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廟(商丘市包公廟鄉)

包公廟(商丘市包公廟鄉)

包公廟鄉位於商丘市區南部30公里處, 1977年建包公廟公社,1983年改鄉。面積51平方公里,人口3.5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公廟
  • 地理位置:商丘市區南部30公里處
  • 面積:51平方公里
  • 所屬地區商丘市
歷史淵源,地理位置,行政區劃,

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商丘市睢陽區包公廟鄉唐宋時名王家集。宋仁宗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這年大旱,從東京(開封)到南京(商丘)沿汴河各縣,焦土千里,五穀不收,民不聊生,愛民如子的包拯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宋城(商丘)縣4省接合部的永定鄉,災情最重,“饑民攔轎喊冤”,求包大人救命,包拯要求各縣富戶和官吏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後又依法處死了欺壓百姓、罪惡滔天的“南霸天”,免去大災之年的賦稅。慶曆七年,包拯由五品升為三品,紅袍變紫袍,遷任陝西路轉運使。宋城(商丘)縣“民感其德,自發捐錢捐物,攔轎處立祠以祀”,人稱“包公廟”,後來包公廟就成了地方名,至今已有968餘年的歷史。

地理位置

南鄰鹿邑縣棗集鎮西接柘城縣老王集鄉,北鄰高辛鎮,東鄰宋集鎮,東北於塢牆鄉接壤,大沙河縱貫南北,鄉政府所在地包公廟村委會,全鄉20個行政村,80個自然村,74個村民組。包公廟鄉西部商鹿路穿鄉而過,東部距105國道5公里東西由一條公路貫通。
此地是重要糧產區,大沙河上有縣內較大水利工程包公廟水閘。

行政區劃

建成社區:安邦社區
在建社區:樂尚社區
轄十付樓、余莊、十西、大徐、孫瓦房、院莊、趙樓、喬樓、田集、楊李莊、十東、鄭莊、羅莊、代莊、后庄戶、雙廟、包公廟、中華樓、杜莊、王亭20個村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