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理論

區域發展理論

區域發展理論興起於二戰後的歐洲大陸,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區位理論,如韋伯(Weber,A.)的工業區位論杜能(Thanen,J.H.von)的農業區位論,以及克里斯托勒(Christaller,W.)和廖什(Losch,A.)的中心地理論等。但由於傳統的區位理論是從經濟人的角度去分析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因而具有靜態與均衡的特徵,與動態非均衡的區域發展問題缺乏必然的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發展理論
  • 類別:理論
  • 興起:二戰後的歐洲大陸
  • 前身:區位理論
  • 理論增長極理論
  • 注意問題:基於本國的國情
背景,發展,評價,

背景

一般認為,系統的區域發展理論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戰後各國致力於重建國民經濟,區域發展理論才得到較大的發展。不過,由於區域發展問題較為複雜,涉及到經濟學、地理學、社會學、規劃學等眾多學科,加上戰後以來經濟發展思潮的不斷演化,因而,區域發展理論也就形成了眾多的不同的流派。比較有影響的有:以西方國家區域發展歷史經驗為基礎所形成的歷史經驗學派;強調工業化與城市化為核心的現代化學派;以強調鄉村地區發展與空間均衡為核心的鄉村學派等。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眾多主流經濟學家開始涉足區域經濟研究領域,形成了獨特的主流經濟學派區域發展理論。

發展

歷史經驗學派區域發展理論
歷史經驗學派區域發展理論大多根據歐美等發達西方國家區域發展的歷史進程而總結出來的,其代表性理論有部門理論(Sector Theory)、輸出基礎理論(Export-Base Theory)、區域發展的倒“u”字型假說(Inverted“U”Hypothesis)等。
現代化學派區域發展理論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受發展經濟學中結構主義思潮的影響,區域發展理論也表現為以城市化和工業化為核心。其中,最有影響的區域發展理論有“增長極理論”(Growth Pole Theory)及其變體“核心-外圍理論”(Core-Periphery Theory)。
鄉村學派區域發展理論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由加速經濟成長型戰略向滿足基本需求型戰略的轉變,以實現公平、消除貧困、增加就業為目標的發展戰略取代了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最大增長為導向的發展戰略,反映在空間背景上,以鄉村地區發展為內容、空間均衡發展為核心的區域發展理論更是取代了以城市化為中心,空間不平衡發展為內容的傳統區域發展理論,從而在區域發展理論史上形成了獨具特色“鄉村學派”區域發展理論。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選擇性空間封閉(Selective Spatial Closure)理論;地域式發展理論(Territory Development Theory)等。
主流經濟學派區域發展理論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麥可.波特(Porter,Michael)、保羅.克魯格曼(Krugman,Paul)等著名主流經濟學家開始介入空間或區域問題的研究,從而帶動了一大批經濟學家致力於將空間問題引入到主流經濟學研究之中。其中,最有影響的理論包括有:以波特為代表所提出的“產業集群理論”(Industrial Clusters Theory);以克魯格曼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New Economic Geography)等。

評價

當然,西方區域發展理論遠不止這些。比如,從流派的角度來看,還應包括以沃爾特.艾薩德(Isard,Walter)為首的“區域科學”(Regional Science)學派的相關發展理論,以及包括依附論、新左派等在內的激進學派區域發展理論。而從所提及的幾大流派來說,所包容的具體理論就更為廣泛,限於篇幅,所涉獵的內容不免掛一漏萬。
上述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既有其可資借鑑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首先,歷史經驗學派區域發展理論基本上來源於對歐美區域經濟發展過程的實證考察結果,因而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普遍適應性,但也應該注意到理論產生的特定環境條件。因此,當我們將這些理論用於分析和規劃區域發展實踐時,一定要切合本國或本地區的國情或區情。其次,現代化學派區域發展理論對加速區域工業化、城市化與現代化提供了比較好的思路,但該理論實施的結果卻容易造成二元空間結構加劇的後果。鄉村學派區域發展理論雖然更多地關注鄉村地區的發展理論與空間平等,卻往往以犧牲效率為其發展代價。主流經濟學介入區域發展問題無疑值得稱道,然而新經濟地理學等流派區域發展理論更多地注重抽象理論模型的構造,離實際套用仍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在借鑑西方區域發展理論運用於實際所應注意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