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水村(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北流水村)

北流水村(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北流水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流水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地處魯中山區,生態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厚道。主要以林果種植、中藥材加工、牧業養殖等為主要產業。原屬於沂源縣三岔鄉,後因三岔鄉撤銷,現屬於沂源縣南魯山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流水村
  • 外文名稱: North water village
  • 所屬地區: 山東省淄博市
  • 下轄地區: 一區,二區
  • 地理位置:  山東省中部,淄博市南端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自然資源,風土人情,傳統節日,重要民俗,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電話區號: 0533
郵政區碼: 256100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大峪頂,西河,老泉水,西峪溝,

地理位置

沂源縣北流水村地處沂蒙山區,淄博市最南端。東經117°54'-118°31',北緯35°55'-36°23'。

自然資源

林木資源豐富,經濟林主要有蘋果葡萄花椒柿子、板栗、桑、魯源小棗、山楂、銀杏等。飼草資源豐富,有牛、羊等畜牧業。藥材資源500餘種,如丹參白首烏等,其中“沂蒙全蠍”不僅是珍稀藥材,而且是名貴佳肴。野生藥材資源500餘種。水資源豐富,全村正在打造北方“水潤鄉村”。

風土人情

傳統節日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此節源於秦漢間,相傳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太乙神”之說。從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五元宵節,各社區、村莊便組織各種文娛節目及雜耍,走村串鄉開始演出,稱作“玩十五”、“玩燈”。正月十三以前,主要是農村劇團及雜耍的串鄉演出。
在人們歡天喜地鬧元宵之際,依然還保留著為祖宗神靈“送燈”的古老習俗。人們在門前、墳塋墓地點上面燈、胡蘿蔔燈,以此來寄託著人們對祖先的追念,也祈求著祖先保佑新一年的豐稔和居家的平安。

重要民俗

1、喬遷溫鍋
某家新房竣工,需要遷居,先得找專人查一吉日,一大清早(多數於後半夜),四鄰八舍、本家親故都自動前來相助。桌椅板凳,箱籠廚櫃,糧囤麵缸,杈耙笤帚,鍋碗瓢盆,衣帽被褥,雞狗鵝鴨,乃至磚頭瓦塊都得要整理搬運。大家肩擔手提,人抬車拉,搬到新居整理一番之後,即稍飲茶水,略事休息,各自回家。當天下午,幫助搬家的人又湊上酒肴,寫上賀聯,來到喜遷之家,或在屋內圍桌而坐,或在院中繞案而踞,同主人一家共同喝杯老酒,吃頓便飯,表示祝賀。主家也做上幾個小菜,敬上幾杯薄酒,表示誠摯的答謝。
“喬遷”來自《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後來人們用鳥兒由深谷飛到高大喬木的典故,喻人的遷居或升遷,而稱作“喬遷之喜”。唐代詩人張籍《贈殷山人》詩中有:“滿堂虛左待,重目望喬遷”的詩句。祝賀喬遷的習俗在唐代已經形成。當地祝賀喬遷這一簡樸、淳厚的民風充分表現出一家有事,眾人相助的鄉里親情和人際關係。
人們搬進新居,即要另起爐灶吃飯,所以又稱“溫鍋”。溫鍋之俗源於農村的“添囤”。隨著時代的變遷,由幫忙遷居變成了送錢送物,由簡單招待變成了大吃大喝,由在家庭溫鍋變成到大酒店溫鍋,而且賀禮也越送越多。這種傳統民俗也就失去原汁原味了。
2、祝 壽
時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給長者祝壽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在農村,每逢老人的壽辰,兒、女、女婿、外甥、孫男、侄女等在頭午就帶上雞、魚、肉、蛋、壽麵、點心、酒、煙、蔬菜等,聚到老人住處。一般由兒媳、女兒下廚,母親幫炊,個別家庭還得由母親掌勺,做下一桌比較豐盛的菜餚。然後,把老人讓到正位,其他人依次落座。先由主持人簡單地講幾句祝壽詞,然後把第一道菜中的雞頭敬給老人,壽宴就正式開始。第二道菜上魚,先由老人按住魚頭,眾人才能開吃。酒過三巡,由代表向老人敬酒雙杯,也有的輪流把盞。因為老人高齡,不耐久坐,大都不等上全菜餚就吃飯離席,於是晚輩們就開懷暢飲,猜拳行令,吆五喝六,顯示出一片歡暢興旺氣氛。
有的人家,小輩坐席,母親燒湯燎水,一直喝到紅日西沉,老母還未吃上午飯。等眾人喝的東倒西歪,分頭散去,老人還得拾掇這個攤子。更有的小輩進入醉態,拌嘴打架,動手動腳,以至於掀翻桌子,不歡而散。這哪是給父母拜壽,幾乎是一場小小的劫難。所以有的老人到了自己生日之際,乾脆躲出去不回家門。
北流水村(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南魯山鎮北流水村)

地圖信息

地址:淄博市沂源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