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服飾

南宋服飾

宋以來,受到理學思想的影響,帝王的思想趨於古板,苛刻化。出現了我國著名的三綱五常,這就要求民眾去執行和認可。這個時候服裝的要求以寬鬆但要遮住全身,而不能坦胸露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宋服飾
  • 歷史要求:寬鬆但要遮住全身
  • 材料:以綾紗為主
  • 特點:以花卉為主,刺繡花邊沿邊
  • 男性服飾:以六幅素紗拼制而成,紗孔稀疏
  • 女性服飾:長裙短衫為主體
狀況,特點,南宋的男子服飾,南宋的女子服飾,服式,頭飾,纏足,實物,南宋與唐服飾比較,

狀況

宋代由於國力衰弱,財力空虛,大量織錦用於向異族納貢或貿易,國內統治者服裝面料大
部分以綾紗為主,湖南衡陽何家皂北宋墓、江蘇金壇茅麓南宋周瑀墓、福州北郊浮倉山南宋黃升墓出土的實物都如此。北宋初年,宋朝皇家儀仗隊都穿錦繡的服裝,後來就改用印花代替,印花工藝禁止民間使用。但宋代官僚地主唐仲友就違禁在家鄉婺州開彩帛鋪,套用公款雕制印花版印染斑纈。洛陽賢相坊民間也有著名的李姓印花刻版藝人,被稱為“李裝花”。《圖書集成》卷六百八十一《蘇州紡織物名目》講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至1224年),嘉定安亭鎮有歸姓者創始藥斑布,“以布夾灰藥而染青;候乾,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藥斑布又名澆花布,就是現今民間的藍印花布的前身。這種印花布,是民間婦女重要的服裝面料。
南宋服飾
宋代刺繡工藝已經高度發展,福州南宋黃升墓出土的衣服,一般都用刺繡花邊沿邊。題材以寫生花卉為主,並將一年四季的各種花卉組合成“一年景”的花飾,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

特點

宋代的服裝面料,講究的以絲織品為主,品種有織錦、花綾、紗、羅、絹、緙絲等。宋代織錦以成都蜀錦最有名,花紋有組合型幾何紋的八搭暈、六搭暈、盤毯等。幾何填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馬打毯,雪花毯路、雙窠雲雁等。器物題材的天下樂(燈籠錦,是文彥博在成都為諂媚仁宗張貴妃而創製)。人物題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鳥題材的真紅穿花鳳、真紅大百花孔雀、青綠瑞草雲鶴等。花卉題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蓮、真紅櫻桃、真紅水林檎等。動物題材的獅子、雲雁、天馬、金魚、鸂鶒、翔鸞等。幾何紋龜紋、曲水、回紋、方勝、波紋、柿蒂、棗花等。宋代服飾紋樣受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紋樣造型趨向寫實,構圖嚴密。宋代的紋樣風格與唐代截然不同,而對明清時期的影響非常明顯,無論從題材到造型手法,幾乎都形成了一種程式。

南宋的男子服飾

整個服裝以六幅素紗拼制而成,紗孔稀疏,似為夏季服裝。
衣襟部分的結構較有特色:掀開表面一層衣襟,裡面還有一層衣襟,兩道衣襟一左一右,大襟交領,左右兩襟對稱,均用紐扣系在兩邊。
南宋男子的褲子:南宋出土實物——南宋男子的褲子有兩種。一為合襠單筒褲,為前後兩幅縫合,上接褲腰,另加三角襠,在右側開腰處系帶。二為開襠褲,褲筒為前後兩幅縫合上接褲腰,褲筒內側上有一個三角形小襠分開而不縫合,在背後開腰,兩側系帶。
南宋出土實物——隋唐時期的幞頭,發展到宋代,已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頭,幞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從圖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腳,僕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曲)腳。幞頭內襯木骨,或以藤草變成巾子為里,外罩漆紗。褲襪,為足衣,有長統和短統,一般女子所用,男子也有穿著。

