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嶺鎮

北嶺鎮

北嶺鎮位於夏邑縣東南部,距縣城15公里,東臨火店鄉,西接曹集、胡橋鄉,北與孔莊、太平鄉毗鄰,南與永城市太丘鎮接壤。

北嶺鎮在自明朝起叫北嶺集,有“北嶺集,南嶺店,當中加個永城縣”之說,上世紀50年代前屬永城縣,後改屬夏邑縣,成立北鎮人民公社。1984年轍北鎮人民公社,改為北鎮鄉。2013年2月22日,經河南省民政廳批准,北鎮鄉撤鄉建鎮,更名為北嶺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嶺鎮
  • 別名: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 政府駐地:北鎮村
  • 電話區號:0370
  • 郵政區碼:476000
  • 地理位置:夏邑縣東南
  • 面積:68.9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3321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臥龍崗古蹟
  • 火車站:夏邑站
  • 車牌代碼:豫N
  • 主要河流:虬龍溝、利民溝等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歷史文化,社會事業,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1956年由永城縣劃歸夏邑縣,1958年建北鎮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8.9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北鎮、吳閣、寨里、閻廟、孫營、劉集、林樓、劉暗樓、仇莊、曹莊、孫瓦房、劉莊、宋莊、孫楊集、孫後寨、蔣莊、王六、譚樓、任樓、陳樓、常閣、王河、郭王樓、崔小廟、劉園、前彭溝涯、後彭溝涯、鄺莊、盧集、於閣、朱廠、朱樓、蘇莊、後林34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於夏邑縣東南部,距縣城15公里,東臨火店鄉,西接曹集、胡橋鄉,北與孔莊、太平鄉毗鄰,南與永城市太丘鎮接壤。地處豫東平原,土地肥沃,農牧兩旺,氣候宜人,虬龍溝沿西部邊緣流經本鎮。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北嶺鎮

行政區劃

北鎮鄉位於夏邑縣東南部。面積68.91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小城鎮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33210人(2017年)。轄北鎮、郭王樓、閆廟、吳各、仇莊、寨里、朱樓、蘇莊、後林、朱廠、於各、盧集、鄺莊、蔣古同、後彭溝涯、前彭溝涯、常各、王河、劉元、崔小廟、譚樓、任樓、王六、陳樓、蔣莊、孫後寨、孫楊集、宋莊、劉莊、孫瓦房、劉暗樓、林樓、孫營、曹莊、劉集35個行政村,114個自然村。夏(邑)芒(山)公路過境。
[代碼]411426216:~201北鎮村 ~202郭王樓村 ~203閆廟村 ~204吳各村 ~205仇莊村 ~206寨里村 ~207朱樓村 ~208蘇莊村 ~209後林村 ~210朱廠村 ~211於各村 ~212盧集村 ~213鄺莊村 ~214蔣古同村 ~215後彭溝涯村 ~216前彭溝涯村 ~217常各村 ~218王河村 ~219劉元村 ~220崔小廟村 ~221譚樓村 ~222任樓村 ~223王六村 ~224陳樓村 ~225蔣莊村 ~226孫後寨村 ~227孫楊集村 ~228宋莊村 ~229劉莊村 ~230孫瓦房村 ~231劉暗樓村 ~232林樓村 ~233孫營村 ~234曹莊村 ~235劉集村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北嶺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鄉耕地面積6.4萬畝,是典型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
水利資源 全鎮年降水量180mm,境內溝河縱橫,虬龍溝、利民溝穿越北鎮鄉西部,韓溝、毛溝、宋溝流經北鎮鄉中東部,河流走向多以南北走向為主,可以完全完成澇水外排。北嶺鎮現有機井1200眼,其中全部配套的有380眼。
生物資源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紅薯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西瓜、油料。森林覆蓋率為18%。主要樹種有泡桐、楊樹、榆樹、刺槐、柳樹等。主要中藥材有紅花、白芍等。土特產有黃花菜、蘋果、太陽杏、酥梨、板山羊皮等。
礦產資源 北嶺鎮地處永夏煤田北部,現已探明煤炭作業口1個。其它礦產比較少。

人口民族

人口 北嶺鎮現有人口33210人(2017年)。
民族鎮內主要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回族等。

