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石王氏

千石村位於浙南永嘉縣楠溪江口西岸,永寧山東麓,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石王氏
  • 地點:千石村
  • 位於:浙南永嘉縣楠溪江口西岸
  • 屬於:黃田鄉
居住地簡介,本支淵源,本支排行行第,後裔分布,歷史名人,

居住地簡介

104國道、223省道穿村而過,村北臨永嘉火車站與溫州繞城高速永嘉南(黃田)出口,交通方便。村東建有工業區,街道整齊,廠房接踵而立;村西設千石國小、黃田中學,校區整潔、森然。明《弘治溫州府志》稱千石,屬賢宰鄉三十四都管轄,清《光緒永嘉縣誌》稱千石,亦屬賢宰鄉三十四都管轄,民國時期屬黃田鄉,解放後屬黃田鄉,1992年黃田改鎮,2001年黃田鎮(除黃嶼、嶼門、觀前、併入上塘鎮外)、羅東鄉(除東岸、新明、東岸坦、觀下、爐灣、李浦併入上塘鎮外)併入甌北,千石改屬甌北鎮管轄至今。千石行政村下轄千石、大浦垟、茅前東岸三個自然村。自宋末千石七世祖漢老公因世為宋臣,誓不過江,隱居與此後,世為家焉。

本支淵源

千石王氏始祖大承事公,據宗譜記載:大承事公諱字行缺,公先世以唐季避亂自閩徙居溫郡城李樹巷勸農坊,古三皇基也。(今溫州市區信河街里瑞巷)。
生二世秀州司戶參軍藺公;
生三世撫乾公浚公;
生四世朝請大夫儔公、秘教官八一公。
八一公諱字缺,寓楠溪檔溪。
儔公生五世允初公,允初公字元甫,為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進士,允初公初任南康軍司戶參軍,改調荊州北路撫乾,平七姓少數民族瑤族叛亂,改任吳江縣知縣,又調任餘杭縣知縣,後升任德安府通判,抗金守德安城一百單八日,諡號忠敏,配饗太廟。
允初公生六世致遠公、致知公。
致遠公字任道,號九山。17歲因父抗金守城有功蔭補通仕郎,歷任嘉興府戶曹、監襄陽戶部大軍倉、慈谿知縣、安吉、婺州通判、大理寺丞、湖北、浙西提刑、台州知州、太府寺丞等職。著有《開禧德安守城錄》。
致知公無子,其兄立江老公、洙老公為嗣。
致遠公生七世漢老公,行元二字缺,號研山。以父蔭初授迪公郎,台州臨海縣主簿,丁父憂,升明州通判。舊譜云:宋末元初因宋酢祚衰微,胡元猖獗,不忍仕胡元,誓不過江,自府城李樹巷勸農坊隱居江北賢宰鄉千石(今甌北鎮千石村),始有千石王氏一族。

本支排行行第

本支派排行行第從十七世起為:一臣有國光,明登正位元,勛隆家克振,大德立中方,賢良榮萬世,篤慶信常康,瑞朝存寶貴,志學顯君邦。現在世的為:元勛隆家克振大德立9代。

後裔分布

本支後裔現在居住地:本縣千石、山蒼、朱岙、塘頭、江北街、礁頭、觀下、塘頭;龍灣石坦;甌海慈湖;溫州市區;瑞安;平陽古鰲頭;蒼南錢庫、龍港;玉環坎門、上青塘;青田虞山等地。

歷史名人

王允初 ,千石王氏五世祖,,為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進士,德安府通判,在開禧北伐失敗後,金兵大肆南侵,當時的德安府府尹李師尹要棄城遁逃時,允初公力排眾議,守城108日,終使金兵北退,德安安然無恙。諡號忠敏,配饗太廟。
王致遠 ,千石王氏六世祖,歷任嘉興府戶曹、監襄陽戶部大軍倉、慈谿知縣、安吉、婺州通判、大理寺丞、湖北、浙西提刑、台州知州、太府寺丞等職。在慈谿擔任知縣時,正值浙東大飢,救民無數,被民感稱為“王老佛”;在擔任浙西提刑時,又在蘇州立有四碑,現存地理圖、天文圖與帝王紹運圖三碑,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王研山,千石王氏七世祖,曾任慶元府通判,因宋末感世為宋臣,隱居江北千石,誓不過江。
王一夔,明玉林州知州,有官聲,系張璁之婿。
王旬宣,字愛棠,號仲蘭,譜名勲愛,清同治六年舉人,所 藏《開禧德安守城錄》抄本 ,為其中表孫衣言所識,刊入《永嘉叢書》,後又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
王鼐卿(1886-1944),譜名家鼐,字致同,又名王弌,小二房沙堤宗支後裔。光緒三十年(1904)九月,考取浙省公費留學赴日讀書。同年加入光復會。1907年畢業回國,後一直在江浙一帶從事反清鬥爭。1909年,與陶成章遍歷東南亞各國,在華人中聯絡,發表革命演說,進行募捐活動。與陶成章商訂“五省十軍”計畫(即在皖、蘇、浙、贛、閩等五省籌建十支革命隊伍),欲圖以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該計畫為清廷獲知後下令通緝。在避回家鄉時,被溫州統領所捕,後被營救出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被選為國會第一屆眾議院議員,後任福建省政府秘書長。
王凝(1883—?),譜名隆綏,名來綏,一名凝,號冰肅,別號潛崖,歲貢生。小二房沙堤宗支後裔。光緒二十二年(1896)三月學計館第一期學員,其間為瑞安天算學社會員。光緒二十八年(1902)壬寅,轉入瑞安普通學堂高級組。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師範科學部,覆試奏獎師範科舉人,授職直隸州知州。民國元年為瑞安縣立高等國小校第一任校長,民國九年(1920),內務部以辦賑異常勞績,呈準以簡任職,調江蘇審計署協審官任用十年。民國廿年~廿二年(1931-1933)曾任瑞安縣教育局局長。
王大中(1906-1997),字翊輔,小二房沙堤宗支後裔。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年3月)軍事政治科畢業。國民政府國防部少將部附。曾任國民革命軍六十五團連長,暫編第十五師政治部,寧波市公安局政治部、南京總司令部警衛司令部政訓處宣傳科長,杭州國民新聞社總編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部訓練科長、訓育長,國民革命軍第二師政治部中校訓育科長。1948年去台灣,1997年在美國洛山機逝世。
王劍生(1909-1946),譜名克燊,即寶燊,字劍生,名沉,以字行,小二房沙堤宗支後裔,23歲畢業於上海江南商學院,民國25年(1936),曾在《瑞安新聞》副刊上刊文撰文揭露社會醜惡,頗有影響。抗戰勝利後,受聘任《陣中日報》、《今報》編輯,仗義執言,曾在報上批評縣長呂律的醜惡行徑及迫害瑞安進步青年的事實,被譽為敢說真話的報人。劍生編著《幾何ABC》,與魯迅有道義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