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鎮(包信)

包信鎮

包信一般指本詞條

河南息縣包信鎮——位於息縣城東北35公里,北距新蔡縣城20公里,閭河和廣豐嶺交叉貫穿全境。處於北亞熱帶向暖溫過渡季風濕潤區,四季分明,冷暖適中,雨水充沛,雨熱同季,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中國名鎮志》一書將其與回郭鎮朱仙鎮並列為河南省三大名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包信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電話區號:0376
  • 面積:87平方公里
  • 人口:5.4萬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與暖溫帶
  • 代碼:411528101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地理交通,文教衛生,經濟概況,地方小吃,鎮村企業,城鎮建設,賴姓發源地,

行政區劃

包信鎮代碼:411528101。
1997年,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5.1萬,轄包信街、朱圍孜、包莊、鄒莊、傅莊、徐樓、管樓、周莊、姜莊、王廟、姚莊、王平樓、北街村、馬莊、香蒲園、大李莊、後樓、徐圍孜、腰莊、張鄭莊20個行政村。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包信居委會、鄒樓村、管樓村、姜寨村、周莊村、馬莊村、王廟村、大李莊村、姚莊村、付莊村、北街村、香卜園村、王平樓村、腰莊村、徐圍孜村、張鄭莊村、徐樓村、朱圍孜村、後樓村、包莊村。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期,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境內的蛤蜊山屬龍山文化遺址(《息縣誌》1989年版)。
西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所封子爵賴國於此地。
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為楚靈王所滅,為楚上將包信封地食邑,包信子包胥封於申,史稱申包胥,世為楚之忠臣。秦時屬潁川郡(《通典》卷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汝南郡,春秋時沈、蔡二國之地,戰國時為楚、魏二國之境,秦屬潁川郡。領縣十一:汝陽、上蔡、平輿、郾城、西平、吳房、朗山、真陽、新息、褒信新蔡)。漢建武年間置褒信縣,後置褒信侯國
三國時期屬豫州汝南郡。 晉泰始二年屬汝陰郡,永熙元年汝陰郡分新蔡郡,改屬之。南朝劉宋八年改名苞信,南齊初屬預州新蔡郡,北魏太和十九年新蔡郡治苞信。隋復褒信屬汝南郡。唐屬舒州,天佑元年改名苞孚縣。宋歸京西路蔡州。金泰和八年屬息州。元廢入息縣為鎮。
包信鎮距汝南,新蔡較近,歷代史書多稱蔡州褒信而實為今息縣包信鎮也
東漢為包信侯國治,明、清為鎮。1949年置包信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87年改鎮。

地理交通

包信鎮位於息縣東北35公里處,系周封賴國故地,是河南省三大古鎮之一,與回郭鎮、朱仙鎮並列為河南省三大名鎮。東、北分別與淮濱縣、新蔡縣相鄰,西、南分別與東嶽鎮、小茴鎮接壤。106國道穿境而過,息包公路、包防公路、包東公路、馬包公路、包姜公路交匯於此,村級公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1500門光纜程控電話,移動、聯通無線電話基站6個,便利的交通和快捷的通訊條件,為包信鎮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全縣實力較強的鄉鎮之一。

文教衛生

全鎮現有息縣第四高級中學、國中、國小共22所,在校學生958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全鎮在職教職工378人。22所學校配套建設都達到縣級要求,分別建有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宿舍樓、現代化多媒體電教樓等。省廣電廳希望國小、地區農行希望國小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在文化事業上,設有廣播站、有線電視播轉站、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數字電影放映隊、現代過程教育、民間藝術團體等,豐富了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衛生事業蓬勃發展,1998年被列為省衛Ⅷ項目。2002年完成了對中心衛生院門診樓、病房樓改造擴建工程,添置了電腦721分光儀、波普光機、腦彩超、200力機、CT機、碎石機、彩超、尿光杯、新生兒搶救台等醫療機械。現有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醫師49人,護士6人,病床50個,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是唯一的一所鄉鎮達標醫院。鎮域內村級醫療網點25個,標準化村級衛生室19個,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

