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戒(佛法)

十戒(佛法)

十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戒
  • 外文名:Ten commandments
  • 釋義: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
  • 出處:佛教
佛教十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簡介,沙彌十戒,菩薩令眾生防護的十戒,菩薩所念的十戒,菩薩奉持三世諸佛的十種淨戒,菩薩所持的身淨等十種淨戒,《梵網經》卷下等所說的十重禁戒,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與五戒異同,與八關齋戒異同,

佛教十戒

佛教的十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不歌舞及旁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不殺生

  • 禁止殺人,也不能傷害畜生、蟲蟻等。不但戒直接殺害,而且也戒殺因和殺緣,如賣獵槍的人則是間接助殺者。

不偷盜

  • 偷盜的果報是貧窮。禁止竊取有主之物,無論是直接形式,還是間接形式,凡是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取不應得的財物,都被稱為偷盜

不邪淫

  • 禁止與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時、非處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緣的娼寮妓院。

不妄語

  • 禁止說謊、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傷人、胡言亂語、花言巧語。凡是虛偽誇張,虛言掩飾,都屬於妄語。

不飲酒

  • 禁止飲酒,飲酒本身沒有罪,但飲酒會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從而引發其他罪惡,觸犯其他戒律。

不塗飾

  • 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裝會令人執著色身。

不歌舞及旁聽

  • 不貪聲音。

不坐高廣大床

  • 主要是提醒不要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適。

不非時食

  • 對於出家人來說,所有食物都是來自信徒的供養,過午不食能減輕供養者的負擔。

不蓄金銀財寶

  • 不貪財物。

簡介

佛教十戒
十戒是佛教的戒規,或稱十 重戒,為沙彌與沙彌尼所必須遵守的戒律。佛門四眾弟子,於受菩薩戒時亦須受持。
十戒
  • 第一戒,不殺生。簡說:不殺害一切有情生命。
  • 第二戒,不偷盜。簡說:未經物主允許不取為己有。
  • 第三戒,不非梵行(不淫)。簡說:不與人、非人等行淫事。
  • 第四戒,不妄語。簡說:不說虛妄之事,尤其是大妄語--未證言證。
  • 第五戒,不飲酒。簡說:不沾染麻醉神智之物品,含煙、酒、毒品。
  • 第六戒,不著華鬘好香塗身。簡說:不可打扮華麗,不可在身上塗抹高級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
  • 第七戒,不歌舞觀聽。簡說:不可觀看聆聽唱歌、跳舞、戲劇等相類似的聲光視聽娛樂。
  • 第八戒,不坐高廣大床上。簡說:坐臥起居不可使用寬大舒適的床、椅。
  • 第九戒,不非時食。簡說:也稱為“過午不食”,即是過了中午之後不得吃飯、用食。
  • 第十戒,不捉錢金銀寶物。簡說:不擁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錢珍寶等財產。

十戒

沙彌十戒

不殺戒、不盜戒、不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高廣大床戒、離花戒、離歌舞等戒、不蓄金銀財寶戒、離非時食戒。比丘及比丘尼應守的具足戒,在諸律中數目頗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條,二五○條;比丘尼戒三一一條,五○○條等說。凡要成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須先受過沙彌
佛教戒律佛教戒律
戒。年滿二十歲至七十歲者,身體康健,剃去鬚髮,披上袈裟,遵行數百條戒律,而受過受戒儀式的人,才正式成為比丘(尼)。
沙彌及沙彌尼應受持的十戒︰
又稱沙彌戒、沙彌尼戒,或稱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即︰(1)不殺生,(2)不偷盜,(3)不淫慾,(4)不妄語,(5)不飲酒,(6)不塗飾香鬘,(7)不歌舞觀聽,(8)不坐高廣大床,(9)不非時食,(10)不蓄金銀寶物。

菩薩令眾生防護的十戒

又稱十種護持、防護十願。內容為︰(1)禁戒,即持四重禁。(2)清淨戒,即護持僧殘。(3)善戒,即持波逸提等。(4)不缺戒,指令發未來禪,使事行不缺漏,令得根本禪,性行不缺漏。(5)不析戒,即道共戒,意謂相對於析空觀之道共戒,而指顯體空觀之道共戒,亦即滅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體法而入空故稱不析。(6)大乘戒,即自利利他雙修。(7)不退戒,指菩薩以善巧方便行種種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處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8)隨順戒,指能隨物之機宜,隨順道理。(9)畢竟戒,即究竟無上之大法。(10)具足成就波羅蜜戒,謂一切圓滿,法無不備。
智顗在《法華經玄義》卷三(下)所述,此十戒中,禁戒、清淨戒及善戒屬律儀戒,不缺戒為定共戒,此四戒又皆屬三藏析空觀。而不析戒以下六戒皆為道共戒。其中,不析戒是體空觀的道共戒,屬通教;大乘戒、不退戒及隨順戒是假觀的道共戒,屬別教;畢竟戒及具足波羅蜜戒為中道的道共戒,屬圓教。又,南本《涅盤經》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為菩薩願令眾生護戒,後九戒為願令得戒。

