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傑(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攝影師)

包傑(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攝影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包傑,(1921年—2002年),原名包萬勤,長春電影製片廠著名攝影師。1921年生於遼寧省大連市一個工人家庭。1941年,他考入日本人經營的滿州映畫株式會社當攝影助理。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掌握了一定的攝影技術。1942年入滿映擔任攝影助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的攝影師。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包傑被任命為攝影隊隊長,拍攝了不少戰地新聞。解放後的十幾年中,包傑堪稱朱文順的御用攝影師,為朱文順執導的《寂靜的山林》、《牧人之子》、《烽火列車》、《南海的早晨》、《冰雪金達萊》等片擔任攝影師。2002年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傑
  • 別名:包萬勤
  • 出生地:遼寧省大連市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2002年
  • 職業:攝影師
個人簡介,職業生涯,個人榮譽,作品列表,

個人簡介

由於家庭貧窮,他在很小的時候便跟著父親到長春謀生。日寇侵占東北後,父親被日寇抓去當勞工,慘死在日寇的鐵蹄下。他十四歲到一家銀行當雜役,幹些端茶、倒水、掃地等雜活,經常挨打受罵。他做了五、六年雜活。幹活之餘,他擠出時間,拚命地學習文化,學習攝影知識。為建國後的電影事業作出過突出貢獻,曾拍攝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擅長拍攝戰爭題材和農村題材的影片,攝影風格樸素,常使用粗線條。
《寂靜的山林》劇照《寂靜的山林》劇照
1941年,他經過一番努力,考入日本人經營的滿州映畫株式會社當攝影助理。可是,那時的“滿映”,攝影師全是日本人,他幹的仍然是侍候攝影師的雜活。日本人對中國職員不教技術,他便偷偷地學。在拍攝現場時,他留心觀察攝影師的操作和現場處理;遇到攝影師不在現場時,他便偷偷地翻看攝影師的筆記,學習拍攝方法。由於刻苦學習,他很快就掌握了一定的攝影技術。
日寇投降後,在中共地下黨的領導下,包傑積極參加了護廠鬥爭,被做為黨的積極分子。這時期,他看了許多革命書刊,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他以滿腔熱情,拍攝了《東北民主聯軍進入長春》等新聞紀錄片
1946年,黨領導的第一個電影製片廠——東北電影製片廠在黑龍江省興山市成立,包傑被任命為攝影隊隊長。他隨部分攝影人員,跟隨人民解放軍拍攝戰地新聞。包傑參加拍攝的有《解放東北的最後戰役》等,真實地紀錄了東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史實
1948年,東影開拍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包傑任攝影師。當時拍攝條件極為艱苦。他使用的攝影機,是日本人扔下的一台破舊不堪的法國“帕爾保”式攝影機,連取景框也沒有,要通過鏡頭才能看到畫面。馬達的轉數也經常出偏差。拍攝時,包傑彎著腰從鏡頭裡看畫面,助手用手搖馬達。一個鏡頭拍下來,常常把他們累得滿頭大汗。照明器材也非常簡陋,照明燈不夠用,就用日本人扔下的閃光棒照明。拍攝鐵水出爐鏡頭時,沒有防護設備,他們用身體保護著攝影機和膠片。四濺的鐵花把大家的棉衣燒著了,但他們互相撲滅身上的火苗,仍然堅持拍攝。沒有特技攝影設備,包傑和大家一起開動腦筋,反覆試驗,用簡單的特技模型和一些土辦法,在攝影棚里拍攝了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雄偉壯觀場面和工人架橋等鏡頭。這部影片,歷盡艱難困苦,終於在1949年4月攝製完成了,勝利地邁出了新中國故事片創作生產的第一步。

職業生涯

東影遷回長春後,為了培養攝影人材,從上海聘請著名攝影師吳蔚雲擔任攝影指導。從1950年到1954年,包傑在吳蔚雲的直接指導下,拍攝了《趙一曼》(1950年)、 《豐收》 1953年)、《土地》(1954年)等故事片,並在實踐中,從構圖、角度、調度照明、氣氛等各個方面系統地學習了電影攝影理論。
《竇娥冤》劇照《竇娥冤》劇照
1955年以後,他又拍攝了《董存瑞》(1955年)、《暴風中的雄鷹》(1957年)、《牧人之子》(1957年)、《寂靜的山林》(1957 年)、《風從東方來》(1959年,中、蘇合拍,包傑任中方總攝影師)、《火焰駒》(195年)、《竇娥冤》(1959年)、 《烽火列車》(1960年,與李懷祿合作)、《我們是一代》(1960 年)、《冰雪金達萊》(1963年)、《南海的早晨》(1964年)、《他們並不陌生》(1982年)等十多部影片。同時,他還拍攝了許多資料性新聞紀錄片,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長影和劉少奇同志到東北林區視察等活動,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個人榮譽

他喜歡拍攝戰爭題材和農村題材的影片,追求樸素、莊重的民族風格。在表現手法上,他常常使用粗獷的硬線條,使畫面黑白分明、清晰明快,令人一目了然。由於他有比較豐富的戰地攝影經驗,因此他拍攝的軍事題材故事片,能較好地渲染戰爭氣氛,突出典型環境,使畫面真實可信,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董存瑞》劇照《董存瑞》劇照
1965年,長影增加了科教片片種。為了加強該片種的創作力量,組織決定包傑改做科教片攝影師。他愉快地服從了分配,拍攝了許多科教影片。在長期的攝影藝術實踐中,包傑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他除了積極完成生產任務外,還擔負起培養青年一代的重任。

作品列表

《新苗茁壯》 (1973) .... 攝影
冰雪金達萊》 (1963) .... 攝影
烽火列車》 (1960) .... 攝影
《風從東方來》劇照《風從東方來》劇照
《遼遠的鄉村》 (1950) .... 攝影
趙一曼》 (1950) .... 攝影
《我們這一代人》 (1960) .... 攝影
《民主東北》-第10輯 (1949) .... 攝影
《劉主席視察》(1962) .... 攝影
風從東方來》(1959) .... 攝影
《吉林新聞第2號》 (1958) .... 攝影
土地》(1954) .... 攝影
《暴風雨中的雄鷹 》(1957) .... 攝影
寂靜的山林》(1957) .... 攝影
牧人之子》(1957) .... 攝影
《董存瑞》(1955) .... 攝影
《結婚》 (1953) .... 攝影
《豐收》 (1953) .... 攝影
南海的早晨》 (1964) .... 攝影
《橋》 (1949) .... 攝影
《寶中取寶》 (1958) .... 攝影
火焰駒》 (1958) .... 攝影
《竇娥冤》 (1959) .... 攝影
他們並不陌生》 (1982) .... 攝影
《化害為利》 (1972) .... 攝影
《工業三廢利用》 (1972) .... 攝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