經濟概況

2008年,全鎮農業總產值完成3350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到57846噸,國內生產總值完成57947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3萬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857萬元,人均純收入3770元,發展壯大了小麥、棉花、玉米、養豬、養牛、養雞等六大支柱產業,鄉鎮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市排位繼續上升。2002年以來,分別被市、縣授予“六好”鄉鎮黨委、“中州名鎮”、“文明單位”、“計畫生育管理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校”、“宣傳思想先進單位”、“土地工作‘三無鄉鎮’”等榮譽稱號。 包信鎮社會和諧,人民安康,是投資的熱土,創業的家園,熱忱歡迎各界有識之士到包信創業績、謀發展。

地方小吃

全鎮盛產小麥、棉花、玉米、紅薯、芝麻、甘蔗和紅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鎮。聞名風味
地鍋狗肉
小吃有百雞塊、肉餡燒餅、小豬肉、燴麵、小磨油、地鍋狗肉、油槓饃、剔骨肉等在周邊縣、地都享有較高的聲譽。

鎮村企業

包信鎮興辦企業236個,規模企業已有100多家,主要有糧食加工、木材加工、磚廠、予制廠、麻紡、油料、養殖廠、甘素鈉廠、食用菌等。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也不斷向規模化發展,以幾家骨幹企業為依託,組建了三大企業集團,即:以恆泰等六家大型麵粉廠為依託,組建了麵粉加工銷售集團;以裕鑫、聚合兩家麻紡廠為依託,組建了麻紡集團;以廣大養雞戶為依託,組建了禽蛋養殖集團。鄉鎮企業從業人員3570人,實現鎮企業生產總值12467萬元,年收入10000萬元,上交利稅123萬元。

城鎮建設

包信鎮鎮區面積54萬平方米,2000-2007年,包信鎮集鎮建設不斷加強。現已形成一橫五縱六條商業街,街道全是水泥硬化路面,自來水、下水道、綠化帶、路燈等基礎配套設施完善。主街“和平大道”寬25米,全長1850米, 5條東西街道全長共4000米,商業門面800多家,固定標準攤位500多個,不同種類的商貿交易市場8個,旅社18家,酒店38家,醫藥連鎖店5家,平均月營業額達到500多萬元。2008,我鎮又開工興建了1500米長的“興業大道”,同時,打通了和平大道與馬包路的連線。2009年實施了大廣高速連線線建設及老街道一、二期改造開發工程,極大地拉伸了集鎮框架,提升了集鎮口味。

