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大別山(千里躍進大別山(解放戰爭中的一次戰役))

挺進大別山(解放戰爭中的一次戰役)

千里躍進大別山(解放戰爭中的一次戰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挺進大別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治地區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略性行動。

基本介紹

歷史背景,戰役經過,戰略意義,重要作用,

歷史背景

1947年3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占延安,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輾轉陝北的大山之中。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採取“蘑菇戰術”,利用陝北的險要地勢和民眾基礎,與20餘萬敵軍周旋,“將敵磨得筋疲力盡”,然後徐圖消滅之。在與敵打“蘑菇戰”的同時,毛澤東已開始思考如何打破敵人的重點進攻、轉入戰略進攻的問題。戰略進攻的主要方向,定在中原地區。中原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又是蔣介石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中原地跨蘇、皖、豫、鄂、陝五省,北枕黃河,南臨長江,東起運河,西迄漢水。我軍經略中原,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就可南扼長江,東攝南京,西逼武漢,直接威脅蔣介石南京政權,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

戰役經過

為適應“出擊中原”戰略進攻的需要,1947年5月16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鄧小平、劉伯承、李先念、張際春、鄭位三、李雪峰、劉子久、陳少敏等為常委,鄧小平為書記。
1947年6月3日,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電令劉、鄧: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積極準備於6月底突破黃河,挺進中原。劉、鄧接電後,立即部署進行各項準備。
1947年6月30日晚,劉鄧大軍四個縱隊12萬餘人,在山東省的臨濮集至張秋鎮150公里的地段上,一舉突破天險,強渡黃河。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後,國民黨軍統帥蔣介石為堵住其黃河防線的缺口,乘劉鄧所部集結在魯西南休整之機,調集8個整編師共18個旅、14萬人的兵力,分別由菏澤、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進合擊,企圖圍而殲之。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既定方針和當面敵情,以及國民黨軍企圖利用連日大雨,黃河水位陡漲,破堤放水淹沒解放軍等情況,當機立斷,決心不要後方,直出大別山。8月7日晚,在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隊於黃河渡口進行佯動,以及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於鄆城以東地區鉗制國民黨軍整編第5、第85師等部西進的配合下,劉、鄧率4個縱隊經巨野、定陶間先期跳出合圍圈南進。11日,越過隴海路,以第1縱隊並指揮中原獨立旅為右路,第3縱隊為左路,第2、第6縱隊掩護中共中原局、野戰軍指揮機關為中路,向大別山疾進。這時,蔣介石錯誤地認為劉伯承、鄧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竄”,即以12個旅為第1梯隊、以8個旅為第2梯隊,先後尾追劉鄧大軍;另以4個旅在許昌漯河等地側擊,以2個整編師及1個交通警察總隊布防於柘城鹿邑地區,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黃泛區。寬20多公里的黃泛區,遍地淤泥,積水沒膝,深處及臍,荒無人煙,行軍、食宿均十分困難。17日,劉鄧大軍戰勝困難,勝利通過黃泛區。18日,又渡過沙河。20日,部隊輕裝向汝河急進。至23日,第3、第1、第2縱隊在擊退國民黨軍沿途少數阻擊部隊後,均渡過汝河,逼近淮河。當第6縱隊和中原局、野戰軍直屬隊到達汝河北岸時,經平漢路趕來截擊的國民黨軍整編第85師已占據了汝南埠等渡口,且後有追兵3個整編師,僅距20餘公里。據此,劉伯承、鄧小平親自察看渡口,指揮部隊強渡汝河。24日夜,第6縱隊一部在炮火掩護下,渡過汝河,奪取子渡口,掩護縱隊主力及領率機關安全渡河。至27日,劉鄧大軍已全部渡過淮河,分別占領固始潢川等縣城,完成了挺進大別山的任務,象一把利刃插進國民黨軍的戰略縱深。此戰共殲敵8500人,其中俘敵4400人,斃傷4100人 ,勝利完成了千里躍進大別山的空前壯舉。
挺進大別山挺進大別山

戰略意義

點評: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創建了大塊革命根據地,威脅其首都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
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大別山合影劉伯承和鄧小平在大別山合影

重要作用

在此次軍事行動之前,毛澤東,鄧小平及劉伯承曾經反覆研究過,這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甚至賭博.在出發前的誓師大會上,鄧小平提出了這次行動的三種可能:一,部隊到不了大別山;二,部隊到大別山後站不住腳;三,部隊紮根大別山.他繼續提出,要堅決避免第一,二種結果,努力實現第三種結果.因為第一種的結果是,劉鄧大軍被消滅,第二種結果是,返回根據地打游擊。
在後來的淮海戰役的時候,劉鄧在大別山的戰略游擊區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劉鄧在西線的積極運動和作戰,則無法達成對國民黨在徐州周圍集結的重兵集團的包抄任務,則只可能是華東野戰軍在徐州東北地區打一個小規模的淮海戰役。1948年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戰軍攻占宿縣,殲敵一個師,切斷了敵徐州與蚌埠間的聯繫,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這是淮海戰役發展成為巨大的戰略決戰規模的關鍵。而中原野戰軍,也就是劉鄧部在大別山地區的躍進,使得他們能夠占據一個有利的攻擊位置,從而能夠與華東野戰軍實現東西夾擊這樣大規模的戰役合圍。
所以劉鄧在躍進大別山是一個伏筆,是一次歷史轉折時刻的壯舉,成敗不可單拘囿在劉鄧在大別山的戰鬥損失上,劉鄧脫離後方,以弱擊強,能夠全建制的堅持到全局範圍的戰略反攻,這便是偉大的勝利。也揭開了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