經濟概況

2007年,北嶺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3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00萬元,三大產業結構由多年來一、二、三的老格局,首次實現了二、一、三的突破。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經濟發展
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3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億元,農業總產值1.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70元。生產總值與改革開放前1978年比較,年均增長58%;人均生產總值與1978年比較,年均增長5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78年比較增長209%,1978年擤比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78年比較增加17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78年比較增長10倍。北嶺鎮全縣農業大鄉,農產品深加工大鄉,經濟發展在全縣屬中等發展水平。北嶺鎮立足農業大鄉的優勢,確立了農業固鄉,工業興鄉戰略,在農業生產中,大力開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確立了“三線四園”開發方案,“三線”即,高速公路蓮藕生產線,虬龍河小雜果生產線,劉集至劉莊優質小麥生產線;“四園‘即,閆廟、陳樓中藥材生產園,蘇莊,後林優質林果生產園,古同、郭莊蘆筍生產園,崔小廟、任樓蔬菜生產園。目前,全鄉糧經比例達6:4。在企業上,鎮確立了“立足資源, 規模,流動發展”的思路,鄉採取低門檻政策,大打能人牌,讓利牌,制訂了《北鎮鄉關於發展鄉鎮企業的優惠政策》,對重點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幾年來,由於政策優惠,強力推動,全鎮形成了以預製、化工、麵粉、紡織、板材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鑄造,維修等為主的龍頭企業,全鄉企業總量達76家,從業人員7600人,年創利稅1100萬元。
農村經濟
農業主要經濟指標。第一產業增加值與2007年的比較增加1000萬元;糧食總產、單產與2007年比較分別增加17%和18%。位次在全縣前列。
農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農業結構由以前的單一化向多元化產業化發展,食用菌種植、藥材種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生豬養殖業、林果業發展較快。
農業產業化經營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如麵粉加工、板皮生產等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先後組建了食用菌生產全作社、林果生產合作社等組織。
農業綜合開發成效顯著。先後承建了北鎮—李集土地綜合開發及北嶺鎮東3000畝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項目完成了北會公路北嶺鎮段的修建及金莊橋的建設。糧食核心區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北嶺鎮在自明朝起叫北嶺集,有“北嶺集,南嶺店,當中;加個永城縣”之說,上世紀50年代前屬永城縣,後改屬夏邑縣,成立北鎮人民公社。1984年轍北鎮人民公社,改為北鎮鄉,全鄉行政村總數由原來的34個增長到35個。2013年2月22日,經河南省民政廳配準,北鎮鄉撤鄉建鎮,正式稱為北嶺鎮。
地方文化
北嶺鎮地方文化以豫劇、大鐃、邦子、楊琴戲、柳琴、墜子書為主,傳唱多年經久不衰。

社會事業

北嶺鎮基地設施建設齊全,1999年經省水利設計院勘測設計,順利通過市、縣小城鎮建設論證,建立了商業區、工貿區,城鎮總面積達3.6平方公里,小城鎮居住人口達8000餘人,從事二、三產業人員達1800餘人,小城鎮完成了綠化、硬化、亮化。截止2000年底,全鄉完成通郵,通電話,通油路,通有線電視,極大改善了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地方特產

北嶺鎮名優特產有鋁丸加工、豬鬃加工,楊木板皮加工、彩色印、塑膠顆粒、軟膠管、優質麵粉、豫源鴨業、青皮加工等產業。同時,我鄉還是省命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從2000年開始,北嶺鎮把發展食用菌生產作為富民強鄉的“一號工程”來抓,經過9年的發展,目前,全鄉建起標準化菇房230座,種植品種10多個,年產食用菌10萬公斤,產值近230萬元,成為是全省命名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北嶺鎮先後被河南省農業廳評為“河南省食用菌生產基地”、“河南省食用菌生產先進鄉”;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全省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優秀示範基地。

風景名勝

現有臥龍崗古蹟。有碑石為證,碑石現存於北嶺鎮朱樓村付樓。

著名人物

北嶺鎮人傑地靈,英雄輩出,先後有鄺莊村的劉欽鑒、劉笑平、洪慕顯三位同志為連三任的碭山縣長。
另有朱樓村十九勇士(高道遠、徐登科、黃紹義、張朝平、馬 著、徐成德、劉化銀、王守銀、劉 祥、黃德勝、朱建設、王 梢、劉懷清、劉 英、王書田、李明璽、班 同、劉自清、劉俊領)在一九四七年,夏邑縣國民黨保全團夥同商丘交警部隊攻打朱、付、劉樓英勇奮戰、浴血疆場、犧牲獻身的十九位烈士,為八名人頭被鍘掉,堅強不屈死在敵人鍘刀下的英雄戰士。他們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拼殺,浴血疆場,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們為建設新中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建立了不朽功勳,譜寫出無數動人故事,留下了一段段傳世佳話。他們開創的業績如同豐碩的秋天一樣燦爛輝煌,戎馬生涯,功勳卓著,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生奇蹟,對我們今後的生活也是一種感悟和啟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