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謠

《南京民謠》是魯迅創作的一首政治諷刺詩,發表於1931年12月25日出版的《十字街頭》第二期。首句平鋪,次句“奇峰突起”,接以三四兩句生動的具體描繪,使“強盜裝正經”的情景歷歷如見。此詩結構嚴密,敘事緊湊,造取“謁靈”這一極其短暫的片斷,運用“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生動傳神地再現了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反動而又醜惡的“場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民謠
  • 創作時間:1931年
  • 作品體裁:五言詩
  • 作品出處:《集外集拾遺
  • 作者:魯迅
作品原文,注釋釋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京民謠
大家去謁靈1,強盜裝正經2
靜默十分鐘3,各自想拳經4

注釋釋文

詞句注釋

1.謁(yè)靈:指進謁孫中山的靈柩。這是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的例行節目。謁,拜見。
2.強盜:代指國民黨內部寧粵兩派系政客。
3.靜默十分鐘:一般謁靈靜默三分鐘,這裡用藝術的誇張,諷刺強盜們的假裝正經。
4.拳經:打拳的方法。這裡指陰謀詭計。

白話譯文

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的中央委員們一起去拜謁孫中山的靈柩,各位強盜假裝正經,各懷鬼胎的拜謁。
為表示對孫中山先生的“虔誠"特此靜默十分鐘,其實都是各自在心裡盤算著自己的陰謀詭計。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最初發表於1931年12月25日出版的《十字街頭》第二期,未署名,後編入《集外集拾遺》,內容和《好東西歌》緊密相連。1931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寧(南京)派和以汪精衛為首的粵(廣東)派,經過爭吵,最後和談,雙方分別在南京和廣州召開國民黨“四大”。接著12月15日蔣介石宣布下野,22日離開南京。22日到29日,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在南京開場。12月23日《申報》報導,參加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的中央委員於當日上午8時全體拜謁孫中山的靈柩。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東北地區的侵略,國難當頭,國民黨內部派系卻依舊沉浸在權力之爭。魯迅寫做此詩,意在諷刺國民黨當局的虛偽。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大家”二句,國民黨每開次所謂“代表大會”都要照例到中山陵去裝模作樣地“謁靈”,靜默鞠躬地表演一番。其實,他們是“強盜裝正經”,想他們為了欺騙人民,繼續披著“孫中山忠實信徒”的外衣,想的不是孫中山的遺訓,而是各懷鬼胎,“可笑,可鄙,甚至是可惡”的卑鄙而骯髒的靈魂被魯迅的詩句剝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個“裝”字點破了這幕醜劇的滑稽性,揭露了這群強盜對孫中山虔誠的虛偽性。
“靜默”二句,這裡所描述的是這些“黨國要人”們同床異夢的醜態,句中“靜默”與“想”是一致的,目的是為了謀權,反動派耍弄權術就像擂台上的拳斗者那樣,當他們“靜默”的時候,心中想的卻是要怎樣出其不意地把對方一拳打倒。結句的“想拳經”,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寥寥四句二十字,魯迅把這些“強盜”偽裝“正經”的兩面派嘴臉,活龍活現地刻畫出來了。用敏銳目光的旁觀著這一切,寫下寥寥數語,看似漫不經意,卻一針見血地揭示了國民黨內部隱藏著的更深層的政治危機,無情地撕去了強盜們虛偽的面具。此詩是魯迅政治諷刺詩的代表之作,選材特別,主題突出,語言幽默,意境新穎,並且把歌謠、雜文、漫畫三者,揉合一起,章法、句法、詞法都完全是魯迅式的。

名家點評

原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傅德岷:魯迅的打油詩不都只是在嘲諷和揶揄,實際上其中有他的嚴肅的思想在。他嘲諷政客,並不是為了博得一笑,而是為了現實的好,希望不要你爭我奪,尤其希望在國難當頭的時刻把民族大義放在第一位。(《魯迅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年),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集》《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魯迅魯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