菩薩所念的十戒

又作大論十戒。為天台宗依《大智度論》卷八十七所載之文而立的十種戒律。
(1)不缺戒︰謂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無缺損毀犯,並且常自守護,如愛明珠,則能攝一切界。若犯淨戒,則如器已缺損,無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殘而無破損,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為用。
(3)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無毀,若有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雜戒︰持定共戒,心住禪定,不雜慾念,不念破戒事。
(5)隨道戒︰聲聞初果之人隨順四諦理,能破見惑,無所分別。
(6)無著戒︰二乘人見真諦理,能成聖道,於諸思惑無所染著。
(7)智所贊戒︰菩薩於諸世界化導眾生,為智者所讚嘆。
(8)自在戒︰亦是菩薩化他的大戒,謂菩薩化他妙用於諸世間,而得自在無礙。
(9)隨定戒︰菩薩隨首楞嚴定,現諸威儀,利導眾生,雖威儀變現,而任運常靜
(10)具足戒︰菩薩持中道第一義諦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
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儀戒,為散心凡夫所持;不雜戒是定共戒,為定心凡夫所持;餘六戒皆是道共戒,為聖者所持。道共戒之中,隨道戒是初果,無著戒是三果,二者皆為聲聞所持;智所贊、自在、隨定及具足等四戒皆為菩薩化他之所持。

菩薩奉持三世諸佛的十種淨戒

(1)普饒益戒︰或稱饒益戒。謂菩薩受持淨戒,廣為利益一切眾生。
(2)不受戒︰菩薩不受外道諸戒,但自精進奉持諸佛平等淨戒。
(3)不住戒︰菩薩受持戒時,不求於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受生而住。
(4)無悔恨戒︰又稱安住戒。謂菩薩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淨行,恆安住淨戒,心無悔恨。
(5)無違諍戒︰或稱不諍戒。謂菩薩於心常護持佛所制禁戒,無所違犯,亦不鬥諍觸惱一切眾生,但願常生歡喜,奉持於戒。
(6)不惱害戒︰菩薩不學邪幻咒術及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而持戒。
(7)不雜戒︰又稱無雜穢戒。指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專持出離戒。
(8)不貪求戒︰又稱離邪命戒。即菩薩不現異相以彰己有德、起貪求心,但為滿足出離生死法而持戒。
(9)無過失戒︰又稱離惡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貢高言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
(10)無毀犯戒︰又稱清淨戒。即菩薩受持淨戒,無所毀犯,永斷十惡,具足十善。

菩薩所持的身淨等十種淨戒

(1)身淨戒,防護身之三惡故。(2)口淨戒,遠離口之四過故。(3)心淨戒,永離貪恚諸邪見故。(4)具一切淨戒,於天人中最勝妙故。(5)守護菩提心淨戒,不樂小智故。(6)守護如來所說淨戒,即使是微細罪亦大怖畏故。(7)微密淨戒,善拔犯戒之諸眾生故。(8)不作一切惡淨戒,積集一切諸善法故。(9)遠離一切有見淨戒,不著於戒故。(10)守護一切眾生淨戒,出生大悲故。舊譯《華嚴經》卷四十一雲(大正 9·660a)︰‘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淨戒,若菩薩摩訶薩安住此戒,則得一切諸佛遠離眾惡無上淨戒。’
菩薩所持的不捨菩提心等十戒
即(1)不捨菩提心戒,(2)遠離二乘地戒,(3)觀察利益一切眾生戒,(4)令一切眾生住佛法戒,(5)修一切菩薩所學戒,(6)於一切法無所得戒,(7)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8)不著一切如來身戒,(9)思惟一切法離取相戒,(10)諸根律儀戒。
菩薩所持的十重戒
又稱俱密十重戒。依《無畏三藏禪要》所說,即(1)不應退菩提心,(2)不應舍三寶而歸依外道,(3)不應毀謗三寶及三乘經典,(4)對甚深大乘經典不通解處不應生疑惑,(5)不可因說法而令已發菩提心之眾生生退心、趣向二乘,(6)不可因說法而令未發菩提心者發二乘心, (7)對小乘人及邪見人不應輒說甚深妙法,(8)不發諸邪見等法,(9)於外道前不應自說我具無上菩提妙戒,(10)於一切眾生有所損害及無利益者,皆不應作,不教人作,不見作隨喜。

《梵網經》卷下等所說的十重禁戒

(1)不殺戒,(2)不盜戒,(3)不淫戒,(4)不妄語,(5)不酤酒,(6)不說過戒,(7)不自贊毀他戒,(8)不慳戒,(9)不嗔戒,(10)不謗三寶戒。

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

(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兩舌,(6)不惡口,(7)不綺語,(8)不貪慾,(9)不嗔恚,(10)不邪見。

與五戒異同

十戒之前五項戒與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大致相同,而其中不邪淫提升為不淫(沒有任何性行為)。

與八關齋戒異同

戒條上來說,十戒與八關齋戒僅差在捉金銀戒。是以八關齋戒亦稱“近住戒”,為在家人近阿羅漢而住(近清淨僧侶而住),戒律上亦近於沙彌、沙彌尼十戒。
然而在家人之八關齋戒受持僅一日一夜,隔日清晨戒體即自動捨去;在未舍戒的情形下,十戒為出家僧人盡形壽受持(一生持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