賴姓發源地

河南息縣包信鎮—中華【賴】姓發源地
一、眾多史料記載賴姓起源於包信鎮  最早的記載見於《左傳》。在卷十《昭公》中詳細地記載了楚滅賴的情形:“遂以諸侯滅賴,賴子面縛銜壁,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壁,焚其櫬。’王從之,遷賴於鄢。”
《後漢書·郡國志》載:汝南郡,“褒信侯國,有賴亭,故國。”
《通志·氏族略》中《周不得姓之國》載:“賴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賴亭,即其地也。”
宋代羅泌著《路史》載:“賴,子爵,蔡之褒信有賴亭,楚滅之。”
元代史學家馬端臨著《文獻通考》載:“賴姓,子爵,國在…今蔡州褒信縣”。
清代顧棟高編《春秋大事表》卷四載:昭四年滅賴。今河南光州息縣東北為賴國地卷六載:“息縣西南七里有息城,賴在息縣東北。” 清初高士奇著《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三載:“昭四年……(楚)執齊慶封殺之,遂滅賴……。
《後漢志》褒信有賴亭,故賴國。”
《文獻通考》云:“賴國在褒信縣。漢褒信縣劉宋改苞信,元改為包信鎮,今在息縣東北,其賴亭則在。”
清代學者張澍編《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云: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為氏。澍按:司馬彪曰:”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賴古作厲,世以為即厲,非也。《晉志》云:厲、賴二國。”
清代史學家沈欽韓《姓氏尋源》載:“賴氏《風俗通》云:春秋時有賴國,其後以國為氏。澍按:司馬彪曰:汝南褒信縣有賴亭,故賴國。楚滅之,子孫以國為氏—賴古作厲,世以為即厲,非也。《晉志》云:厲、賴二國”。
清代史學家沈欽韓《春秋左傳地名補註》載:“汝南褒信侯國有賴亭。”
清順治年間《息縣誌》載:“賴子末詳始封姓氏,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已卯建國,至景王七年癸亥秋七月楚子以諸侯伐吳,遂滅賴。賴子面縛銜壁,士袒,輿櫬從之,造於中軍。王問諸椒舉,對曰:“成王克許,許僖公如是,王親釋其縛,受其壁,焚其櫬”。楚子從之,遷賴於鄢。遂亡。傳國曆五百八十五年。
清鹹豐年間桂文燦編繪的《春秋列國圖》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處。
近代學者童書業著《春秋史》載:“楚靈王……用諸侯的兵攻滅賴國(約在今河南東部,與安徽接界處),把賴民遷到鄢地。”
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等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同樣標誌賴國於息縣東北。
由此可見,眾多史書、文獻對賴姓起源於息縣包信鎮,均有明確的記載。
二、包信鎮出土的文物和遺址與史料記載相吻合
包信鎮歷經人間滄桑,古老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但地面上文化遺址尚在,地下也出土很 多文物。
在閭河大橋南1公里處,傅莊村境內的古城是古賴子國都城遺址。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叔穎被封為子爵,為賴國開國君王,在這裡建立了都城。遺址呈正方形,長112米、寬113米,有東西南三城門,城牆外有40米寬的城河環繞,現西南角城河被人工填平,其餘都維護原地形地貌。在遺址地面上,散存著很多陶片。現蒐集的器形有:鼎、鬲、罐等,紋飾分繩紋、刻劃紋、指窩紋、附加堆紋。質地以夾砂灰陶較多,還有土黃色和黑色陶片。在城牆外圍,有紅燒土帶環繞。據《左傳》記述:楚靈王滅賴後遷於鄢。又打算將許國遷移到賴國境內。就派大臣斗韋龜和公子棄疾在賴國築好城後再返回楚都。然而,“東國水,不可以城。彭生罷賴之師”。這年冬天,楚國東部雨水城災,不能築城。楚 國大夫彭生不得已招回了在賴國築城的軍隊。這些紅燒土塊應為防水浸泡和雨雪沖刷堆柴所燒。1995年秋,有關專家、學者對賴國都城遺址再次考察。在遺址地面上,撿到不少陶器殘片,經認定為鬲、罐等器型。質地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等。
在城牆基探溝裡面發現了環繞的紅燒土層。紅燒土層裡面有六至七層夯土層,每層厚度15-20公分。每層夯土層上面有夯窩,略呈半球型凹坑。在牆基土層里發現有陶器殘片,專家們認定:遺址年代當屬西周時期。
在古城東北面800米處的閭河南岸邊,有蛤蜊山遺址。據民間傳說,叔穎為妻子拜月而挖拜月池。拜月時用蛤蜊撒入池內,拜月日久,蛤蜊殼堆成小丘,蛤 蜊山由此而得名。現遺址為一岡地,長寬各50米,高1.5米,內有大量蛤蜊殼。曾出土過陶鼎、陶鬲、陶餅等器物殘片,還有鹿角和蚌殼等。
