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2016年5月19日,北京聯合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機器人學院,該學院是全國首個機器人專業的全日制本科二級學院

2016年該學院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3個專業將首次招生100人,其中,在京計畫30人,京外計畫7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 英文名: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 校訓:學以致用
  • 創辦時間:2016年5月19日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全日制本科學院
  • 學校屬性:全國首個機器人專業
  • 主要院系:軟體工程(智慧型軟體)、電子信息工程(智慧型硬體)和自動化(智慧型控制)
  • 現任校長:盧振洋
  • 現任院長李德毅院士
學院介紹,專業介紹,辦學歷史,院長寄語,辦學條件,機構設定,學校領導,校企合作,地圖信息,

學院介紹

在世界性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浪潮來臨之際,在國家大力發展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重大歷史背景下,北京聯合大學順應潮流、抓住機遇,率先在中國高校成立機器人學院。學院以中國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和需求為背景,以發展智慧型機器人技術為基礎,以培育自主智慧財產權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為核心,以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高端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的高素質複合型套用人才為目標,引領全球科技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機器人學院將分隔的垂直學科劃分,轉變為交叉、協作式的科學研究,採取科學任務帶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能力導向、科研訓練、套用創新的遞進式教學過程,注重多學科多專業交叉融合、產學研深度結合、全程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注重國際視野下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打造國內首批機器人產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北京事業部)、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校外創新創業基地,並與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聯合成立了1000 萬元人民幣的“保千里德毅機器人專項成長基金”,專門為機器人學院特困學生的資助、優秀學生的獎勵、學生就業與創業、青年教師的科技創新等提供資金支持。基金將秉承“助學、獎學、施教、助教、創新、創業”六位一體的運作理念,搭建人才隊伍建設、創新項目扶持、產業資本對接三大平台,讓年輕的機器人學院迸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生機。
以國際化推動機器人學院發展戰略是學院的發展主線。學院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數學機器與系統問題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在教育、科技等領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烏克蘭科技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學院將以此為契機,以北京聯合大學發起的大學國際化聯盟平台為依託,不斷深化與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在互聘教授、學生交換、專業設定、科技項目的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做出切實不懈的努力。以機器人學院跨界創新、跨越險阻、務實篤信、拼搏奮進的姿態迎接時代變革的洗禮,為實現成為在智慧型機器人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學院的願景而奮鬥。

專業介紹

軟體工程(智慧型軟體),招生代碼:
學歷:本科
學制:基本年限四年,最長六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具有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具有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掌握智慧型軟體專業知識及開發技術,具有較強的軟體開發和工程實踐能力;面向各類輪式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系統領域的高級套用型軟體設計開發人才。培養卓越智慧型軟體工程師、智慧型製造行業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泛,可在軟體開發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從事軟體設計、開發、套用測試等工作。特別適於在無人駕駛汽車、先進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從事軟體技術開發、產品測試等工作,就業前景廣闊。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報考軟體工程學科的碩士研究生,並具有較強競爭優勢。
電子信息工程(智慧型硬體),招生代碼:
學歷:本科
學制:基本年限四年,最長六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具有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具有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系統掌握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較強的智慧型硬體設計和工程技術套用能力,面向各類輪式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系統領域的高級套用型電子技術人才。培養卓越智慧型硬體工程師、智慧型製造行業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具備較寬廣的工程技術適應性,就業面廣泛。可在工程控制、汽車電子、通信電子、機器人控制等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從事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套用測試等工作。對應本專業方向的學習特點,特別適於在無人駕駛汽車、先進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從事電子硬體技術開發、產品測試等工作,就業前景良好。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報考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
自動化(智慧型控制),招生代碼:
學歷:本科
學制:基本年限四年,最長六年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於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溝通與組織協調能力,具有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具有良好的外語運用能力;掌握自動控制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的智慧型化自動控制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套用問題能力,面向各類輪式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系統領域的高級套用型智慧型控制人才。培養卓越智慧型控制工程師、智慧型製造行業套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泛,就業前景良好,特別適於在智慧型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等新興領域從事檢測、控制系統設計及開發工作。本專業畢業生還可以報考工科相關學科的碩士研究生,並具有較強競爭優勢。
附:主要課程簡介:
大類基礎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英語、大學生思政系列課程、人工智慧、機器人科學與技術前沿講座、Matlab及數學建模和仿真
大類專業基礎課程:
程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與雲計算、機器人與機器智慧型。
專業(方向)模組課程:
軟體工程專業模組課程: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軟體工程、計算機體系結構、資料庫系統、數字圖像處理、人機互動技術、智慧型算法分析與設計、軟體系統分析與UML設計、手持設備軟體開發、機器學習、軟體測試技術與實踐等。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模組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與套用;自動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統;智慧型感知技術及套用;數位訊號處理;EDA技術與套用;DSP原理與套用;汽車電子與匯流排技術等。
自動化專業模組課程: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自動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統;先進控制技術;智慧型檢測技術及儀表;工業網路與匯流排技術;機器人可程式序控制器及編程軟體;機器人機械設計等。

