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源

包信源

包信源,1959年1月生於鎮江市人,祖籍江蘇泰州,畫家、書法家。曾先後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常務副館長(主持工作)、江蘇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書法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信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59年1月
  • 職業:畫家
  • 主要成就:省文聯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
  • 代表作品:《秋山清韻》、《高山流水》等
  • 出版著作:《包信源山水畫集》等
個人簡介:,作品賞析:,展覽獲獎,藝術評價,

個人簡介:

包信源,1959年1月生於鎮江市人,祖籍江蘇泰州,畫家、書法家。曾先後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常務副館長(主持工作)、江蘇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書法家。
山水畫、書法作品1990年獲上海全國藝術博覽金獎,《秋山清韻》入選由中宣部批准設立的中國美術最高獎“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秋山蕭瑟》獲2003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山村秋色》獲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留住青山》入選“自然與人—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畫作品展”,《新雨渾秋山》入選中國畫研究院全國名家提名展,《煙雨秋山》入選2005年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作品展等。作品多次專題發表於《美術》、《榮寶齋》、《美術觀察》、《畫刊》、《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出版個人專集5冊。

作品賞析:

展覽獲獎

山水畫作品1990年獲上海全國藝術博覽特等獎、一等獎。2003年山水畫《秋山清韻》入選由中宣部批准設立的中國美術最高獎“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03年獲得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高山流水》第二屆當代山水畫名家(15人)邀請展。2004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自然與人——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畫展,中國畫研究院2005年度提名展,2005年中國百家金陵(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畫研究院首屆龍瑞工作室山水畫全國巡迴展,文化部中國畫名家作品提名展,2006年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課題研究班山水畫結業作品展,2007年“河山如畫圖”——河山畫會成立二十周年暨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畫展,重慶立場·中國當代藝術大展、當代中國畫名家手卷作品展等。

