslems) (由於前南斯拉夫的解體,已成為歷史名詞)

歐洲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民族之一。約有 200萬人(1981),占全國人口的8.9%,主要居住在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163萬),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地。屬歐羅巴人種巴爾幹類型。穆斯林人使用的是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的當地方言,如在波士尼亞講什托卡夫方言。有相當多的語彙來自東方語言(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借詞。穆斯林人是在建立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共和國後確定為一個民族的。1953年人口普查時,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89%的穆斯林登記為未確定民族屬性的南斯拉夫人。1961年普查時,有84萬多人稱自己是穆斯林民族,有27萬多人為未確定民族屬性的人。1971年普查時,穆斯林人增加到148萬人,1981年增至163萬人。穆斯林人在語言和一些重要的民族特徵上與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相同或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斯拉夫穆斯林人
  • 外文名:Yugoslavian Moslems
  • 類屬:歐洲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民族之一
  • 人數:約有 200萬人
歷史,習慣,

歷史

7世紀,斯拉夫部落在穆斯林人今居住地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定居下來。12世紀建立波士尼亞國。14世紀合併黑塞哥維那成為王國,K.S.特弗爾特科統治時期(1353~1391)成為巴爾幹半島上的強國。1463年波士尼亞地區被土耳其占領。從此,大部分波士尼亞人改宗伊斯蘭教,開始了穆斯林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1482年黑塞哥維那也被土耳其占領。共居在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的穆斯林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為民族獨立而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多次爆發農民起義,如1858年波士尼亞北部基督教農民的起義、1861~1862年黑塞哥維那的起義等。1908年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被奧匈帝國吞併後,民族解放運動進一步發展,同年出現了“年輕的波士尼亞”革命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成為南部斯拉夫人國家的組成部分。1945年11月建立了以穆斯林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為主體的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共和國。

習慣

穆斯林人的文化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文化為基礎,但具有土耳其文化的一些特點。過去,土耳其文化對穆斯林城市居民和社會上層的生活影響很深。主要表現在宗教和家庭生活方面,也反映在語言、城市建築設計、服裝等方面。穆斯林人,尤其是男人,幾乎全都採用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名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