在古城遺址西方800米處,是賴國九烈女墓。公元前538年,楚靈王統諸侯伐賴,燒殺姦淫,無惡不作。不甘受辱的九位賴國女子,環抱投入汪湖中溺水而死,為避楚之害已改名更姓未被擄走的賴國故地臣民,被九烈女的剛烈之舉感動,將九位女子的屍體撈出合葬一處。故稱“賴國九烈女墓”。現古冢東西長18米,南北寬14米,高2米。
在包信鎮西傅後樓莊前200米處是賴姓始祖——賴子國開國君王叔穎公陵墓。現墓高2.5米,南北長66米,東西寬30米。叔穎公墓地於1982年被息縣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河南省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叔穎生性善良,勤儉治國的高尚品質—直為當地百姓所傳頌。
在叔穎陵墓以南有八座古冢,當地百姓說是“八王陵”。
叔穎受封立國達584年,傳位十四代:叔穎夫人子氏生惠王;
惠王夫人劉氏生宣王;
宣王夫人陳氏生厲王;
厲王夫人尹氏生平王;
平王夫人熊氏生恆王;
恆王夫人商氏生敏王;
敏王夫人釧氏生襄王;
襄王夫人金氏生成王;
成王夫人楊氏生沖王;
沖王夫人彭氏生章王;
章王夫人吳氏生穆王;
穆王夫人張氏生文王;
文王夫人趙氏生添王,
添王與夫人謝氏被楚滅國遷於鄢。
這些古冢應為歷代賴王和開國賢相的陵墓,因當時的喪葬條件所限,加上年代久遠,其它陵墓無法查尋。
位於廣豐嶺與閭河交匯處的閭河北岸,現存有龍王廟和迎水寺。龍王廟在高處,迎水寺靠近河邊。相傳當年叔穎為祈求東海龍王保佑賴國風調雨順所建。河裡原來還臥有兩個石雕水牛。 在鎮區和平大道西側,有香雲庵和娘娘廟。據說是叔穎王后,為祈求娘娘保佑賴國臣民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所建。現有七旬尼僧住持。 除上述古蹟外,還有汪湖遺址,上天梯、古塔、火鴿、三官台、校場等遺址。其中汪湖遺址位於龍王廟對岸,現為岡地,高於地面3米,面積1.8平方米,內含周代陶器殘片。 在研究中還發現,與賴國歷史有關的文物也很多。
現存立於息州譙樓上的清代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東嶽廟大殿拜殿後樓碑記》開頭這樣寫著“包信鎮,古春秋賴子國也。漢為褒信縣,建武五年又自息析置褒信候國,劉宋改曰苞信,隋復舊……至元,廢入息縣。” 包信鎮街村村民張保華在賴國都城西邊約800米處的農田裡,收集到十六種形狀不同的青銅箭頭。其中有重量大的,也有較輕的;從體形上看,有帶血槽,有帶倒剌的,還有可以餵毒的。有一枚尖端有彎曲凹痕,顯系射入骨縫中所致。難得的是一枚統帥可在夜晚發信號用的大號箭頭,磨製光滑,兩刃帶孔,可將棉花、布帛澆油點燃射入高空,用來指揮調動軍隊。此外還收集到50多枚鬼臉幣和楚國金幣以及一塊錢幣面世之前當做錢幣用的青銅鑄塊。另外還有人工砂磨的玉環和青銅御帶鉤。 當地村民還在賴國九烈女投水處的汪湖挖到20多面早期青銅鏡和周代陶器。 上述這些文物和文化遺址的年代都和史書、文獻記載相吻合。
三 、包信傅姓多——賴羅傅聯宗的證據
在今息縣包信鎮,有一奇特現象,即環繞在賴國故城和賴王陵周圍的傅姓村莊星羅棋布:西有傅腰莊和前傅樓、後傅樓,北有大傅圍子、小傅圍子和傅小莊等。傅姓約占包信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同時,有些村莊的名字看似與傅姓無緣,實際上姓傅的人口也占了一半以上,如牛樓、陳樓、蔣莊、郭莊、孫莊和陳大莊等。
且在離包信不遠的小茴、夏莊、臨河等鄉鎮,羅、傅兩姓也特別多。 為何在包信鎮一帶羅、傅兩姓特別多呢?經查閱大量歷史資料,考察蒐集當地出土文物及流傳在當地羅、傅兩姓之間的風俗習慣,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研究,終於解開了人們心頭之謎:
據姓氏研究專家謝鈞詳主編的《中原尋根》中《賴姓起源》一文載:“據當代學者考證,賴子國的舊址在今河南息縣包信鎮一帶,賴為以國為姓之氏,故賴姓源於河南。”同時台灣、廣東蕉嶺、河南孟津等地的《賴氏族譜》中均載:當年,賴被楚滅後,為避楚靈王之害,賴氏有些人改為羅姓或傅姓,因此有“賴羅傅聯宗”之說。
同時在今息州譙樓還存立有一塊清道光二十七年的《重修東嶽廟大殿拜殿後樓碑記》,碑文記載著包信是春秋時賴子國的所在地及其二千多年的歷史沿革和當時當地的風土習俗。在包信同羅、傅兩姓的有關人士座談中,發現全鎮羅、傅兩姓無通婚事例,並有同一處祖地祭祀的習俗。
根據以上事實和資料,通觀包信鎮的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和羅、傅兩姓的習俗證明:今息縣包信鎮一帶是春秋賴國的所在地。當地現在已無賴姓人家居住,但羅、傅兩姓特多。這才是合乎歷史,合乎邏輯的。否則,如果賴姓人家很多,倒成了姻親等關係。賴姓族人若不願離開故土的,就得改名換姓,不然就會受到楚王的迫害,遭到滅頂之災。因此,包信鎮一帶羅、傅兩姓人家特別多,是“賴羅傅聯宗”之說的有力佐證,更是古賴國在包信鎮一帶的有力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