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僧墓

包惠僧墓

包惠僧墓位於其故鄉湖北省團風縣但店鎮拱橋鋪村內,墓碑上寫著“包惠僧先生之墓”。1979年7月逝世後葬於八寶山公墓,2009年4月1日,包惠僧的骨灰從八寶山移靈至故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惠僧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黃岡
  • 出生日期:1894年
  • 逝世日期:1979年
  • 性別:男
簡介,個人履歷,

簡介

包惠僧,男,1894年生,湖北黃岡人。原名包道亭,化名包一宇、包悔生、包晦生、包亦生、包一德、鮑一德、鮑懷珠、弁有德,筆名僧、雷、鳴、亦愚、棲梧老人。又名晦生,別名鮑一德、包生,號棲梧。因包惠僧情緒易激動,待人處事全憑熱情,話不投機就可能吵架鬥毆,敢於直言,不怕傷人,不計後果,因此,又有一個綽號曰“大炮”。

個人履歷

1921年7月,受陳獨秀委派與陳公博代表廣州區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八一起義後,與中共脫離組織關係。1950年12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研究員、參事。1957年4月起任國務院參事。1979年7月2日病逝於北京。生前撰寫了許多回憶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和早期工人運動的史料。1983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包惠僧回憶錄》。
包惠僧1894年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農民家庭,1917年畢業於湖北省第一師範學校。先後在兩所國小當過近一年的教師,但都因故被迫離職。由於工作沒有著落,他曾苦悶彷徨之極。一個偶然的機會,包惠僧碰到了從事新聞工作的伍力,就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了伍力。伍力勸說並鼓勵他從事新聞工作當記者。包惠僧儘管有顧慮,但在走投無路之際,這不失為一條謀生之道,從此包惠僧進入了新聞出版業。
包惠僧試著向幾家報館投稿,半個月後,竟然獲得幾家報館的特約外勤記者證。這幾家報館分別是《漢口新聞報》、《大漢報》、《公論日報》、《中西日報》。後來,他又兼寫外埠各報的通訊稿。就這樣,包惠僧在武漢落了腳,靠賺稿費得以衣食無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