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故城

千乘故城 即今廣饒縣城址,該城始建無考。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 移千乘於此。

千乘故城 即今廣饒縣城址,該城始建無考。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 移千乘於此。該城原系土城。明代成化年間知縣馬亮重建,城牆周長3.5公里,有城門4個,分別坐落於城東西南北方向,東曰“東作”、南曰“阜財”、西曰“西成”、北曰“通濟”。正德六年(1511年),被農民起義軍攻破。翌年,兵備僉事牛鸞將城牆修補。嘉靖年間,知縣郭中進行重修,將東門改稱“鎮海”、南門稱“通齊”、西門稱“瞻岳”、北門稱“望京”。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知縣王國翼改築磚城,高24尺(原營造尺),城垛1689個,4門名稱依舊,上建樓,下修馬道,外築護城池,深10尺、寬20尺。後幾任知縣重修。日軍侵占廣城後,又重加修築。解放後,城牆拆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