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萊

千屈萊

千屈萊是千屈菜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高30-100cm,葉對生或三葉輪生,花梗及總梗極短,花瓣紅紫色或淡紫色,花柱長短不一。蒴果扁圓形。

花卉觀賞;全草入藥,治腸炎、痢疾、便血,也可治外傷出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千屈菜
  • 主治:腸炎、痢疾、便血
  • 形狀:呈方柱狀
  • 顏色:灰綠色至黃綠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園林用途,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化學成分,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於地下,粗壯;莖直立,多分枝,高30-100cm,全株青綠色,略被粗毛或密被絨毛,枝通常具4棱。葉對生或三葉輪生,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6(10)cm,寬8-15mm,頂端鈍形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心形,有時略抱莖,全緣,無柄。花組成小聚傘花序,簇生,花梗及總梗極短,花枝全形似一大型穗狀花序;苞片闊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12mm;萼筒長5-8mm,有縱棱12條,稍被粗毛,裂片3,三角形;附屬體針狀,直立,長1.5-2mm;花瓣6,紅紫色或淡紫色,倒披針狀長橢圓形,基部楔形,長7-8mm,著生於萼筒上部,有短爪,稍皺縮;雄蕊12,6長6短,伸出萼筒之外;子房2室,花柱長短不一。蒴果扁圓形。
性狀鑑別,莖呈方柱狀,灰綠色至黃綠色,直徑1-2mm,有分枝,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空。葉片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對生或3片輪生,葉片狹披針形,全緣,無柄。頂端具穗狀花序,花兩性,每2-3朵小化生於葉狀苞片內,花萼灰綠色,筒狀:花瓣紫色。蒴果橢圓形,全包於宿存花萼內。微臭,味微苦。

生長環境

生於河岸、湖邊、溪溝邊和潮濕草地。
喜溫暖及光照充足,通風好的環境,喜水濕,中國南北各地均有野生,多生長在沼澤地、水旁濕地和河邊、溝邊。現各地廣泛栽培。比較耐寒,在中國南北各地均可露地越冬。在淺水中栽培長勢最好,也可旱地栽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土質肥沃的塘泥基質中花艷,長勢強壯。

分布範圍

千屈菜原產歐洲和亞洲暖溫帶,全國分布,有栽培。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澳大利亞東南部有分布。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千屈菜姿態娟秀整齊,花色鮮麗醒目,可成片布置於湖岸河旁的淺水處。如在規則式石岸邊種植,可遮擋單調枯燥的岸線。其花期長,色彩艷麗,片植具有很強的絢染力,盆植效果亦佳,與荷花、睡蓮等水生花卉配植極具哄托效果,是極好的水景園林造景植物。也可盆栽擺放庭院中觀賞,亦可作切花用。

食用價值

栽培葉可食。
千屈菜馬齒莧粥:味甜潤,粥糯軟,爽口。功用為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用於腸炎、痢疾,便血等症。
原料:千屈菜30克,馬齒莧20克(鮮品倍加),粳米150克,蜂蜜或紅糖適量。
操作:
1、粳米淘洗乾淨,千屈菜花及全草,擇去老黃葉和根莖雜質,洗淨,切2厘米的段,馬齒莧洗淨,切細。
2、將粳米、千屈菜、馬齒莧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轉用中火煮至米熟爛成粥,早晚各食1次。加蜂蜜或紅糖調味。

藥用價值

【考證】出《救荒本草》。別名對葉蓮、販毒草。全株可入藥,可治痢疾、腸炎等症;另具外傷止血功效。
【藥材採收】8~9月割取地上部分,曬乾。
【性味】苦,寒。
①《貴州民間藥物》:“性寒,味甘。”
②(《湖南藥物志》):“苦,寒,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收斂,破經通瘀。用於痢疾、瘀血經閉。
①《貴州民間藥物》:"清熱,止血崩。"
②《中國藥植圖鑑》:"止瀉,治細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敷。
【選方用法】
1)治痢疾:千屈菜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潰瘍:千屈菜葉、向日葵盤,曬乾,研末,先用蜂蜜搽患處,再用藥末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3)治泄瀉,便血,血崩:煎服:6-12克。②治外傷出血,研末外敷。
4)治腸炎、痢疾:千屈菜15克,馬齒莧15克,水煎服。
5)治外傷出血:鮮草搗爛絞汁,外用。或乾草研末撤布上包紮之。
6)治傷寒、副傷寒:千屈菜30克,水煎服。
7)吐血、衄血、便血:千屈菜15克,墨菜15克,紅棗5個,水煎服 (孕婦忌服)。
【臨床套用】煎劑在體外能抑制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對痢疾桿菌尤為敏感。對離體腸管有解痙作用。
根煎劑用於慢性痢疾作為收斂或緩和劑。
【藥材鑑定】性狀鑑別,莖呈方柱狀,灰綠色至黃綠色,直徑1-2mm,有分枝,質硬易折斷,斷面邊緣纖維狀,中空。葉片灰綠色,質脆,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對生或3片輪生,葉片狹披針形,全緣,無柄。頂端具穗狀花序,花兩性,每2-3朵小化生於葉狀苞片內,花萼灰綠色,筒狀:花瓣紫色。蒴果橢圓形,全包於宿存花萼內。微臭,味微苦。
【藥理作用】
1.抗菌作用,生藥(全株)煎劑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腸-傷寒桿菌屬的生長;痢疾桿菌尤為敏感。
2.對血壓的影響:牡丹素(vitexin)0.05-10.0mg/kg靜脈注射對麻醉大鼠可暫升壓,大於10mg/kg靜脈注射則產生持久降壓,降壓機制是由神經節阻斷作用。
3.抗炎:牡荊素20mg/kg腹腔注射對大鼠角叉菜膠性炎症有抗炎作用。
4.解痙:牡荊素10-30?g/ml可抑制乙醯膽鹼和組胺引起的豚鼠離體腸管的收縮。對豚鼠離體腸管,最初有增強作用,但稍後則顯示解痙作用,能減弱乙醯膽鹼和組織胺對腸管的興奮作用。
5.其它作用:止血作用由於含鞣質所致。其根煎劑用於瀉下或慢性痢疾作為收斂或緩和劑;此作用可能系其中所含之於屈菜甙、Fe2O3·XH2O與鞣質所引起,對腎、胃及循環系統無害。其提取物Salicairine能阻止人因服用根皮甙而引起之糖尿,但它本身不產生低血糖。

