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滿族自治縣

北鎮滿族自治縣

北鎮滿族自治縣(1989年設)位於中國遼寧省西南部 。遼寧省錦州市屬縣,歷史古城,主要糧油產區。位於遼河平原西側,醫巫閭山東麓。

北鎮因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而得名。《周禮》記載,東鎮青州沂山,西鎮雍州吳山,中鎮冀州霍山,南鎮楊州金稽山,北鎮醫巫閭山,合稱五座鎮山。據《廣寧縣鄉土志》記載, “ 舜封十二山以醫巫閭山為幽州之鎮故名北鎮 ” 。在明、清有廣寧大山之稱,至今廣大民眾仍稱其為 “ 大山 ” 。兩漢的無慮縣,唐代的巫閭守捉,都是由醫巫閭而得名。金代開始改為廣寧,沿用至清末。民國二年 ( 一九一三年 ) 全國統一縣名,因與廣東廣寧縣重名而改稱北鎮縣。

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鎮滿族自治縣
  • 外文名稱:Beizhe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 行政區類別:市屬縣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錦州市
  • 郵政區碼:121300
  • 地理位置:北鎮市位於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
  • 面積:1782平方公里
  • 人口:52.36萬
  • 方言:東北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醫巫閭山風景區、青岩寺歪脖老母、大蘆花、北鎮廟、崇興寺雙塔
  • 火車站:溝幫子、大虎山、青堆子、高山子
  • 車牌代碼:遼G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人口民族,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歷史沿革

1990年人口52.36萬 。有滿 、漢、回、蒙古、錫伯、藏、朝鮮、壯 、苗 、達斡爾、白等民族和日本籍者。面積1782平方千米。
北鎮縣境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
秦屬遼東郡。
西漢、東漢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境內設有無慮縣。
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 ( 今義縣 ) 。
西晉時屬平州(今遼陽)昌黎郡 。
南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 ( 今朝陽 ) 。
隋朝時屬燕郡 ( 今義縣 ) 。
唐屬安東都護府設巫閭守捉。
遼代屬中京道設顯州轄奉先、山東、歸義三縣。
金代屬北京路設廣寧府轄廣寧、閭陽、望平三縣。
元置廣寧府路轄閭陽、望平二縣。
明代設廣寧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清置廣寧府 ,康熙四年(1665)裁府為縣,清光緒三十三年 (1907 ) 屬錦州府置廣寧縣。
民國元年屬奉天省遼瀋道。
1913年因與廣東省廣寧縣重名,改為北鎮縣。
民國十八年 ( 1929 ) 屬遼寧省。
1931年屬奉天省。
1934年屬錦州省。
1947年建黑北聯合縣,1948年恢復北鎮縣。
1949年屬遼西省。
1954年屬遼寧省,現為錦州市轄縣。
1989年設為北鎮滿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廣寧鎮。
1995年3月撤消北鎮縣,設立北寧市(縣級)。
2006年2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寧市更名為北鎮市。

自然資源

礦產有矽石、鐵、錳、磷、石墨、石棉 、雲母、螢石、金礦等。藥材有元胡、黃柏、桔梗、柴胡、天麻 、赤芍 、蒼朮、黃精、五味子等218種。野生動物有兔 、刺蝟、狐等。土特產主要有鴨梨、溝幫子燒雞、水餡包子和熏豬蹄。名勝古蹟有觀音閣、玉泉寺、大朝陽等。縣境低山丘陵、平原和窪地各占1/3左右。西部醫巫閭山主峰望海山海拔867米,相對高度大,是東北三大名山之一。京瀋鐵路以南為海拔5米以下窪地,中部為10~20米的平原。主要河流有繞陽河及其支流東沙河、西沙河等,水位變化較大。縣境年均溫8.2℃,1月均溫-10.3℃7月24℃;年降水量604毫米,無霜期161天。出產糧食、油料(大豆、花生)和鴨梨等。京瀋鐵路穿過縣境。多名勝古蹟,西郊有風景秀麗的醫巫閭山,城西北鎮廟創建於金,城東北有崇興寺雙遼塔,均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環境

北鎮市位於錦州市東部,醫巫閭山東麓。介於東經 21°33'至東經122°12',北緯41°19'至北緯41°48'之間,東接黑山縣,西鄰義縣,南與盤錦市毗鄰,北與阜新市搭界,東南與台安縣相望,西北與凌海市相通。

人口民族

北鎮市有滿、漢、回等19種民族,其中滿族人口32.7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62.4%。

