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

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成立於2005年03月18日,前身是城北法院與永新法院合併而成,法院審判辦公樓分別坐落於西鄉塘區衡陽西路35號、人民西路17號。全院現有幹警218人(含聘用),正式在編人員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94%,其中碩士20人,占總人數的13.3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
  • 區位:南寧市西鄉塘區
  • 地址:南寧市衡陽西路35號
  • 郵政編碼:530003
  • 聯繫電話:0771-3829616
  • 成立時間:2005-03-18
  • 全院人數:218人
  • 院長姓名:黃堅
法院簡介,機構設定,法院建設,所獲榮譽,地理位置,

法院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成立於2005年03月18日,由原永新區人民法院和原城北區人民法院合併而成,現轄南寧市西鄉塘區、高新區、相思湖新區等三個行政區劃。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由兩個辦公區組成,第一辦公區位於衡陽西路35號,第二辦公區位於人民西路17號,兩個辦公區共占地3.84畝。全院有人員218人,其中在編幹警150人,聘用幹警68人。在編人員中,具備本科以上學歷141人,占全院在編幹警人數的94%,具備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20人,占全院在編幹警人數的13.33%。

機構設定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現設有辦公室、政工科(監察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工作局(執行庭)、司法警察大隊、審判管理辦公室、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共12個內設機構,金陵、雙定2個派出人民法庭。目前,全院現有幹警218人,其中在編幹警150人,聘用幹警68人。

法院建設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全體幹警團結拼搏,開拓創新,整體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成為全國量刑規範化試點單位,在幹警們的積極探索實踐下,以“五升三降”良好態勢圓滿完成試點工作,並引來全國各地法院前來學習交流,《廣西日報》還曾頭版頭條介紹了該院的量刑規範化經驗成果。2011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率先掛牌成立了廣西第一家小額速裁庭,用提前介入、訴前調解、上門開庭等便民方式,最大限度地簡化司法程式,有效提高了司法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人民法院報》、《廣西日報》等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首“吃螃蟹”,在轄區各個鄉鎮的村落、屯組的辦公點設立了“便民司法民眾聯絡點”,實行司法格線一體化,實現了法律文書的輔助送達、訴訟案件的信息反饋、社情民意的及時掌握、指導鄉鎮村乾隊乾進行司法調解等“四大功能”,努力在提高送達工作效率的同時將矛盾及時化解在基層,有力地維護了轄區社會穩定,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好評;2012年,經過一年的試行,適用“輕案快辦機制”審結輕微刑事案件,取得了“百分之百服判息訴,無一抗訴,無一抗訴”的效果,並得到了中央政法委量刑規範化督查組的高度評價。2013年9月底,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被廣西高院指定為全區刑事和解司法聯動機制試點法院之後,創新建立了法、檢、公、司聯動機制,對推動刑事和解試點工作有著積極的成效。201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在做好陽光司法三大平台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入新媒體,通過微博,圖文直播審判、執行和普法等活動,並創新民眾旁聽庭審的新形式,與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共同建設“庭審直播共享平台”,使民大學生在學校校園內就能觀摩庭審過程。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突出,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個人榮立一等功1人次,集體榮立二等功3次,個人榮立二等功1人次,集體榮立三等功14次,個人榮立三等功19人次;先後獲得“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金陵人民法庭)、“全區法院文明視窗單位”、“全區十佳法院”等稱號,2010、2011、2012、201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連續4年榮獲南寧市法院系統績效管理考評一等獎、先進集體。同時還湧現了梁嫻同志“全國法院辦案標兵”、何樹林同志“全國法院司法警察先進個人”、程濤、劉春花同志“全區法院先進個人”、陸小玲同志“全區法院辦案標兵”、鄧志尚同志“全區法院信訪維穩工作先進個人”、韋必懂同志“全區人民法庭規劃化建設先進個人”等先進典型。

地理位置

南寧市西鄉塘區人民法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