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山西交口境內寺院)

千佛寺(山西交口境內寺院)

千佛寺位居山西省交口縣石口鄉山神峪村內,國道209線邊。因洞中1055尊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石刻佛像而得名。千佛寺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經考古專家考證,千佛寺始建於元代,是印度婆羅門教傳入中國的唯一最早寺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千佛寺
  • 外文名稱:the Thousand-Buddha Temple
  • 地理位置山西省交口縣石口鄉
  • 佛像:1055尊
  • 始建於:元代
  • 位於:國道209線邊
旅遊景區,旅遊時間,修建緣起,藝術魅力,

旅遊景區

現僅存壁龕一處,平面為長方形,無後室,舉高米,闊寬8米,面積達40平方米,以營造塔狀佛龕為主,故又稱"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層。其中,上5層,每層均列16尊;正中央鐫著象徵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兩側並列3層,每層均列車尊;並在其間鐫刻有9厘米大小的確良 "永熙元年造"、"興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共造像22層。其中,1至2層每層均列像22尊,3至5層每層列像25尊;6至8層每層均列像23尊;9至12層每層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並列兩側的左豎排8層,每層列像12尊,右豎排2層,每層列像60尊,其間鐫有4厘米大小的字,註明上述造像系"東魏興和三年"造。此處造成像總計900餘尊,大者尺余,小者寸許,姿勢各異,線條優美,衣飾富麗,布列不拘一格且又嚴謹有序。在高丈許、寬三丈的寺內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餘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許,為北魏、東魏、隋、唐各代所造。摩岩造像雖經風雨剝蝕,仍線條流暢,形象清晰,栩栩如生,刻藝精湛,巧奪天工。

旅遊時間

景區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夏季最適宜遊玩。

修建緣起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乃遣秦景使於天竺,寫浮屠遺範,在“西天竺月氏國遇釋摩騰、竺法蘭二梵僧,白馬馱經”,將佛教經典引入漢地中原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印度釋摩騰竺法蘭二梵僧白馬馱經,在隰州溫陽縣(山西交口縣)創建皇家寺院白馬寺、興教寺、西明寺,建立梵宮翻譯梵文經典傳授佛教;同時,有印度大德檀那,在溫陽山神峪千佛洞,傳授婆羅門教(印度教)”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欽差迎接印度釋摩騰竺法蘭在今交口縣、石樓縣創建皇家寺院的大臣,是今山西柳林縣穆村人大將軍大司農遷司徒公的王敏,字叔公。”

藝術魅力

千佛洞石窟四壁雕有佛像1055尊,洞內佛像最高的1.5米,最小的僅14厘米,雕工精細形象逼真,體軀比例合度,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造像主佛居中,兩側二侍者、二菩薩。釋迦佛結跏趺坐,帛帶斜繞肩搭帔帛,右手兩指上豎,此手印舉世罕見,佛像基座為蓮台。兩側侍立似為護法梵天。菩薩皆結跏趺坐,髮髻高聳頭戴寶冠,周身嚴飾瓔珞。四壁龕內雕像姿態各異,有的盤膝端坐,手結定印;有的雙手合什,虔誠供養;有的足踏蓮花,超世脫塵。1055尊造像歷經歲月滄桑完好保存至今,是歷史饋贈於今人的一筆寶貴文化遺產,其潛在的研究、教育、文化價值難以估量。寺內為數不多的磚雕、木雕及彩繪泥塑藝術品,亦精雕細琢臻於至美,與石刻相形益彰,更增強了千佛寺的藝術感染力。
孝定皇太后,建千佛寺於萬曆九年。殿供毗盧舍那佛,座繞千蓮,蓮生千佛,分面合依,金光千朵。時朝鮮國王貢到尊天二十四身、阿羅漢一十八身,詔供寺中。其像銅也,而光如漆非漆也。尊天二十四像,穆肅慈猛,相具神足,衣冠法故,范鎦質良。所執持器,乘海脫失,築氏補之,非其國制也,厥工遜焉。阿羅漢一十八像,梵相,非東土形模,而與天人示現威儀又別。而十八表異,非一意一手為之,努即怒色,瞑即定神,披卷若誦,聽物若審也。時西蜀遍融和尚,以誣受訊,訊次,師稱華嚴佛號一聲,刑具斷裂,飛擲屋端,訊者驚沮,誣乃得白。乃延請住寺,法席大振。寺在德勝門北八步口。寺南一里,有小千佛寺焉。
固始延吉游千佛寺○城北天開選佛場,松濤聲合梵音長。千層瓣涌毗盧座,萬里函來舍利光。紫極有祥香出內,黃昏無爽課隨堂。蒲團一息何年得,暫過僧房世慮忘。
蘄水官撫辰千佛寺○春鳥聲聲佛,蓮華朵朵燈。瞻聽惟畏愛,久此即高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