辦學歷史

5月19日,北京聯合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機器人學院,今年,該學院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和自動化3個專業將首次招生100人,其中,在京計畫30人,京外計畫70人。
為加快建設我國機器人教育體系,適應北京地區高精尖產業發展要求,北京聯合大學在“德毅”機器人校級實驗班基礎上,率先在全國成立機器人學院,面向先進機器人、智慧型汽車等智慧型製造套用領域,培養高素質套用型人才。
今年,該學院有三個專業首次招生,分別為軟體工程(智慧型軟體)、電子信息工程(智慧型硬體)和自動化(智慧型控制),共招收100名學生,每個專業招收一個班。學生大一時主要學習專業大類基礎知識,大二時可根據自身興趣、科研項目自主選擇專業和課程,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為7:3,大三、大四時,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比例分別為5:5和3:7。
大三時,學生可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進入學院下設的輪式機器人系、特種機器人系和無人機系學習。其中,輪式機器人系教師是該校智慧型車團隊核心骨幹成員,所研發的無人駕駛智慧型車“京龍2號”在“2014中國智慧型車未來挑戰賽”中獲得第三名;特種機器人系師生將致力於研發餐廳服務機器人、家政服務機器人、手語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無人機系計畫培養無人機軟體系統開發、無人機機體製造、無人機動力系統設計等領域人才。
學校將優先推薦機器人學院的學生報考該校的“智慧型車研究省級創新實驗班”和“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團隊”,進一步深造。

院長寄語

一、成立機器人學院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作為信息技術新的生態環境,已經步入常態。在這個新的生態環境下,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助推人工智慧的大發展,如同電氣時代、原子能時代一樣,人工智慧有望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時代印記。當前,全社會都在關注和聚焦人工智慧,機器人作為人工智慧的典型代表,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涉及腦科學、認知科學、語言學、計算機、自動控制、通信、機械與電子、新材料、新能源乃至人文藝術等一系列前沿技術。機器人正發展成為人類的夥伴,他們有智慧、有個性、有行為能力,甚至還有情感,機器人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或許將遠遠超過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對世界造成的改變。
二、成立機器人學院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機器人是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和套用是衡量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機器人革命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只有原創性的技術才能使我們成為新的產品和市場規則的重要制定者和主導者,人才教育更要先行。
隨著機器人革命的到來,機器換人首先不是換掉理髮師之類的勞動者,而可能是產業工人、文秘人員、醫生、服務員、甚至士兵,他們將如何升級轉型成為機器人的創造者和使用者,成為懂得集成、維修、管理機器人的專業人才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性問題。我國雖然在傳統機器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初步進展,但是高校的機器人教育起步較晚、發展滯後,機器人人才培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成立機器人學院是一項使命感緊迫和目的性明確的事業,它不僅開創了一條探索我國科技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有利於提升我國高等工程科技人才的質量水平,促進用任務帶動學科的教育改革,而且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跨學科滲透和跨學科創新誕生的智慧型機器人教育,或許是我國教育界改革抓住歷史機遇的一個亮點。
三、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的定位和培養目標
為加快建設我國機器人教育體系,適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視野下京津冀地區高精尖產業發展要求,北京聯合大學順應潮流、抓住機遇、教育先行,與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國內著名機器人研發企業合作,在北京聯合大學2015 年“德毅”機器人校級實驗班的基礎上,率先在中國高校成立機器人學院。學院定位於“服務區域、輻射全國、面向世界”,聚焦於跨學科滲透和跨學科創新的智慧型機器人高等教育,致力於培養智慧型機器人領域的高素質、高層次、套用型專門人才。
四、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的特色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將分隔的垂直學科劃分,轉變為交叉、協作式的科學研究,採取科學任務帶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能力導向、科研訓練、套用創新的遞進式教學過程,注重多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產學研深度結合、全程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注重國際視野下的創新創業教育手段。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實現校企共同探索,秉持融合創新的理念,加強多學科多領域交流,在融合碰撞中激發創新火花,在合力攻關中實現技術突破,爭取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形成科研成果轉化優勢,推動我校成為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單位,打造國內首批機器人產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基地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學會運用工具、製造工具和發明機器的歷史,機器使得人類更強大。科技從不停步,人類永不滿足,技術創造價值,智慧型顯示未來。今天,人類正在發明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曾經的很多工作崗位將會被智慧型機器人替代,但同時又自然會湧現出更新的工作。人類始終善於更好地調教和幫助機器人,善於利用機器人的優勢並彌補機器人的不足,或者用新的機器人淘汰舊的機器人;反過來,人類也找到了利用機器人提升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機器人一定會讓人類自身更智慧型。各式各樣人機協同的機器人,為我們迎來了人與機器人共舞的新時代,伴隨優雅的舞曲,毋庸置疑人類始終是領舞者!

