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

北大西洋公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NATO)是一個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49年3月18日美國和西歐國家公開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49年4月4日美國與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共12國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標誌著北約正式成立。公約於1949年8月24日生效。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外長、國防部長組成。總部設在布魯塞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 外文名:英語: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NATO;法語: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簡稱:OTAN)
  • 成立時間:1949年8月25日
  • 總部比利時布魯塞爾
  • 成員國:29個
  • 主要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
  • 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 性質:以美國為首的軍事同盟
歷史淵源,北約東擴,

歷史淵源

為與以前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相抗衡,使成員國一旦受到攻擊時,其他成員國可以作出即時反應。但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及至前蘇聯解體以後,華沙公約組織宣告解散,北約就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

北約東擴

1955年5月,聯邦德國加入北約。這次擴大促使蘇聯和波蘭、捷克、民主德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東歐7國於同年5月14日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從此,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開始了在冷戰狀態下幾十年的軍事對抗。1982年5月,西班牙加入北約。
20世紀90年代,隨著華約解散和蘇聯解體,美國乘機調整歐洲戰略,提出北約東擴主張,將西方在歐洲的勢力範圍向東擴展,以填補蘇聯解體後中東歐地區出現的“真空”,確立北約在未來歐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導地位。
從1992年起,波蘭等原華約國家相繼提出加入北約的請求。1994年1月,布魯塞爾北約首腦會議正式通過美國提出的北約東擴計畫。1997年7月8日,北約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接納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加入北約,正式啟動了醞釀多年的北約東擴計畫。
2002年11月22日,北約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首腦會議上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加入北約。這是北約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