南宋的女子服飾

服式

一個歷史時期的男女服式,往往與時代的政治、經濟狀況緊密關聯,在南宋都城臨安,尤其在宋金和議之後,社會安定,都市經濟日趨繁榮;講吃穿、圖逸樂的奢靡之風,不但在王孫貴族和士大 夫的上層社會滋蔓,而且也波及中下層士庶;遭到加上臨安的絲綢業和織布業的發達,這對婦女服飾的影響很大。紹興以後,南宋婦女服裝不再是沿襲北宋舊制以寬長為主的款式,又不完全因循宣和服裝改革以後的"不旋衿紐,束身短制"的婦女便服,而是進入了以長裙短衫為主體的多種形制的時代。
臨安婦女不論貴賤,一律系長裙,宋史卷65記載:“理宗朝宮妃系前後掩裙而長地,名趕上裙”在《西湖遊覽志余》中,有“裙拖六幅汀江水”之句,婦女穿長裙,這在宋代話本小說里更是屢見不鮮。裙的用料,按質分,主要有布、紗、羅、綢等品種,用得最多的是羅,故羅裙的統稱。至於裙的款式和色彩,更是多種多樣,如細布麻裙、多幅羅裙、黃羅銀泥裙、大紅紗裙等,還有一種屬於短制的旋裙,“前後開胯,以便乘驢 。”據說這種裙,開始只是妓女穿著,而後逐漸在社會上流行起來。
婦女上身衣服,一般統稱“衫兒”或“衫子”,雖不束身,但系短制,有羅衫、綢衫、絹之前、布衫等,比較高級的是短金衫兒。滸服色以青、紅、白、粉為主色,配以各種明暗花紋。有少數婦女,還在腰間配上一條繡花裹肚(圍裙),更顯俏麗。
“上著織金短衫兒,下穿黃羅銀泥長裙,系一條鄉花裹肚兒”,這大概就是當時臨安婦女的時樣服式了。

頭飾

臨安婦女一般都梳髻,也就是將頭髮盤上頭頂挽髻,猶如一朵彩雲,故名雲髻,好所謂“髻挽巫山一段雲。”在面頰兩旁的鬢髮上,撐起金鳳,而一般尋常人家的婦女,買不起金鳳,就用五色紙剪制襯發。
《清波雜誌》上有這樣一段記載:“皇祜初,詔婦人所服冠,高毋得過七寸,廣毋得逾尺,以角為之。先是宮中尚白角冠,人爭效之,號‘內樣冠‘名曰‘垂肩‘,‘等肩‘,至有三尺者。等車檐,皆側身而入。琉長亦渝尺,議者以為服妖,乃禁之。……當時名‘大梳裹‘,非盛禮不用。”這裡說的是北宋汴京的婦女服冠情況,這種宮冠,非禮不用,可見不是一般婦女服冠的髮式,何況以後就禁止了。南宋時期的一般臨安婦女,自然更是不冠了。
南宋臨安婦女對於頭飾是相當講究的,每個婦女都墜掛耳環;由於梳髻,釵兒也成了每個婦女必不可少的飾物,除了這兩項基本頭飾之外,還有玉簪、金釧、珠鈿等飾物,這些首飾有、銀、銅等金屬製品,也有玉石製品,花式品種之多,無與倫比:僅釵一項,就有話頭、素式、連二、連三、短釵等款式。當時婦女的頭飾是以多為美的,所謂“金銀珠翠插滿頭。”平時婦女們喜愛在頭上插鮮花,梔子花被視為珍品。每逢元宵燈節,婦女頭上還插著雪柳玉梅、鬧娥、蟬、蜂、蝶、燈毪兒等等,這些飾物都是用絲織物或桑皮紙製成的手工藝品,是元宵賞燈應景之物。當時詩人劉邦彥在《上元五夜觀燈》詩中說:“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當時婦女頭上飾物之多,可以想見。

纏足

南宋臨安的婦女,大都是纏足的,她們把形同玉筍一般的小腳用長絹包裹起來,套上錦襪,穿上繡花鞋子,有的在鞋頭上還扎著彩色絨球,叫“鳳頭”,故有“鳳頭繡鞋”之稱。
我國的纏足始於何時?無確切資料記載,據說南唐李後主令宮嬪窨娘以帛繞腳,令纖小作新月狀,由是人皆效之。這雖然是個傳說,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婦女纏足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滿足統治者們荒淫取樂的需要。而這種陋習在何時成為一種普遍社會現象,使中國婦女深受其害的呢?宋車若水腳氣集》記載:“婦女纏腳,不知起於何時,小兒未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苦,纏得小來,不知何用?”北 宋時,婦女纏足雖已開始,但還沒有盛行,尤其是南方婦女,大抵不纏足。可是在宋室南渡之後,把所謂的“瘦金蓮方”從北方傳入臨安,纏足之風遍日漸盛行起來。當時行都上層階級生活奢華,縱慾荒淫,一般人家的女子為了生計,以能當士大夫豪門朱戶的侍女、婢妾為榮,於是投其所好,把足纏裹起來,走起路來婀娜多姿,所謂“蓮步輕移,如花枝招展”了。
臨安婦女講究服飾打扮,雖蓬門貧女,亦有一兩件錦衣羅裙或幾樣頭飾。“兩浙婦人皆事服飾口,而恥營生。”莊綽在《雞肋篇》中的記述,正是臨安婦女服飾浮華的真實寫照。