歷史文化

北鎮因閭山為中國五大鎮山之北方鎮山而得名。閭山有於微閭、無慮山、醫巫慮山、扶梨山等古稱,是古代東胡語音譯,意為大山。閭山歷史悠久。早在唐堯虞舜時期,就已聞名於世了。戰國時期屈原被放逐後,夢遊閭山,在《遠遊》中吟唱“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最早記錄了北方先祖顓頊的子孫對醫巫閭山的尊崇和望祭。
閭山神聖靈秀,自古以來為帝王封禪祭祀之地,內涵博大精深,底蘊豐富厚重,地位尊貴顯赫,是鎮國鼎朝之靈山。閭山是軒轅黃帝首封的鎮山,距今有4700多年的歷史。虞舜封天下十二州時,封閭山為十二大鎮山之幽州鎮山;夏、商、周時期閭山又被封為九州之九大鎮山之幽州鎮山;西漢時,漢武帝封五嶽五鎮,閭山被正式封為北方鎮山,北鎮因此而得名;到了明代,北鎮已“禮秩居他鎮之首”。歷代帝王為祈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奉按《會典》,或遣重臣,或親自到閭山拜祭。閭山作為華夏五大鎮山之一,歷代都曾對其封號,使這座名山多次獲得殊榮。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隋文帝楊堅詔封閭山為“北鎮名山”並就山立祠,建廟設祖。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唐玄宗李隆基封其為廣寧公。宋、遼、金時期封其為廣寧王,元朝成宗鐵穆耳皇帝封其為貞德廣寧王。明朝朱元彰打天下後封其為“醫巫閭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號。閭山山神的神府是北鎮廟,而北京地壇公園和先農壇公園內也陳列著閭山的山神位。
閭山是遼王朝的龍寢之地,遼王朝經歷了218年,共有5座皇家陵寢,其中的兩座就坐落在閭山的峰巒谷坳之間,這是遼陵中惟一的“一地兩陵”。東丹王、讓國皇帝耶律倍葬於閭山,其陵為顯陵,第三任皇帝世宗耶律阮附葬在顯陵;第五任皇帝景宗耶律賢葬於閭山,其陵為乾陵,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喜和著名的蕭太后蕭綽也都葬乾陵,還有至少幾十位皇親國戚附葬於顯乾兩陵。
閭山是遼王朝的龍興之地,遼代的9位皇帝中,首任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機是耶律倍的父親,第二任皇帝太宗耶律德光是耶律倍的弟弟,第四任皇帝穆宗耶律璟是耶律倍的親侄,而其餘的六位皇帝都是耶律倍的直系子孫。也許是因為耶律倍的顯陵在閭山,這裡的風水帶給了耶律倍家族的繁榮和復興,所以遼代的幾位皇帝對閭山推崇倍至。曾有6位皇帝先後40多次來此狩獵祭祀,巡幸駐蹕。
閭山是清朝皇帝的巡幸之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五帝先後十幾次來閭山祭祀攬勝,留下御製詩文50餘首,特別是乾隆皇帝四臨北鎮,三登閭山,填詞作賦,樹碑立傳,名垂青史。文臣武將、文人墨客也紛至沓來,墨寶留香,這些古蹟使閭山的峰巒、山谷、懸崖、峭壁、亭台、樓閣到處都瀰漫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

風景名勝

醫巫閭山
醫巫閭山,今稱閭山,地處今遼寧省錦州市境內,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閭山歷史悠久,由華夏幾千年的文明積澱而成。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嶽五鎮之一。
自隋開始,此山便成為“北鎮”的“五大鎮山”,從而聲名鵲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故其聲名日隆,一躍而為東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
青岩寺
青岩寺風景區位於遼寧省錦州北鎮市常興店鎮西部,是閭山主要瀏覽勝地之一,國家4A級景區,占地 13平方千米,距北鎮市 25公里。
青岩寺始建於北魏,興盛於中唐,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悠久歷史,它文化底蘊深厚,佛教氛圍濃重,為渤海國僧人釋·貞素所建,原稱千秋萬古寺,明代易名青岩寺。寺中尤為上院“歪脖老母”名聞天下。“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中國僅有”的一尊佛像,為觀世音菩薩三十二化身之一。
北鎮廟
北鎮廟位於中國遼寧省北鎮市城西2千米的山崗上,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也是全國五大鎮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鎮山廟。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鎮廟始建於隋開皇十四年(594年),初稱“醫巫閭山神祠”。金大定四年(1164年)重修後改稱“廣寧神祠”。元大德二年加封醫巫閭山為貞德廣寧王,將神祠擴建後改稱“廣寧王神祠”,元末被毀。明洪武三年在原址重建,改稱“北鎮廟”。
北鎮鼓樓
北鎮鼓樓,遼東總兵李成梁、馬詠曾先後做過點將台,清代改為鼓樓,為二層單檐歇山式,占地625平方米,大木架結構,重檐建於樓座之上。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