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頤和公館

南京頤和公館

南京頤和公館位於南京市鼓樓區頤和路公館區的東邊,即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總占地面積2萬平米左右,約占整個公館區的十分之一,擁有風格各異的民國別墅26幢,均為精心修繕後的民國建築,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2014年,頤和公館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4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頤和公館是頤和路公館區首先改造出新的“試驗田”,其中部分建築曾為民國重要歷史人物的住處與外國使領館所在地。頤和公館擁有極具鮮明特色的客房和別墅設施,並有文化館、非遺文化體驗館、博物館、會議中心咖啡廳、米其林西餐廳和民國特色中餐廳等功能區域,是突出歷史與人文情懷的城市精品酒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京頤和公館
  • 外文名稱:THE YIHE MANSIONS
  • 地理位置南京市鼓樓區江蘇路3號
  • 建成時間:2013年6月29日
  • 酒店星級:超五星級精品酒店
  • 房間數量:別墅26棟,房間46間
  • 機場距離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3.3公里
  • 火車站距離南京站5.7公里、南京南站14.2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建築風格,修繕改造,公館名人,專家評價,文化展覽,公共運輸,

歷史沿革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1927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後,發布了由蔣介石親筆題字的《首都計畫》,這是一份城市規劃檔案,其中的產物之一,就是上層人士住宅區——37.8萬平方米的頤和路公館區。風格各異的別墅陸續建造起來,雲集在此的正是國民黨的高官名流,達官顯貴以及外國公使。這裡共矗立著225幢保存較為完好的民國建築,分別以頤和路為中軸,被“珞珈”、“靈隱”、“普陀”等道路分割成大小不等的12個片區。頤和公館所在的即為第十二片區,第十二片區面積約為整個公館區的十分之一。這些名人故居和使(領)館,其院落和建築各有特色,它們各自有著自己的故事,刻錄下了歷史的變遷。

地理位置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南京頤和公館所屬的頤和路第十二片區位於寧海路與江蘇路相交的三角地帶,也是公館區最東面的地塊。南京市政府為了展示民國公館建築群的獨特魅力,讓世人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民國南京都市風貌,按照“保護與利用”、“分段實施”的原則,對於破損狀況相對嚴重的十二片區,先行啟動了整治工作。整體風貌、空間尺度基本保持了民國年間的格局。

建築風格

南京頤和公館經過保護性修繕及活化利用,打造成了頤和公館近現代文化體驗酒店。在追尋民國文化的漫漫古道上,頤和公館內容涵蓋民國服飾、飲食文化、崑曲和教育書籍等方面。修繕完工的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是一個集展覽、休閒、旅遊、度假、住宿、餐飲為一體的高尚風情街區,被打造成了一個民國主題文化體驗酒店,並率先實現對公眾開放。這個片區占地約2萬平方米,現有26棟花園洋房,薛岳、陳布雷、黃仁霖、張篤倫、熊斌等民國名人的舊居都位於此。其中部分被做成了精緻的民國風別墅酒店和餐飲休閒配套。修舊如舊,最大限度地還原“民國風”,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青石板路寬闊整潔,隨處可見茂密的法國梧桐和雪松,幾輛人力黃包車靜靜停在一旁,穿著盤扣上衣的服務員撐著油紙傘……進入南京頤和公館(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便仿佛“穿越”回了民國年代。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雖是一句誇張的話,但是卻印證了這裡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地位。走過頤和路一帶的人都有體會,這裡綠樹成陰、環境優雅,上世紀50年代曾在頤和路一帶居住過的著名作家張守仁稱這裡是“中國最美的街道”。
南京頤和公館內的26幢建築,外觀基本上保持了民國風貌,內部裝修和陳設也顯示了對民國元素的強調和追求。片區內的陳布雷、薛岳故居,都保留了一個陳列原主人生平圖片、著作和手跡的書房。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黃仁霖故居則將作為片區的文化館,定期舉辦各種文化展覽。這都是注入現代生活因素的有益實驗。文化館附設的咖啡座,陳設典雅,壁間掛著民國南京老明信片,服務員身著潔白的中式服裝,處處呈現舊時風情。中餐館裡以民國菜為主打,每一個菜的命名都有與民國人物、民國事件相關的典故。南京頤和公館客房設計對於房間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調整,設計了能讓客人住著舒服的客房。其裝飾也不像一般打民國牌的酒店,用誇張醒目的民國用品或旗袍等來強調風格,而是將民國風滲透到極致。不論是老舊的家具還是黃銅的燈具,或是按照那個年代式樣定製的床品,都顯得別具匠心。

修繕改造

頤和路公館區第十二片區公館的原主人多為上層人士、文化名家,有利於凸顯民國精英文化的特質,最終也應成為南京的民國文化展示區。最大限度地還原“民國風”,是這裡的一大特色。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藝風堂作為南京頤和公館的文化館,一層為藕香零拾,展示精美的文化藏品,二層是一間高水準的小型放映室,免費為入住的客人播放民國影片,三層則為展覽館,不定期開展小型書展等民國展覽。令人驚嘆的是,藝風堂曾經的主人正是國民政府的“特勤總管”——聯勤司令黃仁霖。將自助餐的概念引進中國的正是黃仁霖,這位赴美留學的紳士在1936年購地建造了這幢歐式別墅,三層樓房均為磚混結構,鋼窗木門。
藝風堂把街區裡的名人故居全部用圖文資料、老照片的方式展示了出來,還蒐集了很多民國老物件,比如崑曲的唱片、曲譜,老電影等,並設有民國影院、書齋,除了住店客人外,市民和遊客也可以來聽崑曲、練書畫。”很多遊客都特別喜歡它的“腔調”,帶著全家來度假、體驗,還有一些“民國控”也對它十分偏愛。

