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點(吳語辭彙)

十三點(吳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十三點,吳語辭彙,有取笑、嗔怪的涵義。意思是痴頭怪腦或者傻的可愛,用以形容那些輕浮或言行不合常理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三點
  • 使用率:較高
  • 出處:《<香羅帕>是一出好喜劇》
  • 類別吳語
  • 實質調侃辭彙
  • 涵義:指痴頭怪腦或者傻的可愛痴頭怪腦或者傻的可愛
基本信息,來源,說法一,說法二,說法三,其它,閒話十三點,

基本信息

十三點。夏衍《<香羅帕>是一出好喜劇》 她一出場就是‘彩旦’,是一個善良、風趣,而又有點象上海人所說的‘十三點’的性格——也許還可以說,也還有一點象廣東人所說的‘巴閉’氣質。”
吳語區常以“十三點”隱指“痴”,除了形容人做事沒腦子或舉止輕浮,也指口無遮攔、傻得可愛的人,像趙薇扮演的“還珠格格”恐怕是最標準的“十三點”了。但是,當這個詞在異性間跳出來時,,的意思就變得曖昧起來,表面上是罵人痴頭怪腦,實際上卻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說不是魯智深鎮關西的“殺博博”一拳頭,而是王熙鳳扇璉二爺的嗲溜溜一記耳光。
還珠格格還珠格格
所以,“十三點”多半出自女人之口,罵的時候往往女人臉上笑眯眯,眼裡泛著“儂哪能箇能介個啦”的挑逗光芒,被罵的男人也常常骨頭更輕。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幾的彪形大漢,在大庭廣眾與老婆卿卿我我,並喜老婆喚自己為“囡囡”,這樣的男人誰見了都忍不住在心裡送他“十三點”,但是他老婆當面拋一句“十三點”就好像當眾給他發一張獎狀一樣,頓時立刻他臉上有光。

來源

說法一

“十三點”來源於賭具牌九中的“麼五”、“麼六”兩張牌。這兩張牌都是“短對”,碰在一起不配對,暗指人的言行“不對”。六和七加起來是十三,還可成為一句歇後語,如“他這個人有點麼五么六”,故意把“十三點”這個不入耳的話“歇”去。
牌九牌九

說法二

“十三點”是上海市井俚語,因為解放之後大量上海人南移,才變成趣怪廣州話。“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至多系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唔通有十三點不咩?當然系出咗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癲癲地!所以,“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說法三

上海灘上對“十三點”另有一種“戲說”性的解釋。《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戲中,祝向梁反覆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幾次三番向梁表露求愛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無動於衷。這是劇作者的藝術手法,故意為後來的悲劇所作的鋪墊和伏筆。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與“兩三八”諧音,這三個數相加是十三,譏諷梁山伯是“十三點”、“儂真是梁山伯,伊主動對儂有意思,儂還格能戇搭搭!” 梁山伯身邊的書童四九名字加起來也恰好是十三。
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與祝英台

其它

據1922年的《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要》中釋“痴”字共十三畫,故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痴”顯然這一解釋比較符合。由於“十三點”來自“痴”的十三筆,以後又派生出許多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詞,如“B拆開”、“電話聽筒”(舊電話聽筒中設13個小孔)等。
四川部分地區為了更為方便的運用,將“十三點”簡稱為“十三”,又為了其更具有趣味性,一般加上兒化音讀作“十三兒”。在這部份地區,“十三兒”被賦予了更廣泛的意義,有無、糟糕和垃圾等意思,例如“有十三兒啊”、“這下十三兒了”、“你吃個十三兒”……而近年來,隨著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已很少談及“十三兒”這類罵人的粗話,於是“十三兒”被更詼諧的方式表達出來,例如“差點就八加五了”。
正午12點過一個小時,下午一點在24小時裡稱之為十三點。

