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滿珠

包滿珠

博士及博士後,現為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分享諾貝爾獎。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中國政府專家組成員,2007年小組成員分享諾貝爾和平獎。講授的主要課程有園林植物育種學、花卉學、園林學進展、園林植物品種分類學、園林學研究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滿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甘肅省漳縣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林業大學
  • 主要成就:2007年小組成員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成就榮譽,主要貢獻,教學研究項目,獲獎情況,學術兼職,學術研究,研究領域,主持的科研項目,學術交流,

人物經歷

男,1963年生於甘肅省漳縣。1980-1984就讀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獲園林學士學位;1991年於北京林業大學獲園林植物博士學位,導師陳俊愉教授。1994-1995由國家公派赴英國德蒙福特大學( De Montfort University)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博士後研究。1996-1998年在荷蘭(Vrij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做高級訪問學者6個月。2002年10月赴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訪問研究(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高等學校系主任出國計畫資助)。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晉升教授。現為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包滿珠包滿珠
目前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畫、農業部948項目及教育部重點項目等十多項。主要包括懸鈴木、楓香的無球果育種、梅花種質資源收集及評價、主要草花制種技術體系、草坪草生物技術改良等。分別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排名第二)。

個人作品

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
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構想. 新世紀 新觀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花卉學產學研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 83-85
包滿珠包滿珠
出版的專著和教材
王其超,包滿珠等.《梅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
包滿珠主編.《花卉學》(面向 21 世紀教材,國家十五規劃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
包滿珠主譯.《 Chinese lotus flower cultivars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9
郭學望、包滿珠主編.《園林樹木栽植養護學》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
陳俊愉主編.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觀賞園藝卷》包滿珠參編
陳俊愉主編. 《中國梅花》中國海南出版社 1996
禇孟嫄主編.《中國果樹志梅卷》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9 編委
包滿珠包滿珠
包滿珠主編.《園林植物育種學》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
包滿珠編委.《觀賞園藝概論》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
包滿珠編委.《中國花卉科技進展》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
高俊平主編.《觀賞植物采後生理與技術》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3 編委
趙梁軍主編.《觀賞植物生物學》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3 副主編
張獻龍主編.《植物生物技術》面向二十一世紀教材科學出版社 2004 參編
包滿珠主譯.《 Chinese lotus flowers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4
近五年發表的學術論文
盆栽安祖花葉片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的影響因素,《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9年 第3期
^(60)Co-γ射線對日本結縷草乾種子的輻射效應研究,《草業科學》2009年 第5期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風景園林的角色與使命,《中國園林》2009年 第2期
我國城市植物多樣性及園林植物規劃構想,《中國園林》2008年 第7期
牡丹花不同發育時期脂質過氧化代謝的相關性研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 第8期
石竹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形成過程的細胞學觀察,《中國農業科學》2008年 第7期
保育鹽生植物資源,構建濱海地區植物景觀多樣性—山東東營鹽生植物園改造規劃設計,《中國園林》2008年 第6期
百日草雄性不育系的獲得及其細胞學觀察,《中國農業科學》2008年 第5期
香樟胚性愈傷組織遺傳轉化體系建立,《林業科學》2008年 第4期
芍藥花開放與衰老過程中生理指標的變化,《西北植物學報》2008年 第3期
GFP基因轉化香樟胚性愈傷組織的研究,《西北植物學報》2008年 第3期
野牛草實生群體多樣性的表型及ISSR分析,《草業科學》2008年 第1期
Micropropagation of six Prunus mume cultivars through high-frequency axillary shoot proliferation and ISSR analysis of cloned plants. Acta Biologica Cracoviensia, 2007, in press (SCI)
Genetic relatednes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ornamental mei (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as analysed by AFLP markers. Tree Genetics and Genome 2007, in press (SC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allus derived from immature embryo and cotyledons of Prunus mume. HortScience 2007, 42(3): 744-747 (SCI)
Colchicine-induced chromosome doubling in Platanus acerifolia and its effect on plant morphology. Euphytica, 2007, DOI 10.1007/s10681-007-9406-6 (SCI)
Factors affecting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cultured immature embryos and cotyledons of Prunus mume ‘Xue Mei'.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7, 43: 95-100 (SCI)
Stable Agrobacterium -mediate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London plane tree ( Willd.). Plant Cell Rep. 2007, 26(5): 641-650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 leaves of Formosan sweetgum ( Liquidambar formosana L.). HortScience 2007, 42(3): 731-723 (SCI)