公館名人

26幢小樓的主人有22位收進了《民國大字典》中。頤和路十二片區中有兩幢為南京市一級保護文物,一幢是寧海路15號紅色小洋樓,小紅樓也叫藝風堂,作為頤和公館的文化館,一層為藕香零拾精品店,展示精美的文化用品,二層是一間高水準的小型放映館,免費為入住的客人播放民國影片,三層則為展覽館,不定期開展小型書展等民國展覽。令人驚嘆的是,藝風堂曾經的主人,說起它的主人,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一說到如今流行的自助餐,還有集體婚禮,則無人不知了,他就是蔣介石的後勤總管、勵志社總幹事黃仁霖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1929年元旦集會上,黃仁霖開啟了自助餐的先河,從蔣介石開始,每位軍政大員都端著自己的盤子,沿著櫃檯順次前行,挑選自己所需的食物。這種方式既節省費用,又便於管理,很快風靡全國。1934年的“新生活運動”,黃仁霖又向全國推廣了一種新的結婚儀式,就是集體婚禮。第一次集體婚禮在中山東路勵志社大禮堂舉行,有100多對新人參加,場面頗為壯觀。 從自助餐到集體婚禮,黃仁霖奠定了在蔣介石和宋美齡心中的地位。1936年,蔣介石在西安被軟禁,宋美齡曾委派他去探視。後來他跟隨老蔣去了台灣。 這幢紅樓也是1936年用他夫人黃甘幗英之名建造的,主樓為東西向歐式三層樓房,紅磚清水外牆,局部米色灰粉,一樓有卷拱門廊,二樓有露天陽台,三樓老虎窗採光,整個小樓典雅而富有韻味。
寧海路17號國民黨中將劉嘉樹的公館是一幢一級保護建築,不僅體量大,藝術風格也很獨特,門前兩根羅馬柱雕飾十分精美。這幢別墅也是1936年所建,令人奇怪的是,南京淪陷前夕,還在大興土木,說明許多人認為南京作為首都,仍然是安樂窩。劉嘉樹是國民黨少將以上軍官中被共產黨軍隊俘虜次數最多的一位,共有三次。最後一次是1949年1月,在廣西戰役中,他的兵團被解放軍38軍打得節節敗退,他成了俘虜。作為軍人,一直在前線作戰,南京這幢樓房,劉嘉樹並沒住過幾天。

專家評價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鄒瑚瑩教授:對成片的老建築進行修繕改造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全國也不多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公館內的歷史文化氣息,比如每一幢房子裡的門口牆壁上都有主人的文字介紹、老照片;房內有主人的手跡、字畫,以及與主人相關的書籍等等。我是第一次看到陳布雷的書法和字畫,功力非凡。館裡的菜譜也讓我愛不釋手,十分精美,宣紙錦面,小楷手書,帶回去珍藏。
頤和公館夜色頤和公館夜色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教授:上海的思南公館片區、北京的頤和安縵、杭州的湖邊邨,與南京頤和路很相似,但南京頤和公館做得更典雅。
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趙辰教授:頤和路十二片區的設計很大氣,在還原民國建築風貌上,整體效果非常好。在還原細節和情趣上還可再下功夫。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周琦教授:由於歷史原因,這一帶的民國建築雖然沒有遭到大的毀滅,但被捆綁、被搭建現象十分嚴重,有的主體建築被“手術”得面目全非。此次修繕,對整個頤和路片區,起到了示範作用。
南京一位民國建築專家認為,南京頤和公館的改造模式,實現了南京民國建築‘活保’及再利用,讓保護模式前進了一大步。”

文化展覽

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頤和公館內的民國建築
民國建築彩鉛繪畫展由畫家蔡震先生創作的《梧桐樹下——南京民國建築風情》彩鉛畫展,100幅畫作,5萬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國建築的當代風貌。(周二、周六休館)
“國民衣著摩登都會”民國服飾展透過舒展飄逸的長衫、婉約詩意的旗袍,仿佛能夠觸摸到民國時代的倩影。(周二、周六休館)
藝風堂民國教育書籍展此次民國教育書籍展展出的近150本與民國教育相關的珍貴原版圖書,均為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禮訓先生舊藏,涉及的教育內容豐富可觀。(周二、周六休館)
夢桐墅民國飲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廚王”胡長齡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貴書籍、照片,記錄了其在民國飲食文化傳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勳。(周二、周五休館)
薛岳抗戰陳列館此次在薛岳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記錄薛岳抗戰歷程的珍貴資料以及他親筆寫下的書信。(周二、周五休館)
民國崑曲資料展老舊的照片縈繞著崑曲吟唱,泛黃的書籍交織著絲竹之音,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民國感受。(周二、周五休館)

公共運輸

公交:3路、8路、42路、74路、78路、303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