實物

素紗圓領單衫,為南宋男子服飾。整個服裝以六幅素紗拼制而成,紗孔稀疏,似為夏季服裝。均用鈕扣系在兩邊。(在江蘇金壇曾出土實物)
南宋服飾實物南宋服飾實物

南宋與唐服飾比較

南宋女人講究服飾打扮,即使是貧家女子也有一兩件錦衣羅裙幾樣頭飾。“兩浙婦人皆事服飾口腹,而恥營生。”(《雞肋編》南宋:莊綽),“都民土女,羅綺如雲,蓋無夕不然也。”(《武林舊事》南宋:周密),“里巷婦女以琉璃為首飾。都人以碾玉為首飾。有詩云:京師禁珠翠,天下盡琉璃。”(《宋史 五行志》元:脫脫等。
南宋女人佩帶首飾比起唐朝有更多花樣,更多新奇妙美。“如官巷之花行,所聚花朵、冠梳、釵環、領抹,極其工巧,古所無也。”(《都城紀勝》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夢粱錄》南宋:吳自牧),“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武林舊事》南宋:周密),“花影亂,笑聲喧。鬧蛾滿路,成團打塊,簇著冠兒斗轉。”(《瑞鶴仙》南宋:康與之),“花艷艷,玉英英。羅衣金縷明。鬧蛾兒簇小蜻蜓。相呼看試燈。”(《阮郎歸》南宋:洪瑹),“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南宋:辛棄疾)。南宋的貴族女人更是珠光寶氣竟相互斗美攀艷,“有善女人,皆府室宅舍內司之府第娘子夫人等,建庚申會,……俱帶珠翠珍寶首飾赴會,人呼曰斗寶會。”(《夢粱錄》南宋:吳自牧)。
南宋女子追趕時髦、追求新穎稀奇,裝束常變幻,“女婦裝束,數歲即一變,況乎數十百年前,樣制自應不同。如高冠長梳,猶及見之,當時名大梳裹,非盛禮不用。若施於今日,未必不夸為新奇。”(《清波雜誌》南宋:周煇)在南宋何止愛美的女子就是少數男子也穿奇裝異服,“自淳年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後生,不體舊規,裹奇巾異服,三五為群,斗美誇麗,殊令人厭見,非復舊時淳樸矣。”(《夢粱錄》南宋:吳自牧),“男子服帶犀玉,婦人塗飾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宋史 五行志》元:脫脫等)。
“金翠為婦人服飾,不惟靡貨害物,而侈靡之習。”、“士庶家競以胎鹿皮製婦人冠,山民采捕胎鹿無遺。時去宣和未遠,婦人服飾猶集翠羽為之,近服妖也。”(《宋史 五行志》元:脫脫等) “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武林舊事》南宋:周密),“這就是南宋的女人華麗炫美真實的寫照。
唐朝只有極少數宮廷里的或貴族女子才稱得上華麗,而廣大的士庶、里巷、貧家女子衣著樸素,華麗全然與她們無關。“聞婦之道。以貞、順、靜、專為禮。若夫矜車服耀首飾。族出讙鬧以飲食觀游。非婦人宜也。”(《河間傳》唐:柳宗元),“任禮恥任妝,嫁德不嫁容。”(《靜女吟》唐:孟郊),“女為狐媚害即深,日長月長溺人心。”(《古冢狐》唐:白居易),“平生不識繡衣裳,閒把荊釵亦自傷。”(《貧女》唐:李山甫),“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貧家女》唐:白居易)。
南宋的女人比去唐朝女人更注重裝扮自己,南宋的女人穿的、戴的、供選擇的服裝手飾比唐朝的女人豐富得多,南宋女人比唐朝女人的裝扮更時髦、更絢麗,南宋的女人比起唐朝的女人來說更幸福、更華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