Plant regeneration of pansy ( Viola wittrockiana ) 'Caidie' via petiole-derived callu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7, 111: 266-270 (SCI)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etioles of Parthenocissus tricupidata Planch. In Vitro Cell. Dev. Biol.–Plant 2006, 42(6): 520-524 (SCI)
Genetic Diversity of RAPD Marker for Natural Davidia involucrata Populations.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co-published with Springer-Verlag GmbH) 2006, 1(1): 95-99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suspension cultured cell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L. Plant Cell Rep. 2005, 24: 462-467 (SCI)
Establishment of AFLP technique and assessment of primer combinations for Prunus mume by silver staining. Plant Mol. Biol. Rep. 2005, 23(1):79a-79l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pansy ( Viola wittrockiana ) inbred lines using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RAPD markers. J. Horti. Sci. Biotech. 2005, 80(5): 537-542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from in vitro-cultured leaves of London plane tree (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Plant Cell Rep. 2003, 21: 640-644 (SC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excised hypocotyl explants of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In Vitro Cell. Dev. Biol. – Plant 2002, 38:558-563 (SCI)
Adventitious shoot regeneration of 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 facilitated by Timentin, an antibiotic for suppression of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7, 9(1): 14-18
套用ISSR分子標記和表型性狀評價孔雀草自交系的遺傳關係,《中國農業科學》2007年 第6期
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武當山太子坡景區復真觀——劍河橋段)植被恢復規劃,《華中建築》2007年 第11期
^60Co-γ對半支蓮形態的影響,《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 第5期
百日草自交系花粉萌發條件及花粉活力研究,《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 第5期
矮牽牛細胞的長期離體培養及再生植株的ISSR分析,《中國農業科學》2007年 第7期
第27屆國際國藝大會的熱點,《國際學術動態》2007年 第3期
百日草柱頭可授性和花粉生活力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7年 第10期
氣候變化影響的最新認知,《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年 第3期
異硫氰酸胍法快速提取二球懸鈴木組織總RNA的研究,《武漢植物學研究》2007年 第3期
三色堇主要觀賞數量性狀遺傳效應研究,《園藝學報》2007年 第2期
^60Co-γ射線對狗牙根乾種子的輻射效應(簡報),《草地學報》2007年 第2期
懸鈴木遺傳轉化過程中選擇壓力的確定,《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年 第1期
‘幻想’矮牽牛幼齡期和限界性誘導光周期的研究,《園藝學報》2007年 第1期
狗牙根品種及輻射誘變M1代變異植株的過氧化物同工酶分析,中國草地學報》2007年 第1期
RAPD在三色堇(Viola wittrockiana)自交系遺傳關係研究及雜種優勢預測中的套用,《武漢植物學研究》2007年 第1期
矮牽牛花器官突變體blind—like的表型和解剖結構,《園藝學報》2006年 第5期
不同類型牡丹花的營養成分及體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農業機械學報》2006年 第8期
懸鈴木種子^60Coγ輻照及其苗期生物學性狀調查,《核農學報》2006年 第4期
香樟未成熟合子胚體胚發生及植株再生研究,《林業科學》2006年 第6期
懸鈴木花粉生活力及貯藏力的研究,《武漢植物學研究》2006年 第1期
日本結縷草成熟種子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的影響因子分析,《中國農業科學》2006年 第2期
香石竹植株再生及基因工程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2006年 第1期
過渡地區採用狗牙根秋季交播黑麥草建植四季常綠草坪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草業科學》2005年 第11期
梅花不同樣本間親緣關係的AFLP初步分析,《中國農業科學》2005年 第10期
兩種光周期矮牽牛‘幻想粉紅’生長發育特性的研究,《園藝學報》2005年 第4期
最佳化農桿菌介導的月季遺傳轉化系統的研究,《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5年 第4期
城市應建節水型園林,《中華建設》2005年 第5期
日本結縷草植株再生體系的研究,《草業學報》2005年 第2期
農桿菌介導Cry1Ac基因轉化菊花,《園藝學報》2005年 第1期
夏季狗牙根草坪不同建植方法及秋季交播黑麥草對成坪效果的影響,《草業科學》2005年 第3期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體系的建立,《中國農業科學》2005年 第7期
月季‘薩蔓莎’愈傷組織的誘導及植株再生,《園藝學報》2005年 第3期
組織培養獲得日本結縷草綠色期延長株系,《園藝學報》2005年 第3期
珙桐種質資源保存樣本策略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005年 第3期
比利時杜鵑扦插繁殖技術研究,《湖北林業科技》2005年 第3期
^60Coγ輻射對野牛草乾種子的刺激生長效應,《核農學報》2005年 第3期
月季的植株再生及遺傳轉化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2005年 第2期
月季薩蔓莎不定芽的直接誘導和植株再生的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5年 第4期
中國城市綠化的過去和未來——以人為本科學建設我國的城市園林,《技術與市場:園林工程》2005年 第2期

成就榮譽

主要貢獻

先後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國際科學基金(IFS)、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 863 計畫、農業部 948 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博士點基金、武漢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 20 多項。
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IPCC)。包滿珠教授作為IPCC有關人居問題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分享了這一榮譽。
包滿珠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在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及城市生物多樣性。在他的努力下,20年來,IPCC第一次把園林對“人居”的貢獻寫進了報告。