辦學條件

學院的使命:
面向未來先進機器人、智慧型汽車、無人機系統等智慧型製造套用領域,培 養具有全球視野、創新能力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高層次、套用型人才。
學院的願景:
到2020年,成為智慧型機器人領域“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學院。
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將各方面辦學優勢轉化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勢,匯聚一流師資力量, 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創造良好成才環境,激勵學生潛心套用研究,爭當拔尖創新人 才成長征程上的“領跑者”。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突出科研任務完成和科研問題解決 導向,採用全新的知識學習、能力導向、科研訓練、套用創新的遞進式培養,多專 業交叉融合、產學研深度結合、全程科研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及國際視野下的 創新創業教育等手段,培養卓越人工智慧工程師、機器人行業套用創新人才。在教 學內容總體設計上採用:一年級奠定專業大類基礎知識、開拓行業視野,課堂教學 和實踐教學學時,二年級比例大致7:3,三年級大致5:5,四年級大致3:7, 將科學任務帶動人才培養的理念與實踐有效貫穿於綜合項目實踐與研究訓練中。第 一至三學期大類基礎培養,第三、四學期開始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科研項目自主 選擇專業和在導師指導下選課,從而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形成對學生全面與個性化 發展的培養方案,大四期間以科研訓練、參與科研實踐和企業實踐為主。 學院通過構建套用型本科教學體系,最佳化本科培養方案、建設優質的課程,持 續提升教育質量,學以致用、研以致用,做中學、用中學,主動學習,使學生通過 本科階段的培養成長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高層次,創造性"的骨幹人才。 學院畢業生去向以國內升學、出國(境)留學和高端就業為主。學院將優先推 薦優秀畢業生報考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合作高校升學,對於願意本校內升 學的,學院將優先推薦畢業生報考“北京聯合大學智慧型車研究生科研實驗班”和“北 京聯合大學智慧型服務機器人團隊”進一步深造。對於工作就業的畢業生,學院今後 將不斷推進與中關村高新示範區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深度合作,探 索建設龍頭產學研用合作示範基地,積極探索與中關村智慧型機器人領域重點企業共 建研發中心,致力於合作轉化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為學院的學生提供全球視野下 高端的創新創業與實踐就業平台。

機構設定

輪式機器人系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從蒸汽機車到汽車,輪式機器見證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以輪式機器為載體的輪式機器人即將迎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到來。輪式機器人系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理論和知識基礎,掌握輪式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技術和軟硬體開發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按照工程化的原則和方法從事輪式機器人項目開發和管理的套用型人才。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特種機器人系
特種機器人係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實踐和交流平台,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建立緊密合作,並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內機器人研究先進的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長期良好的合作交流。
無人機系
無人機是無人駕駛飛機的簡稱,是利用無線電遙控( 含遠程駕駛) 、預設程式控制和( 或) 基於機載感測器自主飛行的可重複使用不載人飛機。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及套用迅猛發展,無人機在各行各業的套用也日
益普及,有專家認為,以無人機為代表的通用航空產業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我國涉足無人機產品開發的單位爆發式迅速增長,故對於該領域人才的需求十分強烈。但目前對於無人機的教育尚未普及,
推動相關人才的培養成為工科學校最佳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的重要部分。 無人機系將適應市場需求,培養無人機軟體系統開發、無人機機體製造、無人機動力系統設計、無人機各任務系統維護人才。無人機系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理論和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知識基礎,掌握無人機領域的前沿技術和軟硬體開發方法,具有無人機設計、開發、套用的能力,能夠實現“無人機+ 套用”一體化集成的套用型人才。