閒話十三點

如果說“五個字頭”的滬罵太過粗俗,有損上海形象,而“戇徒”又不夠“雅致”,體現不出上海風采,那么“十三點”可謂是極具上海特色的一個詞了。
“十三點”到底是什麼意思,要看語境,在不同場合、不同心境下發生的“十三點事件”,會有截然不同的意思,說其“大相逕庭”並不為過。
打個比方,甲女見有快遞送花給乙女,便問究竟,乙女說“伊呀,十三弗啦,”面帶羞容而又充滿喜悅,不問可知,這個送花的“十三點”必是她心儀的追求者,這聲“十三”乃是又喜又愛。
同樣情況,若乙女不耐煩地說“啥人啦?哪能介十三搿啦!”那么這句“啥人啦?”故然明知故問,不過多半就算當面相見,那女的也未必肯與他相認。既然已經到了“不願認識,不屑認識,不承認認識,就是不認識,情願不認識”的地步,那么這位男士還要殷情送花,所謂“熱面孔去貼伊冷屁股”,就真正有些“十三點”了。
所以,“十三點”或者“十三”一詞,本身就有點“十三”,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捉摸不定,沒有準數,有時甚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們不妨研究研究“十三”的出處,再來搞清它的真正含義吧。
最最普遍的一種說法,是說“痴”字的筆畫是十三筆,我數了一下,的確“痴”是十三畫,然而問題就來了,用筆畫的暗語的確有之,比如說某人得了“廿八劃”的病,則是指其犯了相思。“十三點”一詞由來已久,至少解放前就廣為流傳了,可解放前用的是繁體字,“痴”字寫作“痴”,竟有十九畫之多呢,或許“十三”另有來源。
中文字說不通,有人想到了西洋詞,說“十三點”來源於英文的hysteria,這個詞是“癔病”的意思,“痴”是智力障礙,而“癔”則是精神障礙。Hysteria還有一個音譯,名氣就大了,便是“歇斯底里”也,然而“歇斯底里”這個音譯好像和“十三點”的讀音相去甚遠,也不足信。
西洋詞說不通,也有人想到了西洋典故,基督耶穌不是被第十三個叫做猶大的人出賣的嗎?所以西方人避諱“十三”,因此當時的西洋建築諸如國際大飯店、金門飯店之類的,過了十二層便是十四層,決計沒有“十三層”,會不會十三點的出典與此有關呢?聽著倒有點像,只是這“點”又從何說起呢?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老式的自鳴鐘,到點報時,一點一響,十點十響,若是敲出十三響來,豈不是自鳴鐘發了神經,有點痴頭怪腦?所以這種現象叫做“敲亂鐘”,而既然敲了十三響,不就是“十三點”的鐘嗎?這種說法雖然邏輯上很說得過去,但是可信度並不高,哪會家家戶戶常敲亂鐘,以至於形成一句俏皮話的啊?若是海關的自鳴鐘經常敲錯,那可不僅僅是“十三點”的問題了……
所以,十三點的出處各有各說,都很“十三”,沒有定論,好似上天注定了“十三點”,就是一個“十三”的詞。
“十三點”或許是一種“隱語”,隱語的意思就是很難考證,否則也就不是隱語了。“十三點”一詞,本身就有許多的隱語。
最引人一笑的要數千古浪漫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了,本來好好的一雙壁人,偏偏名字起得不好,梁山伯在上海里讀作“兩三八”,加在一起就是個“十三”;你加在一起叫十三倒也罷了,偏偏書僮“四九”加在一起也是個“十三”。正是這對“十三”,面對一雙女扮男裝的佳人,數年竟不知對方情義,實在“十三”得緊了。
有時,不方便說人十三點,或是覺得說著不雅,也多用隱語,比如“B拆開”就是,把字母“B”拆開,就成一豎一彎,加在一起,就是“13”;又有說人“電話聽筒”的,因為據說老式的電話聽筒上有十三個小洞,所以就成了“十三點”隱語。
在上海,“十三點”一詞為女人專用,只有女人能用,這三個字從嬌滴滴的美女嘴中吐出,便有了靈氣,若是一個五大三粗的落腮鬍壯漢嘴裡也迸出“十三點”三字,那么恐怕此人本身就有些“十三點”了。
或許,“十三點”還真是從鐘錶來的,因為十三點的隱語還有“十二點六十分”,十二點再加六十分鐘,不就是十三點嗎?與此相同的,還有“十一點八刻”的叫法,加在一起,也是“十三點”。
關於“十三點”的起源,還有種說法是從牌九而來,牌九的最基本玩法,是將兩張骨牌上的點數加起來,比如一張牌上面是2點,下面是3點,而另一張上面是3點,下面是4點,那么這兩張牌加起來就是12點;同樣,如果一張牌上面是1點,下面是5點,加上一張上面是1點下面是6點的牌,總共就是13點了。好玩的是,後面兩張牌分別叫做“麼五”和“麼六”,並排放在一起,就是[這兩個字要製作一下,就是兩隻牌九的牌色],活象一對不搭調的燭台,“不搭調”就是“不入調”,就是“嘸沒腔調”,所以“十三點”的另一個隱語就是“麼五麼六”,如果說“搿個人麼五麼六”,就是說他“十三點”了。
這是將牌的點數加起來罵人,說來也好玩,可以加成13的牌有許多,卻偏偏“麼五麼六”專門用來指代13點
無獨有偶,崇明人也說“十三點”,並且還有歌謠,喚作“唔給烏蟲烏來湯湯赫,點半點半兩點半,過了三點四點半”加在一起,也正好是“十三點”。
上海人,有時並不說全“十三點”三個字,因為三字連續,中間的字是揚聲,很難讀清,所以也常變讀為“十三”兩字。
梁山伯為了振興門風,告別母親大人去念書了,他有一個書童,叫四九;祝英台為了不和馬文才結婚,女扮男裝,深造追尋真愛去了。她也有個書童,叫吟心(同樣女扮男裝)。
在很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祝英台遇見了梁山伯。她被山伯的文採風度所打動,很想委身下嫁於他。於是總是在旁敲側擊,好讓梁山伯明白自己的心思。誰料想那梁山伯仿佛一個榆木腦袋,他始終不明白英台對他的感情。
而兩位書童:四九和吟心之間也產生了很曖昧的情愫。與主子相同,同樣是一出“鳳求凰”。四九與主子一樣,總是一副不明就理的樣子。
梁山伯主僕倆的遲鈍,讓祝英台主僕倆很傷心。在上海話中,“梁山伯”的發音基本上就是238,加起來就是13,書童“四九”,加起來也是13。為了紀念這兩個反映遲鈍,不懂風月的男人。後世就將腦筋遲鈍,缺弦的人稱為“十三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