藝術評價

筆奪造化之美
——包信源的山水畫境
左莊偉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美學理論家、畫家)
世之善畫者必善書,宋人蘇東坡、元人趙子昂、明人徐青藤、清人鄭板橋、當代齊白石都既是大畫家又是大書家,這是因為書畫本同源、書法是傳統繪畫的基本功、而今畫家多不在意於此道理,致使繪畫筆墨語言成就難以超越古代大師,但是當我們縱觀今日之畫壇又可以看到凡畫藝出眾耐人尋味者多具有書藝的深厚功力,在江蘇畫家中引起我關注的是江蘇省文聯的書畫家包信源。
我在三十多年前就認識信源,那時他還是稚氣未脫的孩子,我看他那執著追求的憨厚勁,日後定有出息。高中畢業後,他以積極的態度和高昂的熱情主動要求下放到農村務農,並且書畫技藝的學習比以往更加勤奮,還利用暇時畫了大量的速寫和創作。許多人說他身上有股超乎尋常的意志力,也是成就他後來發展的重要因素。接著也正因為他的才藝出眾被解放軍某部作為特殊人才徵召入伍。他從軍仍一拿搶一手緊握畫筆、軍營的生活既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更鍛鍊了他刻苦從藝的品格,解甲歸來又入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和中國畫研究院研修深造,當我重又見到他的人和書畫時,令我刮目相看,他已經是一位比較成熟和有影響的書畫家了。
信源初入畫門多習西法、爾後並學傳統繪畫與書法、篆刻,終歸以書家、畫家躋身於當今畫壇,以自身的實力活躍於江蘇和全國畫界,引起人們關注,成為沿著歷代畫家的藝術道路前進、繼承和發展我們民族書畫藝術的新一代書畫家。在人類美術發展史上,不同民族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社會和文化背景下創造了不同的藝術語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歐洲人造型藝術以模訪理論為指導,講究運用科學方法塑造藝術形象,追求酷似生活形象的真實美;繪畫是以光分明暗法,用麵塑造立體效果的藝術形象,所以他們的傳統繪畫倡導繪畫形象向雕刻形象看齊,米開朗基羅就曾說過:“最好的繪畫像雕刻。”而我們中國傳統繪畫造型是根據物象的固有結構和常形通過提煉概括的筆墨來造型。中國繪畫的基本造型語言是線條和筆墨的運用,塑造形象講究意趣和神韻,神似高於形似。所以來華的義大利人利瑪竇說:“中國畫是畫陽不畫陰”“以線造形”是通過平面處理來高度概括物象之質量感、空間感和體積感,它不像西畫那樣直觀“真實”,而是一種感覺的聯想,講線條造型必講“骨法用筆”,它是傳統繪畫筆墨語言的基本表現技巧,它決定中國畫的品味,傅抱石先生說過“筆墨見高低”,所以對中國畫家來說工畫者必工書,高明的畫家能以書法入畫法,如元王叔明筆法多雜篆隸,近代的吳昌碩的用筆則得力於石鼓文,有人說文與可的竹是從草法中得來,可以見得畫家如無書法的修養難能出眾,信源的出眾之處正在於能將書法引入畫法,將畫法融於書法,所以觀他的畫法有筆氣縱橫之感。
信源作畫如作書,多見用筆,他行筆如行草,隨意而運筆,筆到氣到;筆不到能氣貫,筆路流暢,意氣飛揚,既靈又活;所作山水圖既求山形山勢的造境,更著意於寫山水用筆之歡暢情緒,所以讀他的畫既可觀山水形態變化美,又感悟到畫家借筆墨傳達情緒變化之趣。
在一個時期里由於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有人提出否定我們民族幾千年來建樹起來的傳統繪畫理法,持這種觀念的人除了少數懷有個人目的之外,大多出於無知,因為他違背了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經過實踐和冷靜的思考之後又合乎情理地回歸到傳統上來,惟立足於民族優秀的傳統基礎之上、從現代社會而生的現代觀念出發,去繼承、去創造符合現代人價值觀念的繪畫,信源在這條道路上努力探索,我以為他畫中的古意、靜境和抽象的筆意正是他所創造的畫境內涵。初看他的畫頗有古山古水古樹古畫法所構成的古畫境,但如果從鑑賞層面去研究,就會發現古畫境中透現出現代意識和畫家自身的情緒氣質。中國畫家歷來視所選擇的題材僅僅作為一種精神的符號,畫山水林木溪流,甚至人物,既表現物象的形態和精神,更著意於物性所傳達畫家的社會理想、美學理想和思想感情。
信源在畫中造境無浮躁詭詐之氣,寥寥數筆,幾座峰嶺或半壑松風,一灘流水,皆為尋常境界,但是他集中寫出一個“靜”字。靜境是當今激烈競爭時代人們疲憊的心靈所祈求的一種精神寄託的境界,在現實生活是中難以尋覓的,現在即使是到真山真水中也找不到一塊淨土,它只存在於畫家的心靈中,在畫家的筆下可以見得。你看在信源的畫中置景布勢無雜無染,在深山老林常點綴茅舍樓台,但多不見人蹤,雖在水面有揚帆、頂多置一垂釣老者,這使觀賞者有超塵而不脫俗之感,這正是當今人們祈望的一席精神樂土,藉以平衡緊張不安的心靈,正如用西方現代藝術大師馬蒂斯所言這是“安樂椅式的藝術。”
信源寫山水如作書,行筆並不苛求筆下出現何種皴法,他的用筆往往是大寫山形山勢,但多含莫名的抽象性,具有莫名其妙之美感,給我最深的感受是生氣和靈活,此種意境得力於他的書藝、詩文和傳統優秀文化的修養,這非一般畫家所能為之的。
刻苦勤奮是信源的本色,如果說他已經取得一些成就,那是用汗水磨墨畫出來的,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能吃苦,能在極艱苦困難環境中揮毫,但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從它所具備的綜合元素來看,其前景不可估量,正如古人所云“天道酬勤”。
包信源的山水情懷
賈德江
冥想、神遊,心物感應,天人合一,是中國山水畫家處理主體與客體關係所獨有的體認方式。長期生活在江南重鎮的當代著名山水畫家包信源,深受金陵畫派的濡染,畫風清新秀潤,筆墨蒼鬱幽雅,氣象綿緲,含蓄蘊藉。在他的作品中,或空山孤亭,或秋壑雲起,或野水蒼茫,或夕陽遠村,寧靜、淡泊、深邃、幽遠,展現出一種疏離於當今工業文明的田園詩式的山水情懷。
他筆下的自然景物,如山、石、樹、水、雲、亭、屋、塘、田等,皆非某種特定的地域地貌,而只是傳達其主管意象的媒介。他的山水畫蒼茫繁複,構圖大多飽滿充實,山石岩壁、肌理走勢、雜樹苔草,層層疊疊,皴點相間,點線結合,積點成面,松活通透,五墨皆備。在這裡,目之所見皆為平淡普通的自然景觀,它不是以“形”炫人耀目,而是以“意”動人心弦;它並非是對客觀景物的被動摹現,而是萬趣融其神思、萬物為我所有的主動創造,更為注重神韻,更加富於傳統的文人逸趣。
就表現風格而言,他的畫是古典的,又是現代的。不僅宋元明清諸大家的筆痕墨跡處處可見,現代大家傅抱石的“散筆皴”亦時而可尋。這給他的畫風帶來一種平穩的正氣。他沒有囿於傳統的筆墨程式,而是根據意境和風格塑造的需要,探究新的皴法、點法,新的筆墨結構。他獨得自然與傳統的雙重蒙養,加之自身的那股靈氣、才情,深得空靈飄逸的旨趣,從而產生韻外之象,象外之韻。
包信源在藝術取向上,自覺地把自己繪畫融入當代語境,自覺地從山水傳統向現代延伸,使畫面中的意象塑造、詩意表現、情懷深思更富於時代性和現代感,以力求畫面中自然的生命節奏與人的生命節奏相統一,形成筆墨詩意與形式意象血肉相連,展示心靈中的“精神家園”圖景。包信源背靠傳統、面向現代,他的藝術正是在社會的轉型中獲得了生機。他的藝術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