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倉皇會

北倉皇會

由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中共北辰區委黨史研究室及北辰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編撰,霍貴興、楊國珍主編的《北倉皇會》一書,是一部集資料性、知識性、故事性、可讀性為一體的大型民間文存。

基本介紹

  • 書名:北倉皇會
  • 作者:霍貴興、楊國珍
  • 定價:298.00元
  • 出版時間:2016年2月
  • 開本:889×1194mm1/16
作品簡介,基本信息,作品導讀,出版社介紹,

作品簡介

《北倉皇會》一書是由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中共北辰區委黨史研究室及北辰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編撰,霍貴興、楊國珍主編的民間文化系列叢書。
該書分為“北倉皇會概況”、“各道花會簡介”、“花會的興衰與傳承”以及“附錄”四部分,配有圖畫照片百餘幅,圖文並茂,具有較強的地域性,以記載北倉村的皇會活動為主,同時也兼顧附近、周邊地區,記述了北辰區歷史上在假日裡進行表演的各種花會形式。
正所謂國有史,邑有志,民間有情。世代以來,勤勞淳樸的北辰人,在這片蘊藏著深厚歷史文化的熱土上,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也留下了炫麗多彩的民間文化。而許多反映地方民情的資料信息檔案里查不到,典籍也鮮有記載,大都散落在民間,因而這些地情資料更顯彌足珍貴。物換星移,許多資料隨著親為親歷者的過世和歲月流逝而消失,搶救史料、傳承文化的工作愈發顯得刻不容緩。近年,北辰區規劃分局原局長、北倉村人趙師泉歷經數年不辭辛勞,奔走於北辰及周邊地區的農戶家中,走訪、蒐集有關北倉皇會的各類實物和口碑資料,繪製了63幅極具地域特徵和歷史價值的藝術畫卷《北倉皇會圖》,並在此基礎上又撰寫了《北倉皇會》初稿。它們形象地向人們展現了根植於北辰民間沃土的藝術之葩,為弘揚北辰歷史文化、傳承北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北辰區文化和史志部門主動進取,深入挖掘,繼趙先生之後對《北倉皇會》進行了精益求精的補充、勘誤、考證和後期編輯製作,力求達到資料性、知識性、故事性、可讀性的統一,使其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質的飛越,向全區人民獻上了一份關於北運河兩岸傳統花會的文化大餐。
該書於2016年2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信息

編 者: 北辰區文化廣播電視局
中共北辰區委黨史研究室
北辰區地方志編修委員會辦公室
主 編: 霍貴興 楊國珍
出 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 編 審: 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 址: 北京市豐臺區萬豐路300號2棟B座
責任編輯: 徐傳洲
印 刷: 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 本: 889×1194mm1/16
印 張: 17
版 次: 2016年2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價: 298.00元

作品導讀

一、廟會、花會與皇會
(一)皇會由“娘娘廟會”演變而來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其形成與發展和當地寺廟的宗教活動有關,一般在寺廟的節目或規定的日期舉行。活動地點多設在廟內或其附近,包括祭神、娛樂和購物等多項活動。不同廟會的規模大小、隆重程度、影響力強弱各不相同,在天津一帶,當數“海神天后娘娘”廟會最為隆重、熱烈。
“海神天后娘娘”廟會又叫“娘娘會”或“天后聖會”,民間口傳源於元明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清康熙四年(1665年)始,後更名為“皇會”流傳至今。
天津皇會最初是為祭祀海神天后娘娘而在其誕辰吉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舉行的慶典儀式。每年這一天,虔誠信仰天后娘娘的農商官紳都要舉辦迎神賽會,以求驅災賜福。這實際上是一次民間表演技藝的會演。所有參加活動的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文藝節目的出節目。據說康乾兩朝皇帝在南巡過津途中,為迎接聖駕不僅要舉行隆重的儀式,有時還會奉命舉行“娘娘會”儀式,並御賜黃馬和龍旗,故而“娘娘會”逐漸易名為天津“皇會”。其後,尹兒灣娘娘廟會也改稱為“皇會”,即“北倉皇會”。
但並非所有“娘娘廟會”都能發展為皇會,如沽北的小街也修建了娘娘廟,也有“娘娘廟會”,但並沒有演變為皇會。形成皇會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其形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二)花會是皇會的主要表現形式
北倉皇會除了祭祀娘娘活動外,花會表演是重頭戲。
皇會的內容豐富多彩,可謂“百戲雲集”。其會檔(種類)一般分為3類:一是服務性質的會,如淨街會;二是儀仗性質的會,如門幡會;三是表演性質的,如槓箱會、法鼓會、小車會、高蹺會等,但主要形式還是各類鄉村民間花會。北倉皇會除了祭祀娘娘活動外,花會表演絕對是重頭戲。1946年,在北倉最後一次皇會中,就有92道花會參加表演。可以說,在清代及民國年間,皇會是民間花會進行大規模展演、舉行大型比賽的一個載體和一個平台。
新中國成立後,“皇會”退出了歷史文化舞台,但民間的花會活動則因廣大民眾喜聞樂見而傳承至今,勢不可擋。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