學校領導

機器人學院院長 李德毅院士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李德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少將,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現任總參第61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指揮和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1944年出生於江蘇省,1967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1983年獲英國愛丁堡海里奧特·瓦特大學博士學位。
工作期間,1994-1995年於美國哈佛大學進修。1996年,獲少將軍銜;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曾任全軍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主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學顧問,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曾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國立新加坡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國內外著名高校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曾獲首屆具有突出貢獻的歸國留學人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李德毅院士受聘為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市級特聘教授。2016年,李德毅院士受聘為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院長。
李德毅院士長期致力於指揮自動化系統工程和人工智慧研究,參加了多項電子信息系統重大工程的研製和開發。發表論文170餘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專著3本,主編技術叢書7種,培養博士、碩士40餘名。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 項、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李德毅院士在國際上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獲得1985年IEE總部授予的計算機和控制類最佳學術成果獎;1999年攻克世界難題三級倒立擺動平衡問題,獲得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傑出論文獎。他將物理學方法用於認知科學的研究,創立了認知物理學理論。2005年獲得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國家何梁何利基金獎。
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 楊鵬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楊鵬,工學博士,教授,北京市屬高校首批“長城學者”培養計畫獲得者,校長助理兼任科研處處長、機器人學院執行院長、北京市信息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育部工程訓練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3年—)、中國工程教育協會認證專家(2007年—)、北京聯合大學軟體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北京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1項目、參加2項,承擔並完成橫向科研課題10餘項,從事礦業工程、資源經濟與管理、教育信息技術融合與套用、大氣質量監測等教學科研工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出版精品教材2部、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機器人學院副院長、黨支部書記 杜煜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杜煜,工學博士,教授,北京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計算機套用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網聯服務質量、智慧型駕駛相關技術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客戶感知的異構認知網路無線資源管理技術研究”,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重大研究計畫項目“智慧型車駕駛腦認知技術、平台與轉化研究”等4項國基金項目;主持北京市人才強教計畫中青年骨幹教師項目“基於FAHP的行動網路業務感知研究”,參與國家863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項目;主持2010年北京市教委計畫項目“異構無線網路的QoS管理與控制”。2001年評為“北京市優秀青年工程師”,2004年獲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基金項目資助,2006年入選北京市屬市管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009年北京聯合大學“4131教學質量建設工程”課堂教學質量示範教師。2009年北京市人才強教深化項目數位化技術研究學術創新團隊的成員之一。近幾年,發表國內外檢索論文15餘篇,出版教材5部。
機器人學院副院長馬楠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馬楠,工學博士,副教授,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機器人學院主管教學副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型服務專委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開
放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為知識發現與智慧型系統、人機互動技術等,主講《軟體工程》、《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資料庫系統》等課程。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基金一項;主持並完成北京市人才強教計畫中青年骨幹教師科研項目1項;主持企業橫向課題“智慧型汽車及路網可視化仿真互動系統”等3項。擔任北京聯合大學李德毅院士智慧型車團隊人機互動組負責人。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高水平論文3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近20篇;出版學術著作《基於模糊認知圖的集成分類器構造研究》1部;是ICMIC 2011、NISS2013、ICIIP2013等國際會議程式委員會委員;參編教材6部,其中主編教材一部,副主編兩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取得職務發明專利1項;軟體著作權多項。2005年—2008年先後赴英國ARU(Anglia Ruskin University)訪問學習、澳大利亞Sydney University雙語教學培訓。參與教研項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工程教育成果三等獎。指導學生獲得全國網際網路移動終端大賽一等獎,自2010年起連續三屆指導學生參加華北五省暨港澳台計算機套用大賽獲得一等獎,多次獲得校級優秀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等稱號。
 

校企合作

學院匯聚優勢師資力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擁有一支由 專任骨幹教師及國內外高校、知名企業專家組成的專兼職結合、 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滿足教學研究和科研任務的需求。教師 隊伍包括院長李德毅院士智慧型車團隊骨幹教師、學校軟體工程 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生學科點導師、清華大學、武漢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國內外高校、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等企業的領域專家。
學院秉承“智行合一、深學篤用”教育理念,校內科研和實踐教學主要依託學校“北 京市信息服務工程重點實驗室”、“工科綜合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基礎建立 學校機器人研究和實驗中心,支撐學院系/所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學校電子信息技術 實驗實訓基地作為學院校內專業基礎實驗中心。校外科研和實踐教學,一方面通過與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緊密合作,推動智慧型機器人研究發展。另 一方面,學院與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北京汽車集團、北京京城 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英偉達科技有限公司、IBM、 甲骨文公司等多家業內知名國內外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定,在總體戰略框架下資源共 享、優勢互補,聯合構建並逐步完善“產學研用”長效合作平台,為機器人學院的學 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和就業平台,並致力於合力打通智慧型機器人走向大規模產業化的通 道,由此推動我國智慧型機器人產業穩步、健康、可持續發展。
學院與哈工大機器人集 團(北京事業部)、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等企業建立校外創新創業基地,並與 中國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聯盟主席單位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聯合成立了1000萬元人民幣的“保千里德毅 機器人專項成長基金”,專門為機器人學院全日制學生的求學、就業與創業,以及青年教師的科技創新、 人才補貼提供資金支持。基金將秉承“助學、獎學、施教、助教、創新、創業”六位一體的運作理念,搭 建人才隊伍建設、創新項目扶持、產業資本對接三大平台,讓年輕的機器人學院迸發出“大眾創業、萬眾 創新”的蓬勃生機。學院與烏克蘭科學院數學機器與系統問題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在教育、科技等領域進行深入 的交流與合作。烏克蘭科技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巨大,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加強兩國在人 工智慧型領域的務實合作,對於推動學院“一流學院、一流學科”建設,意義深遠。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北路4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