教學研究項目

園林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與實踐 教育部新世紀教改項目,2001-2005,主持園林植物類課程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校級,2006-2008,主持
包滿珠包滿珠
園林植物系列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校級,2001-2004,第二
花卉學產學研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湖北省教委,1995-2000,第二

獲獎情況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 100 多篇,鑑定科研成果 2 項,申請國家專利 4 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1 項,獲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科技成果一等獎 1 項;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1 次,二等獎 2 次。主編、參編、主譯專著及教材 10 餘部。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 項(分別排名第一、第二)。 1999 年入選湖北省“ 111 人才工程”, 2002 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 2004 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2007 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獎勵。
學術獎勵
1991年,“神農架及三峽專區作物種質資源考察”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人);
1993年,“我國川、滇、藏部分地區梅樹種質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1994年,“中國梅的變異與分布研究”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1999年,“梅花品種資源同工酶多態性分析”獲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5 年,“轉基因獲得抗蟲菊花的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年,“轉基因沉默延長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壽命”獲第六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科技成果一等獎;
教學表彰及獎勵
1. 2004年“園林專業創新性人才培養途徑的研究與實踐”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2. 2005年《花卉學》教材獲華中農業科教基金會優秀教材獎(主編)
3. 2004年 獲華中農業大學青年教師指導獎
4. 2000年“花卉學產學研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其他表彰及獎勵
1999 年獲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表彰;
2001 年獲湖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表彰;
1999 年入選湖北省“ 111 人才工程”;
2002 年入選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
2004 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
2007 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獎勵。
2007年,作為IPCC小組成員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學術兼職

國際生物多樣性計畫中國國家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組成員,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
包滿珠包滿珠
中國園藝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臘梅分會常務理事;
國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花卉專業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觀賞植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委員;
湖北省園藝學會理事長;
湖北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
武漢市花木協會副理事長;
園藝學報》副主編,
《中國園林》、《風景園林》、《中國農業科學》、《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編委。

學術研究

研究領域

園林植物種質資源、遺傳育種及生物技術。主要包括懸鈴木、楓香等園林樹木開花結果的分子調控及無球果育種、梅花種質資源的收集與評價、矮牽牛三色堇石竹百日草孔雀草羽衣甘藍等主要草花的制種技術與新品種培育,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地錦、草坪草生物技術改良以及城市生物多樣性研究等。
包滿珠包滿珠

主持的科研項目

包滿珠求實樓講授《園藝案例—花卉品種的培育及產權問題》
1. 梅花種質資源收集及遺傳多樣性評價國際科學基金(IFS)2. 香石竹、矮牽牛花色的基因工程調控國家基金 1997-1999
包滿珠包滿珠
3. 梅花種質資源的 RAPD 分析 湖北省基金 1998-2000
4. 梅花種質資源及其近緣種的 RAPD 分析 武漢市晨光計畫 1998-2000
5. 香石竹抗衰老基因及其配套技術引進林業部 948 項目 1999-2001
6. 梅花露地催延花期技術研究 武漢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999-2002
7. 梅種內離生多心皮雌蕊的發生及梅花品種演化的研究國家基金 1999-2001
8. 梅花多雌蕊及重瓣性的分子遺傳研究教育部骨幹教師計畫 2000-2002
9. 土壤農桿菌介導的單子葉植物遺傳轉化機理研究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基金
10. 深圳市鹽田區生物多樣性研究 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 2000-2001
11. 懸鈴木基因工程改良研究 武漢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2000-2002
12. 轉基因沉默延長香石竹切花的瓶插壽命國家基金 2000-2002
13. 武當山太子坡植被規劃 武當山 2001-2002
14. 園林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途徑與實踐國家新世紀教改工程 2001-2004
15. 優質抗逆草坪草新種質培育技術研究國家 863 計畫 2001-2005
16. 地錦(爬山虎)種質資源創新及新品種培育國家 863 子項目 2001-2005
17. 梅花多雌蕊及重瓣現象的遺傳基礎分析國家基金 2002-2004
18. 國外優質草花種質資源及育種技術引進農業部 948 項目 2003-2006
19. 利用開花調節基因培育無果懸鈴木和楓香的研究國家基金 2004-2006
20. 無果懸鈴木的培育 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 2005-2007
21. 矮牽牛花器官發育的分子遺傳分析及人工調控國家基金 2007-2009

學術交流

XXVI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第二十六屆國際園藝大會) 2002. 8 Toronto, Canada. 分會口頭報告,報告題目: The genetic resources and diversity of 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in China ,並被聘請為第 11 主題主持人(Moderator)
2001 年梅花臘梅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執行主持人 2001. 2 江蘇無錫
1999 年中荷花卉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報告題目:香石竹遺傳轉化研究進展 1999. 5 雲南昆明
2002.10TGERC annual meeting, 小組報告 , 題目 : Genetic engineering of Platanus acerifolia toward fruitless tree production,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 Corvallis , USA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中國專家組成員(WMO & UNE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