繁殖方法

千屈菜可用播種、扦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分株為主。
扦插應在生長旺期6~8月進行,剪取嫩枝長7~10厘米,去掉基部三分之一的葉子插入無底洞裝有鮮塘泥的盆中,6~10天生根,極易成活。分株在早春或深秋進行,將母株整叢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才切取數芽為一叢另行種植。
1、分株可在4月份進行,當天氣漸暖時,將老株挖起,抖掉部分泥土,用快刀或鋒利的鐵杴切成若干塊(叢),每叢有芽4—7個,另行栽植。
2、扦插繁殖可在春夏兩季進行,剪取嫩枝長6—7厘米,去掉基部的葉片,僅保留頂端2節葉片。將插穗的1/3—1/2插入濕沙中,可盆插或露地床插。插後用扒薄膜覆蓋,每天中午噴水一次,保持溫度20—25℃,30天左右即可生根。
3、種子盆播,於3—4月進行。將培養土裝入適宜的盆中,灌透水,水滲後進行撒播。因其種子細小而輕,可摻些細沙混勻後再播。播後篩上一層細土,盆口蓋上玻璃,20天左右發芽。

栽培技術

千屈菜生命力極強,管理也十分粗放,但要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盆栽可選用直徑50厘米左右的無底洞花盆,裝入盆深三分之二的肥沃塘泥,一盆栽五株即可。如要做成微型盆栽盆徑可選20厘米左右,生長期不斷打頂促使其矮化分櫱。生長期盆內保持有水。露地栽培按園林景觀設計要求,選擇淺水區和濕地種植,株行距30×30厘米。生長期要及時拔除雜草,保持水面清潔。為增強通風剪除部分過密過弱枝,及時剪除開敗的花穗,促進新花穗萌發。在通風良好光照充足的環境下,一般沒有病蟲害,在過於密植通風不暢時會有紅蜘蛛危害,可用一般殺蟲劑防除。冬季上凍前盆栽千屈菜要剪除枯枝,盆內保持濕潤。露地栽培不用保護可自然越冬。一般2~3年要分栽一次。

化學成分

全草含千屈菜甙(Salicarin)、鞣質。灰分中鈉為鉀的一倍,並含多量鐵,膽鹼0.026%。鞣質主為沒食子酸鞣質,其含量為:根8.5%,莖10.5%,葉12%,花13.7%,種子亦含大量鞣質。花含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錦葵花甙(Malvin即Malvidin3,5-diglucoside)、矢車菊素半乳糖甙(Cyanidin3-monogalactoside)、沒食子酸、並沒食子酸(Ellagicacid)和少量綠原酸(Chlorogenicacid)。含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homoorientin)、綠原酸、鞣花酸及沒食子酸,尚含有膽鹼、鞣質及色素。又報導含有少量揮髮油、果膠、樹脂和生物鹼。
含牡荊素(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氯原酸、鞣花酸、沒食子酸、膽鹼、鞣質、色素、揮髮油、果膠、樹脂及生物鹼。

植物文化

花語:孤獨(Solitude)
千屈菜千屈菜
千屈菜生長在沼澤或河岸地帶,愛爾蘭人替它取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叫「湖畔迷路的孩子」。他不是群生植物,而是摻雜在其它植物叢中,單株單株的生長,因此它的花語是-孤獨。
生日花
生日花:千屈菜(Purple Loosestrife)
生日:七月二十七日
這一天誕生的壽星,個性比較孤僻,雖然很獨立自主,不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弱不禁風。所以常有人以關愛的眼神,呵護著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