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重禁戒

十重禁戒

十重禁戒乃大乘菩薩嚴厲禁止作犯之十種波羅夷罪。又稱十重波羅提木叉、十波羅夷、十不可悔戒、十重禁、十重戒、十無盡戒、十重。相對於四十八輕戒而言。即: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嗔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不論自行,或教唆他人行事,皆為其所禁。十重禁及四十八輕戒則被視為釋尊成道之初一時之制戒,故犯此十重禁者構成破門罪,即為犯波羅夷,喪失佛教徒之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重禁戒
  • 外文名:TEN REDLINE
  • 源於:佛教
  • 類型:宗教理論
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嗔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

殺戒

即殺害人畜等一切有情之生命。乃十惡業之第一,五戒之一,八戒之一,十戒之一。大乘佛教為避免殺生,而禁止食肉,更進而以放生為其積極表征。依大智度論卷十三之說,諸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惜命亦為第一。斷人畜之生命,不論親自下手殺,或教人殺,皆屬同罪。比丘殺人,犯四波羅夷,自殺則結偷蘭遮罪;自傷形體,結突吉羅罪;殺害畜生,得波逸提(懺悔罪)。凡犯殺戒者,死後將墮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即使生於人間,亦不免多病短命。
不殺生系依慈悲心及避免犯下殺生惡業二理由。從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皆強調之,更成為佛教徒最重要之實踐德目。於印度,多有立於佛教立場實行不殺生之國王。我國佛教,於梵網經、金光明經、涅盤經、楞伽經等諸經中,所說不殺生、不食肉之教導,影響甚鉅;又儒家亦倡說惻隱之心為‘仁’之端,慈愛普及於禽獸,故古來行仁政之君主,亦敕禁殺之令,以示博愛之德,多行於齋會之時,或靈剎附近。佛祖統紀卷五十二放生禁殺條,列舉各種禁止殺生之例。如梁文帝、北魏獻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曾行禁殺、放生;又如智者大師曾化導一千餘處,令捨棄漁捕;另如四明之延慶法智法師每年以放生慶祝佛誕。

盜戒

不與而取,稱為偷盜。新譯作不與取。乃力取或盜取他人財物之意。於身、口、意十種惡行為(十惡)中,與殺生、邪淫同屬身業。偷盜為戒律所嚴禁,若犯偷盜,嚴重者如盜五錢以上,則犯波羅夷罪(如斷頭之重罪),在十惡、五戒中,為僅次於殺生之重罪。據舊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地品’之說,偷盜之罪能令眾生墮於三惡道,若生於人中,亦必得二種果報,一為貧窮,二為失財不得自在。

淫戒

又作欲邪行。為十惡之一。即在家者不可為之惡行之一,以男性而言,指與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又雖與妻子,但行於不適當之時間、場所、方法等,亦為邪淫。據中阿含卷五十晡利多經載,邪淫者必受現世及後世之惡報。

妄語戒

十惡之一。又作故妄語、虛妄語、虛誑語、妄舌、虛偽、欺。特指以欺人為目的而作之虛妄語。妄語戒為五戒、十戒之一。據四分律卷十一所載,妄語為波逸提(必須向眾僧懺悔之罪),此系小妄語(虛偽不實);另據同書卷二載,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即妄稱證得佛道)者,即犯波羅夷(為教團驅逐之大罪),此系大妄語(未得言得,未證謂證)。此外,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犯妄語戒而無慚愧心者,自斷於至涅盤及生天之道,並有口氣臭、善神遠離等十種罪過,此稱為妄語十罪。
佛教以“殺、盜、淫、妄”為“四根本性罪”。關於“妄語”,《論》云:“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盤之門。……實語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後沿用其義,指說假話,胡說。如《梁書·何遠傳》:“每戲語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縑。’眾共伺之,不能記也。”
由前世妄語,今生所得之二種報。據法苑珠林卷七十之記載,即: (一)多被誹謗,指因前世不務誠實,妄語無信,故感得今生多被他人誹謗。(二)為人所誑,指因前世專以妄語欺誑於人,故感得今生為人之所誑惑。

酤酒戒

酒乃迷亂起罪之根本,故大小二乘、道俗七眾俱禁之。依四分律卷十六所載,佛陀於支陀國時,沙伽陀詣拘睒彌主之家受飲食,主人奉以黑酒,既飲而還,于歸途倒地嘔吐。佛即知之,遂制比丘飲酒之戒,若違禁者,犯波逸提。佛更為說飲酒之十過,即顏色惡、少力、眼視不明、現嗔恚之相、壞田業資之法、增致疾病、益斗訟、惡名流布、智慧減少、死墮三惡道等,稱為飲酒十過。

說四眾過戒

十重禁戒之第六戒。即為防患談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之過誤所制立之禁戒。又作說四眾名德犯過戒、說在家出家菩薩戒、說他罪過戒。略稱說過戒。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說明此戒之制意,謂說四眾之過,能壞信心、招致重釁、背三寶之恩德,故宜制戒以禁之。優婆塞戒經卷三受戒品以此戒為優婆塞六重法之第五,第六為酤酒戒;依義寂菩薩經菩薩戒本疏卷上之意,此戒與酤酒戒對在家菩薩而言,是為重戒,對出家之比丘而言,則屬輕罪。

自贊毀他戒

指讚嘆己德而譏毀他人。菩薩十重禁戒之第七為自贊毀他戒。三卷本大般涅盤經卷上列舉七種勝法,其中即有‘見非同學,不生憎嫉’之語。菩薩地持經卷五、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菩薩戒本(曇無讖譯)等以自贊毀他為四波羅夷之一,菩薩善戒經則列為八波羅夷之一。
據梵網經卷下載,佛弟子若自贊毀他,又教唆他人自贊毀他,例如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等各種毀損他人之作為,則菩薩應本大悲心代一切眾生承受所加之毀辱。修行者應以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而遮隱他人好事,致令他人受毀者,即觸犯菩薩波羅夷罪。

慳惜加毀戒

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又作慳生毀辱戒、慳惜財法戒、故慳加毀戒、慳戒、不慳戒。即制止慳惜財、法,不給與他人之所求,且反加毀辱之戒。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噁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辱罵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嗔心不受悔戒

十重戒中之第九戒。又稱嗔不受悔戒、嗔不受謝戒、故嗔戒。即為防止起嗔恚心而不受他人悔謝所設之戒條。 ‘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另於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明制此戒條之十意,即:(一)嗔心於惑中為最重。(二)成惡業道、惡趣因。(三)燒滅宿世諸善根。(四)能結大怨,累劫難解。(五)由此能害諸眾生。(六)能作無間罪。(七)能障菩薩忍波羅蜜。(八)害諸菩薩大悲心。(九)令所化眾生皆舍離。(十)具足成就百千障。此外,菩薩地持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及曇無讖所譯菩薩戒本等,均以之為四波羅夷之一,菩薩善戒經視為八重法之一,菩薩內戒經則說為四十七戒之一。

謗三寶戒

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即禁制誹謗佛、法、僧三寶之戒。又作毀謗三寶戒、助謗三寶戒、謗亂正法戒、誹謗戒、謗菩薩法戒、邪見邪說戒。依勝莊之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卷二之說,誹謗三寶者,即謗佛非一切智者、佛亦非實者、謗十二分教及四諦等教法、謗世間無真阿羅漢與菩薩僧。又據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此戒之制意有業道最重等十義。蓋此戒為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卷五方便處戒品及菩薩善戒經等所說之謗亂正法戒,即撥無因果、毀呰三寶、誹謗大乘等,均屬重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