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螺寺

北京紅螺寺

紅螺寺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薈萃,以古剎為主體,以幽美的自然景觀為襯托,構成了一幅巧奪天工的壯美畫卷。早在明萬曆年間,就被譽為“懷柔八景”之一,並冠以“紅螺呈秀”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紅螺寺
  • 類型:人文景觀
  • 特點: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 房間:244間
寺院介紹,青青翠竹,地圖信息,

寺院介紹

紅螺山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寺院占地百畝,分中院、東跨院、西跨院、東下坎、西塔院、等五處院落,房244間。中院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為軸心,設有東西四所配殿;千手觀音殿,伽藍殿,際醒祖師殿,印光祖師殿和誦經房數間。東院為接待處;西院為方丈退居寮和十方堂;東下坎北為老僧退居寮和延籌堂,南為練習功場;西上坎為螺螄塔和骨灰堂。歷史上的古寺擁有300多傾耕地,號稱“一天吃一傾地”,在懷柔縣境內和北京其它區縣內有數處下院。
紅螺寺大門前有氣宇軒昂的四柱三門式巨型牌樓,畫棟雕梁,牌樓上方有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盧嘉錫題寫的“京北巨剎”四個大字。正門上高懸一幅楹聯,“一脈珠泉參妙諦,雙峰螺岫證如來”。大門內影壁上書“須彌勝境”四字,由影壁前折向東行,遊人穿行在翠竹林中的一條曲折小徑,頓覺興致盎然。

青青翠竹

院內翠竹成林,已逾六百餘年,為北京地區竹林之最,康熙皇帝曾親臨寺內賞竹。院內另有兩株歷經千年的銀杏樹,雌雄相伴,果實纍纍。東側為雌,結果但不開花;西側為雄,開花但不結果,奇特之處在於西側的雄性銀杏,樹高30米,主幹四周,生有十株側乾,據說自唐代栽了這兩株銀杏以來,每改換一個朝代,就多長出一株側乾,這只是一種傳說,但銀杏的樹齡已在千年以上,則是確切無疑的。
尤為獨特的是大雄寶殿後的“紫藤寄松”,每逢春末夏初時節,串串藤花沿著形態奇異的乾年平頂松攀緣而上,整個寺院香氧撲鼻,令遊人流連忘返。大雄寶殿後面的西側生長有一株樹齡數百年的平頂松,樹高6米餘,有9個分枝,平直地伸向東側的四面八方,下面用十餘根木料支撐,平頂松附近,有兩株碗口粗的紫藤如龍蛇飛舞一樣繞生在松樹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傘蓋,遮蔭面積400多平方米,每年春末夏初,藤蘿花如串串紫色珍珠一樣,掛滿枝頭,碧綠的松枝與紫色的藤花相繼爭奇鬥豔,令遊人嘆為觀止。此乃紅螺寺一大景觀。
寺周圍群山環抱,樹木茂密,遮天蔽日,遠望猶如一片林海。這裡植物繁多,有各類樹木七十餘種,植物品種多達七百餘個,是一處天然植物園。寺西的珍珠泉,水深三丈,串串水泡不停地從地下冒出,在陽光照耀下猶如五顏六色的珍珠。據明代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載,紅螺山原稱“紅螺嶮”,舊名“幽嵐山”,又叫“寶金山”。紅螺嶮分為上、中、下三嶮:循九龍峪,度八達嶮,遠望兩峰並立,時人稱其“雲會門”,此其為下嶮;由此上行一里餘,有龍潭水出石隘中,沿小徑山梯攀援而上有“紅螺洞”,洞石古色,有人飲其水,霹靂驟至,時人疑此為龍窟,這就是中嶮;再上半里,有紅螺寺廟宇,寺旁有一巨松,樹頂方圓四、五丈,可將寺院一半蔭庇其下,當時寺內僧人在裸露的樹根周圉壘石相護,有人稱其為“松御風”,由此向右有觀音洞,曲而容坐,深而朗朗,此處即上嶮。當時著名文人袁宏道曾有《初入行紅螺嶮》詩一首述之:“鑿天出古空,意匠窮刻露。贖取長古魂,幻作鬼工賦。霜岩透斑鍔,石骨竦清怒。歷劫至於今,雕鏤不曾住。”
紅螺寺目前尚未歸還佛教界,暫由文化文物局管理。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懷柔區紅螺路2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