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律令

北周律令,南北朝時期北周法令總稱。亦稱“後周律令”。北周初期,宇文氏沿用“大統式”(西魏制定的行政法規)。武帝宇文邕時命廷尉卿趙肅、拓跋迪等撰定法律。保定三年(563)頒行,稱為《大律》,凡25篇,即刑名、法例、記享(一作“祠享”)、朝會、婚姻、戶禁、水火、興繕、衛宮、市廛、斗競、劫盜、賊叛、毀亡、違制、關津(一作關市)、諸侯、廄牧、雜犯、詐偽、請求,告言(一作告劾)、逃亡、系訊、斷獄、共1537條。其制罪有杖刑、鞭刑、徒刑、流刑、死刑5種,每種刑又分5等,共25等。不立十惡(反逆、大逆、叛、降、惡逆、不道、不敬、不孝、不義和內亂)之目,而重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義、內亂之罪。《北周律》雖承《北魏律》,但模仿《周禮》,雜采魏晉,篇章條目繁多。《隋書·刑法志》稱其“大略滋章,條流苛密,比於齊法,煩而不要”。建德六年(577),破北齊後,武帝欲施輕典於新統治區,乃詔諸雜戶,悉放為百姓。又為《刑書要制》維護社會治安,規定持仗群盜1匹以上,不持杖群盜5匹以上,監臨主掌自盜20匹以上,盜及詐請官物30匹以上,正長隱5戶及10丁以上、及地3頃以上,皆死。自余依《大律》。大象元年(579),宣帝宇文贇又令在此基礎加以增補,謂《刑經聖制》,也稱“法經”。上述法典原文已佚。《隋書·刑法志》、《唐六典》等保存其梗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