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記憶(大型紀錄片:回溯30年“人民生活史”)

北京記憶(大型紀錄片:回溯30年“人民生活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型紀錄片《北京記憶》,是一部“人民的記憶”。冬儲大白菜,前門大碗茶,外匯券、家電熱,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一幅生動火熱的百姓生活畫卷向我們徐徐展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記憶
  • 出品時間:2011年
  • 集數:15
  • 類型:歷史紀錄片
劇情簡介,分集介紹,

劇情簡介

《北京記憶》整合30年年輪中的公共記憶和各階層人士的親歷往事,描述和紀念這一段歷史,表現改革開放30周年之宏大歷史背景的同時,更應注重講述北京人特有的記憶,...大型紀錄片《北京記憶》,是一部“人民的記憶”。冬儲大白菜,前門大碗茶,外匯券、家電熱,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一幅生動火熱的百姓生活畫卷向我們徐徐展開。

分集介紹

第一集《京華早春》
這是被許多人遺忘了的畫面——安東尼奧尼鏡頭下沉悶的北京,色彩單調的北京,封閉的皇家園林,然而,人們心中對變革的廣泛期待逐漸明朗起來。
第二集《金梭和銀梭》
改革初年重新燃起生活熱情的北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處處感到一種困窘。大鍋飯體制下服務人員的傲慢與冷漠,給北京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
北京記憶
第三集《夕照街》
在風俗、觀念開始發生巨變的北京老城,鐘鼓樓的紅牆灰瓦,穿越歲月煙塵,存儲著每一種顯性和隱性的變化。大雜院裡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
第四集《日日夜夜》
北方人民長期的保守的生活規律,導致長期以來,北京的夜蕭疏寂寥,與首都的地位極不相符。本片的畫面從80年代初騾馬街的燈火夜市開始……
第五集《綻放》
20世紀80年代,戲劇回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這種日常生活折射了社會的變遷和歷史的滄桑。而世俗生活原生態在舞台的呈現,讓北京的觀眾感同身受......
第六集《生活是多么廣闊》
前門的北京首家“肯德基”開業,北京人的飲食口味的逐漸豐富;城市生活供應開始進入市場調節的時代,市場上蔬菜種類增多,冬儲大白菜由“當家菜”淪落為“愛國菜”......
第七集《向遠方》
財富和物質的夢想與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使得北京人更加憧憬外面的世界。“倒爺”,這個辭彙凝聚了一段時期中國民間邊境貿易繁榮的非常記憶,也反映了北京人見多識廣的市民性格......
第八集《我愛我家》
曾幾何時,四合院作為北京最典型的民居樣式,留存了濃厚的生活韻味。不過,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四合院變成了擁擠簡陋的大雜院,成為一種令人無奈的現實......
第九集《北京人》
1990年代中期,一個新的辭彙悄然流行開來——北漂。演員王寶強當年艱苦的北漂經歷,成為“北京夢”的一個鮮活註腳。外來人口的湧入,新移民的增多,使有著古老傳統的北京文化悄然發生著改變,傳統與現代交融,八面來風,夢想交集,叫響一個名字——北京人......
北京記憶
第十集《車輪上的夢想》
2002年6月的北京車展,是國展中心有史以來觀眾最多的一次展覽,成為“汽車元年”的華彩樂章。1995年建立的亞運村車市在2002年迎來了空前火爆的交易。老人也開始學車。一種新生活方式和觀念,隨汽車社會一起到來。車輪上的北京,一切都在提速。城市格局在擴張,城市競爭力在增強......
第十一集《千里之外》
1978年,中國平均每百人擁有電話還不到0.5部,打長途電話更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的馬路上還沒有多少車輛行駛,一入夜,整個京城就變的特別安靜,這時,每當到了整點,就能聽到長安街上迴蕩起清脆的鐘聲,傳出鐘聲的這座建築就是北京市民都非常熟悉的北京電報大樓。
第十二集《消失的櫃檯》
年夜飯到飯店去吃了,廟會普遍恢復了。傳統的回歸和革新交織,使1990年代中期的北京,色彩豐富起來,人心敞亮起來。 一夜之間,阻隔在顧客與商品之間的老式櫃檯消失了,大商場和超市的時代來臨了。北京的傳統商業格局,北京人的消費習慣乃至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更新......
第十三集《東區西區》
現代北京的三大標誌性地帶——東區CBD、西區中關村和中部金融街,逐漸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生活的示範區,帶動北京實現歷史性的城市升級。如果說東區的CBD是中國的曼哈頓,西區南起復興門、北至阜成門的金融街,則是中國的華爾街。
第十四集《在路上》
北京的路,從清末第一條現代意義上的公路,經過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大規模的城市道路建設,到初步建成一個現代化城市道路系統,走過了百年時光。
第十五集《大都會》
北京新的標誌建築——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等,與紐約帝國大廈、巴黎艾菲爾鐵塔等大都會標誌性建築一樣,印證了城市文明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