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千缽文殊師利菩薩

千手千眼千缽文殊師利菩薩

千缽文殊菩薩,全稱“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師利菩薩”,出自《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於中有大聖曼殊室利菩薩,現金色身,身上出千臂千手千缽,缽中顯現出千釋迦”。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據《華嚴經》),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而示現菩薩,實際上三世皆為果上如來。文殊菩薩千臂千缽的形象,就是表示他的福德和智慧與釋迦牟尼佛無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師利菩薩
  • :8米
  • :3米
  • 現藏:山西省太原市崇善寺
簡介,詳細內容,

簡介

千缽文殊菩薩,全稱“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師利菩薩”,出自《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於中有大聖曼殊室利菩薩,現金色身,身上出千臂千手千缽,缽中顯現出千釋迦”。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師”(據《華嚴經》),為輔助釋尊教化眾生,而示現菩薩,實際上三世皆為果上如來。文殊菩薩千臂千缽的形象,就是表示他的福德和智慧與釋迦牟尼佛無異。

詳細內容

千手千缽千釋迦文殊菩薩立像,其身後由無數手臂組成相輪,每隻手中都托著一隻金缽,每隻金缽中都端坐著一尊釋迦佛像,而且每尊佛像都精雕細刻,一絲不苟,不愧為我國佛教雕塑藝術的傑作。其塑造年代約在明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四年間,距今已有600年歷史。像高在8米以上,身後背光美輪美奐,形象高大雄奇,身姿秀美莊嚴,面相婉麗圓潤。從寬闊的前額、慈祥的眉宇、到和善的目光、微笑的神情無不顯現著雍容華貴、大慈大悲的神韻。其雕塑風格基本繼承了唐代飽滿豐碩的風格,同時又具有纖細工麗的時代特色。
千手千眼千缽文殊師利菩薩
崇善寺位於太原市五路東側的崇善寺街,這裡建築巍峨、景色幽美,文物遺存宏富,特別是大悲殿中雍容華貴的明代塑像和琳琅滿目的歷代藏經都是我國佛教文化史上久負盛名的文化瑰寶。自明代設僧綱司以來,又是掌管山西省佛教事務的機關,至今仍是山西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故崇善寺有著“三晉名剎”、“晉源神景”、“會城第一叢林”等美譽。
千手千眼千缽文殊師利菩薩
敦煌藏經洞文物 現藏俄羅斯國立艾米爾塔什博物館
絹本彩繪
高171厘米,寬143厘米
絹本彩繪巨幅尊像畫。主尊文殊師利菩薩,臉和身體的裸露部分為黃色(可能鍍金)。紅髮箍,正中兩條有青紫色珠形花飾的雪青絛帶。前額上方有很高很複雜的植物圖案花飾,染成雪青―黃―褐色。耳朵後面有深雪青色菊花瓣飾物。藍綠色項鍊。下面主要的一雙手交叉,捧持穿紅袈裟的阿彌陀佛像,紅色圓光,蓮花坐。中間一雙手的右手作安慰印,左手彎曲,托一深紅色缽狀台座的佛像。著小帔帛,紅裏藍綠色;大帔帛,深紅色,在兩肩系成活結。紅羅裙。36隻黃顏色手中的千佛,穿紅袈裟,紅色和藍綠色火焰紋圓光,雙層蓮花座。 菩薩像的背景,是圍以紅色圓圈的裝飾圖案,由千手千缽組成。圓光為火焰紋。色調為鮮綠,紅,藍綠和雪青色蓮瓣為鮮綠,紅,雪青,藍綠色。華蓋由圓形和鐘形垂飾組成。
局部局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